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讯

2020-02-16

医院管理论坛 2020年10期
关键词:医疗机构服务护理

国家医保局: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工作方案

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用1~2年的时间,将统筹地区医保总额预算与点数法相结合,实现住院以按病种分值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支付方式。建立起现代化的数据治理机制,形成数据采集、存储、使用的规范和标准。逐步建立以病种为基本单元,以结果为导向的医疗服务付费体系,完善医保与医疗机构的沟通谈判机制。加强基于病种的量化评估,使医疗行为可量化、可比较。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下一步在更大范围推广打好基础。试点内容主要为以下方面:(1)实行区域总额预算管理;(2)实现住院病例全覆盖;(3)制定配套的结算方式;(4)打造数据中心;(5)加强配套监管措施;(6)完善协议管理;(7)加强专业技术能力建设。

国家医保局: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

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关于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省级医疗保障部门在2020年底前,指导监督本省集中采购机构建立,并实施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意见》明确,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不同于基于行政管理关系的信用监管,是基于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买卖合同关系,在医药企业出现给予回扣等违反公平合理、诚实信用定价行为时,由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机构按照信用承诺采取措施,维护采购方和消费方的合法权益。《意见》提出,一是目录清单,将给予回扣等有悖诚实信用的行为纳入评价范围。二是企业承诺,要求参加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医药企业作出守信承诺。三是信息记录,采取企业报告与平台记录相结合的方式掌握医药企业失信信息。四是信用评级,依据法院判决或行政处罚认定的案件事实,确定失信等级,动态更新。五是分级处置,分级采取提醒告诫、提示风险、限制或中止投标挂网、公开披露失信信息等处置措施。六是信用修复,鼓励企业整改,采取切实措施主动修复信用。

国家医保局:加强与改进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工作

近日,国家医保局联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自2021年参保年度起,全国参保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动态更新、实时查询。《意见》提出坚持全面覆盖,补齐短板的原则,要求全面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和依法参保,着眼保基本、全覆盖,有针对性加强重点人群特别是困难人群参保缴费服务,改进参保薄弱环节服务,并提出六项主要工作任务:合理设定参保扩面目标、落实参保缴费政策、做好跨制度参保的待遇衔接、有序清理重复参保、完善个人参保缴费服务机制、加强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服务。

国家卫健委:医疗机构不得随意减少临床一线护士数量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医疗机构建立护士人力资源配置和弹性调配制度,保障临床护理需求。采取有效措施优先保障临床护士人力配备到位,不得随意减少临床一线护士数量,原则上临床护理岗位护士数量占全院护士数量不低于95%。在对护士评聘考核上,文件要求注重护士的临床工作经历、工作业绩、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弱化科研、论文、英语等评聘考核指标。《通知》要求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护理工作,促进医疗机构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联合国:每16秒发生一例死产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联合发布的婴儿死产估算,全球每年有近200万名婴儿死产,即每16秒发生一例死产。《被忽视的悲剧:全球死产负担》报告称,绝大多数死产(84%)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据估算,全世界每16秒钟就会发生一起死产悲剧,40%以上的死产发生在分娩过程中。2019年,发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或南亚地区的死产数量占总数的四分之三。报告称,大多数死产是由于怀孕和分娩期间的护理质量差所致,缺乏对产前和产中服务以及加强护理和助产士队伍的培养是主要的挑战。死产对妇女、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而持久的心理伤害,如果有高质量的产中监测、适当的产前护理和经验丰富的助产士,大多数死产都可以避免。

报告警告说,COVID-19疫情可能会增加全球死产数量,在117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疫情使卫生服务减少了50%,估算会在12个月内增加近20万例死产,这相当于死产数量增加了11.1%。

报告指出,中低收入国家的妇女鲜少得到及时、高质量的死产预防护理服务。在分析的117个国家中,有一半的国家的8项重要的孕产妇健康干预措施覆盖率不足2%,或最多仅为50%,这些措施包括剖腹产、疟疾预防、妊娠高血压管理和梅毒检测和治疗。

报告指出,尽管预防或治疗儿童死亡的保健服务有所进步,但降低死产率的进展仍然缓慢。从2000年到2019年,死产率每年仅减少2.3%。相比之下,新生儿死亡率降低了2.9%,1~59个月大的儿童死亡率降低了4.3%。报告指出,如果有可靠的政策、方案和投资,减少死产的工作就有可能取得进展。

