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苦”的词义引申反映的隐喻性认知思维

2020-02-18王大刚王联国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认知隐喻味道

王大刚 王联国

摘要:汉语中的“苦”本是一种植物的名称,后来引申为这种植物的味道,再引申表示人们对世界的一种认识。这种认识与“苦”的味道具有认知上的同构原理:带有刺激性,让人不舒服。“苦”由具体的意义引申出抽象的意义。人隐喻性的认知方式带来了一词多义的现象。认知语言学认为“苦”的隐喻由味道域映射到心理感觉域,体现了人类从身体经验出发来体认世界的认知方式。

关键词:苦;味道;隐喻;认知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1.039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0)01—0171—04

“苦”本是一种带有苦味的植物,《说文解字》解释说:“苦,大苦,苓也。”多种版本的古代汉语字词典都解释“苦”的本义是“苦菜”①。在现代汉语中,“苦”的这个义项已经消失,词典中不再收录②。但现在“苦”的众多意义,都是由“苦菜”发展而来。“苦”,作为基本味觉词之一,在漫长的岁月中,借由人类的认知方式,逐渐从表述食物之味,引申出丰富的意义,最终形成了一词多义现象。因此,研究“苦”的多义体系及其形成机制,是词义研究乃至人的认知过程研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本文从“苦”的本义“苦菜”出发,借助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角度,研究“苦”的众多意义的形成过程,并分析其中的隐喻认知原理。

一、“苦”由具体到抽象的词义引申

人的主要感觉有5种:味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它们一起构成人的感觉系统。5种感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类感知世界的系统,正是在这个系统中,人类有了对于世界的全方位的了解和感悟,达成了人类对于整个世界的感知。在人类感知世界的诸种感觉中,味觉是人类最初始、最本能、最普通的一种官能体验[1]。一切生命的发生、发展,都需要食物来维系生命体对于能量的基本需要。正如马斯洛所说:“在一切需要之中,生理需要是最优先的。这意味着,在某种极端的情况下,即一个人生活上的一切东西都没有的情况下,很可能主要的动机就是生理的需要,而不是别的,一个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的人,很可能对食物的渴望比别的东西更强烈。”[2]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中将人的基本需要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由此建立了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最基础的是生理需要。

摄取食物是维持生命体存续的最基本的要求。味道来自于食物,食物的味道又影响了生命体对食物本身的态度。对于人类来说,味道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类对食物的判断与喜好。大多数人喜欢吃甜的食物,因为它们都饱含糖分,人们普遍不喜欢苦味的食物,因为它们缺乏生命需要的糖分,即能量的來源。喜甜厌苦已经成为人类的一种本能,因此在人的各种感觉能力中,味觉无疑是相当突出的,也是最基础的一种能力[3]。

“味觉”是指“舌头与液体或溶解于液体的物质接触时所产生的感觉”[4],这种感觉经常与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味觉词语隐喻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词义引申的方式:由身体经验作为基础,逐渐扩展为其他经验。

人类的认知模式带有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的特征。人的认知总是从熟悉的向不熟悉的逐渐过渡,而且在认知过程中带有原来认知方式的特点。随着人类认知视野的扩展,人类通过语言给更多事物、现象进行命名,在命名的过程中,会出现使用原有名称指称新事物、新现象的情形,由此产生了多义词现象。多义词的出现,使得一个原有的词所指称内容的范围扩大了,而这种扩大不是任意的,是建立在人们隐喻性认知方式上的。

下面,我们就来解析一下汉语中的基本味觉词“苦”是如何通过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的词义引申,获得新的指称内容的。

苦,作为基本味觉词,本义是指苦味。但最开始的“苦”,指称的并不是事物的性质,而是一种具体事物的名称。

《说文解字·艸部》:“苦,大苦,苓也。从艸,古声。”段玉裁注:“其味极苦,谓之大苦。”“苦”本义为:

1.苦菜。如: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诗经·唐风·采苓》)

