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如何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2020-02-17

生命与灾害 2020年5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重点应急

今年春节前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上海作为人口2 000万的超大型城市,经历了防控疫情传播的严峻考验,目前形势已基本稳定,很多有效的防控措施被其他城市迅速借鉴。不过医学专家提醒,从长期来看,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未来面临的新发、输入性不明原因疾病的风险挑战仍然很大,必须随时保持警惕。

4月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制定和颁布《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的有关情况。《若干意见》是根据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委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结合上海实际情况制订的重要文件。《若干意见》强调,要坚持依法防控、系统治理,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统一指挥、联防联控,科技引领、精准施策;到2025年,上海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要达到国际一流水准,上海将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城市之一。《若干意见》提出四项主要任务。

加强体系建设

围绕织密织牢城市公共卫生安全防控网络,建设五大体系。一是建设集中统一、智慧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重点是完善应急指挥体制,健全应急预案,构建统一领导、权责匹配、权威高效的公共卫生大应急管理格局。二是建设协同综合、灵敏可靠的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重点是以新发突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为重点,完善监测哨点布局,构建区域协同、联防联控的风险预警系统。三是建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点是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场调查处置能力、信息分析能力、检验检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打造专业化、现代化的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 四是建设定位明确、平战结合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重点是形成由市级定点医院和医疗机构、区级医院和区域性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构成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加强医防融合、中西医结合和应急医疗救治能力储备。 五是建设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多方参与的公共卫生社会治理体系,重点是坚持依法防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压实属地责任,完善社区治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机制建设

围绕提高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运行效率,完善五个机制。一是平战结合机制,重点是构建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征用以及应急状态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机制。二是快速响应机制,重点是建立智慧化公共卫生安全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加强临床医师掌握传染病等相关知识培训,利用大数据提升传染病早期筛查和临床预判能力。三是联防联控机制,重点是把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加强基层疫情防控能力建设,强化与长三角和省际防控合作,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四是群防群控机制,重点是加强社会面协同联动,发挥各类组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加强健康知识科学普及,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五是精准防控机制,重点是加强分区域、分等级公共卫生安全风险评估,强化智能监测,明确防控重点,实施差异化防控策略,确保防控工作精准高效。

加强能力建设

围绕推进公共卫生领域供给侧改革,加强五个能力。一是加强硬件设施建设,重点是优化公共卫生设施布局和居民服务点设置,加快市级疾控机构硬件设施项目以及各类检测实验室、应急和科研平台建设,推进区级疾控机构达标工程和能力建设。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和发热门诊、社区“哨点”诊室标准化建设。二是加强学科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是加强公共卫生与临床学科融合,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点学科群。科学核定疾控和社区卫生机构人员编制,稳步提高人员薪酬水平,拓展人才职业发展空间,提高队伍凝聚力和吸引力。三是加强科技攻关能力建设,重点是坚持平战结合、科研和救治防控结合,加强重大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科技协同攻关,推动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启动生物安全重大科技计划,加快公共卫生领域临床应用和科技成果转化。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重点是依托“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推进公共卫生领域健康大数据应用,发展互联网医疗,积极支撑慢病门诊服务、网络咨询、科普教育和跨区域远程诊疗合作。五是加强舆情应对和引导能力建设,重点是健全信息公开制度,构建以政府权威发布为主、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公众人物舆论引导为补充的信息发布网络,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发挥社会公众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作用。

强化保障措施

围绕有力支撑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强化五个保障。一是强化组织保障,重点是坚持党对重大疫情应对和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的全面领导,提升各级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能力,建立督导、考核和问责机制,把公共卫生工作纳入各区和部门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二是强化法治保障,重点是加快公共卫生领域地方立法和标准建设,强化联动执法、失信惩戒,依法严厉打击抗拒疫情防控、暴力伤医等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强化物资保障,重点是坚持平战结合、采储结合,加强应急物资和生产能力储备,建设公共卫生应急储备中心,建立全球采购机制、应急物流服务平台和紧缺物资运输快速通道,加强长三角应急物资互济互助和协同联动。四是强化投入保障,重点是建立完善政府投入、分级负责的经费保障机制,持续加大公共卫生财政资金保障力度,动员社会多元投入,加大对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支持。五是强化应急医疗保障,重点是坚持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统筹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使用,探索建立特殊群体和特定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救治。

上海市委、市政府近期将根据《若干意见》明确的目标,进一步细化任务分工,明确部门和地区责任,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落实到位。同时,上海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近期还将出台关于加强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第五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相关文件。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重点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