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现状分析
2020-02-17刘龙祥
刘龙祥
(滨州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0)
微生物学及其实验课程是国内高等院校较早开设的一门课程,其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基础性课程,同时有着较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在医学、农业、工业、食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生态乃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微生物学作为一门极具有生命力的学科,是生物工程、食品科学、医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专业课,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微生物学在生物等学科中发展和重大理论突破中,都起到了关键作用,是推动很多学科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宗旨,需要改变传统的微生物教学观念,积极推进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不断更新完善微生物学的发展,建立适应现代教学理念的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体系,提升微生物教学与应用效果,实现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需求。
1 翻转课堂模式
作为食品微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程有助于对理论课程的理解与运用,目前,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保姆式”的教学方式,课前教师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材料,课上传授实验操作过程,学生只是程序化的安装教师指定的过程进行实验,课堂参与度不够,因此有研究人员提出“翻转课堂”等参与性教学方式在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实验设计、实验准备等前期过程,制定实验操作规程,总结并分析实验现象,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相互发现并指出问题、提出改正方案,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与实验课程的理解。考核方式由结果考核转变为过程+结果考核方式,对于实验过程中积极主动参与,实验操作较为规范,主动帮助他人的学生,可适当加分,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实验教学的关键作用[1-3]。
2 按需施教模式
食品微生物学操作是众多食品加工、分析检验企业中质控人员所必须掌握的技巧,但传统的实验教学与实际岗位需求存在脱节的现象,毕业生难以快速融入到工作岗位中。基于这个问题,张振等(2018)通过对企事业单位的微生物岗位进行调研,分析这些岗位的需求,将实验项目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重新设计,分为2个综合性实验项目:功能微生物筛选类和分析检验类,将常用的微生物操作囊括其中,比如:培养基配置、无菌操作、接种、镜检、染色等,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且在学生实习期间可以很快融入微生物相关岗位中[4,5]。
3 虚拟仿真技术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因资金与设备限制,实验实训仪器与设备无法与快速发展更新的技术相匹配,因此,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需要贵重仪器设备与先进技术设备实验,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矛盾。仪淑敏等(2019)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了虚拟仿真技术在食品微生物实验课程中的运用与评价,研究发现,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形象的将耗时长、实验复杂的实验科目进行很好的再现,使学生可以加深对实验项目的理解。同时也提出了虚拟仿真技术相对于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的缺陷。我们应该理性的开展虚拟仿真教学,将其作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6]。
4 结束语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作为理论课的补充,在课程学习与微生物操作技能培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因微生物培养时间、培养基灭菌等耗时过程的存在,学校资金与设备限制等诸多因素,限制了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在育人方面的作用,作者试图通过对已发表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报道进行剖析,寻找适合本校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感悟如下:
4.1 以科研或者岗位需求为导向
滨州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以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需要紧跟企业科研或检测需求,有针对性的设计实验项目,将以结果为主型的考核方式逐渐转变为过程为主型的考核方式,增加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研潜力,使其具有独立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虚”“实”结合,优势互补
虚拟仿真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各有其优势,在现有资金与设备紧缺的情况下,可将两者相结合,优势互补,达到学生所需皆可教,学生所用皆可践的目的。
4.3 弹性教学时间
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一大区别是其时间不确定与相对不可控性,在培养微生物的过程中,实验时间很难按照已定课表的设置进行,现阶段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完成部分实验操作,这样就造成了课下实验忙,课上凑时长的困境,因此可以探索弹性制的实验课程教学改革,设置实验课程时间段,在规定时间段内按时按量完成应教授的实验内容,给予教师一定的自由度,使学生可以参与从实验设计、实验执行、中间观察等全过程,增加学生对实验课程的理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