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竞技羽毛球技战术风格嬗变研究
2020-02-16谢万阳李鸿亮
谢万阳,李鸿亮,杨 凡
(延安大学体育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60—70年代中国羽毛球被誉为“无冕之王”[1],80年代成为世界国际羽联会员国后,中国羽毛球被誉为真正的世界冠军,无人能及。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国羽毛球运动经历了风雨彩虹的洗礼,为提升国际地位、增强国家实力、振奋民族精神做出了伟大贡献。我国竞技羽毛球经历了70年的发展变迁,取其国外先进的羽毛球技战术打法、研究学科理论知识体系、利用社会科学技术水平、合理更替后备人才、贯彻执行顶层设计的竞技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经过不断地自我探索和革新,实现了我国竞技羽毛球的崛起和可持续发展,成为羽毛球运动风格嬗变的“永动机”[2]。通过对建国以来各个阶段竞技羽毛球技战术风格和社会历史发展为两条主线索,对羽毛球运动技战术风格演进深刻分析,把握羽毛球技战术风格的发展命脉,为21世纪我国羽毛球技战术风格发展方向提供依据,使我国羽毛球技战术风格引领时代潮流。
1 建国70年以来中国羽毛球技战术风格的发展历程分析
风格是有别于其它并具有代表性的行为和特征,表现出稳定、内在、反映时代及民族特性。我国竞技羽毛球自建国以来,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共经历了5次重大的发展演进。原由在于对每个时期羽毛球技战术风格的正确把握、推演与创新,才使得国羽连连夺取世界大赛桂冠,称霸国际羽坛。
1.1 快速拉吊进攻的技战术风格(1949—1958年)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成立处于百废待兴的发展建设时期,中国羽毛球运动同样处于萌芽发展阶段,中国人民身上的那种革命年代的战斗拼搏精神仍然十分强烈。为取得在国际社会中影响力,建立国际形象,增强国民身体素质至关重要,于是1952年毛泽东在省体育分会和各行政区域分会成立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3],从而为羽毛球运动发展起到精神动力基础。
1954年印尼华侨王文教、陈福寿等人坚决放弃在印尼球星的荣誉地位和优越的生活条件,离开家人与国家签下了“永不回印尼”的保证书,为中国羽毛球发展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4],表明了王文教等人不甘落后于马来西亚和印尼等羽毛球强国,决心与祖国一起战斗的爱国主义情怀。他们带来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战术,首次建立江苏、福建羽毛球队并分别担任运动员和主教练角色,在训练设施的和物质严重匮乏的情况下,他们迎难而上克服一切困难后,全身心的投入到训练与探索研究中,借鉴印尼羽毛球强国以拉吊控制落点的技战术打法基础上,最终总结创新出一套适宜我国运动员特点的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方法的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快速拉吊进攻的技战术打法,开创了我国羽毛球运动的先河。在此基础上,中国于1958年9月正式成立羽毛球协会,并在大会上提出“十年内打败世界冠军”的口号和羽毛球运动发展的总目标,大跃进时期高涨的社会风气鼓舞下可以感受到当时举国上下国民斗志昂扬的信心与决心。
该阶段我国社会处于严重经济困难期,在优秀归国华侨王文教等人的努力下,树立了敢于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克服一切困难后,吸取印尼强队的技战术打法并加以自我总结创新,建立了适合我国竞技羽毛球运动的技战术理论体系,体现了国人英勇顽强拼搏的革命战斗精神,形成了我国羽毛球运动快速拉吊进攻的技战术风格,为刚建国后的中国竞技羽毛球技战术风格奠定了基础。
1.2 快速多变的技战术风格(1959—1976年)
20世纪60—70年代,我国羽毛球运动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世界羽毛球运动在经历了以拉吊单一打法后逐渐向速度与进攻打法过渡,我国羽毛球在建国初期的革命战斗拼搏精神中已经带有快速打法的特点,只是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技战术打法体系。于是在1964年全国第一次羽毛球训练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快、狠、准、活”的技战术指导思想,明确了以我、以快、以攻为主的发展方向[5],标志着中国羽毛球开始扬帆起航。
