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复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
2020-02-18吕庆生
吕庆生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 (天津 300480)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之间的骨折,常见于老年人,多为跌倒、摔伤等间接外力所致[1]。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肢体疼痛、瘀斑及功能受限等,患肢明显外旋,甚至不能站立或行走,严重则会导致下肢畸形。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但常规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效果往往不佳,术后并发症也较多[2];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患者耐受性好等特点,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但临床上对于复位方式的选择尚无统一标准,且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治疗,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协助患者平躺于骨科牵引床上,健侧肢体外展,患侧肢体内收(10°~15°);于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骨折复位,在患侧股骨大转子顶点向近端延长6 cm做切口,置入导针并确定在髓腔内,沿导针打开股骨皮质,并将PFNA置入髓内,适度调整,安装扫描器(导向器),手动旋转妥善固定螺钉(调整前倾角及主钉深度),安装螺旋刀片,置入远端锁钉;清点手术器械和其他物品,清洗缝合,术闭。注意:术前30 min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给予抗凝、营养支持等辅助治疗。
1.3 临床评价
(1)记录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时间。(2)术前及术后2个月,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估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包括疼痛、关节运动、关节功能、行走能力4个维度,共9个条目,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3]。(3)术后统计切口感染、剧烈疼痛、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
平均手术时间为(88.46±17.6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08.16±46.23)ml,平均下地时间为(12.05±7.44)d。
2.2 髋关节Harris评分
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为(52.34±7.29)分,术后为(83.23±8.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80,P<0.05)。
2.3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40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剧烈疼痛1例,延迟愈合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5%。
3 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常见的骨科疾病,骨折后由于近折端受外旋肌群的牵拉和远折端受内收肌群等牵拉,往往会出现明显的移位[4]。与股骨颈骨折比较,股骨转子间骨折更易发生于老年群体,由于老年人肢体不灵活,骨质疏松严重,当发生碰撞或跌倒时极易发生骨折,且多为粉碎性骨折[5]。外伤后患者大转子部位会出现肿胀、压痛及患肢短缩等情况,且远侧骨折端处于极度外旋位,严重可达90°外旋,并伴有内收畸形。临床对于该类型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预后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但多数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度较差,因此,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干预意义重大。
股骨转子间骨折常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内固定器包括伽马钉、角钢板等,但操作复杂,对操作技巧要求较高。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逐渐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广泛关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是一种融合了微创技术的新型内固定手术方式,继承了原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内固定术的优点及生物学特点,在具体设计上有所创新,固定更有效、稳定,且操作更简单[6]。与其他传统手术方法比较,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且闭合复位对骨折断端血供干扰小,患者易于耐受,术后可早期下床,更有益于骨折愈合,较适合高龄、骨质疏松、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此外,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了因长期卧床而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更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术前,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综上所述,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可有效促进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