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滨海环境油气处理业务的安全环保管理浅析

2020-02-19刘庆玉

油气田环境保护 2020年3期
关键词:滨海油气事故

刘庆玉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

0 引 言

石油企业扩大经营自主权改革制度落地后,更加灵活的生产经营机制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做大做强主营业务,努力让“产量箭头向上,效益箭头向上”[1]已成为油气田企业的共识。随着油气上产号角的吹响,常规油气开采和页岩油气开发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油气处理业务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油气处理设施因其投资成本大、工艺流程复杂、HSE风险高,始终是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监管的重点,特别是南方滨海区域,因经济相对发达、国际影响力大,重大国际活动多,一旦发生油气泄漏爆炸重大安全环保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的生命及财产损失。

1 南方滨海区域油气处理面临的安全环保形势

南方滨海区域作为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经济活力强、开放程度高、发展速度快等优势。油气作为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的基础资源,具有易燃易爆和易污染的特点。安全发展、绿色发展是油气处理行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职责,也是地方经济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南方滨海区域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面临着“致灾因子庞杂、孕灾环境复杂、承灾主体脆弱”的巨大挑战,防范、抵御及应对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亟待提升。另一方面滨海区域的特殊环境气候特点,相较于我国内陆区域,油气处理过程中的安全环保风险显著增强。

2 典型的安全环保风险分析

2.1 “三高”自然环境引发的安全环保风险

南方滨海海域有着“高温、高湿、高盐”的气候特点[2],其年平均气温、平均湿度和高温持续时间高于东海、黄海和北海海域,同时由于高温蒸发等因素的影响,其表面海水盐度也高于其它海域(海水盐度一般在3.2%~3.75%变化)。含盐量高的热带海洋气候,对滨海区域油气处理设备中钢铁的腐蚀影响较大,随着盐度的增加,腐蚀速度也迅速加快。此外,该区域最高环境温度能达到40℃,且持续时间长,高温气候通常也加速腐蚀反应过程。同时该区域年平均湿度为75%~90%,潮湿的空气非常适合微生物的繁殖,加速了金属设施腐蚀。

盐度、温度和湿度等自然环境因素,使南方滨海区域的油气处理装置处于不利地位,其设备设施腐蚀速率要明显高于我国其它海域周边环境和内陆区域环境,更易发生老化和锈蚀。金属材质的油气管线腐蚀穿孔泄漏、劳动保护设施锈蚀失效、储罐顶部法兰锈蚀穿孔油气溢出等不确定性安全环保隐患风险明显增高。

2.2 雷电灾害带来的安全环保风险

依据1998—2004年全国雷电灾害事故不完全统计数据,雷害事故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华南沿海地区雷灾事故频繁,占我国总事故的42%[3]。据1999—2011年统计数据,地处南方滨海区域的海南岛,年雷暴日数为112 d,共上报了727起雷电灾害事故,导致了405人伤亡,其中死亡157人[4]。雷灾事故主要发生在4—9月,财产损失最频繁发生在电力、石化等五大行业,占总财产损失雷灾事故的22.2%[4]。

在设计阶段,建设高度智能化、数字化、电气化的油气处理装置工程项目的思路,不仅推动了电气仪表等高科技设备在石油石化行业的广泛应用,也切实减轻了员工劳动强度和企业用工成本。但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电气仪表设施,在雷电季节非常容易被击中,损坏或者失灵的现象经常发生,需要运行监控人员第一时间发现和有效应对。特别是安全仪表类的重点监控参数,若因雷击发生异常未及时发现,或者应急预案失效,可能造成油气泄漏或爆炸的风险。

2.3 强台风和热带气旋等极端气候事件带来的安全环保风险

极端气候事件虽然发生频率较低,但是往往给自然环境和社会带来较大影响。

近年来,南方滨海区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据统计,1949—2009年在海南岛登陆与产生严重影响的热带气旋共256个。热带气旋活动期很长,最集中的为6—10月,其中台风影响达106次之多[5]。台风引起的高空坠物,很容易引发物体打击造成员工伤亡的事故事件,且长时间的强降雨导致油气处理装置现场积水严重,也容易造成污水污油外溢引发的环保污染事故。

2.4 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带来新的安全环境风险

近年来,我国南方滨海区域由于交通便利,空气质量好,并且对外开放程度高,地方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6]。这与其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及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

南方滨海区域的油气处理装置在选址设计时,出于安全环保风险考虑,一般都把场站选定在油气资源相对集中,储运方便且周边人烟稀少的荒郊野岭。但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新建和完善,房地产和旅游资源进入全面开发态势,地方政府不断调整土地使用规划,此前选址建设油气处理场站的偏远位置,逐渐被新建成的居民小区包围,成为安全管理中新的高风险后果区[7]。同时,地方政府新划定的部分湿地保护区和新开发的旅游景点,就位于油气场站周边,一旦发生油气泄漏造成环境污染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3 安全环保管理实践

