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时代跨校修读学分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研究*
——以大连医科大学特色法学专业“刑事诉讼法”课程为例

2020-02-20陶然石悦

医学与法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跨校法学专业刑事诉讼法

陶然 石悦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导致国内高校无法正常开始春季学期。为了保证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2月4日,教育部发布《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高校应充分利用上线的慕课和省、校两级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在慕课平台和实验资源平台服务、支持的带动下,依托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平台、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等,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以保证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同时,还组织了22个线上课程平台、开放2.4万门课程以供高校使用。[1]

据报道,自“慕课元年”2012年起至2018年年初,我国慕课数量达到了5000门,参与学习的人数也突破了7000万人次,高校慕课总量、参与开课学校数量和学习人数均处于世界领先。[2]在这次疫情中,慕课更是真正走入了每个教师和学习者的工作生活中,线上教学、线上讨论、答疑辅导和在线测验作业已成为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去适应和实践的教学新模式,这昭示着慕课时代已然到来。而在疫情结束后,如何继续发挥线上课程的独特优势和长久效能?如何将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紧密融合?如何推进教育教学方式的不断变革?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不断加以研究和实践的课题。本文拟在总结大连医科大学开展跨校修读学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就跨校修读学分模式下的教学方式的转变问题展开研究,期能有助于“慕课时代”之线下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慕课背景下的跨校修读学分模式

“慕课”是“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中文音译,可以将其直译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自2008年被提出以来,慕课以其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灵活便捷开放的优势,将前沿的在线学习、大数据分析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与教育内容相融合,为现代教育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也因此被誉为“与互联网技术紧密相连、将技术发展与教育发展结合起来的典范”。[3]

目前,慕课在高校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形式,主要有以慕课主讲教师为主的线上教学、以“慕课主讲教师+慕课课程工作组”为主的跨校协同教学、“慕课主讲教师+本地教师”的协作式跨校教学、将慕课作为参考课以支持本校教师的校内在线授课教学等。在诸如联合课程、跨校选课和教师互聘等慕课课程应用模式中,[4]跨校修读学分互认是笔者所在省市实施较为充分的模式。按照《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精神,自2011年起,辽宁省教育厅依托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免费供省内高校使用的在线学习慕课平台。2013年,辽宁省教育厅又将慕课平台的所有课程纳入“跨校修读学分课程库”,采用省内高校慕课平台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方式,使这些慕课共享教学资源的功能进一步得到了发挥。根据《2020年春季辽宁省大学生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学分工作安排》最新公布的数据,辽宁省共有286门课程被列入跨校修读学分项目,省内各高校同类课程之间已经完成了854次跨校课程互选对接。

大连医科大学法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刑事诉讼法”,已经连续四年采用了跨校修读学分的方式进行教学授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跨校修读学分主要采用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的“双线法”教学模式。线上教学主要包括教学视频、线上讨论、章节检测和在线作业等基本单元,由设计方在建课之初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协调完成;具有教师团队优质、资源集中和学习时间灵活等优点;目前慕课平台的课程范式已基本形成。线下教学由本校教师组织学生面对面完成,其教学设计一般包括重点难点剖析、课堂辅导答疑、小组讨论和实践教学等环节,此外还可以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灵活多样的实践与创新。

二、跨校修读课程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辽宁省大学生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学分工作中,大连医科大学法学专业与沈阳师范大学“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组进行对接,借助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跨校选用其“刑事诉讼法精品资源共享课”(以下简称“刑诉共享课”)。优秀教师的授课与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开拓了观察视角、扩展了学习空间。目前,已在2016-2019年4个学年的春季教学中进行了跨校修读学分互认项目的教学实践;但在跨校修读课程的教学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影响学习效果的问题,其主要包括:

(一)线上课程缺少专业特色

大连医科大学法学专业是一个不同于一般法学的特色专业,其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医法结合的复合型法学人才;而在全国,目前共有19所医科院校开设了该类型的法学专业。为实现这一“特色”培养目标,大连医大法学专业进行了特色课程设计,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分为三大模块:一是法学专业基础课;二是医学基础专业课;三是医法特色课程。