这里的“苦”指的是苦菜,是一种具体的事物,苦菜具有味“苦”的特征,所以可以从具体的一种具有苦味的植物引申出抽象的“苦”味。这也符合人类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因为苦菜味苦,所以苦引申泛指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即苦味。

2.苦味。如: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诗经·邶风·谷风》)

苦味是由人类的味觉器官感知到的,这种感知结果会使人不舒服,具有苦味的食物在营养方面不符合人类追求高能量、高糖分来维持生命的需求③,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与身体其他感知途径得到的不舒服又形成一种同构关系,都可以用“苦”来进行指称。可以说,舌头的不舒服与身体的不舒服具有同等性质。这种苦的滋味由人的身体味觉器官感知,所以进而引申指身体上的辛苦,劳苦,劳累。

3.辛苦。如:

“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

“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商君书·外内》)

不论是舌头上的苦味感觉,还是身体上的不舒服的“辛苦”状态,都是肉体上的,可以归纳为物质上的、具体的感觉。心理上不舒服的感觉与之相似,所以,心理的苦闷、痛苦与身体的辛苦、劳苦也具有同构关系。因此“苦”可以引申指内心痛苦、苦恼、忧虑、愁苦。

4.痛苦、苦恼。如:

“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李陵《答苏武书》)

“想到这里,觉得替这些鸟雀愁苦的受不得。”(《老残游记》第6回)

身心的痛苦来自于生存经验的不如意,即人在进行某种不舒心的行为,因此苦又引申指被某种事物所苦,苦于、厌恶、怨恨。

5.苦于、厌恶。如:

“泽居苦水者,买傭决窦。”(《韩非子·五蠹》)

“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

上面两个例子中的“苦”都是指一种被动的“受苦”,被动的“苦”不可避免,主动地追求“苦”也是一种“苦”。我们看到“苦”还有主动性的使动用法:“使辛苦劳累”,即刻苦、勤苦。

6.刻苦。如:

“如盖以苦学力文所致。”(白居易《与元九书》)

“苦”本是苦菜,段玉裁说“其味极苦”,因此这种“极苦”的程度又引申为普遍意义上的深、甚。

7.深,甚。如:

“帝遂召武子苦责之。”(《世说新语·方正》)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苏轼《辛丑十一月十九日马上赋诗寄子由》)

这种“深”“甚”达到极致,即为程度最高的“极”。因此“苦”从具有实在意义的实词虚化为意义较为虚的副词,表示竭力、尽力、耐心地。

8.竭力。如:

“寻加中书令……苦让,遂不受。”(《晋书·王洽传》)

“宝钗见王夫人伤心,只得上前苦劝。”(《红楼梦》第117回)

以上所讲的“苦”具有从具体到抽象的引申过程,线索明晰,但也有线索不甚明晰的“苦”的用法的引申。如“苦”还可以引申指急。

9.急。如:

“斵轮,徐则甘(缓)而不固,急则苦而不入。”(《庄子·天道》)

对于“苦”的意义引申,我们可以总结如下:

→3.辛苦、劳苦→6.刻苦

苦:(本义)1.苦菜→2.苦味→  →4.痛苦、苦恼→5.苦于

→7.深→8.竭力、耐心地

→9.急

二、“苦”的词义引申反映人类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

通过上面对“苦”意义引申过程的梳理,我们发现“苦”不仅表达了人类对一种味道的感知,更表达了人类对自身及世界的认知。这里面蕴含着人类认知过程的基本原理——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

“认知”(cognition)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对周围事物注意、感知、记忆、产生表象、形成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推理与获取知识的信息处理过程[5]。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思维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古人说“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正是利用熟知的身体经验,人们才能方便快捷地认知深和广的客观世界。

认知语言学认为,词语的产生是以人类对自身的认知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为基础的。

味觉词中的酸、甜、苦、辣都具有“托物呈味”的特征,“苦”最为明显。汉语“苦”的本义为苦菜,这一意义在现代语境中已经消失,但是由“苦菜”抽象出来的味觉概念——“苦”却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逐渐提高变得词义愈加丰富,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吃在嘴里的一种味道,还有我们精神层面的感觉。