3.1 重视HSE体系管理工具和方法的应用

结合油气处理行业的普遍危险特性,全方位运用并落实HSE履责能力评估、体系量化审核、HAZOP分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视频会议、专题安全环保隐患大检查等通用的安全管控手段,作为HSE体系管理工具,是有效遏制特大型安全环保事故发生的关键。

特别是在事故多发季节,组织HSE监督评价的相关专业人员,运用HSE管理工具和规范要求,对油气处理装置现场进行地毯式隐患排查,并提出整改意见和预防措施,做到“发现一个问题,消灭一类问题”的闭环管理提升,有利于进一步夯实油气处理业务的安全环保管理基础。

3.2 创新“三高”自然环境下的安全环保管理制度

一是结合运行管理经验和隐患排查结果,罗列出油气处理装置易发生腐蚀穿孔的设备和管线位置清单,并将其标识在岗位巡回检查图上,指导和监督岗位员工做好巡检记录、整改、反馈。二是在加强现场设备设施防腐刷漆的基础上,建立关键设备和管线动态保养台账,并按照腐蚀严重程度划分风险等级,供管理决策层参考,以便及时协调隐患整改资金。三是积极配合地方质监部门做好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检测,用真实可靠的数据,督促运行部门运用检测结果并尽快完成整改。四是充分利用安全环保隐患专项治理项目或检维修项目资金,重点处理一批亟需解决的安全环保隐患问题。五是积极探索运用“四新”工艺,结合南方滨海区域气候特点,选用更耐腐蚀的新管材,如在压力等级允许的条件下,优先选用钢骨架塑料复合管替代碳钢管。

3.3 建立并完善雷电灾害事故防控机制

每年的5月前后,邀请气象专家开展防雷专题知识全员培训,提升员工自我防护能力,并树立雷电灾害事故是可防可控的安全理念,确保不发生雷击伤人事故。同时主动联系当地气象部门指定的有资质的专业检测单位,实施年度防雷装置检测和整改,确保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在合格范围内,同时在主供电单元补充完善防浪涌保护开关设施,减少或避免发生雷击损坏SIS系统。此外,不断完善雷电灾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并不定期组织演练和考核,确保做到相关岗位员工防雷应急处置能力100%达标。

3.4 制定极端天气下安全生产防护制度

针对极端天气多发频发的特点,按照“因地制宜、预防为主”的理念,制定油气处理行业“防台风三十三条”“防淹溺四必须”“防污染三务必”等具有南方滨海区域特色的安全环保补充管理制度。

特别是在超级台风和热带气旋来临前,必须做到动态跟踪气象预报,针对性检查现场设备厂房罩棚的彩钢瓦、现场标识牌的紧固情况,掌握污水污油池、油品储罐的库存和液位情况,以及雨排系统的通畅情况,并提前降落高杆灯,无死角清理现场施工杂物等。确保不发生高空坠物伤人事故,以及污水污油外溢的环保责任事故。

3.5 消除新的安全环保隐患

针对南方滨海城市房地产和湿地保护区包围油气处理装置现场的尴尬现实,只有不断提升企业自身本质安全环保水平,才能防患于未然。一是与地方政府加强沟通,积极协调隐患治理资金将居民小区范围内的油气管道改迁至外围,减少管道占压和外力破坏可能引发的安全环保事故风险。二是借助国家创建绿色矿山企业的契机,在天然气压缩机、丙烷压缩机、空压机等重点噪声源位置加盖降噪厂房,做到厂界噪声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和地方政府监管要求。三是加大含油污泥固废、废气、废液的减量化处理和规范化管理,避免发生违法事件。四是加强与周边社区建立沟通机制,良性互动,照顾彼此利益。譬如针对小区居民候鸟型、度假型居住特点,选择在居住人员相对稀少的时间段,组织完成油气处理装置检维修,减少或避免在施工时火炬点火冒黑烟可能引发的居民环保投诉事件。五是进一步加大环保隐患治理专项资金投入,特别是要加大水源地和湿地环境保护力度。对于饮用水和环境敏感区域周边的油气设施,采用管线内侧增加防腐涂料或新增管线防护沟等方式,延长管线使用寿命,降低环保污染风险。

4 思考与体会

1)南方滨海的特殊气候和地理位置,决定了油气处理业务的安全环保管理必须“因地制宜、补强缺项”。

2)南方滨海油气处理业务的HSE管理既要着眼于体系建设和应用,更要着手于建立“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安全环保风险防控举措。

3)油气处理属于高风险业务,探索和总结适合特殊地理环境下的安全环保管理实践,既是丰富HSE管理体系的需要,也是杜绝安全环保事故的关键。

猜你喜欢

滨海油气事故
学中文
平凉,油气双破2万吨
“峰中”提前 油气转舵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滨海白首乌
滨海顶层公寓
废弃泄漏事故
岳滨海 藏石欣赏
小恍惚 大事故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