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2020-02-16阮为勇
杨 磊,阮为勇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儿科,江苏 南京 210028)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又称为新生儿黄疸,是临床上常见的新生儿疾病,患儿常以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异常升高为表现,以皮肤黏膜发黄、腹胀便秘等为主要症状和体征,在中医方面,其属于祖国医学“胎黄”“胎疸”范畴。早在隋代巢元方[1]《诸病源候论·胎疸候》中有所记载:“小儿在胎,其母脏气有热,熏蒸于胎,至生下,小儿体皆黄,谓之胎疸也。”清代陈复正[2]在《幼幼集成》提到胎黄的症状表现,即面目浑身皆黄如金色,身上壮热,大便不通,小便如栀子汁,认为胎黄的病因是胎中湿热,并给予母子同时服用茵陈地黄汤,以黄退为度。中医治疗多以清热利湿退黄为主[3-4]。黄疸出现过早、进展过快或胆红素水平过高均有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可能会对患儿今后的发育成长造成极大的危害,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蓝光照射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但蓝光的穿透力有限,往往不能达到深层组织的胆红素,且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中医药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受到重视,中药汤剂、中成药制剂、中药灌肠等临床研究体现了中医药在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退黄方面的优势,能有效降低血清中非结合胆红素水平,减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受到越来越多家长以及临床医生的认可[5]。以下是近五年来的相关研究,各家经验可为深入研究提供切入点,现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
对于胎黄的病因病机,古代诸多医家认为其病理因素为“湿邪”,病变脏腑主要在肝胆、脾胃,病机关键为胎禀湿蕴,因乳母受湿热而传于胎,往往从脾胃损及肝胆,脾主运化、主湿,若先天元气不足或脾失健运,不能输泄胎毒湿热之邪,湿热内蕴,郁而发黄,证属湿热郁蒸证。同时,胎黄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有关,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娇嫩,脾阳虚弱,湿浊内生或生后为湿邪入侵,湿从寒化,寒湿阻滞,肝失疏泄,同样导致发黄。部分小儿禀赋不足,脉络阻滞,或湿热、寒湿蕴结肝经日久,气血郁阻,可致气滞血瘀而发黄[3]。
2中医辨证论治
2.1 治疗原则
单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能自行消退,不需要特殊干预治疗,病理性黄疸以利湿退黄为治疗大法,根据胎黄的不同证型,分别治以清热利湿退黄和温中利湿退黄,瘀积发黄证以行气化瘀消积为主,由于新生儿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虚弱,在治疗过程中,必须注意顾护后天脾胃之气,不可过用苦寒伤阴之剂,以防脾胃受损,正气虚衰。
2.2证治分类
2.2.1 湿热郁蒸证 根据古代医家总结“黄之所病,从湿得之”,可见胎黄病因根源多在“湿热”,孕母喜食肥、甘、辛、辣等品,情志失调,致湿、热搏结于中焦,转移于肝、胆,肝用失司,失疏泄,胆汁外溢,引发黄疸[6-7]。若婴儿出生后出现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哭声不安,或有发热,大便干结,小便深黄,舌质红,苔黄腻,此多见于湿热郁蒸证,又称阳黄证,临床上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多表现于此证型。
2.2.2 寒湿阻滞证 临床上,患儿虽以阳黄湿热蕴蒸型多见,但阴黄的辨证论治亦不容忽视,孕母素体弱多病,气血亏虚,胎儿出生后脏腑(特别是肝脾)功能发育尚未健全,脾阳不足,湿浊内生,或生后为湿邪所侵,湿从寒化,由此发为寒湿阻滞证。
2.2.3 瘀积发黄证 中医认为,由于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湿热、寒湿蕴结肝经日久,阻滞经络,气滞血瘀。一般,此证型病程较长,多由前两种证型迁延日久失治而成,部分患儿28 天后皮肤黄疸仍绵延不退,和常证的湿热型、寒湿型有着本质区别,这两型属于轻症,无论从症状的轻重、是否危及生命、预后以及治疗方面看,都和瘀积发黄证有着本质不同,瘀积发黄证胎黄症状较重,对机体损害大,治疗困难,容易产生后遗症及其他并发症[8],中医治疗以行气化瘀消积为主要原则,主方为血府逐瘀汤合茵陈五苓散加减[9]。
3中医治法
3.1中药、中成药口服治疗
基于小儿“纯阳纯阴”的体质特点[10],且其脏腑娇嫩,易受寒、湿、热、邪毒等外邪侵袭,损伤脾胃肝胆,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逆乱,使胆汁瘀积于体内,形成黄疸。在临床实践中,可根据血清胆红素水平,适当予以中药、中成药口服治疗从而达到防治新生儿黄疸的目的,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张焱等[11]通过归纳总结贾六金主任医师多年来所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使用自拟茵陈蒿汤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与单纯蓝光照射治疗相比,能够显著提高血清胆红素的下降水平,且不良反应少,获得患儿家属的一致认可。王海燕[12]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其主要成分为茵陈、栀子、黄芩苷等,茵陈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是传统的退黄利胆的常用药物,栀子苦寒,具有泻肝利胆、清热解毒的功效[13-14]。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证明茵栀黄口服液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过程中疗效确切,安全经济方便,值得在临床诊疗中广泛推广应用,但新生儿服药较困难,目前在临床上使用有一定难度。
3.2灌肠治疗