“苦”从最初具体的名词——苦菜,抽象为形容词——苦,即苦菜的味道,味觉的刺激又唤起了其他让人不舒服的生理感觉,原来刺激性的令人不舒服的味道,投射到了人的心理感知域,使得“苦”带上了痛苦、忧伤等多种消极的感情色彩。这方面的词语还有:苦差、苦处、苦果、苦海、苦酒、苦脸、苦闷、苦命、苦水、苦头、苦笑、苦刑、苦衷、悲苦、惨苦、愁苦、孤苦、凄苦、冤苦、苦日子、不胜其苦、愁眉苦脸、孤苦伶仃、含辛茹苦、叫苦不迭、苦大仇深、苦思冥想、苦心积虑、苦心经营、苦心孤诣、苦雨凄风、苦中作乐、千辛万苦、勤学苦练、同甘共苦等。

这种由生理感觉义引发情感义的过程完全符合由具体到抽象、由生理到心理的人类认知规律[6]。

對于抽象的事物,我们人类有一种强大的思维能力,即化抽象为具体,这样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达抽象事物的特征。隐喻的原理就是把日常身体经验转化成认识世界的方式。身体的不同味觉感受会引起心理的不同感受。生活中其他事物、现象也会引起不同的心理感受。大脑的想象力将从不同方面获得的心理感受联系起来,借用身体味觉词语去反映心理感受[7]。正因为如此,人类喜欢从味觉这种熟知的身体经验领域出发去思考其他领域的问题,用与其相关的词语去指称其他领域的事物、现象,由此产生与味觉有关的词语,最终形成了大量的食味词通过隐喻获得词义引申的现象。如甜言蜜语、甘苦与共、含辛茹苦、心狠手辣、辛酸等,都不再只是表示味道的词语。

人类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是丰富而具体的,但在语言表达上却又力求简洁明了。中国人善于托物取象,利用已有的语言表达方式来承载更多需要表达的内容,味觉是其中最常被用来作为表达媒介的一个词群系列。周围世界与现象带给人的诸多消极乃至痛苦的感受,大都可以用“苦”来表现。不论是生活上的艰苦、穷苦,还是身体上的疾苦、辛苦,又抑或是心灵上的痛苦、悲苦,都可以用具有同构关系的“苦”来进行表示。

三、人类隐喻性认知思维方式促使“苦”词义引申

隐喻的作用就是使我们的语言在使用上更加简洁、形象和生动,即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认识抽象的事物。正如语言学家莱考夫所说:“不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思想和行动中,日常生活中隐喻无所不在,我们思想和行为所依据的概念系统本身是以隐喻为基础。”“隐喻的本质就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8]如此看来,隐喻就不仅仅是一种修饰话语的手段,更是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类对世界进行认知的一种方式,更是促使词义引申的一种手段。

莱考夫指出:“不同的认知模式之间和同一个模式中的不同成分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由此产生了一词多义现象(polysemy),同一个词语常常被用来表示处在这种相互之间认知关系中的不同成分。”④隐喻建立在相似性原则的基础上,体现的是不同认知域(即源头域和目标域)两个元素的相似性。人类认识事物、建立概念系统正是通过隐喻性思维这条必由之路。

隐喻通常涉及4个方面:源头域、目标域、经验基础和映射。“每个隐喻都有一个源头域、一个目标域以及一个从源头域到目标域的映射。”[9]

源头域是味道,目标域是心理感知。通过人类的经验基础,使得味道映射了人对世界的心理感知,最终使用味觉词语表达人对世界的认识。从饮食的味道领域映射到其他心理感知领域正是莱考夫隐喻理论映射机制的一个实例。“苦”是一种具体的味道,属于源头域,心理感知是内在的抽象体验,属于目标域。从“苦”的源头域映射到心理感知目标域,完成了一次完整的隐喻映射过程。

隐喻在人类的语言中普遍存在。一方面,人类通过隐喻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达抽象事物的特征;另一方面,人类通过隐喻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获得更好的交际效果。隐喻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是词义引申的重要方式。“苦”由苦菜义出发,通过隐喻性的认知方式,获得更多人对自身乃至世界认识的表现方式,最终成为一个多义词。

