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视角来阅读家园合力促发展

2020-02-16王静

地理教育·当代幼教 2020年1期
关键词:噩梦怪兽恐惧

王静

幼儿园教师的责任之一是以有支持性且有意义的方式与家长沟通,询问他们对保教工作的看法。借助观察记录分享对幼儿发展的认识,采用客观的记录能够以一种关怀型的,不具威胁性的方式让家长看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家园沟通至关重要的部分。通过这一过程,教师与家长建立起相互信任与尊重的关系,从而真正为了幼儿发展合力共育。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关注幼儿面对一本书时的反应,引导家长去倾听幼儿的语言,和幼儿对话,是教师用自己的专业为家长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家长能够看见幼儿的发展,理解幼儿的思维,并能为教师后期的教育设计带来启发。在此以绘本《姐姐,睡了吗》的共读经历分享成人视角与儿童视角碰撞后的活动设计,阐述家园合力,走近童心,助力成长的过程。

一、以成人视角读绘本

(一)初读感受——好书好在哪里

1.好作品理解读者心

当黑暗来临的时候,恐惧也就袭来,孩子的想象力大爆发,甚至独立上厕所都吓得魂飞魄散的模样。这本书像是“脱敏治疗”,如果能在幼儿园阶段帮助孩子克服对黑暗的恐惧是很有意义的。书中的弟弟对黑夜的讨厌和惧怕情绪,仿佛说出每一个孩子的心声。很容易让孩子们感到亲切、熟悉和认同,认为:这本书懂我。

2.好作品演绎姐弟情

每当恐惧被表达出来之后,都会有姐姐的幽默解答跟上,作者在书中选取的每一个“恶魔想象”都十足真实,来自于童年的噩梦,然而作者又用一种“诙谐又无厘头”的方式去消解这种可怕,非常符合孩子们的经验。姐姐说:“别怕,还有姐姐呢!”弟弟所有的恐惧,姐姐都会趣味的化解,荒诞无比,非常儿童化,用小孩子的思维去解决恐惧或许会更奏效。类似入睡焦虑话题的绘本素材真的不少,一般都是依賴妈妈,但这一本却大不相同,姐姐变成了保护神。而这个保护神不像妈妈那般温柔,却比妈妈神通。书中对于“害怕”的事情的无厘头回应,比较符合姐姐这个身份、也很符合姐姐的经验;刚刚经历过相同困难的人,对困难的克服更有能力。姐姐刚过去弟弟这个年龄,提供的大多是有效的解决办法。

3.好作品来自孩子堆

《姐姐,睡了吗》是作者以在游戏课上与做噩梦的小朋友们的对话内容为基础,添加有趣的想象而创作的,优秀的作品就是如此接地气,帮助孩子的心灵得到成长。很多时候,用幽默有趣的童话幻想的方式消解孩子的恐惧心理,比单纯地对孩子说:“这有什么好怕的?!”“这些都是你的瞎想!”“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怪兽!”等等话语更加有效。

(二)再读体验——好书如何为儿童服务

1.艺术表现手法

这本书构图童趣十足,糖果色的水彩让噩梦话题的对话变得温暖、可爱起来。造型有装饰画的风格。这是一本充分利用对比体验的绘本,一张一驰,一问一答,结构简单清晰。将弟弟对黑暗的恐惧事物和姐姐提出的解决方法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将孩子们从恐惧中拉出来,从而感受到姐姐的勇敢和大胆,将恐惧消除,并还能从中体验到有趣和搞笑的情节。

2.图文关系思考

绘本画风可爱温馨,文字有趣生动,互相配合,把姐姐各种天马行空的解决办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墙壁上的画、地毯上的书、被子的图案都是孩子们幻想的怪兽的原型,弟弟想象的各个可怕场景也是前后相关联的,最后所有的场景都汇集在姐姐的梦里,都变成姐姐好玩的游戏对象。从绘本的封面到封底就能看出弟弟的表情从害怕到克服恐怖变勇敢的转变。前面封面弟弟独自躺在小床上,连被子都散发着恐惧,后面封底姐弟俩在大床上酣然入睡,弟弟的枕头都掉到地上了,睡梦中一定发生了有趣的事。两幅图一对比,仿佛绘本描述的就是姐弟俩梦中的一场惊险刺激的游戏。整本书图文结合,互为补充。

二、借儿童视角读绘本

(一)听孩子讲书——倾听孩子的理解

教师把一本书呈现给孩子时,通常会说:“你觉得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即便是小班上学期的孩子,也是可以说出自己的理解的。通过他们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如:“我看到小男孩撒了一泡尿,恶龙就不能喷火了。”看到孩子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必要时能配以手势动作。如:伸开双手模仿小鸟飞的样子。提出问题:“为什么小男孩会飞?他又不是小鸟。”看到孩子能听懂故事,回答出“弟弟害怕什么?姐姐用了什么办法?”此类的问题。还可以看到孩子的阅读兴趣,比如他们主动要求老师讲故事,读图书。

(二)听孩子聊噩梦——了解孩子的生活经验

围绕一本书的主题,我们通常会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相关的话题,静心倾听孩子讲书、和孩子一起谈梦。通过角色互换展开想象和对话。通过班级的微信群做交流,老师们关注到每一条具体的信息,会进行整理和分析,便于班级读书会时和孩子个体互动。比如孩子的噩梦内容由:逛商场时妈妈不见了。奥特曼打怪兽,或者爆裂战机王。妈妈被汽车撞死了。梦到鬼,看到了鬼的影子。