我国明确了技战术指导思想后,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羽毛球技战术水平,坚决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国家领导认真分析和总结,我们必须认真贯彻三从一大的竞技运动指导思想;开展与诸多国家羽毛球交流赛,不断学习世界强队先进打法;学习归国华侨带来的先进技术经验;组建了国家、省、业余体校三级阶梯队伍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借鉴我国乒乓球队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1965年我国重点强调羽毛球在技术层面上要全面发展,并发挥个人各流派特长技术打法;在步法上要求快速到位,出现垫步与蹬、跨、跳步结合;在手法上要求击球动作小、出手快、变化多的特点,出现发球抢攻、劈杀、劈吊等手法;在身体素质方面狠抓体能训练,形成了快速多变的打法。提升了我国羽毛球以快速打法上不同于其它国的独特技战术风格。1965年10月,王文教率领中国羽毛球队,参加了丹麦和瑞典国际羽毛球邀请赛,汤仙虎以15∶0战胜号称“世界羽王”的丹麦羽毛球明星科普斯。此次邀请赛我国羽毛球队取得了34战全胜的成绩,丹麦报纸评论:强大的丹麦选手被速度像闪电一样快的中国人一扫而光[6],中国羽毛球队快速多变的技战术风格打法,轰动了北欧体育界。汤仙虎为代表在1963—1975年12年间保持全胜战绩,但由于中国羽协未能与国际羽联建立正常关系,中国羽毛球在国际羽坛只赢得“无冕之王”的称号,标志着中国羽毛球发展进入的“黄金时期”[7]。1966—1976年文革时期,国民经济发展处于萧条困难期,我国羽毛球技战术风格也受到了停滞不前的局面,技术风格逐渐被脱离方向,国家羽毛球陷入困境。
综上所述,该时期明确了羽毛球运动以我、以快、以攻为主的发展方向;发展了快吊劈杀、动作一致性、出手抢攻高点技术;提出了“快、狠、准、活”的技战术指导思想[8];突出了以“快”和多样变化的技战术特长,精湛的技术创新打法,使得我国竞技羽毛球技战术有了长足的发展。
1.3 攻防兼备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技战术风格(1977—1985年)
该时期,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新时期,举国上下焕然一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我国体育事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发展前景。为了进一步发展羽毛球运动,总结了过去二十多年我国竞技羽毛球的发展经历,吸取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继续攀登世界高峰,使我国竞技羽毛球技战术风格发展进入了创新改革的时期。
这一时期世界羽毛球技战术已经走向快速进攻、多变、特长突出、技术全面的发展方向,世界羽各国毛球运动形成多元化发展局面[9],各强国打法特点显著。如:林水镜的“快、狠”;费罗斯特的“拉开控制后场、擅长杀直杀中、比赛作风顽强”等风格。于是,我国在1978年6月召开了第二次羽毛球训练工作会议,会议强调我国羽毛球队走出低谷,突破世界羽毛球技战术发展局面[10],确立了以“快、攻”为前提,提出攻防兼备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技战术风格的训练指导思想。
所以,为了赶超世界羽毛球先进技术,增加了体育经费;实行全运会、青少年运动会、城市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的以赛代练的竞赛改革;同时,推出使用全碳素羽毛球拍,提高了球拍的性能,创造了我国羽毛球新的技术时代。由此,在训练中以快速多变、攻防兼备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技战术打法的进攻意识得到提升,逐步写成了国羽毛球快速发展的独特的技术风格。之后我国羽毛球运动发展涌现出一批以李永波、赵建华、熊国宝、吴迪西、李玲蔚为代表的杰出的技术风格人才。如:在1981年在12届汤姆斯杯上击败卫冕冠军印尼队,荣获了14、15、16届汤姆斯杯“三连冠”的称号;在1984年女子队在尤伯杯取得“五连冠”的成绩,步入了国际羽坛的中国时代。我国在各项国际羽毛球比赛中共获得65项世界冠军。其中以四大天王称号的代表之一赵建华,他以强势的压迫性进攻控制打法击败了当时世界各个高手,体现了该时期以快的进攻和攻防兼备的控制与反控制指导思想,印证了我国正确、先进的技战术指导思想,推动了我国羽毛球技战术风格在世界之林中的快速发展。
这一阶段,中国羽毛球运动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技战术、精神、理论、制度层面上,体现出中国羽毛球运动强大的生命力、振奋民族精神、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体现出中华民族羽毛球运动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雄伟形象。