一个词存在着一个相关意义的场或意义关联域。一个词的意义从感觉领域上升或抽象到心理领域的过程,体现了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由近及远,由熟悉到陌生,由具体到抽象。人对一种事物的认识逐渐扩散到更多事物的认识中去,词义由少变多,最终形成一词多义现象。这种词义引申,正是使用了隐喻性认知方式。苦味给人以痛苦、不舒服的感觉,是不被人喜欢的一种味道。“苦”从源头域“味道苦”映射到身体与心理目标域,“苦”的引申义主要向味觉以外的生理感受(辛苦、劳苦)、情感特征(内心痛苦、苦恼)进行隐喻,感情色彩以贬义为主。

有了隐喻这种认知世界的方式,我们把“感觉”与“精神”现象进行了有效地连接,世界也就变成了我们的“口”中世界。“苦”也就不再只是一种味道,而是我们对自身乃至世界认知的一种表达方式。

“语言是记录文化的符号系统,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制约。”[10]语言表达文化现实,语言体现文化现实,语言象征文化现实。汉语中的“苦”,表层上体现着汉民族对食物味道的认知,深层上体现出文化符号的价值,即对内心感受及外在世界的认知与表达。

[注释]

①见《古代汉语字典》编委会编的《古代汉语字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3:509。另外,20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226页解释“苦”的第1个义项也是“苦菜”。商务印书馆2014年出版的《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834页解释“苦”的第1个义项也是“苦菜”。中华书局2000年出版的《王力古汉语字典》1047页解释“苦”的第1个义项为“野菜名,即苦菜。”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出版)在解释“苦”时没有“苦菜”这一义项。在2012年、2005年、2002年、1996年、1987年、1978年、1973年各版中均没有收录“苦菜”义项。

③人类具有追求高热量高糖分食物的生存本能,这解释了为什么从婴儿到成人普遍喜欢吃糖或带有甜味的食物而不喜欢吃带有苦味的食物。参看BBC纪录片《人类本能》(2002)。

④见乔治·莱科夫著。梁玉玲等译。《女人、火与危险事物:范畴所揭示之心智的奥秘》[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2:17。原文标点如此。“莱科夫”与“莱考夫”所指都是Geoge·Lakoff。

[参考文献]

[1]冯英.汉英语分类词群对比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

[2]马斯洛.人的动机理论[A].人的潜能和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译文集[C].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戴卫平.词汇隐喻研究[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4.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5]陈汝东.认知修辞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6]杨洋,董方峰.对汉语基本味觉词“苦”的认知语用分析[J].现代语文,2006(11).

[7]王燕,韩琴.“涩”亦“色”之文化辨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6(05).

[8]莱考夫,约翰逊.何文忠译.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9]乔治·莱科夫著.梁玉玲等译.女人、火与危险事物:范畴所揭示之心智的奥秘[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2.

[10]邢福义.文化语言学(修订本)[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The Metaphorical Cognitive Thinking of the Extended Reflection of the Meaning of Bitter

WANG Dagang,WANG Lianguo

(Boda College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Jilin136000,China)

Abstract:As a name of a plant, the Chinese word bitterwas later extended to the taste of this plant and then extended to indicate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This understanding and the taste of bitterness have cognitive isomorphic principles: it is irritating and uncomfortable. Bitterderives abstract meaning from the specific meaning. The metaphorical cognition of human beings brings the term polymorphic phenomen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holds that the metaphor of bitternessmaps from the taste domain to the psychological sensory domain, reflecting the cognitive way in which humans perceive the world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e body.

Key words:bitter; taste; metaphor; cognition

[責任编辑:尚 欣]

猜你喜欢

认知隐喻味道
快乐的味道
爱的隐喻
论隐喻理论构建的参照维度及连续统
概念隐喻新类型中的认知机制探讨:共现性还是相似性
爱的味道
夏天的味道
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