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增强交通安全保障

2020-02-16王战权

关键词:载运本质基础设施

王战权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北京 101601)

“本质安全”源于20世纪50年代,其本质是对事故由被动接受发展到积极事先进行预防,实现从源头杜绝事故以及人类自身安全保护的需要,这是在安全认识方面取得的进步。狭义的本质安全是指机器、设备本身所具有的安全性能。当系统发生故障时,机器、设备能够自动防止操作失误或引发事故,即使由于人为操作失误,设备系统也能够自动排除、切换或安全地停止运转,从而保障人身、设备和财产的安全[1]。广义的角度来说就是通过各种措施从源头上堵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即利用科学技术手段使人们生产活动全过程实现安全无危害化,即使出现人为失误或环境恶化也能有效阻止事故发生,使人的安全健康状态得到有效保障。所以,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系统或设备从开始和从本质上就实现安全化,从根本上就消除掉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发生的功能,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的功能。

交通本质安全是指从业人员、车船设备、公路港航基础设施和管理等要素,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是安全生产中“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

安全作为交通运输发展永恒的主题,是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基本前提,也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交通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息息相关,交通安全既是国家大事、也是民生大事,更是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党的十九大作出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构建以“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为特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其中把“安全”放在突出的位置,凸显安全在整个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作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了“安全保障完善可靠、反应快速”是建设交通强国的主要任务之一[1],并且把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作为重要内容,充分说明了本质安全在交通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立足于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有关要求,坚持安全第一的发展原则,突出交通本质安全管理,本着将交通安全生产关键关口前移,做到在安全管理上无漏洞、在生产系统中无缺陷、在运营设备上无隐患、在操作人员中无违章等发展思路,提出实现本质安全的对策建议。

一、交通本质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本质安全取得了较大成绩,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健全了交通安全保护设施,完善了基础设施养护管理体系,交通安全保护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发展。随着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投入不断增加,安全防护设备不断完善,安全防护能力不断加强;铁路公路水路等工程建设质量不断提升,交通行业精品建造越来越多;载运工具智能化、交通设施智能化和管理服务协同化快速发展,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码头,向自动化港口和智慧港口转型等。但是,与世界交通强国相比,我国交通安全工作仍然面临严峻挑战,从交通安全数据来看,我国交通事故和死亡率较高,例如,2017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为2.07,是英国的4.3倍,日本的3.9倍,美国的1.7倍,特别是我国交通本质安全方面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

(1)交通安全基础总体薄弱,基础设施安全技术标准规范不完善,且既有的标准规范不高,不适应交通强国建设需要。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投入严重不足,设施安全防护不完备,且安全防护标准等级比较低,特别是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不足。

(2)现代化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精品建造相对较少,精细管理发展缓慢。

(3)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繁重与养护管理压力快速上升,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交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路网运行监测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运行监测检测没有全覆盖,路网运行效率不高。基础设施养护能力需要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养护专业化程度不高、信息化水平亟待加强,造成基础设施耐久性和可靠性较差,尤其是农村公路安全隐患仍比较突出。

(4)载运工具基础共性技术不足,汽车、飞机、船舶的动力与控制系统核心技术存在空心化问题,综合交通智能化技术对交通强国建设的支撑力不足。

总之,我国交通安全生产已成为国家安全生产的“主战场”,成为制约交通强国建设最大短板,事故总量偏高,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新业态及非传统业务发展迅速导致安全风险集聚、管理方式滞后,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二、提高交通本质安全的思路与对策

(一)发展思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安全生产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必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发展。交通安全是交通运输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永恒主题,本质安全是交通安全的基础和根本,提高交通安全水平重点在于突出本质安全,交通运输部把本质安全作为推进行业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坚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严格履职尽责,打造交通运输本质安全,推进“平安交通”建设,提升交通本质安全水平,推动交通运输持续健康发展,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提高交通安全生产水平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服务民生、保障民生的基本要求,也是交通强国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建设交通强国,必须把安全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要把交通安全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作为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因此,加快交通强国建设,增强交通安全保障,必须紧紧抓住本质安全这条主线,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技术标准规范,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投入,提升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构建现代化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推进精品建造和精细管理;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养护,加强基础设施运行监测检测,提高养护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增强设施耐久性和可靠性;强化载运工具质量治理等[1],保障运输装备安全等,提升交通本质安全水平。

