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结构建筑模板施工技术与方法
2020-02-18曹晓强
曹晓强
(山西三建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山西长治 046011)
0 前言
现阶段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形式应用极为广泛,且其应用范畴也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扩大,而得到更显著的增加。其中,模板施工技术与应用方法,是混凝土结构建筑中的关键性施工形式,也是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效率,增长工程效益的重要方式。那该如何在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中,对模板施工技术与方法进行更为深入且合理的应用,为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施工质量保驾护航,就成为众多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或应关注的重要方面。
1 混凝土建筑结构中模板工程的应用重要性
首先,良好的导向作用。在混凝土建筑结构中,对于模板技术的应用极为普遍。其主要原因在于构成混凝土的混合料众多,如水、水泥、骨料、添加剂等,这些材料在拌和后,所形成的混凝土会具有不同程度的流动性特征。而采用模板技术,就能使混凝土的流动性得到很好的控制。例如在混凝土浇筑阶段,利用模板技术能为混凝土的施工顺序及方向等,起到导向作用。使之与模板结构向吻合,否则混凝土便无法完成浇筑作业。
其次,具备定型作用。在依照模板走向完成混凝土浇筑后,需要依靠模板的定型作用,进行浇筑混凝土的定型工作。即需要在混凝土硬化,且达到设计施工规定程度后,方可对模板实施拆卸操作。如此一来,不仅能够确保所浇筑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尤其是规范梁、柱等结构的尺寸与规格;还能够对未成型的混凝土结构,起到相应的保护作用[1]。
2 混凝土结构建筑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
(1)科学设计施工方案的制定
由于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中涉及的施工环境、气候因素以及地质条件等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就需要通过前期的地质勘测和土质采样试验,制定出符合施工的设计方案。同时,设计人员应在施工前,加强对所建工程项目的了解,并对所需采用的模板进行材料的选取,确保模板的规格与尺寸等符合施工要求。例如具有良好密实度的木胶合板,却不具备良好的吸水性,因而在施工前的模板材料选取时,应尽量避免选取此类模板材料。
(2)适宜施工技术的选取
对于模板施工技术而言,无论模板的安装,或是模板的拆除,均需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因而,对施工技术人员的作业水平,也具有较高的要求,并非任何施工人员都可妥善完成此类工作。一方面,需要参与模板施工的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对模板施工的操作规范及技术要点,做到熟知与熟练地运用,并能够完成与模板施工相关的其他作业形式。若施工队伍中从事模板施工作业的专业人员较少,则应在模板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整体的专业知识岗前培训和施工意识教育。随后,在施工队伍中进行施工人员的选拔。同时,要制定出与施工工艺相关的应急预案,若施工中突发作业问题,即可通过应急预案涉及的关联内容,进行施工问题的及时解决。
3 混凝土结构建筑模板的施工方法
3.1 柱模板安装方法
(1)在安装首片柱模板时,应优先将其依照规定位置固定,并对其进行临时性的支撑,或采用标号≥14 的铅丝,实施与柱主筋之间的绑扎结构,以此起到临时固定的效果。
(2)在进行第二片柱模板安装时,需要对两篇柱模板之间,利用厚度为2mm 的海绵条实施该位置的粘贴作业,避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漏浆现象[2]。同时,需对相连的两片柱模板之间,应用螺栓进行必要的固定及支撑。
(3)依照第二片柱模板的安装流程,持续进行后续柱模板的安装,使相邻两块模板间,均能够有效连接,并最终形成方桶状模板群。
(4)随后,需对方桶状柱模板进行由下而上的柱套箍安装,并对柱模板轴线、界面,以及对角线等位置进行安装尺寸的测量,避免其出现位移或偏差等现象。
