运用通感策略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2020-02-20王高珍
摘要: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创造适合的审美环境,采用通感策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加深学生的审美感受,让学生全身心融入其中,从而获得全方位的审美体验。教师在新旧知识的整合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对培养和提高美术表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通感策略;审美体验;美术表现能力
朱智贤在他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是这样解释通感的:“通感,亦称联觉。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说,是指彼此联系、相互感应的心理现象……各个感官之所以不是孤立的,因为它们都受大脑的统一控制。而且在各个感官中,视、听起着主导作用,并与其他感官相沟通,引起了共鸣。”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强调,要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器官进行审美体验,即运用通感策略,是十分科学且可行的方式。
鉴于此,执教人教版《美术(2011课标版)》(一年级上册)第四课“下雨啦”这一课时,本人做了充分的课前预设,选取了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欣赏水平的素材,充分利用通感方法,将教学设计分为“画雨”和“画雨景”两部分,并将其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掌握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若想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实现通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师要做好课前预设,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基础,以便选择合宜的学习内容。
(一)年龄特点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学龄初期(6~7岁),其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绘画特点。此时的孩子对美术活动十分喜爱,但是他们的画多是用单线勾勒的,具有概念化的倾向,会一直重复自己喜爱的或是常画的内容。正如杨景芝先生在《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修订版)》一书中所说的那样:“这一时期的儿童能较客观地看待和分析事物,在绘画方面逐渐有了想表现真实物象的欲望,如果教师能及时引导儿童观察写生,他们的空间知觉就会得到良好的培养。”本册教材将“下雨啦”这一课安排在第四课,此时我们苏北地区恰逢阴雨连绵。这是一个“天时地利”的题材,剩下的就看教师如何把握了。我选择了多个关于雨的音频、歌曲和视频,力争在直观感受下,让学生自己分析观察,获得审美体验。
(二)知识经验基础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段话给我们指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这里的知识经驗基础包括两部分含义:一方面是书本知识的获取程度;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生活经验。
本册书第三课是“彩点连彩线”,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孩子们已经充分认识体验了各种彩色的点和线,为本堂课的顺利进行打好了基础。音乐课第一课“大雨和小雨”已经让孩子们有了一个情感基础。所以在选材上,我选定了同学们刚刚学会的歌曲《大雨和小雨》,目的是让孩子们产生共鸣。对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雨”,一年级孩子的生活体验相对丰富,只要选材适当,教师还是比较容易调动孩子的兴趣的。由此可见,选取适合学生年龄和欣赏能力的素材,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基于学科,采用通感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听雨唱雨、观雨说雨、品雨画雨,将学生的听觉、视觉、味觉等多种感官综合调动起来,达到通感效果,让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齐头并进,全方位加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一)画雨
教师让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进行审美体验,自主探究,发散思维。
【片段一】
1.听雨、唱雨——情景交融
教师播放一段下雨的音频(一会大雨,一会小雨,夹杂着雷声)。
师: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啊?
生:(异口同声)下雨啦!
(教师播放《大雨和小雨》视频)
(学生情不自禁地边打拍子边和着音乐齐唱了起来:“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哗啦啦,淅沥沥,小草笑嘻嘻!”)
(同学们唱歌,老师配动作)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老师的动作,你们唱大雨时,老师两只手一共用了几根手指头?
生:十根。
师:你们唱小雨的时候,老师用了几根手指头?
生:两根。
师:老师为什么这样做呢?
生:因为大雨点大,小雨点小。
生:因为大雨多,小雨少。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大雨和小雨是不一样的,大雨点大,小雨点小,大雨下得多,小雨下得少。
2.观雨、说雨——明察秋毫
师:那么,雨到底“长”什么样子呢?我们来看一下视频《下雨啦》感受一下大自然中下雨的场景。
(教师播放《下雨啦》视频,学生欣赏)
师:你们喜欢雨吗?
生:喜欢。
师:你们喜欢哗啦啦的大雨还是淅沥沥的小雨?说说原因。
生:大雨,因为等雨停了,我可以踩水坑玩。
生:小雨,因为我可以在雨里玩。
师:你觉得雨是什么颜色的?
生:老师,雨是白色的。
生:不对,雨是灰色的。
生:不对,不对,雨是红色的——原来他看到了红色雨伞上的水痕。
……
师:你觉得雨是什么味道的?
生:小草喝小雨滴时肯定是甜甜的。
生:大雨肯定是冰凉的。
师:发洪水时浑浊的水肯定是臭的。
师:那你觉得雨喜欢你吗?下雨的时候,雨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
生:我觉得小雨喜欢我,大雨肯定是心情不好,打雷打闪的时候就是雨发火了,洪水一定非常非常凶恶……
师:原来雨可以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味道,还可以有丰富的“表情”。
3. 品雨,画雨——水到渠成
师:你能根据雨的声音和节奏把它模仿出来吗?
(教师播放轻重缓急不同节奏的下雨的音频,让学生分小组模仿)
第一组,教师让学生用嘴巴发声模拟。第二组,教师让学生用敲击桌子的声音模拟。第三组,教师让学生用跺脚的方法模拟。通过模拟雨的声音和节奏,学生丰富了情感体验。
孩子们情绪高涨,教学氛围达到高潮。
根据模仿的身体感受,学生获知雨的轻重缓急不同的节奏。
师:你能根据声音,把雨画下来吗?