在临床实际操作中,新生儿喂药相对困难,选用直肠给药既安全方便,又不损伤脾胃,并可防止喂药引起呛咳、误吸等意外发生,药物通过肠道黏膜吸收入血,从而达到清热利湿、退黄解毒的功效。经多次临床观察发现,中药灌肠除大便次数略有增加,尚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周峰然[15]以加味茵陈蒿汤加减(茵陈、栀子、大黄、白芍、白术、茯苓、郁金)保留灌肠治疗新生儿黄疸湿热郁蒸型,经肠道黏膜吸收,达到清利湿热,健脾柔肝的功效,茵陈为清热利湿退黄之君药,栀子清三焦湿热,大黄泄下退黄,郁金利胆解郁,白术、茯苓健脾利水宁心,诸药合用共奏调理脾胃,顺气降逆,增加肠道蠕动,使湿热之邪从大便而解,达到退黄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灌肠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加味茵陈蒿汤灌肠既可以起到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作用,又能克服新生儿服药困难的弊端。王欣颖[16]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自拟消疸汤灌肠给药治疗早产儿新生儿黄疸患儿,灌肠剂由茵陈、金钱草、水牛角、黄柏、大黄、升麻、白术、茯苓、泽兰组成,全方以清热利湿退黄与辛凉解毒并举,佐疏肝振中之剂,防肝风于未动,治脑病于未然,研究表明,消疸汤灌肠可有效降低早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降低血清中胆红素水平,缩短疗程,且使用方便,无痛苦不良反应,物美价廉,是临床上防治新生儿黄疸的较好选择之一。
3.3针刺、按摩
临床上应依据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针刺、按摩是祖国传统医学上的外治法之一,吴利英[17]通过腹部穴位天枢、中脘的按摩治疗新生儿黄疸,治疗组较单纯蓝光照射组测得的经皮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显示,穴位按摩操作疗效确切、安全、成本低,可有效增强胃肠运动,增加食欲,使大便次数增多,有利于肠道内结合胆红素的排泄,减轻黄疸程度,是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新型治疗手段,现代已有许多医院开展小儿推拿,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王云松[18]采用毫针针刺相关穴位(内关、中脘、建里、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治疗新生儿黄疸,隔天1次,3 d为1个疗程,其中中脘穴为胃经募穴,可调理脾胃,建里穴配内关可理气和胃,配阳陵泉、阴陵泉可健脾化湿,足三里为胃下合穴,可生发胃气、燥化脾湿,诸穴合用共奏退黄除湿之功,结果显示,治疗有效率为100%。近年来的临床医学实践证明,此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有限,且属于有创性操作,患儿及家属不易接受,因此,目前临床上基本很少使用此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19]。
3.4中药泡浴、外洗及其他
遵循中医“内病外治”原理,利用新生儿皮肤渗透吸收作用强的特点,且新生儿黄疸发病部位较表浅,可选择体表用药,泡浴及外洗药物通过皮肤黏膜吸收,从而达到体表治疗疾病的目的。冯伟伟等[20]收集NICU新生儿黄疸患儿89例进入试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新生儿蓝光治疗,口服益生菌、苯巴比妥钠等常规西医治疗手段。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予中药泡浴及新生儿抚触治疗,泡浴组方为:茵陈蒿20 g、大黄2 g、栀子10 g,加水500 mL,水温控制在37~39 ℃,每次泡洗15 min,每天2次,通过观察比较患儿黄疸分布面积、皮肤颜色变化、血清胆红素值水平及黄疸消退时间,得出结论:中药泡浴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且不需要使用特殊仪器,减轻了广大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值得大力推广使用。魏明杰等[21]随机选取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4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药泡洗(成分为茵陈蒿15 g、栀子15 g、郁金12 g、柴胡12 g、枳壳15 g、白术15 g、茯苓15 g、丹参15 g、金银花藤15 g),水温为39 ℃~41 ℃,每日1次,7 d为一个疗程,结果表明泡浴联合抚触疗法可明显增强患儿食欲,促进排便,提高睡眠质量,加快其体内胆红素的代谢,缩短治疗时间,且对患儿无明显副作用,安全经济方便,易为广大患儿家属接受。虽然其不良反应少,易于被患儿家长接受,但目前其治疗效果有限,治疗时间较长,临床应用较少。
4预防保健
孕妇在妊娠期间要注意饮食卫生,忌辛辣刺激食物,不可滥用药物,有肝炎病史的孕妇需要在完全治愈后再妊娠,如妊娠后发现有肝炎应及时进行治疗,可适当服用中药预防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应注意保暖,尽早喂养母乳,促进胎粪排出。注意观察患儿全身皮色改变及一般情况,及早发现重症患儿,及早治疗。
5总结与展望
近年来,临床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逐年增高,现代治疗手段也逐渐多样化,常见的西医疗法如蓝光照射、换血疗法、补充酶诱导剂、微生态制剂等。蓝光照射为基本治疗,但蓝光照射有一定的缺点和不足,一旦使用不当,可能会出现发热、腹泻、皮疹过敏等不良反应,尤其会对新生儿的视网膜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导致视力下降,使其应用受到某些方面的限制。中医治疗新生儿黄疸疾病具有一定优势,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主要分为内服和外治两方面,已经得到一定的临床疗效认可,但两者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且其治疗机制尚不明确,未经大量可靠试验研究认证,实验观察指标较为单一,尚未获得国际广泛认可,相关报道较少,今后应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进一步研究中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机制,寻找科学的组方依据,获得大众的广泛认可,更好地服务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