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中学语文教材使用背景下的中考语文命题走向
2020-02-20刘丽英
摘要:统编语文教材已全面投入使用,教师在使用统编中学语文教材时,应依托统编中学语文教材特点及创新之处,从注重立德树人理念,落实“三位一體”阅读体系,加大对语文综合性、实践性考核力度等三个方面展开思考,积极探讨中考语文命题的走向及特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关键词:立德树人;“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综合性;实践性
统编教材的突出特点及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双线组织单元,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二是重视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的培养,建设“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三是选文注重经典性、多样化,具有语文性、适用性,文质兼美,尤其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四是注重多层次构建自主学习的助学系统,强调学生自主活动、体验,引导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
随着语文统编教材走进课堂,我们迎来了它首轮教学的收获时节。2019年中考语文命题的走向,自然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如何命制一套中考语文试题,既凸显教材特点及创新之处,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又能切实引领一线教学,实现“以考改促教改”的初衷,成为我们命题人必须面对的课题。下面笔者仅以铁岭市2019中考试题为例,谈谈自己对有关中考命题走向的思考。
一、重视对实现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考查
重视实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就是考查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行的有效落实,考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考查对多元文化的理解,考查对参与当代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的参与。
(一)考查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
考查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也就是说教师既要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又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可见,理想的命题素材作为构建语文学科试题之根基,它不仅要符合新课标设定的考点要求,更要富有时代气息,具有思想性,体现真、善、美主题等。
试卷第2题,关联了教材七年级下册中第二个综合性语文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内容。试题以家庭是人生旅程的起点,家风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它们对孩子健康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等文字为载体,考查了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词语的能力,使学生在积累材料和言语体验中形成语感,建立联系,并探究、理解、掌握语言规律,实现语言的积累与建构。同时,试题体现了中华民族“孝”的美德,落实教材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行的这一要求。
(二)考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包括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学生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可以拓展其文化视野,增强其文化自觉,提升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以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文化等。其中,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考查,试题给予了特别关注,比重明显加大,包括对常用3500个汉字音、形、义正误的辨别,对教材中古诗文篇目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误的判断,对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诗文默写填空等。尤其是文言诗文默写的第11题,试题命题人将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古代经典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巧妙融合,即时沟通代替诗人离别的自我慰藉,这种古为今用的考查形式有助于使传统文化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除了上述常规题目之外,在病句修改、口语交际及现代说明文、议论文的阅读题目中,相关试题也多有出现传统文化。
比如第7题,试题命题人将统编教材中的两篇课文《土地的誓言》与《邓稼先》关联起来,促使学生既能回顾作者端木蕻良在东北家乡沦陷日寇铁蹄时立下的铮铮誓言,体会铁岭人对家乡炽热的情感,又能重温“两弹元勋”邓稼先为祖国忘我付出的崇高品质。试题呼应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主题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评价文本所表现的家国情怀,学生意识到文本彼此融合着的是中华民族相同的血脉,理解了中华文化的特点,体会了爱国精神。同样,第23题的《惊天“波舞”》一文利用文本知识为流浪地球寻找新家,又借助热点电影《流浪地球》,巧妙将中国人文精神融入其中。显然,用人道主义表述完成了对家国情怀的现代转化。这种以家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人千百年来传承文明、抵抗黑暗的力量。题目渗透这种精神,意在引领学生感受中国人的责任与担当,增强文化自信。
(三)考查对多元文化的理解
当今时代还要求学生懂得尊重和包容,能初步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区域、国家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为此,试题命题人还特别考查了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比如现代文叙事类阅读文本中所涉及的主人公逐梦的故事,可谓对此作了最佳诠释:从顺风车司机做到高层公司的司机,兼助理再到做外贸公司老板,主人公利用一切零碎时间学习英语口语,希望将来跑遍全球做业务等。有的试题还将2019年亚洲文明交流大会的意义作为文本载体纳入试题,其实这考题都是对学生理解多元文化的关注。
(四)考查对当代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的参与
试题命题人还重视对学生参与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考查。当代文化可谓无处不在,试题中也随处可见。比如修改病句中所选的话题由从5G手机的发展到我国森林面积的增加。又如第7题是为喜迎国庆七十周年开展“诵读经典”活动拟写宣传语等,这都体现出对学生关注并积极参与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考查。
再如议论文《深耕心灵的土壤》阅读题中的第28题,既考查了学生的论证思路,又引领学生学会在学习中坚持文化自信,提高社会责任感;第29题是半开放题目“雕琢自己”,实为增强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可见,从各种文化类节目备受青睐,到统编教材古诗文篇目比重加大,再到中考文化类主题比例加大,都表明未来中考试题对学生参与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考查将会不断加强。
二、重视对“三位一体”阅读体系落实情况的考查
(一)考查统编教材教读课、自读课的落实情况
统编教材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改变师生不读书的状态,它不仅明确了教读课与自读课的差异,更要求课外阅读走进课堂。其中,包括新課标规定的课外必读书和在每册教材中所增加的两部选读书,还有在课后习题、教读课的预习提示、自读课的阅读提示等处提供的相关荐读篇目。学生阅读量大大增加,对其阅读方法与阅读能力的要求也随之呈螺旋式上升态势。
