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胎衣不下的病因与防治

2020-02-16吉克晓敏

养殖与饲料 2020年3期
关键词:胎衣病原体病牛

吉克晓敏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农业农村局,四川昭觉616150

牛胎衣不下,也称为胎盘滞留。母牛发生胎衣不下的原因众多,临床上发现此病主要是由于妊娠母牛的子宫收缩能力不足,胎盘感染病原体发生炎症。此外,与母牛自身胎盘结构也有一定的关系,从而导致母牛生产能力下降。母牛子宫内膜炎和生产后子宫康复不良,将会造成母牛不孕和强迫早产。因此,牛胎衣不下给乳制品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少这种疾病的发生,养殖场应加强育种管理,做好产前和产后预防,及时有效地治疗病牛,降低养牛场的经济损失。

1 发病原因

导致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母牛产后子宫收缩无力,母牛产前活动较少,体型过瘦或过胖,使母牛体质发虚,胎儿水分过多,胎儿体型过大,使母牛子宫过度膨胀,身体疲劳,子宫收缩较弱,雌激素缺乏等。

2)母牛胎盘属于结缔组织,在母牛子宫内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紧密结合在一起。母牛在妊娠期间,若其子宫被病原体感染,发生炎症,则会造成子宫发炎以及胎儿胎盘发炎,从而造成组织增生,子宫内组织粘连。

3)传染病,如副伤寒和布鲁氏菌病,妊娠母牛年龄较大,营养不良等原因,也导致牛胎衣不下。

2 临床症状

2.1 完全胎衣不下

胎盘外的一部分胎衣悬挂在母牛阴门外,产道检查在阴道和子宫内可触及大部分胎盘,粘附在子宫内膜的子叶上。如果胎盘在母牛体内24 h 后仍然没有排出,则胎衣开始发生严重的腐烂,并且不断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由于病原体的感染,病牛的产道和子宫的环境温度很高,病原体不断进行繁殖,有炎症产物和有臭味的胎儿水,其中一些像蛋白胨。病牛疼痛驼背,精神倦怠,频繁排尿。母牛体温升高39.5 ℃以上,黏膜潮红,卧地不起,不愿走动,食欲不振,甚至拒绝饮食,饮水正常。

2.2 部分胎衣不下

大多数胎盘挂在外阴上,病牛的食欲正常,体温变化不明显,偶尔高温。继续检查可以触摸胎衣紧紧扣住胎盘的一小部分,悬挂在阴道门外的胎衣呈浅灰红色。然后,胎衣因被污染而发生腐烂,变成柔软且肮脏的浅灰色,迅速扩散到子宫内的胎盘。此时,褐色的分泌物不断从阴道流出,具有难闻的气味。3~4 d 后,在胎衣完全脱落之前,可能看不到部分母牛的胎盘。

3 防 治

3.1 加强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

根据当地牧草资源的合理配置,饮食不仅要满足妊娠母牛的营养需求,还要考虑其适口性。在分娩初期,母牛体质健壮但不肥胖,应特别注意维生素(A、D、E)和微量元素(硒、碘、钠等)的充足。在母牛养殖中,应注意有适当的活动场所运动,加强妊娠母牛的产前运动量,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和防止难产发生。日粮中增加维生素D,及时补钙,孕8~9 个月,活动要适当,每天最好保证4 h的活动量。

3.2 预防妊娠母牛疾病的感染

养殖场需严格加强待产母牛的生殖保健工作,饲养人员在进行人工授精、阴道检查、子宫情况检查以及人工助产的时候,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严格消毒,防止母牛阴道发生病原体感染,避免母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定期为母牛进行疫苗接种,加强流行病的防疫。当检疫到母牛由大肠杆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时,染病可引起胎盘炎症,应积极对症治疗,加强牛只的机体健康,增强病牛机体的抗病能力,降低牛的发病机率。

3.3 治疗措施

1)药物治疗。处方1:对病牛肌肉注射50~100 IU 的垂体后叶素或催产素;处方2:对病牛静脉注射10%氯化钠溶液(300~500 mL);处方3:选择前车子50 g,煎煮前,加入150 mL 白酒,灌服患病的牛,3 次/d,连续服用1 周,治愈效果良好;处方4:150 g 向日葵菜,100 g 益母草汤,加洁净饮用水进行煎煮,等温度适宜即可适量灌服,3 次/d,连续服用1 周,治愈效果良好。取10 g 柴胡、20 g 金银花、20 g白术、20 g 炙甘草、20 g 黄芩、20 g 白头翁、20 g 藿香、20 g 韭菜籽,研磨成粉状,加水煎熬,待温度适宜灌喂病牛,2 次/d,持续使用3 d,可以有效治疗此病。

2)手术剥离。如果使用药物治疗后仍无治愈效果,患牛临床症状未消失,则必须进行手术切除,缓解病牛的疼痛。兽医在进行解剖手术时,应先用0.1%高锰酸钾严格清洗外阴以及病牛的阴道周围,并在子宫内注入10%生理盐水500~1 000 mL,进行清洗,消除炎症。此外,为了防止胎盘感染和分解引起的败血症,应注意加强子宫内的抗菌消毒,选择合适的药物,如青霉素和消毒剂等,并结合采取对症治疗,如抗菌和止血等措施。

4 小 结

牛胎衣不下在养殖场中为常发疾病,严重影响着养牛业的健康发展,养殖工作负责人员需引起高度的重视。预防和治疗的效果与牛胎衣不下的治愈率和养殖经济效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做好养牛场胎衣不下的预防工作极为重要。本病发病急,致死率较低,但严重威胁牛的利用率。因此,加强母牛的饲养管理,保持养殖场环境的清洁,做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等是预防此病的重点。养殖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倡导绿色健康养殖意识,促进养殖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猜你喜欢

胎衣病原体病牛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南方规模奶牛场胎衣滞留发病规律研究
胎衣加赘物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牦牛产后胎衣不下的诊断及治疗措施
浅析牛子宫脱出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牛瓣胃阻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
秋季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探讨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