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PV疫苗让女性远离宫颈癌

2020-02-16王建东赵子怡

医学综述 2020年24期
关键词:四价性伴侣宫颈癌

王建东,赵子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瘤科,北京 100026)

宫颈癌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第二位,2015年我国约有10万例宫颈癌患者,3万例患者死于宫颈癌,近年宫颈癌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对女性健康构成巨大威胁[1]。现已明确,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感染密切相关。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以及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越来越多的自身健康问题受到关注,“防治宫颈癌”成为广大女性的关注热点之一。除宫颈癌筛查外,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疫苗接种亦可有效预防宫颈癌,因此一直受到人们高度关注。现就HPV及HPV疫苗予以介绍。

1 HPV

1.1HPV概述 HPV感染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常表现为寻常疣、生殖器疣等症状,严重感染女性患者可出现宫颈癌、阴道癌、外阴癌以及肛门癌等,男性感染者可发生阴茎癌等。据估计,大多数性行为活跃的女性一生中至少会感染1种HPV,大多数宫颈HPV感染并不会出现临床症状,1~2年便自行消退;但在某些个体中,持续性HPV感染可能导致尖锐湿疣、宫颈癌前病变甚至癌变[2]。目前临床上检测出200多种HPV亚型,其中十余种与宫颈癌有关[3]。科学家将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危型,包括16型、18型、31型等,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Ⅲ级的发生相关,易引发恶性肿瘤,如宫颈癌、阴道癌、肛门癌等[4];另一类是低危型,包括6型、11型等,常引起外生殖器湿疣等良性病变,通常不引发恶性肿瘤,危险性较低[5]。

1.2宫颈癌病变发展过程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家癌症中心的最新报告显示,宫颈癌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排名第六,每年新发病例约11.1万[6],近年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初次性生活过早、性伴侣数量多、性生活频繁均是罹患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且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感染密切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HPV感染并不等同于宫颈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生活习惯人群的HPV感染率存在差异。病毒感染需要经过“HPV感染-癌前病变-宫颈癌”三个阶段的进展过程,该病变过程需要3~10年。HPV感染人体后,首先侵袭宫颈移行上皮,后逐步浸润上皮基底层,使基底层细胞发生不典型增生。世界卫生组织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2014)根据上皮全层的不典型增生细胞占比,将CIN分为Ⅰ、Ⅱ、Ⅲ级;当肿瘤细胞突破基膜并向下浸润至间质时,则发展为浸润性宫颈癌。

初期HPV感染多呈一过性且无临床症状,病毒可被机体免疫机制自行清除,CINⅠ和Ⅱ级,甚至部分CIN Ⅲ级也可以恢复,在此期间的病变过程可逆[7],只有持续高危型HPV感染才可能导致宫颈癌癌前病变的发生,此时通过筛查发现并治疗可有效阻断宫颈癌的发生;提前接种HPV疫苗,可以避免感染HPV,从而预防宫颈癌。由此可见,早发现、早预防的重要性。

1.3感染HPV途径及其预防措施 通常HPV感染有三大途径:①性传播。性接触是HPV的主要传播途径,尤其是初次性生活年龄较小以及性伴侣数量多的女性,同性或异性性行为中的黏膜接触均可造成HPV感染[8]。②母婴传播。孕妇持续感染HPV可能导致宫颈病变;产时胎儿通过产道时感染HPV,导致新生儿出现儿童呼吸道复发性乳头状瘤等疾病。③直接接触。除子宫颈外,HPV感染还可发生在口腔、咽喉、皮肤及肛门等部位[9];此外,还可通过公共浴池、接触感染者衣物、洗漱用品等途径感染,但感染率较低。

目前,预防HPV感染的措施主要包括:①对于目前没有妊娠计划人群,可选择避孕套避孕,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意外妊娠,还可降低HPV感染风险;②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充足睡眠、适度运动均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地抵御病毒攻击;③预防接种HPV疫苗。

2 HPV疫苗

2.1HPV疫苗概述 HPV疫苗是一种预防HPV感染的疫苗。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的HPV疫苗有3种,根据疫苗预防的HPV型别分为覆盖HPV 16/18型的二价HPV疫苗(Cervarix)、覆盖HPV 6/11/16/18型的四价HPV疫苗(Gardasil)以及覆盖HPV 6/11/16/18/31/33/45/52/58型的九价HPV疫苗(Gardasil9),目前3种疫苗已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并显示出很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10]。其中九价疫苗预防的病毒种类最多,预防效果也最好,是目前首选的HPV疫苗。但是,疫苗仅对高危型HPV有效,并不能预防所有HPV亚型。因此,疫苗接种仅属于预防HPV感染的措施,女性在接种疫苗的同时,还需要做好宫颈癌筛查。