开设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的“刑事诉讼法”是法学专业核心课程,大连医大所选用的跨校修读学分课程“刑诉共享课”,具有完备的课程体系设计,满足该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定位;同时,“刑诉共享课”的在线视频、章节测验和课后作业等教学资源,也能保证学生对刑事诉讼法基本理论的学习需求。但和其他众多慕课平台的“刑事诉讼法”课程类似,“刑诉共享课”所侧重的是对法学基本理论的讲授,尚缺少体现本校专业特色的教学内容及其教学设计。具体而言,“刑诉共享课”共设有13个章节,基本涵盖了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和制度,但其中体现医事法律专业特色的教学内容则尚付阙如,比如对特别程序中的“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没有展开讲解;再如第七章“证据”中对于“鉴定意见”这一医法结合度极高的证据种类也是一笔带过;又如对于在实践中经常会涉及的医事法律问题——“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意见进行质证的制度,在线上课程资源中尚无法获得相关资讯。

(二)线上课程无法及时体现法律的更新

法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动态变化的经验法则,是与时俱进的社会规范,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行修正。我国《刑事诉讼法》自2012年修改以来,国家的刑事政策及制度均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2018年的《宪法(修正案)》涉及到刑事诉讼相关制度;同时,为配合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境外追逃工作力度以及总结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速裁程序等试点工作的经验,我国于2018年10月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第三次修改,新增条款18条。但目前,“刑诉共享课”的课程内容仍未根据上述变化进行更新,没有体现《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内容,线上课程与客观实际存在“时差”问题。

(三)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融合度不够

通过对4年来“刑诉共享课”实践运行的观察,笔者发现,在线上教学中,学生缺少面对面反馈、语言感性互动等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学生难免会产生枯燥的感觉——线上教学这时反倒具有了“单向灌输”的意味。而在线下教学中,教师往往很难将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进行较好的融合,常常出现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内容重复的情况;而且,教师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线上教学的区别不大,教学效果也不好。

三、线下教学模式转变的基本思路

我们认为,保证跨校修读课程教学高质量的核心在于,课程使用方在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的同时,能弥补线上课程的缺憾,能通过科学设计线下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实现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的目标。为此,“刑诉共享课”的线下教学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

(一)围绕专业特色设计线下教学环节

为发挥慕课资源的最大优势,各高校需要将线上慕课资源与本校线下教学有机融合,针对各自不同的院校背景和专业特色因材施教。[5]为此,针对前述“刑诉共享课”中缺少体现医事法律专业特色教学内容的问题,该课程的线下教学应针对有关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例如,针对“鉴定意见”的线下教学,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由学生搜集案例,并对案件中涉及到的鉴定意见进行分析,热烈的课堂讨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在一些案例中,医学专家出庭就鉴定意见进行的质证最终对案件的判决结果起到了重要影响,选择这样的案例进行线下案例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对刑事诉讼中的前沿制度问题进行思考,也能启发学生的学术研究思维;又如,对“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的线下教学,教师在对相关内容进行系统的介绍后,可以要求学生结合《精神卫生法》和《刑法》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横向比较式学习,并采取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进行讨论。

(二)针对法律修改扩充教学内容

2018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主要涉及《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的衔接、刑事缺席审判制度、认罪认罚制度和速裁程序等相关问题。针对这些内容,线下教学首先要补充相应的内容,教师要对修改的法条款概况及其背景进行介绍。就具体教学方法而言,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与分享汇报的方式,请同学们分专题对新、旧刑事诉讼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式学习。

(三)采用多种形式促进知识的实践应用

在线上教学中,教师进行了上传补充共享资源,发布通知与讨论题目,布置课前任务、课上练习与课后作业,定期检测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充分积极地师生交流等教学活动。在此基础上,线下教学应避免重复内容的讲授,而应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改革,特别是要全方位地应用混合式授课、翻转课堂等形式,实现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同时,法律类课程适合运用庭审对抗型、任务驱动型等教学模式。因此,线下教学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互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和自由展示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将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和近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模拟法庭大赛中的案例引入线下课堂,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案例相关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知识。而在模拟庭审后,教师应组织全体同学进行案例讨论并进行解惑答疑,以此促进学生对本课程相关理论知识与法律规定的理解与运用。

四、结语

慕课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不会取代传统教育的基本模式,但其必定会促进传统教育模式的变革,我们需要主动改革和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促使慕课与高等教育深入融合。[6]通过对“刑诉共享课”实践运行经验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通过不断探索、调整和转变线下课程的教学模式,围绕不同专业的特色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的深刻度与持久度,能促进学生从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的转化,最终在优质慕课资源与多形式线下教学模式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猜你喜欢

跨校法学专业刑事诉讼法
高校书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构建
论《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跨校修读模式
我国古代法律文化对现代刑事诉讼法观的启示
跨校体育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制与机制的研究
我国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的流变及最新调整
基于项目学习共同体的跨校美术教师协同发展实践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第三节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
陆台两校“资源共享,合作培养人才”模式研究
修正案方式:《刑事诉讼法》新修改的现实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