世卫组织:研究证实部分COVID-19治疗药物疗效差

由世界卫生组织协调的世界上最大的COVID-19治疗药物随机对照试验中期结果表明,瑞德西韦、羟氯喹、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干扰素疗法似乎对住院患者28天死亡率或COVID-19住院病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项研究覆盖了30多个国家,包括了药物对住院患者总死亡率、开始通气和住院时间的影响,为治疗COVID-19药物的有效性提供了证据。这项试验取得的进展表明,即使在疾病大流行期间,开展大型国际试验也是可能的,这类试验为COVID-19疫情防控提供了快速及可靠的答案。这一试验结果正在接受审查,已作为预印本上传至medRxiv,未来将在医学杂志上发表。

美国:放射肿瘤学实行打包付费模式

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近期发布了放射肿瘤的打包付费方案,自2021年1月1日起在美国部分地区强制实行。根据新发布的打包付费方案,肿瘤放射治疗打包付费将涵盖16个部位的肿瘤(包括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直肠癌),参与的医疗机构为肿瘤患者提供放射治疗,将获取90天一个周期的放射治疗费用。如果医疗机构的成本支出少于打包费用,则视诊疗质量与患者的体验综合计算医疗机构可以保留的节余额度。对于超出打包金额的支出,CMS将分担部分费用。该付费模式与提供诊疗服务的机构或人员无关,即无论诊疗服务的提供者是医生、医院门诊还是其它类型的机构,CMS都将按照相同标准支付。

美国:CMS发布肾脏病诊疗服务付款模式

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近期发布了新的医疗保险付款方案,旨在改变肾脏病患者医疗服务,以确保患有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协调一致的诊疗与照护。从2021年1月1日开始,美国部分地区的透析机构和临床医生将采用“终末期肾脏疾病治疗选择”付费方案,方案将测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保障与照护质量的状况,以及为患有终末期肾脏疾病的Medicare患者提供更多家庭透析和肾脏移植的费用支出情况。

美国:十分之四的美国成年人推迟医疗服务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近期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出于对COVID-19相关的担忧,美国成年人减少、推迟了医疗服务。截至6月30日,有41%的美国成年人推迟或取消了医疗服务,包括急诊医疗服务(12%)和常规诊疗护理(32%)。这种趋势在成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个人、黑人成年人、西班牙裔成年人、年轻人、残障人士等群体中更为普遍。美国医院协会(AHA)认为,COVID-19疫情期间,此类延误诊治会造成不必要的健康或生命威胁。

英国:新冠合并流感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一倍以上

英格兰公共卫生部门(Public Health England,PHE)对2020年1月至2020年4月的病例进行分析发现,同时感染流感和新冠病毒的人死亡的可能性是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人的两倍以上,且更容易发生重症。多数合并感染病例发生在老年人中,其中一半以上为死亡病例。该数据同步发布在医学预印本(medRxiv)上。该研究调查了2020年1月20日至4月25日接受流感和SARS-CoV-2双重检测的19256人。该研究发现58例合并感染的人,其中死亡率为43.1%(25例)。在死者中,有80%(20例)的年龄超过70岁。

英国:COVID-19现场即时检验可用于人群快速检测

英国政府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推出的COVID-19现场即时检测,与标准聚合酶链反应(PCR)测试相比,可在90分钟内提供94% 的灵敏度和100% 的特异性的结果。相关研究发表于《柳叶刀微生物》(Lancet Microbe),研究于2020年4月2日至2020年5月18日期间收集了449个样本,在伦敦的三家医院分别使用即时检验和标准PCR测试对样品进行平行测试,结果显示,即时检验可以迅速判断患者是否被感染,其中67个在CovidNudge现场检测平台上呈阳性,而71个通过标准实验室RT-PCR检测呈阳性,与基于实验室的测试相比,即时检验的总体敏感性为94%(95%置信区间86至98),总体特异性为100%(99至100)。

英国: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英国NHS近期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接受良好围手术期护理的患者术后并发症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恢复时间更快。英国每年约有1000万人在NHS接收手术,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从计划手术到全面康复,全面的多学科患者护理-可以改善这些患者的体验。在不同类型的手术中,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平均将住院时间缩短两天。预防性锻炼、运动和戒烟等不同干预措施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30%至80%。此外,围手术期护理减少了术后重症监护的需要,帮助人们更快地康复,从而降低了护理成本,提高了对护理的满意度,并改善了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

猜你喜欢

医疗机构服务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