很坏的女巫把海洋变成了黑色的,小朋友们都躲在了教室里。梦见着火了,然后消防员来了等等。

(三)思考孩子的经验基础与兴趣点

1.理解幼儿的恐惧

孩子做噩梦总是有原因的,可能是睡前过度紧张、过度兴奋、例如孩子初次离开父母在陌生环境中睡眠、各种内心冲突和焦虑情绪均可诱发本症。睡前听讲恐怖故事、看恐怖影视也是诱因之一。也有可能是饮食的问题,吃辛辣食物休息时,醒来的次数更多,睡眠质量更差。辛辣食物能提高体温,从而扰乱睡眠。白天吃高脂肪食物越多,睡眠质量越差。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可能对梦有消极影响,容易让人做噩梦。还有可能是儿童把无生命物体看作是有生命、有意向的东西的认识倾向,主要表现为认识对象和解释因果关系两方面。当黑暗来临,孩子眼中所看到的一切物体仿佛都开始活动了起来,给孩子带来恐惧。

2.判断孩子的兴趣点

通过倾听孩子的语言,关注孩子的行为,我们可以发现,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孩子喜欢聊怪兽、恐龙等带来恐惧的话题,孩子会关注画面细节,比如蛇做成的跳绳。孩子喜欢战胜恐惧的故事情节,比如姐姐想力、法将可怕的场景变成好玩的游戏,用什么力、法可以打败怪物、巨龙等?这些都为我们后期活动建议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三、家园合力促发展

我们相信幼儿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独立的读者。我们提议幼儿阅读过程中的信息反馈需要家长的协助。接收到信息的老师需要对信息做分析整理。至此,根据教师对图书本身和幼儿阅读体验的分析,我们提出这样的教育建议:

活动一:听孩子讲梦——倾听和接纳孩子的情绪

说一说你最害怕的怪兽。它在什么时候出现?它长成什么样子?它最害怕什么?它最喜欢什么?画一画心中的怪兽,跟爸爸妈妈说一说画中怪兽什么时候出现?鼓励孩子把它装进一个小纸袋,象征捉住怪物。找个孩子心情愉快的日子,将小纸袋烧掉,然后掩埋,让画的怪物永远消失。

爸爸妈妈也要坦诚告诉孩子,自己童年时最怕什么?正视自己内心的恐惧,才能够渐渐长大。

活动二:交换角色——换个角度看儿童

这本书传递的是:勇敢面对,没有什么可怕的,因为一切都美好。当我们觉得孩子是弱小的是被保护的,就会让孩子扮演弟弟的角色,试着换一个思路,认为孩子是有办法的,是强大的。由爸爸妈妈扮演做噩梦的弟弟,孩子扮演姐姐,当爸爸妈妈说出恐惧的时候,由孩子说出解决的办法。

比如:可怕的梦,要根据孩子的经验去设想,然后我们请小朋友说昨天你有没有帮助爸爸妈妈解决噩梦魔鬼呢?爸妈和孩子去分享的事,让爸爸妈妈说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可怕的梦,我梦见有一个大蛋糕要咬我一口。你说我该怎么办呀?如果你是那个姐姐,你会怎么办呀?让孩子出主意。可能孩子就会说我要咬他。让孩子觉得自己可以帮助爸爸妈妈摆脱噩梦。这样的问题比你梦见了什么,你如何打败他要容易得多,在克服恐惧的同时还能获得成就感。

活动三:试着用轻松的语气读这个故事

这本书阅读时候的语气很重要。画面很恐怖,语气实际上轻轻松好玩。故事整体的情绪是放松的,尤其是最后到了粉红色页面的时候,就像是一个很轻松的玩具王国,自己变得强大了,那些恐怖的东西变得可爱了。所以我觉得这本书的阅读,可以让孩子们正视恐惧,表达情绪,感受亲情,拥有强大的内心。面对恐怖的时候,一开始自己肯定是渺小的,克服一个,变大一点;克服一个,变大一点。在画面的色彩上,以及这些角色的大小比例上的变化,能够让孩子们有所感受。发挥想象力,学会把可怕睑事情,假想成好玩的事。

活动四:赶走噩梦享受睡眠

1.采取适当措施让孩子有睡眠安全感:采用合适的方法使孩子在夜晚感觉到情感上有保障。让孩子卧室的门半开着,或亮着灯,如果孩子从噩梦中惊醒,感到特别心烦意乱,那一夜只有陪孩子一起睡,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安全感。

2.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愉快的生活环境:孩子的噩梦往往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麻烦问题或事件。杜绝用恐吓的方式教育孩子。顽皮、好动的孩子不需要用妖魔来管教他。

3.不要压抑孩子的情绪释放,允许哭泣接纳不开心,委屈等正常出现的情绪。父母要记得,压抑的情绪会在梦里找寻释放渠道,虽然梦境恐惧,但却是人类自救的方式其一。安慰你的孩子,验证她的感受。

总之,家长有其看待儿童成长的独特视角,能够以教师做不到的亲密方式接近儿童,教师能够通过家长的反馈发现儿童在与自己相处时未曾表现出来的兴趣和能力水平。在亲子阅读的合力中,我们发现家长想知道幼儿园对孩子的发展有哪些积极的影响,教育目标是如何渗透在日复一日中的,自己的孩子是如何学习的,孩子参加了哪些活动以及孩子喜欢在幼儿园里做什么,自己的孩子在學习和发展上的优点是什么。这种分享能够使课程的个性化变得更加有效,也能够使家长获得强烈的归属感。

本研究是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一四川0-3岁儿童早期发展与研究中心课题(项目编号:SCLS19-09)

猜你喜欢

噩梦怪兽恐惧
与内心的恐惧交朋友
想象中的恐惧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有一个怪兽
失眠这个小怪兽
噩梦成真?
不愿醒来不愿从梦中醒来
小怪兽长成大怪兽
表达恐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