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性沙盘游戏疗法对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干预研究
2020-02-16杨学成李灵
杨学成?李灵
〔摘要〕以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的区直小学为调查对象,利用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问卷进行职业压力水平的调查,最终确定14名被试,探寻整合性沙盘游戏疗法在干预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上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同时拓展该疗法的应用范围。结果表明:整合性沙盘游戏疗法在缓解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方面是有效的。
〔关键词〕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整合性沙盘游戏疗法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3-0017-04
一、引言
(一)教师职业压力
20世纪70年代,Kyriacou和Sutcliffe[1]首次定义教师职业压力:教师因职业而产生的消极情感体验和反应症状。具体解释为:教师因为职业本身如工作负荷、薪资待遇、学生问题等引发的焦虑、生气、紧张、失望等负面情绪体验。国内学者邵光华[2]认为,教师职业压力是因教师认为自身的工作环境对自己的健康和自尊构成威胁而产生的。目前对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主要是从压力源和压力反应两个方面开展。前者是指引起教师压力的环境或事件,后者是指个体面对压力情境时产生的生理和行为反应。
(二)整合性沙盘游戏疗法
沙盘游戏治疗是以荣格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由Kalff发展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3]。李灵[4]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多年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整合性沙盘游戏治疗技术,其理论主体是沙盘游戏(箱庭)治疗,在此基础上,将家庭治疗、积极心理学治疗、焦点解决疗法等多种疗法糅合在一起,并以中国传统文化、新心理与教育理念为引领的一种疗法[4]。
整合性沙盘游戏疗法的“整合性”体现在其技术融合了荣格分析心理学、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需求层次理论、积极心理学、东方传统思想与哲学和其他心理疗法等,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动态九宫格”技术,同时提出了“工作宫”“关注宫”“闲置宫”的概念,探寻来访者心理能量的流动趋势,实现了沙盘研究领域的新突破。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向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各区直小学的专职科任教师发放128份问卷,为确保取样的代表性,采取分层取样法在各学科教师中施测。测试结束后收回127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119份,问卷回收率为93%。统计问卷得分,将得分较高的前20%的24名成员作为入组备选成员,经面谈确定自愿参与实验干预的被试14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
(二)研究工具
1.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问卷
本研究采用了由朱从书、申继亮、刘加霞[5]编制的中文版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问卷。问卷包括46个题目,共6个维度,分别为“考试维度”“学生因素”“自我发展需要”“家庭人际关系”“工作负荷”“职业期望”。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制,0代表“没有”,1代表“较轻”,2代表“中等”,3代表“较大”,4代表“很大”。总量表与分量表克隆巴赫系数分别为0.92和0.65~0.88之间,表示该问卷的信度良好。问卷各分量表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76(p<0.01),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2.干预工具
(1)沙盘。沙箱一个(内含白色干沙);沙具若干(包含人物类、动物类、植物类、建筑类、交通类、生活日用品类等在内1000余种)。
(2)记录工具。团体整合性沙盘游戏记录表、访谈表和深度访谈表,笔,录音笔,相机,计时器等。
3.统计工具
采用SPSS 22.0及EXCEL2010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三)研究程序
1.实验前测与被试筛选
向128名教师发放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问卷,对其进行实验前测并回收数据,将得分较高的前20%的24名成员作为入组备选成员,经面谈确定自愿参与实验干预的被试14人,随机平均被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将本次实验的有关情况告知参与的14人。
2.干預过程
干预周期为12周,每周一次。其中前8次不限定沙盘主题,后4次由主试根据被试表现设定沙盘制作主题。每次的沙盘制作步骤:(1)引导被试感受沙子并对沙盘做简单介绍;(2)讲述沙盘制作规则及注意事项;(3)沙盘制作;(4)制作完成后体验并访谈交流;(5)拍照并拆除;(6)撰写体验报告。
3.实验后测与数据分析
干预完成一周后,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被试发放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问卷进行测量并回收数据,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处理,比较实验组与控制组实验前与实验后的差异。
三、结果与分析
(一)整合性沙盘游戏疗法干预前后量性结果分析
1.干预前实验组与控制组职业压力各维度差异检验