(二)发展对策

针对目前我国交通安全基础总体薄弱,基础设施安全技术标准规范不完善;现代化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精品建造和精细管理亟待加强;基础设施养护管理和信息化水平亟待进一步强化;载运工具基础共性技术不足等问题,根据本质安全特点,提出提高我国交通本质安全的对策,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1.提升关键设施防护能力

(1)重视交通安全设施。交通安全设施既是维护交通设施行车秩序的有效手段,又是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取决于交通安全设施的完善程度。加强交通的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设,提高防护设施的质量,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通行安全性的同时,发挥出基础设施通行的最大效用。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技术标准规范是保障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的基础,加强交通运输系统建设工程质量提高,严格落实运载工具产品质量管理[2]。

(2)健全安全技术标准。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要涵盖交通基础设施、运载工具、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标准与技术体系,包括产品技术标准、工程建设标准、运营维修技术规章体系等。在制定行业安全生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时,重点围绕公路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与养护、运输工具和装备设施、生产作业等制定完善相应的安全生产标准规范,鼓励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和企业制定更加严格规范的安全生产标准,结合国情积极借鉴实施国际先进标准[2]。同时,整合现有安全设施标准规定,修订完善安全设施标准。

(3)加强安全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应确保交通安全设施投资足额到位并同步建成,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切实做到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与交通基础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必须有关于安全方面的章节。鼓励采用标准化结构设计、标准化施工建设,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要求,不得随意降低建设标准和更改设计方案。同时,必须进一步健全交通工程交工验收制度。

2.推进精品建造和精细管理

工程质量管理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运用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手段和方法所进行的系统管理活动。构建现代化工程建设管理体系,强化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保障基础设施安全可靠,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推进精品建造和精细管理等是交通本质安全的基本要求。

(1)强化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强化工程质量管理,需要提升交通系统建设技术、管理、作业三大标准,以管理制度、人员配备、现场管理、过程控制的标准化为内涵,以技术、管理、作业的标准和工作流程为依据;以机械化、专业化、信息化为手段。强化设备质量源头控制,建立产品质量业绩档案、加强造修质量评价,对源头质量问题依法追责、依法索赔。强化集中整治交通安全相关设备缺陷,精准补强设施设备薄弱环节。

(2)提高安全防护设施质量。安全防护设施的质量将直接影响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交通安全防护设施质量,一是不断的加强对交通安全防护设施的管理;二是施工人员一定要严格选用所有的全部建筑材料合格,确保交通安全防护设施原材料质量的安全性,符合国家对交通防护设施安全建设的标准;三是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加强对交通安全防护设施后期的维护与管理,提高交通安全设施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能。

(3)保障基础设施安全可靠。提升工程设计水平,强化系统设计,以工程质量安全耐久为核心,深化工程全寿命周期理念,切实提高工程质量和耐久性,确保工程建设安全。加强建设单位专业化管理能力建设,推进工程施工标准化、精细化,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2]。

3.加强基础设施养护

为全面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养护管理,必须要有健全的养护管理治理体系、完善的基础设施养护体系,创新高效的养护工作管理等。

(1)健全养护管理治理体系。健全养护管理的治理体系,一是稳步推进改革,理顺公路养护管理事权关系;二是逐步健全收费公路政策,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三是规范权益转让,逐步健全收费公路运营工作机制与行业监管制度;四是有序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建立养护领域权责清晰、透明、高效、保障强有力的综合执法体制和运行机制;五是分类推进养护市场化改革,逐步引入市场机制,从原来“直接提供”方式转由向社会“购买服务”方式,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3]。

(2)构建现代化养护管理体系。构建现代化养护管理体系,一是推行养护决策科学化,研究出台基础设施养护科学决策相关指导意见,加快建立基础设施养护科学决策机制和技术要求等;二是推进养护管理制度化,健全养护工程管理制度体系;三是实行养护作业标准化,构建以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为约束的养护检测、实施、评价一体化标准流程和固定行为;四是促进养护工程精准化,全面开展预防性养护和基础设施安全提升工程;五是倡导养护生产绿色化,淘汰落后工艺;六是强化桥隧养护规范化,强化桥梁隧道养护责任落实和运行监管,加强长大桥隧健康监测和动态运行监管等;七是实现人才队伍专业化。