(教师让每个小组推选一个代表到黑板上画下不同节奏的雨,其他同学在纸上画。完成后,师生共同欣赏、分析与评价:雨是有节奏感的,有不同的颜色和味道,还有不同的“表情”。)
(二)画雨中景
教师让学生由点及面,进一步发挥想象力,扩展思维,加强审美体验。
【片段二】
师:下雨的时候,环境是什么样的?会发生哪些变化?你会做哪些事情呢?
生:到处都湿漉漉的。我们要打伞,穿雨衣,穿厚衣服,跑到房间里躲雨。
师:植物和小动物们也和小朋友一样,也要经历下雨天,那么你猜猜它们喜欢大雨还是小雨?下雨了它们在干什么?
孩子们的思维被进一步打开,都兴奋地抢着回答。
生1:小鸟不喜欢下雨,它的羽毛会被淋湿,不能飞了。
生2:小花喜欢小雨,大雨会把它的花瓣打落。
生3:小青蛙喜欢在雨里蹦来蹦去。:
生4:小蚯蚓都爬出来了。
生5:小蜗牛……
通过设计“听雨”环节,学生情绪高涨,兴趣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为本堂课奠定了情感基调。到了“唱雨”环节,简短重复并且熟悉的歌曲让孩子们的情绪又上了一个台阶。这些措施创设了一个适合的学习情境,让孩子们首先从心理上、情感上做足了功课。等到了“观雨”“说雨”的时候,这番讨论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全部感官,让其自主发现,自主探究,使视觉听觉味觉等产生连觉,即产生了通感,并且在讨论的过程中充分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品雨”环节更是丰富了学生身体的直观感受,这让后面的“画雨”水到渠成。同时,教师再让学生联想雨中景,学生的思维被进一步打开了。
由教学设计可以看出,从听雨唱雨到观雨说雨,最后到品雨画雨再到画雨中景,教师设计的教学环环相扣。听觉接着视觉,视觉连着味觉,让学生在紧凑的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所有的感官,在情景交融中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了审美体验,而这一功课的做足恰恰是发展美术表现能力的前提条件。
三、链接知识,拓展美术表现力
由于各种感官的体验和相互融会贯通,学生的思维得以无限扩展,审美体验得以加强,教师需要趁热打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美术表现能力的拓展上。
課程进行到这里,孩子们已经按捺不住了,迫不及待地想在纸上表现自己了。此时,教师应抓住时机,从知识的层面进一步引导,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知识连接,让美术表现水到渠成。
【片段三】
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彩线连彩点”,大家认识了各种各样彩色的线和彩色的点,那么,你能用哪些点和线来表示雨滴呢?
生:用大点画大雨,用小点画小雨,用密集的点画大雨,稀稀疏疏的点画小雨,用长线画特别大的雨;还有闪电、风……
师:我们在“彩线连彩点”中,大家运用了各种工具来画点和线,你喜欢用那种工具来表现雨呢?
(学生自由选择)
师:下雨了,自然界中会发生各种各样有趣的事情。你觉得会发生哪些故事呢?开动你的脑筋,大胆地想象吧。
(学生开始联想、想象并绘画)
(教师播放《大雨和小雨》歌曲)
在欢快的旋律中,孩子们不由自主地边唱边画,在身心自由的环境中,课堂气氛再次达到高潮。
这一片段遵循了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皮亚杰斯腾伯格的平衡理论,属于“平衡—不平衡—再平衡”的学习模式。教师让学生在对各种点和线进行认知的过程中,唤醒学生以往的运用绘画基本元素来表达自我的知识经验,从而借助旧知,帮助他们理解“运用基本绘画元素表达情感体验”这一新知,使学生美术表现能力得到发展与提升。而多种感官的审美感受和体验颠覆了以往的经验,在学生内心形成强大的自我发展内驱力,促使他们对美术表达方式产生探究,进而在颠覆旧知的过程中,理解美术表现这一新知,从而获得关于美术表现能力知识的新的平衡。
审美体验的过程是为了顺利获得美术表现的结果。有了前阶段的知识铺垫和情感酝酿,在这种情境交融的气氛里,孩子们的思维被无限扩展。在后面的作业中,他们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超出寻常的创造力。于是,一幅幅佳作纷纷出现,每幅作品都异彩纷呈,都是学生“我手写我心”。
现代美学认为,审美体验是指充分调动创作主体的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因素,结合创作主体,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与理解,形成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人本身就是复杂的动物,在面对某一事物时,本就不是单单用一种器官去感受的。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创造适合的审美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进行审美体验并促成相互转化,实行通感策略,让其全身心地投入以获得全方位的审美体验,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尤其是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修订版)[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3]孔起英.体验:儿童审美发展之必需[J].学前教育研究. 2010(10).
[4]陈迁.试析艺术技能与创造力协同发展的内涵及其研究意义[J].教育科学. 2009(1).
[5]汪洋.互动式儿童美术欣赏教学法探究[J].上海艺术家. 2006(4).
[6]侯莉敏.浅论儿童早期绘画及其对教育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 2006(1).
[7]孙玲.对话式美术欣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7.
(责任编辑:李晶)
作者简介:王高珍,江苏省运河师范附属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