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步多维式”心理高危筛查模型的设计研究

2020-02-16陈宇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模型

陈宇燕

〔摘要〕聚焦当前各学校心理高危筛查中普遍存在的“静态式”评估、“自陈式”评估、“一步式”评估导致的心理筛查结果不精准的问题,旨在建构一个在心理筛查流程上具有三道把关屏障的“三步式”筛查,在筛查方式上采用多维多视角的方法(具体指动静结合式——多时态追踪,360度扫描式——多主体报告,一对一纵深式——多线索评估),形成了一套操作性较强、精准度较高的心理高危筛查模型。

〔关键词〕三步多维;心理高危筛查;模型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3-0020-04

一、研究的缘起

近年来,浙江省各所初、高中学校在新生入学之初纷纷开展新生心理普测,这俨然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常规动作。学校期望通过心理测量手段将潜在的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识别出来,并对这类学生进行甄别、跟踪、控制和帮助,以期达到 “早发现、早疏导、早预防”的目的,但在实际心理筛查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一)筛查标准不够明晰

筛查标准不够明晰,即什么样的学生是需要干预的心理高危学生,目前缺乏统一的标准。虽然浙江省的相关文件对严重心理危机学生、重大心理危机学生有定义,但仅是简洁扼要的文字表述,没有可量化的实操标准。心理筛查不像监测雾霾,有标准化监测工具,有空气质量指数来表征,能让人一目了然。心理筛查工作尚不成熟,各学校使用的心理量表千差万别,最后确定哪些学生入围高危名单的标准更是含糊不清。

(二)筛查过程缺乏科学性

很多学校利用高一新生入学的时间节点,采用机房统一施测的方式,希望一步到位地确定心理高危学生名单。这种方式虽然省时、省力,但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没有考虑到自我报告式测量可能有学生会隐瞒真实情况;单一时间节点的测量不符合学生心理动态发展的规律;单维度、单视角的信息搜集不够全面,需要结合心理访谈的多线索搜集和诊断。因此,多主体、多时态、多线索的筛查系统的构建非常有必要。

(三)筛查结果不够精准

肉眼可见的事实是,发生极端事件的学生有时并不在心理高危学生名单之列,而高危名单内的学生却似乎很平稳,这导致社会各界对心理筛查有各种质疑的声音。当然,如果公允地去看待事实,会发现这是综合因素导致的,但筛查结果不够精准也是可能因素之一。筛查结果的偏差直接导致校方无法及时掌握心理高危学生的动态,无法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后续干预与转介工作。另外,从需要心理援助的学生的角度看,他们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识别和救助,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或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影响学习和生活质量。

二、对问题原因的分析

(一)“静态式” 筛查,缺乏“动态追踪式”建档

高中生的心理狀况是动态变化的,如果仅片段化地截取高一新生入学这一个静止时态开展心理筛查,并以此作为甄别学生心理状态的重要依据,这样的做法有失偏颇。从学生层面来看,他们在高中三年会遇到很多人、事、物,从而产生化学反应,某些原本高危的学生经过干预或者系统治疗可能已经不高危了;原本处于高危临界的学生,可能遭遇某些应激事件,同时又缺乏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处于高危状态。因此,心理筛查应该是动态追踪式的,可在学生高中三年的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测量,例如重大考试前后、每年春季前后等,建立动态追踪式心理档案。

(二)“自陈式”评估,缺乏多主体多视角整合

目前,学校在开展心理筛查时,大多采用自我报告形式的心理测验。鉴于人类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很多学生出于某种考量,会隐瞒自己的心理问题,也有学生会放大心理问题。心理普查如果仅局限于被测者单主体的自我报告,甄别结果易产生偏差。因此需要结合多主体、多视角的测量,这些主体是被观测者的重要他人,例如班主任、科任教师、心理委员、同寝室室友、家长,他们与被观测者朝夕相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提供比较真实客观的线索。此外,专职心理教师等专业人员的评估也至关重要。总之,只有结合多主体多视角的观测与评估,才有可能做到客观、科学。

(三)“一步式”筛查,缺乏多重屏障把关

科学筛查的具体操作目前没有统一的范式,很多学校都是在摸索中实践。很多学校都采用“一步式”筛查,即在高一新生入学的时间节点,开展一次全员心理普查。一般的心理普查方式为学生自我报告式心理测量,然后依据心理测量结果直接确定心理高危对象。这样的做法不够缜密,缺乏重要他人的日常行为观察,也缺乏心理专业人员针对疑似高危对象的一对一面谈,更缺乏对学生不同时间节点动态把握等,因此“一步式”甄别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够精准。

三、“三步多维式”心理高危筛查模型的设计

笔者在十多年一线心育工作中不断总结与反思,构建了一个在流程上具备三道把关屏障的“三步式”筛查,在筛查方式上采用多维方法(动静结合式——多时态评估,360度扫描式——多主体报告,一对一纵深式——多线索评估)的一套操作性较强、精准度较高的心理高危对象评估模式。