(5)在对柱模板进行轴线、界面,以及对角线等位置的校正后,对其实施固定操作。
3.2 墙体模板安装方法
(1)优先进行钢制三角模板架的固定。固定环节需确保下层外墙浇筑后的混凝土强度≥7.5MPa,且需将钢制三角模板架固定于外墙螺栓孔挂处[3]。
(2)明确标注出模板的正、负面,使之设定成为正模板与负模板。随后,将内墙正模板依照设计施工顺序吊至安装位,并利用撬棒结合模板起止线和墙位置线,进行正模板精确安装位置调整。同时,在采用对拉螺栓将模板做对穿操作后,便可经校正后设立钢管,将对拉螺栓实施拧紧处理。
(3)需对建筑设计图纸中的预埋管件、预留口等进行细致的查验后,再实施合模操作。
(4)在对反模板进行安装环节,需对其进行垂直校正,并利用螺栓对模板实施锁紧处理。随后,对以木制或钢制的活动堵头模板进行安装。其安装位置位于内墙模板外侧顶部。此处也应确保其严密性,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漏浆现象。在完成以上操作后,便可进行外墙内侧模板的安装。而在外墙外侧模板安装时,也应将其置于钢制三家模板架之上。待模板放置完成后,需依照上述流程对其进行校正与固定。
(5)待墙模板安装结束后,需对其进行细致的检验工作,如墙模板、侧模板等的稳固性;螺栓、扣件等的严密性等。以此避免错台或漏浆情况的发生。
3.3 梁模板安装方法
(1)在对梁模板进行安装过程中,需要对梁下支柱支撑情况,做出准确的勘察。若其位置处于基土面上时,则应及时进行基土的平整与夯实作业,并在完成夯实作业后在基土上施以木垫板的加设。而梁下支柱支撑间所设置的距离通常在600~1000mm之间,且应在间距内进行剪刀撑与水平拉杆的加设[4]。
(2)施工人员应依照设计图纸要求标准,对支撑标高进行准确的调整,而后进行梁底模板的安装,并做好后续的拉线校正与找平操作。在这一环节中,需要对梁跨度做出关注,若梁跨度≥4m,则跨中梁底处需依照梁跨度的1/1000 或3/1000 的比例起拱。而在进行主梁与次梁交接阶段,应确保起拱顺序为先主梁后次梁。
(3)在对梁侧模板安装过程中,需以钢制三角支撑架进行模板的支撑。通常情况下,底模需被边模包裹,并确保两者龙骨间距设定为750mm。与此同时,应利用卡子对梁模板进行固定处理,并确保相邻卡子间距以梁高标准进行变化。例如若梁高>60mm,则应加设穿墙螺栓,做到结构的稳定,此时卡子间距应≥1m。待梁模板安装完成,同样需对梁中线、标高以及断面的尺寸等,进行精确的校正。
3.4 模板拆除方法
(1)无论是柱模板、墙模板,还是梁模板,其拆除所需满足的必要条件,即是混凝土满足脱模强度标准。其中,在对柱模板进行拆除时,拆模的关键点应为柱体的外表面及棱角部分。因而应确保拆模时混凝土强度,达到柱体外表面与棱角等部分避免受到损伤的程度;在对墙模板进行拆除时,需混凝土强度>1.2MPa时,才能进行墙模板的拆除处理;而在进行梁模板的拆除作业时,也应确保梁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符合验收标准,才能对梁模板进行拆除。
(2)对模板拆除的顺序,也应尤为注意。首先,优先支设的模板应最后拆除,而后支设的模板则应优先拆除。同时,在拆除结构位置上,应优先进行非承重部位的拆除,待非承重位置处模板拆除完毕后,再进行承重部位模板的拆除作业。
(3)在对梁模板拆除过程中,需对模板支承做同步拆除处理,并要注意拆除步骤。在实际操作时,应确保单一大龙骨保留至少2 根支承不进行拆除;而在对大跨度梁下支承拆除过程中,需依照自中间向两边的顺序,依次进行对应支承的拆除。同时,对梁模板进行拆除作业中,也应采用隔层拆除的方式,且应确保所拆除模板在进行临时堆放过程中,重量应小于楼板能承载的限定数值,避免因模板的临时堆放,而导致混凝土楼板受到损坏。
(4)对模板拆除的时间范围,应做明确的规定,并严格遵循拆模顺序实施操作。若特殊施工需要进行模板的早期拆除,则应对混凝土楼板的承载力、拆除模板的时间以及所需支撑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以此达到安全、顺利拆除模板的效果,并确保模板可在后续工程中反复使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混凝土结构建筑而言,模板施工技术及方法,是此类建筑结构得以成型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缩短施工工期,提升工程效益的有利途径。而对于模板施工来说,决定其施工质量的要素众多,如设计结构、构件规格、模板成型情况、混凝土强度以及其他避免错台或漏浆情况出现的精确数据等。因此,只有进一步加强对混凝土结构建筑中,模板施工技术与方法的深入探讨,才能促进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得以同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