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生涯教育发展探析

2020-02-16张琳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3期

张琳琳

〔摘要〕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备受关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缓解就业市场压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社会生活发生急剧变迁,学校教育如何培养人及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学者们热切关注的话题。基于克朗伯兹的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对中职学校的职业生涯教育提出三点建议:(1)积累学习经验,拓展認知范围;(2)善用机缘,培养良好心态;(3)树立生涯信念,规划美好人生。

〔关键词〕社会学习理论;学习经验;生涯信念;善用机缘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3-0028-0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备受关注。目前,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用人标准的改变,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2019年6月5日发布的《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明确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教育部在2019年9月25日颁发的《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加速推广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以技术进步支撑人才培养,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可见,人工智能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才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此背景下,促进中职学校生涯教育的有效开展,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是教育工作者热切关注的话题。本文从美国生涯教育专家克朗伯兹(J.D.Krumboltz)的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的视角,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中职学校生涯教育。

一、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概述

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经验的重要性及生涯决定能力的培养,这在急剧变迁的当代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缘起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被称为社会学习理论的巨匠。克朗伯兹于20世纪70年代末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引入生涯辅导中,形成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the social learning theory of career decision making),这是一种试图兼顾社会学和心理学两派观点的理论[1]。

影响一个人生涯选择的因素纷繁复杂,当时的社会主要形成了两派观点:心理学家较为重视个人内在的发展,认为个人的兴趣、价值、人格、性向等是影响人做出生涯决策的关键因素;社会学家则更看重环境对个人决定的影响,认为当下的社会经济状况、教育机会以及社会性别观念、种族文化等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做出生涯选择的关键因素。克朗伯兹以社会学习理论来解释生涯决定问题,试图将两派的观点相结合,既考虑环境因素,也强调个体内在发展的理论,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二)基本架构

1.影响生涯决定的四因素

克朗伯兹列举出影响每一个人生涯决定的四类因素,这是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部分。四种因素分别为:遗传因素和特殊能力、环境的情况和事件、学习经验、工作取向的技能[2]。遗传因素和特殊能力是指生下来就有的、非个人能控制的部分,如性别、种族、外表等,以及与生俱来的智力水平、身体协调能力、音乐能力等。这类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职业选择。环境的情况和事件是指个人所处的外在环境,也是个人难以控制的部分,例如当下的工作机会、就业政策、家庭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等。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的这一观点并不是说个人只能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它同样强调个人能够在环境的制约和作用下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来积累学习经验。第三类影响因素是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的内容,即每个人都有自身独特的学习经验,它在个人的生涯决定过程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克朗伯兹将学习经验分为工具式学习经验(instrumental learning experiences)和联结式学习经验(associative learning experiences),用以说明学习经验对生涯决定的影响。

所谓工具式学习经验,简单的理解就是将事件的前因、个体的行为及事件的后果作为一种学习工具,个体在经历事件之后积累总结学习经验。每个人都会经历种种不同的事件,由此收获不同的学习经验,不断成长。

通过图1能够看到,事件的前因包含了各种遗传特质和特殊能力、环境和事件,这可以看作事件发生的基础和前提。在这种条件下,由于某种刺激的出现,导致个体内在情绪和认知的反应以及外在的直接行动,由此会产生一系列个体内在认知和情感的变化以及直接行动带来的直接后果[3]。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经历事件来获得反思和成长,从而积累经验。每个人的学习经验都能通过不断连续的工具式学习经验获得。

联结式学习经验简单来说是个体在接受某一中性的刺激时,某种积极或消极的刺激同时出现,这时会使原本中性的刺激发生联结式反应,变得也具有积极或消极作用。人的刻板化印象能够很好地解释这种学习工具。例如,人们在了解到自己某一位从事教师职业的朋友是清贫的之后,会产生“教师是清贫的”这一印象[3]。但这一印象并不是通过大数据得来的,而是单独某一个事例而引发的主观判断。联结式学习经验实际上可以看作对事件的一种联想和推论,是具有主观色彩的、不一定准确的学习经验。(见图2)

此外,克朗伯兹提到的影响个人生涯决定的第四类因素——工作取向的技能,这一影响因素是在前面提到的遗传、环境、学习经验的相互交互作用的条件下,使个人锻炼出的工作取向技能,这些技能的本身也会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2.四因素产生的四结果