(一)“三步式”筛查:构建学校心理普查的三道屏障

“三步式”筛查(图1),第一步是全面撒网式的全员心理测量,可采用自我报告式心理测量或绘画投射式心理测量。心理测量过程的科学把控至关重要,包括适切量表的选择、针对施测人员的标准化指导、测试安全氛围的营造、测试后数据的正确处理和运用等环节。

第二步是被测者身边重要他人的日常观察,例如父母、班主任、科任教师、心理委员、同寝室室友、同学、朋友等,都可从各个角度提供观察结果,评估者要从多元渠道了解信息,综合评估。

第三步是心理专职教师对疑似心理高危学生一对一纵深式的心理约谈。

在经历三个步骤后,整合所有信息,最终确立心理高危对象。

“三步式”筛查中要注意心理评估与精神科评估相结合。青少年群体是各种类型精神疾病的高发人群,对严重精神疾病的预防也是心理健康评估的必要内容和环节,因此,在判别心理健康状况的同时,也要注重发现精神疾病的早期征兆,并建立与精神科专科医院之间的绿色通道,及时对疑似精神疾病的当事人进行会诊、转诊处理,这也是心理评估的工作内容之一。图2为心理高危对象的评估流程图。

(二)多维时空评估:提高心理普查的精准度(图3)

1.动静结合式——多时态评估

新生全面筛查与阶段性定期筛查相结合。心理筛查不仅要在新生入学时进行,而且要贯穿整个高中阶段,尤其在几个重要转折时期更应加强筛查。除了新生入学阶段,一些重要时间节点,例如期中考试前后、期末考试前后、七选三分班前后、每年春季前后等一些特殊的时间段,也需要动态追踪,及时建档。

2.360度扫描式——多主体报告

采用自陈式心理测验只是评估手段之一,对心理高危对象的全面评估还需结合其他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可借鉴人才测评工作中的 360 度评估理念,评估者通过与科任教师、同宿舍同学、班干部的交流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走访宿舍、在学生集体活动中进行观察等渠道,综合评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甄别的准确率,加强心理援助的针对性。对多种测验手段以及评估手段的综合评价,需要由具备较为专业的知识技能以及经验,并且接受过系统培训的评估者主持。

3.一对一纵深式——多线索评估

为了尽可能减少误判,增强甄别的准确性,有必要针对疑似高危学生进一步开展一对一纵深式心理约谈。心理教师可通过拉家常的方式从生活、学习、人际、情绪等方面综合了解学生的情况。心理约谈有着收集信息和初步评估诊断两大功能。心理问题甚至精神类疾病种类繁多,涉及面广,如果要个个甄别并干预,仅靠学校心理教师微薄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所以高中学校的心理普查重点是识别具有危险性(危害自己或他人)以及特别严重的精神疾病,关注点可放在识别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或者躁狂抑郁双相障碍等重型精神疾病上面。此外,要注意避免心理约谈造成对某些有较深心理问题学生的“再次伤害”。可适时利用焦点解决短程技术中的“例外”技术、“水晶球”技术等探寻约谈学生内心的积极心理资源。通过“正向建构”来拓宽约谈学生看待困境的视角,巧妙规避“再次创伤”。

(三)“一二三”法则:心理高危因素排查法则

“一二三”法则是指在排查心理高危因素时,要着重关注“一事件”“二病”“三史”(见图4)。

“一事件”,是指生活应激事件。高中生生活中发生的重大应激事件会增加学生的自杀风险。如果某些高中生人格结构不完整、自我價值感偏低,认为自己没有用,生活没有意义,一旦生活中发生对其影响重大的应激事件时,就有可能演化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病”,指严重的躯体疾病和心理疾病。临床研究发现:身心一体,当个体出现严重躯体疾病时,伴发心理疾病的情况比较常见。对于患有严重躯体疾病的学生,我们要关注他们的精神状况,发现他们出现精神异常时,及时送到精神专科医院就诊。此外,精神障碍是引发自杀相关行为的危险因素。如果学生患有精神疾病,学校以及学生家长要做好自杀危机的预防及干预工作。

“三史”,指学生如果有既往自杀史、家族自杀史、身体虐待史,会增加其自杀风险。根据自杀的相关研究,曾经自杀过的人再次自杀的风险会增加;家族中有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的人,可能会对其他家族成员有消极影响;身心曾遭受虐待的学生,通常自我价值感和存在感较低,在遇到挫折时有自杀风险。

在心理筛查工作中,如果发现学生有两个及以上风险因素,就要提高对该生的关注度和警觉度,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

综上所述,建构有效的评估模式是确保精准普查的基础。有效评估模式的建构,不仅需要明确环节和步骤,还需要把评估模式和干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整个工作流程和体系更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和系统化。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第三中学,嘉兴,314001)

编辑/于 洪 终校/张 帆

猜你喜欢

模型
自制空间站模型
构全等模型解中考题
从勾股定理到“一线三等角”模型
基于ARIMA模型与Markowitz均值-方差模型的投资组合选股
基于ARIMA模型与Markowitz均值-方差模型的投资组合选股
三角函数的坐标系模型
巧构模型妙解赛题
模型小览(二)
借模型之力 释难题之疑
导数中涉及“[ex,l n x]”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