阅读试题的命制仍以教读课和自读课为主,主要体现在四篇不同文体阅读文本的精心选择和题目的巧妙设置上,力求在继承传统题型的基础上,于细微处呈现统编教材的变化特点。如第15题,有关叙事类文体《遇见“海绵青年”》阅读赏析语言的考点设计,要求学生以写“批注”的形式呈现,意在提示一线教师需格外关注教读课与自读课所应培养的阅读方法与能力。
(二)考查课外阅读的落实情况
试题还特别辅以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考查,关注学生的课外古诗词诵读积累,如默写题目至少涉及了两首古诗;关注学生由课内到课外的拓展阅读成果,尤其加大了对课堂教学有机延伸和有效补充内容的考核,如有关名著阅读的第6题:
6. 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 )(2分)
A.《西游记》中齐天大圣孙悟空被太上老君投入八卦炉中,却炼成了“火眼金睛”,大闹天宫表现出他敢于反抗的精神。
B.《格列佛游记》中,飞岛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从黄瓜里提取阳光的实验,体现了作者对英国科学界创新意识的赞美。
C.《朝花タ拾》既有温馨回忆,又有理性批判,如《五猖会》中关于家庭教育问至今仍引人深思。
D.《水浒传》中林冲被太尉高俅陷害,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的情节,可见他委曲求全、妥协忍让的性格。
虽然所呈现的题型依然如故,但在内容方面已经考虑到统编教材有关名著阅读的要求,既强调整本书阅读,又强调专题探究的主题性阅读,力求将考查的重点不仅落在关注重要人物、重要情节及主题等内容上,还特别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种对整本书阅读的考查纳入考试体系,更益于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广度和深度,考查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的能力,体现出统编教材对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视。
再比如对文言文阅读文本的选择,试题命题人特别选用《三峡》一文课后习题推荐阅读的篇目,《水经注》中写黄河“孟门山”一段作为课外文本,与长江“三峡”比较阅读,意在引发一线教师对教材拓展荐读内容应有的关注:同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文笔之精妙,语言之生动,同品所绘山水景物中所体现的祖国语言独特的美感。同时,使学生在语文能力和阅读策略上获得提升。命题人在设计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语句一题时,特别精选了典型的美文美句,使学生感受词语背后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情境以及生活的体验,进而体会译前古代小品文语言的凝练,译后现代散文语言的优美,力求体现统编教材所提倡的古今汉语各美其美的编者意图。第11题断句过程中,学生所感受到的南北朝写景散文的韵律和节奏特点;第12题、13题考查学生对内容和情感的理解等,意在引领学生理解山水特点,感受壮丽景色之美,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试题设计如此注重考查阅读体系的落实,实际希望引领一线教学,更好地贯彻新课标所提出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倡议。
三、重视对发展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一)加大对语文综合性、实践性的考核力度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统编教材特别强调学科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为此,试题命题人力求融入生活气息,特别关注学生在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7题以热点话题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背景,要求学生写宣传语及节目串词,这种将试题基于特定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的命题形式,显然是对学生在生活中根据情境和对象巧用修辞方法运用口头和书面语,得体表达与交流等语言能力的有效考查。
第23题是利用文本中有关红外线的内容,来帮助人类为地球寻找一个新家的题目,考查了学生理解、分析文章的阅读能力与生活实践、探究能力。通过梳理与整合,学生将语言材料和语文知识结构化,将经验转化为方法和策略,并能自觉地运用。
第30题是写作部分,题目一“青春的旋律”,源自于教材九年级下册教学内容——初中生活是一首歌,它结合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并给出相关提示语:青春是首歌,拥抱梦想是它的旋律,勇敢前行是它的旋律,我心向阳是它的旋律……以此开启学生记忆的闸门,用优美的旋律定格初中的学习生活故事,于毕业临别之际,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书写真情实感。
题目二更是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立足于每个独特的自我,以“我是 家”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提示语为:“善于感受美好,收获成功,你是生活的赢家;记录故事,透视本质,你是小小作家。或者你就是一名有爱小画家,快乐旅行家,幸福美食家,甚至就是一个标准玩儿家,杂家……”,以此提示、引领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打开思路,展示轻舞飞扬的自我,体现创新意识。
可见,试题对语文综合性、实践性的考核力度在不断加大。一道好的试题,能兼顾实用和文学两个方面的内容,不仅是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考查,还是一个唤醒学生新知识、新能力的过程,这才是对学生美的表达与创造的考查,利于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重视思维品质的考查
所谓学科核心素养,应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渐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当学生走向社会,即使忘记了学科知识,但仍然留在他们身上的眼界、品格和思维方式。统编教材尤其重视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此,试题命制力求考能力素养,重思维发展,明显加大了开放题及半开放试题的比重。
第18题,要求考生从表达中心思想角度,谈谈选文结尾画线句是否多余,以开放性题目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分析得合理、严谨与否,往往体现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恰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考查。
第29题,作者说“每个人就好比一块璞玉”,请结合选文谈谈正值青春的你将如何雕琢自己。此题意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之后,能够理解正值青春的自己要像文中列举的“感动中国”的人物那样,以为祖国和社会做贡献为理想:勤奋学习,勇于担当,超越自我。学生对关键语句含义的深度理解与探寻及灵活迁移自身成长,均体现出其思维灵活性和批判性等特点。试题注重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这恰是对学生思维品质考核的重要体现。
综上所述,整套试题紧扣国家统编教材的突出特点与创新之处,注重立德树人,重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与综合性,力求创设情境,打通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这对引领一线教师用好统编教材,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未来合格公民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正如语文人所言:“语文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缩影,是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积淀,是国人审美情趣的凝聚,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因而,语文课的任务就是要引领学生“说”铿锵有力的中国话,“书”端正工整的中国字,“读”文采飞扬的中国书,“写”挥洒自如的中国文,“做”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孙丽英)
作者简介:刘丽英,铁岭市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
课题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辽宁省中考试题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G17CB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