按照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以上提到的四种影响因素会发生交互作用,产生四种结果:自我观察的推论,世界观的推论,工作取向的能力,行动。

所谓自我观察的推论,简单的理解就是个体对自身的评价,包括个人处事方式及风格的评估和推论。自我观察推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喜好”,它否定了兴趣决定职业选择的说法,认为兴趣是学习经验的结果,学习经验本身才会对个人未来职业方向、职业技能等造成冲击,再次强调了学习经验的重要性。基于对自我观察推论的理解,世界观的推论和其相似,是对世界及未来事物的评估和推论。世界观的推论和自我观察的推论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不见得不偏不倚、完全正确,要看个人的学习经验是否丰富。工作取向的能力比较容易理解,它是个人习得的各种认知与表现能力。行动是在综合了自我观察推论、世界观的推论、工作取向能力及学习经验等,个人在实际当中采取的行动,用于领导人的生涯事业发展。

图3是整个生涯决定过程的模式图,显示了在生涯决定的过程当中影响职业选择的四因素不断施加作用的情况,以及过程中四因素交互作用产生的结果。我们能够发现,生涯决定的过程当中产生的学习经验、自我观察推论、世界观的推论、工作取向技能等均会交互作用,没有先后之分。由此看出生涯决定过程当中各种因素交互影响的复杂程度难以捉摸,所以,做出生涯选择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

(三)理论发展

与其他生涯发展理论不同,社会学习理论特别强调社会影响因素与学习经验,这一特点似乎恰好填补了其他理论未涉及的空白。在克朗伯兹近期的理论发展中,他又关注到社会和人的变迁,提醒人们如何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克朗伯兹于1996年提出了三个影响生涯咨询目标的重要方面。第一,人必须扩展其能力与兴趣,生涯决定不能仅仅基于现存的特质;第二,各行各业的工作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人必须随时培养职业应变能力;第三,必须鼓舞人采取行动,而不是坐待诊断结果。

同时,克朗伯兹还提出了“善用机缘论”(planned happenstance),这是对前述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的扩展。善用机缘论强化了对偶发事件的接受性,告诉我们每个偶发事件都可能成为我们的机会,应培养抓住机会的技巧,对未来保持开放、自信、好奇的態度。

此外,克朗伯兹还提出“生涯信念”的概念,他认为生涯信念是人们设定的关于他们自己的和必须付出的行动以获得工作世界成功的各种假设,以及个人关于各种职业相关经验的假设和推论。据此,学者们对生涯信念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如探讨生涯信念与性别、年龄、工作经验、社会经济地位等方面的关系[4]。

二、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开展生涯教育的缘由

(一)适应社会变革的时代要求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生活急速变迁,开展生涯教育能够帮助人们解决生涯当中遇到的问题,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中表示,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保持就业稳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举措,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该方案明确强调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表明了国家和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且提到了对创新型劳动者的需求,反映了时代的特征。此方案的提出对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有一定指导作用。

此外,教育部于2019年9月颁发的《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到,要鼓励职业院校、普通高校结合社会需要和办学特色,加强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网络安全等相关专业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智能+”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它表明了教育部等部门对信息化背景下大数据应用的支持和鼓励,同时明确提到职业院校,表明了教育部对职业院校的关注。另外,也反映出时代的变化对教育教学方式产生的影响。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越来越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让学生对自己有更深的认识、如何选择匹配的职业、如何去适应新的环境,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恰好是生涯教育应重点关注的主题。

(二)激发学习动机,改善就业状况

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开展生涯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有利于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改善学生就业状况。2019年5月,《教育部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表示:“把职业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中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好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推动校企形成命运共同体;落实好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工作目标,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开展生涯教育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发展趋势和就业市场需求,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就业。此方案还明确表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

此外,2019年6月发布的《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在规范课程设置中提到:“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将职业素养等课程列为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且专业(技能)课程设置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此文件规定了职业院校开设职业素养课程,提出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的要求。

由此可见,开展生涯教育是政策的任务要求,也是改善学生就业状况、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切合中职学生的实际需求

