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在应用磁共振DWI、ASL技术中的探讨研究
2020-02-16聂素林李鲁波孙艳杰尹魁明姜亦农昌邑市人民医院山东昌邑261300
聂素林,李鲁波,孙艳杰,尹魁明,姜亦农(昌邑市人民医院 山东 昌邑 261300)
缺血性卒中是常见病,高发病,致残率高,近年来呈低龄化的趋势,已成为主要危及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中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较单纯西医治疗有一定优势,尤其是急性期生命体征稳定后及时采取针灸治疗方法,往往能收到良好疗效[1]。但是对于针灸的疗效,以往的评价手段多是通过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NIHSS)、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等[2]方法进行评定,缺乏脑组织微观状态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针灸治疗有效性的客观评价。本文旨在应用磁共振DWI和ASL技术,从功能影像学水平来评价针灸对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揭示针灸治疗脑卒中的中枢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共有60例病例符合研究标准,把病例随机分为观擦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年龄44~82,平均年龄68.93±2.85,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对照组年龄38~85,平均年龄69.05±1.02,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缺血性中风部位基本均衡, 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本院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家属知晓、自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均收入神经内科病房住院治疗,基础治疗方案无差异性。主要行抗凝、扩容、通血管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方案治疗的同时增加针灸治疗。针灸方法主行开窍醒脑、通经络、调和阴阳穴位法,方法如下:①半身不遂: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配合太阳、少阳经穴,上肢取肩髃、曲池、合谷等;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等,针灸患侧;②口眼歪斜:以手足阳明、太阳经穴为主,取地仓、颊车、下关、合谷、太冲等,针灸患侧;③言语不利、吞咽困难:以任、督脉和少阴经穴为主,取风府、哑门、廉泉、通里等穴,针用泻法;④头针疗法:取穴顶颞前斜线为主,配顶旁1线、顶旁2线(均患肢对侧)。以上疗法均1次/d、每次留针30min,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DWI和ASL复查。
1.2.2 检查方法 检查设备为美国GE公司SIGNAcreator,1.5T磁共振仪,基础扫描序列为轴位T1WI、T2WI、FLAIR,矢状位T1WI,扫描范围为颅顶至枕骨大孔。在基础序列上加扫DWI、ASL序列检查。DWI扫描参数为:TR=3058.0ms,TE=90ms,层厚=6.0ms,层间隔=2.0mm,NEX=4,b=1000;ASL采用3D-Spiral快速自旋回波技术,扫描参数为:TR=5243.0ms,TE=10.5ms,层厚=4.0ms,扫描层数=30,FOV=24.0mm×24.0mm,NEX=3,层连续扫描,标记延迟时间为2.5s。
1.2.3 图像处理及分析 把图像输入ADW4.6工作站,有两名高年资影像医师协商一致,DWI序列上高信号区定义为责任病灶,应用FUCTOOL软件在DWI序列上,测量责任病灶面积,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并测量责任灶ADC值,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在ASL序列上,测量责任灶的脑血流量(CBF),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软件为SPSS22.0,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来表示,并进行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检验。组间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责任病灶面积为136±4.2mm2,ADC值为(446±92.4)×10-3mm2/s,CBF值为(28.440±10.425)ml/min.100g;对照组责任灶面积为129±5.7mm2,ADC值为(452±90.3)×10-3mm2/s,CBF值为(29.760±10.843)ml/min.100g;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治疗责任灶面积为46±5.3mm2,ADC值为(642±89.4)×10-3mm2/s,CBF值为(48.360±11.327)ml/min.100g;对照组责任灶面积为65±4.7mm2,ADC值为(564±90.5)×10-3mm2/s, CBF值为(39.427±9.653)ml/min.100g;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责任灶面积的缩小、ADC值降低、CBF值增高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针灸作为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国内多项研究结果[3-6]表明针灸治疗脑卒中有明显的疗效,其主要机制是通经活络、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脑血管流量等,以往的研究缺少微观方面的验证,而磁共振功能成像可以弥补这点不足;磁共振DWI、ASL技术,可以从分子学水平判断脑组织的微观状态变化,因而进一步证实针灸的疗效。
DWI称为弥散加权成像,是诊断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最敏感、最可靠的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7]。研究表明,缺血损伤数十秒至数分钟内,DWI就有异常表现,在图像上表现为高信号[8],显示高信号的病理基础是脑缺血导致的细胞毒性脑水肿,以及水分子弥散障碍。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DWI的高信号呈非线性下降。一次扫描,同时可以得到ADC图,通过测量ADC值,可以定量反应脑组水分子的弥散状态;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脑组织缺血水肿,细胞间隙变小,水分子弥散受限,ADC值降低,随着治疗后病情好转,脑组织水肿逐渐消失,ADC值逐渐升高。
ASL是近年发展起来的MR灌注技术,成像原理是采用反转脉冲,标记动脉血中的氢质子,将标记前后采集的图像进行减影而获得脑组织灌注参数图。成像过程中无需注射外源性对比剂,具有无创、简单易行、可重复性等优点,适合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病人的检查[9]。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发病后,脑血流量会不同程度降低;通过及时治疗,脑血流量会不同程度恢复;脑血流量的恢复速度和程度,也是衡量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10]。
总之,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有明显的效果,其机制可以减轻水肿、促进脑血流量的恢复,这种治疗机制可以通过磁共振DWI和ASL技术从功能影像学水平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