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感冒的防控
2020-02-16刘彬
刘彬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永太镇畜牧兽医站 618100)
猪流行性感冒简称猪流感,是猪的一种急性、热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一旦发生在猪群中传播很快,感染猪表现发病急、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的特点[1]。 除了我国之外,世界上所有养猪的国家都有本病的报道,每年都会造成较大的隐性经济损失。 为了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本病, 下面笔者就其防控和大家作一下交流。
1 病原简介
猪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属, 是A 型流感病毒的一个类型,病毒粒子在电镜下观察呈球形,直径在70~110nm,有些病毒株初分离时呈丝状体或长短不一的不规则体,能在9~10 日龄的鸡胚细胞、猪肺细胞、原代猪胎肾细胞和犊牛细胞内生长。 环境中的流感病毒抵抗力并不强, 对热敏感,56℃环境中不到30min即可失去毒力,90℃水浴中不到5min 即可死亡, 沸水中瞬间灭亡。 兽医临床绝大多数种类的消毒剂都能将其杀灭,如5%石炭酸、0.1%碘伏溶液、3%福尔马林溶液、1%火碱溶液等。
2 流行病学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传播迅速,一般呈地方流行,传播速度较快。 自然条件下,本病可发生于各种日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应激对本病的发生有促进作用,营养不良、饲养密度过大、通风差的猪舍很容易出现本病。 呼吸道是最主要感染途径,感染猪体内的病毒可经咳嗽、打喷嚏等方式排入环境中,经空气流动、气溶胶、尘埃粒子载体等扩散,导致猪群大面积感染[2]。 病毒污染饲料或饮水后也能经消化道传播。 康复猪的体内还能存在一段时间的病毒,短时间内仍具有传染性,临床一定要注意康复猪群的后续防控。 另有报道认为某些猪体表或体内寄生虫可有带毒和保毒作用,成为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3 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为3~7d,如果为强毒株感染也可在感染后48h之内发病,疾病初期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呼吸急促、不断咳嗽、打喷嚏,鼻孔有浆液性或粘液性鼻液流出,精神不振,采食量下降,眼结膜潮红,眼角有泪斑[3]。 疾病发展至后期时肌肉会出现酸痛,食欲废绝,关节疼痛,病猪常独卧一角,不愿站立,强迫行走时表现共济失调,病程一般4~7d。如果不是高致病性流感病毒感染,大部分猪会自行康复,但如果发病期间出现其他病原的继发感染,则会出现死亡。
4 剖检病变
病猪的病变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可见到气管、咽喉、鼻道等部位潮红出血,表面覆盖有黏液,气管内有泡沫存在。 肺的病变集中在尖叶、心叶和中间叶的位置,病灶部位明显颜色加深,膨胀不全,部分区域有塌陷,周围的组织也会出现气肿、苍白,界限分明。 颈部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肿大,脾脏也表现肿大,胃肠道黏膜充血,表面有卡他性炎症。
5 预防
5.1 做好生物安全建设
老猪场要加强场内及周边环境的消毒, 由于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故消毒应以空气雾化消毒为主,确保空间存在的病原能够得到及时杀灭。 春季和秋季是本病的高发季节,应在该季节加强生物安全措施重点防控。 新猪场建设之前应做好各个功能区的规划,从疫病防控考虑重点设计,在建设时没必要照搬别的猪场建设方案, 因为每个猪场建设之初都是根据自身的地理位置、资金实力、周边配套、四季环境等,并结合地方政策规划的,一定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情况建设。
5.2 注重细节管理
流感病毒由于易变异,目前没有商品化的疫苗可以预防,临床可通过加强细节管理来降低猪场发病率。 勤打扫卫生,保持环境洁净,粪便一日一清理,且集中堆肥发酵处理,免疫疫苗时应注意针头的消毒,防止经血液途径传播。 饲喂器具、衣物、鞋帽等要定期在太阳下暴晒,通过高温和阳光紫外线作用将病原杀灭。霉变、过期、变质的饲料禁止饲喂,每天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提前做好防寒保温措施。 根据猪舍面积大小调整饲养密度,饲养不宜过度拥挤,加强猪舍的通风,夏季还应注意预防猪中暑。
6 治疗
通常情况下,本病不经治疗都能自行康复,但仍有部分猪最终因继发感染而死亡,故建议病猪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首选广谱抗生素,如硫酸头孢喹肟、盐酸头孢噻呋、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土霉素等,严重病例可采用注射方式给药,轻症感染时可通过饲料或饮水大群给药。 选择中药治疗时应辨证施治,风寒感冒者可用荆防败毒散拌料,风热感冒者使用清瘟败毒散、柴胡口服液或双黄连口服液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