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性”共进 让乡村作文教学最优化

2020-02-16李霞

教育界·中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四性

李霞

【摘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多为学生呈现世界的美好面貌,为学生播撒真善美的种子,关注更多更好的题材,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回归平淡、回归初心,让小学阶段的一次次作文训练成为他们提高精神素养的源泉。

【关键词】“四性”共进;乡村作文;精神素养

叶圣陶先生说:“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是生活本身。”对于乡村学生而言,其生活中有田野,有炊烟,有古井,有竹林,鸟语蝉鸣、鸡犬相闻,是一幅有声有色、四季分明的动态画卷。这些都是与城市学生不同的生活体验,也将是乡村学生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源泉。因此,乡村小学的作文教学独具特色且任重道远。本文将结合笔者的经验谈谈日常作文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选材要有“烟火性”

1.“烟火性”要源于选材的“真”

乡村学生感受最深的是他们每天的生活,如果让他们写自己熟悉的田野、树林、家畜……那学生自然信手拈来。因为生活环境已经融入他们的血液,他们不是在写作文,而是在讲述自己的生活。

养蚕是很多乡村学生做过的事情,为此,笔者制订了一个作文综合体验计划。笔者购买了一包蚕卵,给每位学生分了十几粒,叮嘱他们只写自己亲眼所见的内容。学生折纸盒、砍毛竹、做竹匾、铺草垫,第一篇作文《来来来,搭房子》顺利出炉,学生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动手劳动的场面,烟火气息扑面而来,形神兼备而又妙趣横生。蚕宝宝的出生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学生一做完作业,就趴在那儿观察蚕宝宝,生怕错过精彩的瞬间。当第一条蚕宝宝出生时,他们的激动之情无以言表,迫不及待地写下了《我亲爱的蚕宝宝》这篇作文。放学以后,学生奔跑在田野间,只为寻找一棵心仪的桑树,他们在抚摸嫩绿桑叶,采摘桑果的同时,惊喜地发现了毛毛虫,甚至看到了野蚕。当学生把这些写进作文时,这不再是静态的画面,而是有声音、有气味、有生命的故事。接下来,学生看着蚕宝宝一天天长大,学会了爱和责任。学生看着它们吐丝结茧,又破蛹而出,体会到了生命的周而复始和生活的美好。

蚕在成长,学生也在成长,作文教学也在成长,蚕结了茧,学生的作文也成了系列,学生一共写了11篇和养蚕有关的作文。在批阅作文时,笔者惊喜地发现,学生笔下是无比美好的真实世界,而这份美好不是教师教的,而是他们自己在生活中体验到的真情实感。养蚕只是一束“小光源”,它照亮了乡村的田野,照亮了乡村学生的童年,也照亮了乡村小学的作文世界。

2.“烟火性”要重于选材的“纯”

选材的“纯”指单纯的思想、纯净的心灵。教师要多为学生呈现世界的美好面貌,为学生以后的人生涂上一层温暖的底色。因此,教师要多关注题材的纯净。笔者经常对学生说:“小事大写,努力发现身边小小的善、纯纯的美,再具体生动地描述,小作文也可以写出大意境。”乡村学生淳朴单纯,引导他们发现、描述生活中遇到的小美好,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

3.“烟火性”要淡于选材的“新”

很多教师在指导选材时会强调题材的新颖。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笔者认为教师应淡化对“新颖”的追求,若一味追求新颖,会误导学生避开自己熟悉的领域,容易导致学生凭空编造题材或机械地模仿范文,这都是不可取的。学生的灵感来自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回归平淡、回归初心,让学生爱上写作,把写作看成是生活的延续。

二、“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指导要有“台阶性”

1.随心所欲写作文

在写作的初期,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基本指导后,应鼓励学生随心所欲地写作,让学生在不脱离主题的情况下自由写作,不限制学生的写作长度,不束缚学生的思维,从而激发其写作灵感。

2.大刀阔斧砍作文

在学生写完作文后,笔者通常会让学生大声读作文,或与同桌交换诵读,一发现问题,就及时指出来进行修改。经过这个环节后,学生的作文内容会更加精练。

3.精描细画补作文

删减后的作文明显精练了许多,情节也更加紧凑。在此基础上,笔者鼓励学生对作文进行精细加工,从标点符号到字词句段,再到写作技巧。笔者一直认为,写作技巧的渗透不宜过早,如果过早地要求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容易使学生在写作时过分地追求技巧性,从而出现辞藻华丽、内容空虚的问题。

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范写要有“血肉性”

让学生写作之前,笔者会先写“下水文”,把自己儿时的乡村生活写成篇幅适宜、有血有肉的作文,不会刻意追求文笔的完美,只关注情感真挚、情节饱满。当笔者把自己的范文读给学生听时,他们会觉得教师写的内容他们也会写,甚至会比教师写得更好。范文是沟通师生生活的桥梁,尤其是在乡村作文教学中,教师的范文显得更加重要。

有一次,笔者让学生写一篇和春节有关的作文,并先给学生读了自己的范文。笔者在范文中回忆了童年时过春节的情景:腊月初,和家人慢慢备置年货,灌香肠、腌腊肉,院子里挂满了熏鱼、腊肉,年味儿开始飘出,家家户户蒸馒头、蒸年糕……当笔者把这些读给学生听时,他们兴奋极了,紧追其后,也写出了他们眼中的春节。

四、“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反馈要有“表演性”

《雷蒙德·卡佛:一位作家的一生》一书中写到:“如果文章的语言和感情不实在,作者就是在瞎编,就是在写他不关心或不相信的东西,那么根本不会有人对这样的小说感兴趣。”检验一篇作文是否合格,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演出来”。上学期,笔者让学生写了一篇题为《我的心里话》的作文,在评讲时,笔者选了其中一篇,请两位学生表演作文。表演完后,有学生评价,“这个情节太假了,实际上不会这样的。”“这篇作文缺少心理描写,三两下就演完了。”作文中隐藏的问题很快就被學生发现了,之后笔者再指导学生进行修改,这样作文评价自然水到渠成。

作文教学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刻板而又灵活、理性而又感性的话题,当抛开那些世俗化、功利性的眼光,重新审视我们的作文教学,我们就会发现学生的作文可以在教师“台阶性”的引导下,写尽“人间烟火气息”,进而“有血有肉”地表演出来,其精神滋养也会不断充实乃至“无限”。

【参考文献】

[1] 钱锦雯,夏唯嘉.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快乐读书吧”编排简析[J]. 文教资料,2019(21):92.

猜你喜欢

四性
聚焦“四性”新理念,预测2018年化学核心考点
人大工作要体现“四性”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四性”
新材料作文有效教学应把握四性
“五统”、“四性”是怎样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