1.4 快的制胜理念提升到意识形态层面的技战术风格(1986—2000年)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放力度由沿海城市增加到内地,社会主义市场全面开发,国民经济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引领下,实现了国家强盛、人民富裕。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羽毛球运动在国际地位中的影响力,于是1995年提出奥运争光计划,对我国竞技羽毛球事业提出新的要求和高度,同时给予我国羽毛球运动发展的新机遇、新平台、新挑战。
80年代末,我国羽毛球发展逐步达到世界的顶峰时期,现有的羽毛球技战术水平处于稳步向更高目标提升。于此同时,世界奥运会首次将羽毛球列入比赛项目,于是1986年我国为了备战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羽毛球训练工作会议[11]。会议主要规划备战奥运会事宜,没有讨论该阶段羽毛球技战术训练和打法的指导纲要。90年代初,中国羽毛球教练员及运动员的相继退役,我国羽毛球团队新老成员梯度不太健全,对新阶段羽毛球制胜规律的认知不够明确,加以世界强国对我国技战术风格的解读与研究,我国在该次奥运会上获得了1银4铜,比较前阶段,我国羽毛球运动开始走向调整下滑阶段。90年代后期,重组的中国羽毛球队教练班子认识到中国运动员和欧洲、亚洲运动员的本质区别后,确立了以“快”为制胜规律的理念。挖掘“快”的本质涵义,之前我国竞技羽毛球各种快的技战术风格体现在以我为主的绝对意义之快,上升到利用各种羽毛球技战术制造让对手快速接球相对意义的快。“快”的理解从本质上发生了区别,对羽毛球的制胜因素认识提升到了意识层面。同时,进一步更新了力量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方法,改革之后,竞技成绩有所回升。1995年经过努力加强力量、选材、意识的训练与储备,取得女子苏迪曼杯冠军,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中国羽毛球全面恢复和发展。
这一阶段我国在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总结经验后,注重加强专项体能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明确了“快”的技术制胜理念提升到意识层面的跨越性革新;加大改革管理体制、运动员选材、训练方法,大胆引用科学先进的训练手段,中国羽毛球仍是世界霸主。
1.5 全面发展的技战术风格(2001年至今)
中国队几十年风雨兼程,不断的探索、创新、尝试、总结、掌握了其制胜原则,进入新纪元,国民身体素质及体育水平的迅速发展,稳定的政治局面成为中国羽毛球运动崛起的稳定基石,得以传承的文化因素成为该运动项目崛起的精神引领,优秀的人才后备力量为该项目之崛起注入了永葆青春的活力,探寻到符合国情、适应理论发展的创新之路。
此时期,在体能、力量挖掘殆尽的前提下,以高倍摄像仪器,记录分析运动员的动作和技战术特点;掌握控制论和系统论的指导核心理念;培养全面的专业指导人才和优秀的科研公关者。经过国羽团队潜心研究,揭示了“狠、准、活”是“快”的具体表现,论证了三者与“快”的本质联系,“狠”是“攻”的绝对快,“准”是击球到位使对手慢得相对“快”,“活”是战术操控下的相对“快”[12]。其次快的原因在于生物科学对运动员的研究,主要是能量来源与供应是生理基础的先决条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是决定运动员竞技实力的主要因素,从而认识到练习体能是储备能量,练习技能是节省体能,练习战术是调节体能,三者相互统一[13]。已经不是单一的技术和身体素质等层面,而是在以计算机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羽毛球技战术可视化分析的科学手段,对运动员生理特点进行分析,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案,吸纳了多交叉学科指导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来弥补学科发展的不足。上升到从生理、心理等多维角度、多元化融合发展的科学手段,更能充分认识技术风格,调整了制胜规律理念,明确了指导思想以后,中国羽毛球再次重振雄风。2004年“汤姆斯杯”比赛中,一举夺得男子团体冠军,随后的“尤伯杯”、“世锦赛”、“奥运会”中多次蝉联冠军,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冠军人才。以中国解放军选手林丹为例,全面的技战术打法使得在40次“林李大战”中取得28胜的成绩成为最大赢家,“林李大战”在新时期下无疑成为世界羽毛球运动的代表,据有划时代意义。林丹将羽毛球的节奏感、侵略性及全面的技战术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现了羽毛球最快拍类运动的独特魅力[14],全面的技战术风格引领了羽坛技术的革命。他是唯一一个将世界顶级羽球赛冠军集于一身的双圈满贯选手被外界誉为“超级丹”。
