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致脾损伤2例
2020-02-17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妇幼保健院276800
郑 林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妇幼保健院 276800
1 病例资料
1.1 病例1 产妇1,23岁,因“停经10+个月,不规律腹痛8h”于2012年3月26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既往体健。无异常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无异常。入院诊断:(1)孕42+4周 G3P0A2 头位;(2)过期妊娠。因过期儿耐受性差,经阴分娩易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亡等危险,于2012年3月27日18时行下腹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见羊水1度,量约200ml,胎儿呈ROA位,高浮,以ROA位娩一足月女婴,外观无畸形,1min阿氏评分7分,5min阿氏评分10分,体重3 750g,胎盘胎膜剥离完整,术中探查双附件无异常,大网膜与子宫后壁粘连。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发现左侧腹腔反复出现少量鲜红色血液,并从左上腹流下,考虑出血来源于左上腹,进一步向上延长切口,探查发现脾肿大并粘连,大网膜与左侧腹壁、腹膜、脾脏下极均有粘连,在脾下极脏面包膜有一长约2.0cm的撕裂口,有明显活动性出血,考虑与胎儿娩出、增大子宫体收缩、大网膜与脾脏包膜粘连带撕裂有关,予2-0可吸收线缝合1针,明胶海绵填塞止血,查再无明显出血及渗血,脾窝放置引流管2根,经左侧腹壁戳孔引出并固定,术毕。术中失血约1 000ml,术后血压94/54mmHg(1mmHg=0.133kPa),继续输血输液及对症治疗。追问产妇病史,产妇诉经常腹痛,考虑有慢性炎症。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于2012年4月12日出院。出院诊断:(1)孕42+4周分娩 G3P1L1 ROA;(2)过期妊娠;(3)脾破裂。
1.2 病例2 产妇2,29岁,因“停经9+个月”于2012年9月4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既往体健。无异常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无异常。入院诊断:(1)孕39+2周 G1P0 头位;(2)脐带绕颈?于2012年9月4日10:10个人要求行下腹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分娩。术中见羊水清,量约600ml,胎儿娩出困难,以ROT→ROA位娩一足月女婴,1min阿氏评分8分,5min阿氏评分10分,体重3 700g,胎盘胎膜娩出完整,清理腹腔,发现腹腔有新鲜出血,进一步探查发现脾区有血块,清除血块见有活动出血。急请外院会诊,探查发现,脾大小正常,发育异常,脾中央有一横行脾裂,脾下极有一约2cm的裂口,有活动出血;脾裂向脾门方向撕裂,长约4cm,深约1cm,有活动出血,另取左上腹肋缘下斜切口行脾切除术,放置引流管1条。术中出血约2 200ml,输液3 750ml,输滤白红细胞8U,血浆2 000ml,白蛋白10g。术后血压116/75mmHg,继续输血输液及对症治疗。病理结果显示:脾破裂。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出院时血小板719×109/L,继续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qd。出院诊断:(1)孕39+2周分娩 G1P1L1 ROT ;(2)脐带绕颈;(3)脾破裂;(4)脾发育异常。随访患者约2个月后血小板366×109/L,予停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
2 讨论
脾是腹部内脏中最容易受损伤的器官,脾破裂为剖宫产严重并发症。妊娠期生理变化及增大子宫使腹腔脏器受到机械性挤压,改变其解剖位置。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可有腹腔内脏器粘连,增加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例1患者存在慢性炎症,术中胎头高浮,胎儿不易固定,胎儿娩出后子宫骤然收缩导致脏器位置改变,清理腹腔时发现存在脾周围炎;例2患者胎头娩出困难时,多人同时按压腹部,宫底未固定,同时患者脾发育异常,此均为脾破裂的诱因。此患者腹部加压过程中明显感觉到左季肋部疼痛,而后烦躁,双下肢异常不适,此时应及时查看相应部位,考虑循环血量重新分配,应想到重要脏器损伤可能。故剖宫产术中应警惕慢性炎症及未知的解剖结构异常,常规备血,必要时先分解粘连,并应避免无指征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