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

2020-02-19王丽王玉玲

医疗装备 2020年8期
关键词:胰腺炎重症营养

王丽,王玉玲

天津市南开医院肝胆胰外科一 (天津 300100)

急性胰腺炎中医属“腹痛” “肋痛”范畴,主要是由于血瘀、食积、热结及湿蕴导致,中医学为该病患者提供治疗的主要原则为清热解毒、通里攻下及理气开郁[1]。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治疗期间为其提供良好的护理干预非常关键,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改善其不良情绪,从而显著改善疾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2]。目前,临床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措施,常规西药治疗能够有效抵抗感染,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紊乱;中医治疗具有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的作用,保持人体阴阳平衡,有效去除邪气。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配合良好的护理对策,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娴熟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制定具有中西医理念的护理计划,从而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3-4]。

1 临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主要方法

首先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提供西医治疗,告知患者禁食,为其提供胃肠减压操作,同时给予患者抑制胰液分泌药物、抗生素药物、营养支持、镇痛解痉及抗休克治疗;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治疗,指导患者口服中药清胰汤,并且配合保留灌肠操作,从而发挥通便润燥及通里攻下的效果[5]。

2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刘广惠[6]研究报道,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发病快及病死率高的特点,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紧张及抑郁情绪,加之受腹痛以及监护仪器等因素的影响,会加重患者的不适感,降低治疗依从性和护理依从性,因此,临床护理人员需要依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个体差异,为其开展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改善疾病治疗效果。王秀锋等[7]研究显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培养其积极应对疾病的信心,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对疾病的控制、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心理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较为重要,可促进患者形成较好的治疗心态,从而促使患者配合治疗,提升治疗效果。李靖等[8]研究显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管理与心理支持的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40.12±5.61)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38.25±5.1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6.03±6.38)分、 (46.38±5.97)分,且生命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曲鑫等[9]研究中对观察组应用舒缓音乐缓解其紧张等负性情绪,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总之,合理的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其机体免疫力,缩短临床体征消失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2.2 疼痛护理

陈迎等[10]研究认为,由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操作期间,护理人员需要保持充足的耐心,为患者详细介绍疾病出现的原因,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遵照医嘱为患者提供止痛与镇静药物,且可以音乐疗法、看报聊天及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刘春霞等[11]研究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准确有效的疼痛评估等措施,干预后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为(7.32±1.37)d,短于对照组的(8.46±1.92)d,表明疼痛干预可缩短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焦威[12]研究中,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其内容包括疼痛护理等,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为(7.4±2.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9±2.1)d,表明疼痛护理可缓解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康复。总之,正确评估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疼痛程度,并进行疼痛干预,可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患者康复。

2.3 营养支持护理

目前,临床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开展胃肠减压和禁食干预属于治疗的重点,患者接受禁食过程中需要获取充分的营养支持,依照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其流质饮食,严禁食用容易引发腹胀的食物,告知患者多食用清淡、低蛋白以及低脂肪食物,并帮助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良好的营养支持护理可以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机体代谢情况,同时提升机体免疫能力,帮助患者快速康复。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提供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期间,需要严格遵照无菌操作执行,每隔1~2d更换1次敷料,护理过程中如果出现敷料污染或潮湿现象,需要立即更换,严格观察导管脱出和局部红肿情况;另外,每天监测患者的电解质、血糖及尿素氮水平,合理调整营养液配比。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显著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肠黏膜屏障作用,并且能够避免细菌移位,减少内毒素数量,促进肠蠕动恢复,从而显著提高疾病的治愈率[13]。开展肠内营养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每天对消毒饲管接口部位进行常规清洁,防止污染;同时,护理人员需严格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便秘、腹胀腹泻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此外,应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帮助提高肠蠕动速度,促使营养液快速吸收。徐晓勋等[14]研究将行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与行肠外营养支持护理干预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为(5.80±1.10)d,短于对照组的(7.40±2.30)d,上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0.00%、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76%、19.51%;表明合理的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较为重要,可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姚红兵等[15]研究则从时间方面切入,对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延迟肠内营养支持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为(7.2±3.3)分,明显低于延迟肠内营养支持组的(9.8±2.6)分,表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确切。总之,合理的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较为重要,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效果更佳,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较延迟肠内营养支持对促进患者恢复更有优势。

2.4 鼻饲、肠道护理

选取清胰液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提供鼻饲护理,将100ml药汁通过胃管注入,同时夹闭1~2h,确保中药温度适当,严禁过热,防止引发胃黏膜出血。选取芒硝打碎,利用纱布包裹,放置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上腹外敷,或选取患者腰腹部疼痛最严重部位外敷,利用腹带或胶布固定纱布,在进行芒硝外敷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按时更换芒硝袋[16]。针对腹胀比较严重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其提供清胰汤200ml联合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芒硝10g,利用患者肛门高位开展保留灌肠护理操作,灌肠期间护理人员严格观察患者的呼吸、腹痛及心悸情况,若出现异常,需立即终止灌肠。

陈春艳[17]研究中,对医疗组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中药汤剂鼻饲联合高位灌肠干预,干预后观察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2.8±0.9)d,短于对照组的(4.5±1.5)d,住院时间为(8.7±1.6)d,短于对照组的(12.4±2.2)d,表明合理的鼻饲、肠道护理可促进重症胰腺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姚红和甘正辉[18]研究发现,采取不同肠内营养途径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干预,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可缩短相关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叶向红等[19]研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案,而观察组则增加使用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与管理方案定时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达到目标喂养量的时间为3.55d,短于对照组的5.65d,观察组耐受率为72.22%,高于对照组的52.94%,说明在营养支持护理中,应用耐受性评估可增加患者的耐受性,从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2.5 并发症护理

孙岩和连素娜[20]研究显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需要接受较长时间的治疗,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因此,临床护理人员需要完善对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措施,其中包括皮肤护理、管道护理、口腔护理及排泄护理等,护理人员按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指导患者积极自主排痰;对处于疾病恢复期的患者,护理人员需指导其接受肺功能训练,包括吹气球以及深呼吸等,加快身体康复速度。刘桂兰等[21]研究中,观察组给予预见性并发症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21% (16/43)、病死率为11.63% (5/43),均低于对照组的60.47% (26/43)、27.91% (12/4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5% (41/43),高于对照组的79.07% (34/43),说明预见性并发症护理可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林文等[22]研究显示,经过并发症护理等精心护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总痊愈率为91.55%。总之,科学的防治与并发症护理可以有效减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轻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

3 小结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期间采取良好的护理操作能够帮助患者快速痊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强化患者自我管理意识,防止疾病复发。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护理操作期间,护理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护理技能,保证各项护理操作娴熟有效,增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信心,帮助其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胰腺炎重症营养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