这一时期我们专心理论科学研究创新,提出了“快字中心论”和“能量同一论”等理论成果,对羽毛球的解读升至多因素相关联统一的深层挖掘,进行多元化全面发展,大大提高了对羽毛球训练核心因素的把控,使得我国对羽毛球的发展有了超前的技术理念新高峰,促使世界羽毛球运动朝着新领域、新方向为突破点发展,竞技体育向社会化、职业化、商业化、国际化发展。
2 新时代下中国竞技羽毛球技战术发展的启示
2.1 正确的指导思想是技战术风格形成的根本前提
建国以来我国羽毛球经过了70年的风雨历程,我国竞技羽毛球技战术风格的发展在全国第一、二、三次羽毛球工作会议指导思想的引领下,不同时期抓住了技战术风格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的根本命脉。这是在高层设计和管理者共同努力下得出正确的指导思想结晶,以及利用社会发展的高科技手段更深层次上对技战术的特点解读。使得我的竞技羽毛球运动经受住历史的考验,实践证明,在正确指导思想的领导下,各部门的协调下,在羽毛球团队共同努力下,总结创新的羽毛球制胜理念,为我国羽毛球在世界羽坛做出了前提条件。
2.2 分析“敌我矛盾”是各时期技战术创新的有力保障
羽毛球技战术风格是在不同历史时期过程中每位领导参与者所塑造的智慧结晶。坚持分析国内外羽毛球技战术制胜的因素是我国竞技羽毛球运动发展的有力推动器。事实证明,我国羽毛球运动经历过低谷和高峰,但是每一次崛起都带来了进一步的超越,这与我国竞技羽毛球团队坚持不懈地分析对手、改进技战术打法、正确认识并吸取先进技术密不可分,最后结合我国羽毛球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研讨创新。使我国竞技羽毛球运动各阶段技战术发展能够正确选择与应用,这是建立在分析和创新“敌我矛盾”的基础上,使得我国羽毛球站在了世界之林的制高点。
2.3 后备人才培养更替是技战术传承的力量源泉
人民始终是社会历史发展主体,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创造者和推动者[15]。我国羽毛球因此实现了由星星之火到可以燎原的盛景,站在了世界最高处,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形象,是王文教、陈福寿等一大批羽毛球前辈开垦出来的羽球天地,没有一批批辛勤付出在一线的羽球领袖,就不会有今天的辉煌。我们建立起健全的人才培养阶梯,保证了后备人才的有效更替,给予我国竞技羽毛球事业发展的坚实根基。不同时期合理有效的进行后备人才的培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我国羽毛球事业会永不褪色。
2.4 新时代历史使命是我国羽毛球发展的新方向
新时代是我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性飞跃,坚持新时代发展的历史使命是我国竞技羽毛球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是世界各国领导共同参与把竞技羽毛球运动推向更深层次局面的发展。只有在稳定的国际社会环境下,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更能发挥到极致,使得羽毛球运动发展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所以坚持新时代是竞技羽毛球运动发展的新方向。
3 结语
羽毛球技战术风格在不同历史时期随着国家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改革创新,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通过建国70年以来我国竞技羽毛球技战术风格5次重大的演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优异成绩。揭示了我国竞技羽毛球技战术风格演进是建立在党的核心指导思想;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高科技的发展融合到竞技运动指标检测和运动技术分析是正确认识羽毛球制胜的手段;加强交叉学科的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弥补体育运动理论的单一性;合理的进行运动员选材,培养竞技羽毛球后备人才梯队;坚持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是发展我国羽毛球事业的动力支持。印证了任何事物发展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经验到科学的哲学道理。解决了每个阶段我国竞技羽毛球技战术风格的产生与正确运用,间接提出了今后我国竞技羽毛球技战术风格演变顺应时代更迭式发展的科学理念,使得我国竞技羽毛球运动在世界舞台上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