按照舒伯(D.Super)的生涯发展阶段理论,人的一生分为成长期(0至14岁)、探索期(15至24岁)、建立期(25至44岁)、维持期(45至64岁)、卸任期(65岁以后)五大阶段。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探索期的试验期阶段,这个阶段需要考虑自身的兴趣、能力与机会,思索未来的职业领域。在此阶段,中职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具有强烈的了解自身的需求。

此外,大多数中职学生在入校时就做出了专业选择,未来的职业走向已经初步定型,这个时候可能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

第一种,专业与自身匹配。这种情况下接受生涯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加有针对性地了解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包括职业的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用人标准、工作待遇等,尽早做准备。

第二种,专业与自身不匹配。生涯教育能够使这类同学尽早认识到自身与职业的冲突,进而考虑转专业或在该领域中选择相对适合的岗位等,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

学生中更多的是第三种类型,不能确定自身与所选专业是否相匹配。对于这类学生,生涯教育能够唤醒他们的生涯意识,加强对自身的了解、对职业环境的了解,学习生涯决策,避免糊糊涂涂“混日子”,尽早明确方向,为未来的人生做好规划。

三、社会学习理论对中职学校生涯教育的启示

(一)积累学习经验,拓展认知范围

克朗伯兹的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特别强调积累学习经验。在提到自身兴趣的时候,有些学生会说“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的接触范围狭窄,学习经验不足。丰富的学习经验有利于个体了解自身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并且个体能够不断在经历的事件当中验证对自身的认知。中职学生的学习经验有限,对自身的认知不足,在这种状况下极易产生对自身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判断出现过于狭隘或存在偏差的问题。教师应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拓宽自身接触的领域,重视能力和兴趣的拓展,在不断丰富的实践经验中验证对自身的认知,寻找自身的兴趣点。

首先,从专业学习上,学校开设生涯教育选修课,供学生系统了解生涯相关知识,拓宽对职业门类、職业属性等的认知。在生涯主题活动中,发挥班主任及各科教师的作用,将生涯信息渗透给学生。在课外活动安排中,学校应结合自身情况及地区特色,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经验。总之,学校应通过多渠道开展生涯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涯意识,提升自身能力水平,以适应社会变迁。

(二)善用机缘,培养良好心态

克朗伯兹指出:“生涯咨询的目标,在于增进当事人对技能、兴趣、信念、价值、工作习惯与个人素质的学习,期待每一个当事人能够在快速变迁的社会中,创造出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不能以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职业,包括我们自身,都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启示我们,应在瞬息万变的信息中,以宽容灵活的心态去面对生活[5]。

据此,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年龄尚小,兴趣、性格、技能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可塑性,因此,不能将学生当下的选择固化下来,应鼓励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保持积极乐观、灵活变通的心态。让他们在学习生涯教育相关知识及提升生涯选择能力的过程中,将学习重点放在提升自身生涯决定能力上,允许机会事件在自己的生涯规划中占有一席之地,保持开放心态,避免僵化选择。

(三)树立生涯信念,规划美好人生

积极的生涯信念对生涯决定起着促进作用[6]。生涯决定的促进作用是指个人对自我、职业以及生涯发展等方面持有的正面、积极、合理看法,有助于当事人做出生涯决策。树立良好的生涯信念有助于学生明确目标,激发学习动机。根据心理社会发展论,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需要处理好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之间的冲突,他们有认识自己的需求,需要在教师引导下明确自身目标,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积极的生涯信念,制定好人生规划。

此外,教师的个人素养在生涯教育落实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2019年6月,《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的通知》中对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该方案中提到,全国职业院校应加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全面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这表明,教师作为学生生涯教育的实施者,需要切实提升自身素质,助学生规划美好人生。

参考文献

[1]王冠宇.职业选择理论简评[J].人口与经济,2009(S1):101-102.

[2]Krumboltz J D,Career Beliefs Inventory:Applications and technical guide[M]. Palo Alto,CA: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1999.

[3]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彭永新,金树人,郑日昌.职业生涯信念测评的研究进展[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6):65-69.

[5]孟四清,佟德强.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对我国当前生涯教育的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13):4-5,9.

[6]夏勉,谢宝国.生涯信念:内涵、测量及干预策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6):75-77,81.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00)

编辑/于洪 终校/张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