2.2接种HPV疫苗的安全性 HPV疫苗不是活疫苗,也不含遗传物质,而是以各型别HPV L1蛋白为靶点、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合成的病毒样颗粒,因此无HPV感染或致癌风险。与天然衣壳蛋白相比,预防性HPV疫苗的免疫原性更强,能够诱导更强烈的保护性免疫应答[11]。

目前,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较高,接种HPV疫苗可有效预防HPV感染,降低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率。研究数据表明,9~15岁女性接种3剂HPV疫苗后,四价、二价、九价HPV疫苗的抗体滴度分别至少能够持续9.9、10.0、5.0年[12]。所以,适龄女性可以考虑接种,全方位保护自身健康。

2.3HPV感染后再接种HPV疫苗的必要性 HPV疫苗的作用是预防感染,对于已经感染HPV的作用较小。早期HPV感染时,由于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中尚无HPV抗原,HPV感染难以产生有效的体液免疫;同时,细胞表面病毒蛋白无法明显暴露,导致通过疫苗而激发的免疫球蛋白无法清除原有感染[13]。但是,HPV疫苗具有“协同保护”作用,它可以保护预防其他亚型HPV,因此,人群可根据自身年龄、经济情况,在医师指导下选择疫苗、合理注射。

2.4性伴侣双方接种HPV疫苗的必要性 HPV感染通常与宫颈癌相关,导致人们普遍认为HPV只感染女性。其实,男性也会感染HPV,并常导致外阴、阴茎、睾丸表面、尿道口、肛围等部位的病变,严重者可导致生殖器癌、口腔癌的发生。有研究发现,性伴侣感染同型HPV的发生率接近25%,若性伴侣双方均存在HPV感染,同房会引起反复的交叉感染,影响HPV转阴,增加癌变风险[14]。由此可见,男性接种HPV疫苗不仅能够预防自身HPV感染,减少生殖器癌、口腔癌的发生;还能够保护女性,避免同房过程中的反复交叉感染。

2.5接种HPV疫苗的限制条件 目前,我国HPV疫苗供应量与需求量尚不平衡,疫苗接种人群只包含女性,不同疫苗适合的年龄段不一样,二价适合9~45岁的女性,四价适合20~45岁,九价适合16~26岁。一般认为,16~26岁是青少年第一个性活跃期,此期通过性接触感染HPV的概率大大增加,故HPV九价疫苗对于年龄的限制较高。除年龄限制外,以下人群亦不适合接种HPV疫苗:①准备怀孕、正在妊娠以及产后哺乳期女性;②对蛋白质、酵母过敏的人群;③急性严重感染或处于发热期的人群;④患有严重全身性疾病的人群。在接种疫苗的周期内发现妊娠的女性,可以暂停接种,待产后结束哺乳后再继续接种。

2.6HPV疫苗的接种方式 目前,我国各地均可接种二价及四价HPV疫苗,此外,北京、广州、上海、深圳等地还可以接种九价HPV疫苗,通常社区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预约接种。HPV疫苗首选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共接种3剂,每剂0.5 mL,接种时间为0个月、1个月(二价)/2个月(四价、九价)、6个月。

2.7接种HPV疫苗的不良反应 目前,已上市的3种预防性HPV疫苗的安全性均良好[15]。常见HPV疫苗接种不良反应主要为接种部位局部反应(疼痛、红斑和肿胀)、全身反应[主要有发热、头痛、眩晕、肌肉痛、关节痛和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等[16-17],不同个体的表现不同,大部分接种者的不良反应比较轻微,局部反应或全身症状持续不超过4~5 d,无长期不良反应,亦不需要特殊治疗。若疫苗接种过程中发现怀孕,可以停止接种,对胎儿没有明显影响,不需要特别担心。

3 结 语

2018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发出了消除宫颈癌的总动员令,我国政府和学术机构积极响应,次年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方案中也明确提出2030年我国宫颈癌筛查覆盖率要达到80%以上[18],充分体现了宫颈癌预防的重要性和严峻性。《黄帝内经》有云:“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人民的关注重点逐渐由治“已病”转移到治“未病”,HPV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病因,3种预防性HPV疫苗的研发和应用在人类恶性肿瘤治疗史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目前预防性HPV疫苗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及时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疾病发生,效果可靠、安全[11]。但是,我国宫颈癌防控工作仍任重而道远,未来需要在健康知识普及、HPV筛查、HPV疫苗接种以及宫颈癌防治实践中继续探索,让女性远离宫颈癌,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助力推动健康中国行动。

猜你喜欢

四价性伴侣宫颈癌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烧结烟气氨法脱硫副产物氧化系统的优化研究
如何选择不同效价的宫颈癌疫苗?
九价HPV疫苗上市了,二价和四价HPV疫苗还有用吗?[2019年07月05日发布]
接种四价宫颈癌疫苗应注意些什么?
性伴侣多 前列腺癌风险高
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50例
英国1/3女性有性伴侣却无恋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