(3)加强养护工作管理创新。加强养护工作管理创新,一是加强养护工作中的预防性养护工作管理,强化在养护工作中的防范意识;二是加强养护管理工作规范养护技术,加强养护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进行统一、细致化的管理和维护。规范养护技术,适时组织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加强养护技术的指导。加强巡查,围绕路况调查、分析评价,合理制定养护对策;三是加强先进技术设备和养护维修材料的应用,在养护维修管理工作中,要积极引进新材料、新技术,加强先进技术设备和养护维修材料的应用[3];四是推进基于信息化的精细化养护建设,建立管理信息化、检测自动化、决策科学化、分析数字化、工作流程化的决策机制。

(4)提高基础设施养护专业化、信息化水平。提高基础设施养护专业化、信息化水平,一是大数据库建设,实现数据库动态更新;二是特殊结构桥梁、边坡监测,数据同步上传数据库,自动预警;三是养护决策评价系统建设,为养护决策提供依据;四是数据高效采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智能手机实现养护数据的野外现场实时采集,提高数据采集的高效性、规范性;五是数据高效查询,提供强大的检索、查询功能,为养护决策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六是智能化管理,解决养护业务人员监督工程实施情况难度大、难以发现可疑情况的问题。

4.加强设施运行监测检测

基础设施是交通运输的载体,其运行状态是反映交通安全的重要依据,这就要求对基础设施运行情况进行监测检测,保障设施正常运行。所以,必须提高基础设施运行管理水平、完善路网运行监测体系,延长基础设施适用寿命,加强基础设施运行监测检测。

(1)提高基础设施运行管理水平。加强基础设施修建、实时监控、应急救援与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强化基础设施运营安全,加强设施交通安全评价,强化设施管理和服务设施的科学合理配置,加强道路、桥梁、隧道、港口等安全运行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

(2)完善基础设施运行监测体系。建立交通运输行业责权清晰、相互衔接、互联互通的运行管理体制,加强跨区域跨部门的交通网协调联动机制;建设交通网监测体系,实现部与省级、省级与各市县各类交通网监测数据的统一接入和调用;加强交通网运行态势研判与辅助决策能力建设,为交通运输经济分析、养护管理、应急管理、公共服务等提供数据支撑;推进部省两级交通网监测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全国联网。

(3)推进“互联网+交通安全”管理。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管、交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等信息系统建设;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建立实时交通网运行监测监控体系,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交换机制;重点围绕养护管理、运行监测、应急调度指挥、综合执法管理、出行信息服务等,加强交通网管理各项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和应用,实现系统的互联互通、多级联动与共享服务[3]。

5.强化载运工具质量治理

载运工具质量治理是加快运输装备发展,提高运输装备水平,实现运输装备现代化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强化载运工具质量治理必须提高整体抗外部各种风险的能力,这就需要有相关技术和产业支撑,以保障可持续性。

(1)提高运输装备安全性能标准。推进船舶标准化、车型标准化、加快老旧车船更新改造工作,提升运输装备安全性能;提高道路运输装备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优化客运车辆等级结构;加强车辆技术管理,配备齐全有效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严格落实车辆安检制度,坚决杜绝安检不合格的车辆运营;加强客运车辆运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并严肃处理;规范企业动态监控平台建设,推动企业动态监控水平有效提升[3]。

(2)加强载运工具产品质量管理。对载运工具整体及部件生产企业必须严格实行生产资质管理和设计型号合格管理,对载运工具制造要严格实行验收制度,坚决杜绝质量不合格的产品进入载运工具领域[2]。

(3)加强载运工具源头治理。提高载运工具安全水平、智能水平,改善载运工具技术状况,制定载运工具安全配置标准,加强对载运工具生产、市场准入的监管,加强对老年代步车、电动自行等载运工具行业的监管、生产的监管,严格准入和登记,避免出现安全生产监管的漏洞和空白地带。大力排查运输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重点检查企业安全制度落实、动态监控责任履行、载运工具安全状况达标、从业人员交通违法处理等。严格把控载运工具检验关、避免安全性能不达标的载运工具投入运营。同时,加强载运工具强制报废管理[2]。

三、结语

本文根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对安全保障的要求,结合我国交通运输事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的特征和交通安全发展的现状,研究提出了基于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提升交通本质安全的途径和对策,目的在于重视交通本质安全管理,加强交通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交通安全生产预防能力,减少交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猜你喜欢

载运本质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羊到齐了
童年的本质
平行四边形式快速搬运装置的设计与研发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开展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综合治理 实现三个100%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