因研究的分组和数据属于小样本的等级数据,决定使用两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对实验组、控制组在干预前的职业压力各维度差异性进行检验。结果如表1。从表1可以看出,干预前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职业压力测试中的考试维度(Z=-1.10,p>0.05)、学生因素(Z=-0.97,p>0.05)、自我发展需要(Z=-0.64,p>0.05)、家庭人际关系(Z=-0.12,p>0.05)、工作负荷(Z=-0.40,p>0.05)、职业期望(Z=-0.85,p>0.05)各维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实验组、控制组在干预前的职业压力感水平相当。
2.干预后实验组与控制组职业压力各维度差异检验
干预后再次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职业压力进行测量,使用非参数检验中的两个独立样本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干预后实验组和控制组团体在职业压力的考试维度(Z=-3.14,p<0.05)、学生因素(Z=-2.50,p<0.05)、自我发展需要 (Z=-2.31,p<0.05)、家庭人际关系(Z=-2.20,p<0.05)、工作负荷(Z=-2.46,p<0.05)、职业期望(Z=-3.09,p<0.05)各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的职业压力感水平显著低于控制组,表明实验干预有效。
3.实验组干预前后职业压力各维度差异性检验
采用两个相关样本非参数检验对实验组干预前后职业压力各维度得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在干预前后,实验组职业压力的考试维度(Z=-2.40,p<0.05)、学生因素(Z=-2.37,p<0.05)、自我发展需要 (Z=-2.20,p<0.05)、家庭人际关系(Z=-2.04,p<0.05)、工作负荷(Z=-2.20,p<0.05)、职业期望(Z=-2.37,p<0.05)各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职业压力水平明显降低,表明干预有明显的成效。
4.控制组干预前后职业压力各维度差异性检验
采用两个相关样本非参数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控制组在职业压力测试中的考试维度(Z=-0.63,p>0.05)、学生因素(Z=-0.17,p>0.05)、自我发展需要(Z=-0.85,p>0.05)、家庭人际关系(Z=-0.33,p>0.05)、工作负荷(Z=-0.33,p>0.05)、职业期望(Z=-1.38,p>0.05)各维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未被干预的被试职业压力水平没有明显变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实验前后,控制组被试在职业压力水平上没有显著改善,而实验组被试通过整合性沙盘游戏疗法干预后,职业压力水平显著下降。这表明整合性沙盘游戏疗法在降低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上是有效的。
(二)整合性沙盘游戏疗法干预前后质性结果分析
以被试A为例进行阐述。
1.被试主诉
经过这一系列沙盘体验,我对自己有了深入的认识,原来感觉生活总是剪不断理还乱,通过沙盘搞清楚了原因,认识到当下自己亟须解决的问题,问题捋出头绪了,压力也就小了。沙盘真是个减压的好工具呢,我以后有压力的时候就来摆摆。
2.研究者观察
从开始干预前的访谈中,笔者就能感受到被试A的焦虑情绪,在进一步干预中逐渐帮她找到了压力源,前期让其自由发挥,舒缓情绪,释放压力;到后期有针对性地引导其探寻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整体干预效果较好。
3.量表测量结果
干预前,A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问卷得分分别为40、37、21、10、19、12,经过十二次干预后再次测量,得分分别为34、34、17、11、16、11,各个维度的压力水平有所下降,表明干预是有效的。
4.他人反映
周围同事反映,A在沙盘干预前性格较急躁,总是眉头紧皱,好像有很要紧的事情。与她搭档的班主任反映,她对学生有时缺乏足够的耐心,与学生之间距离较远;有些家长也反映她有时过于严厉。通过沙盘干预后,她整个人的节奏慢了下来,对学生和家长也比原来有耐心了。
5.社会功能恢复
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被试A在学校里和家庭中,有了很明显的转变,心理压力得到释放,情绪起伏变小,与外界沟通更顺畅,探寻到了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A表示下一步会办张健身卡,多看书,让自己的生活充盈起来。
四、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的区直小学教师的专职科任教师进行整合性沙盘游戏疗法干预的量化分析和质化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教师在考试维度、工作负荷和职业期望三方面的压力感较其他维度相比更为强烈。
(2)通过整合性沙盘游戏疗法的干预后,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水平显著下降,从而证明了它在该领域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Kyriacou C,Sutcliffe J. Teacher Stress:Prevalence,Sources and Symptoms[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78(48):159-167.
[2]邵光華 . 国外教师压力研究综述[J]. 比较教育研究,2002(3):20-24.
[3]马志国.沙盘疗法及其操作技术[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3(6):56-59.
[4]李灵 . 整合性沙盘游戏治疗技术[M]. 北京:研究出版社,2016.
[5]朱从书,申继亮,刘加霞 .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源研究.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3): 50-54.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大连,116029)
编辑/于洪 终校/张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