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基础与临床学科共建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探讨
——以广州医科大学为例
2020-02-16刘金保
练 雯,刘金保
(广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广东 广州 5114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阐述“发展主线”时指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能力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改革,其中教育属于社会领域[2]。
医学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它为社会培养医学领域未来的领军人才,为实现“健康中国”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医学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通过各项改革,优化医学研究生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的医学高端人才,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3]。本文在改革目标分析的基础上,从医学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的角度,以广州医科大学为例,对医学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路径进行阐述。
1 改革目标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通过调整与优化教育政策、制度、资源配置和服务等层面全面推动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培养出更多高层次医学人才[4]。因此,医学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就是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强化创新。
1.1 以优化结构为基础
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结构的表现。医学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是对现有的 “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比如,瞄准医学研究生教育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短板——临床研究生研究能力较弱着手,以提升临床科研能力为目标,通过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采取基础和临床学科共建的培养模式,一方面为医学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路和切入点[5]。另一方面也优化了临床科研能力力量的结构,在制度层面上弥补了医学院校发展的短板。
1.2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医学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标和最终价值取向是提高医学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其质量的提高包括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教育教学质量等。可见,医学研究生教育目标是个多元、立体全方位的系统。其要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深化综合改革,形成多元主体(优化学位授权、科学布局学科专业和服务社会等)参与质量控制管理评价、运行和评估控制体制。
1.3 以强化创新为灵魂
医学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以强化创新为灵魂贯穿于整个改革之中。要强化创新,首先要回归大学本质,扩大办学自主权,调动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以对现实社会理想批判,对学术问题刨根问底,对临床难题迎难而上,以发挥人的创新潜能,推动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立,最终建立科学合理的医学研究生教育体制。
2 医学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
科学的理论逻辑和实践基础为一个命题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医学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应当年教育弊端而生,其符合现代大学发展的理论逻辑,且建立在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上[5]。
2.1 结构性失调要求优化医学研究生教育
医学研究生教育结构决定着医学研究生教育内部各因素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随着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和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仍存在许多不足和弊端。比如,面临基础与临床严重脱节,传统的单导师制度培养模式不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源于忽视了从“供给侧”考虑医学研究生教育的自身归路。因此,推动医学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积极引领医学院校适应社会进步转变的必然选择[5]。
2.2 推进内涵式发展亟待提升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
《2010年-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都明确要求,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及“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5]。而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调整和充实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为适应社会对高端医学人才的需要,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入学率逐年提升。这导致不同背景、不同学习能力的生源涌入。医学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扩大数量供给,又注重内在发展品质供给,从而能更好地迎接超大规模的、个性化的高等教育受众。
2.3 创新型国家建设亟需强大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力。近年来,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事业取到了飞速发展,各类医学院校办学规模的持续扩大逐步满足了人们对于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5]。然而,就供给侧而言,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选择的空间有限和政策壁垒,既不利于多层次化和多样化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医学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1]。医学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为灵魂,给研究生提供足够多样化的教育,以及选择教育的权力和机制。
3 改革实践路径——以广州医科大学为例
近年来,广州医科大学(简称“学校”)针对自身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教育中存在的情况,通过基础与临床学科共建,组建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导师团队,建立多样化的政策导向,完善教育多样化服务体系,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探索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进一步推动和加强了我校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交流和融合,提高了医学研究生的多样性培养质量。
3.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体双方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学校基础医学院学院、药学院、生命科学院与学附属第二医院、附属肿瘤医院、附属口腔医院、附属第五医院、附属第六医院按照“优势互补、众创众享、互利共赢”的原则,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下,开展了不同层面和领域的深度合作。
(1)建立导师联合指导机制
学校创新性的提出了共建导师组制,即由基础导师与临床专业导师合作,共同培养一位研究生的模式:基础导师主要负责临床医学研究生在校期间的课程学习、实验技术的指导工作,以及基础研究工作。各临床医院导师主要负责基础研究的临床应用。同时,我校利用学校附属医院的资源组建了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根据研究方向,由基础导师和相关临床导师组建联合导师组。例如,基础学院于2017年率先与多家附属医院开展了共建工作,在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创新团队建设、人才共引共培、学术交流、学术论文产出、研究生培养、学科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药学院与附五院通过深度合作,在该院成立了药物基因组学教研室,指导医院搭建了“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并助力医院创立市重点实验室。在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排名方面,附属第五医院进步喜人,首次进入全国医院百强,充分体现了合作共赢的共建成效。
(2)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
基于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的要求,根据学生入学前的科研、就读专业、性格特点及兴趣爱好,导师组制定了个性化培养方案。在基础导师和临床导师的共同指导下,目前有部分研究生已经完成了学位论文开题工作,并且保证每位研究生可以在与研究方向相关的临床科室调研、实习,开展了充分依托临床医学专业资源为基础的医学人才培养服务。
(3)建立积极的学术交流机制
为了让基础研究生深入临床实践一线寻找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也重视临床研究生通过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教学和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为此,就肿瘤、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专题,我校导师定期组织基础和临床共建的研究生开展学术沙龙,展开经验交流并探讨相关问题,最终实现以发现和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有效沟通和共同攻关。在这种交流中,基础研究生和临床研究生可以敏锐地从临床中发现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且可以得到临床医务人员的积极反馈,真正做到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协调发展,并促进医学研究逐渐深入,从而创新了研究生培养模式。
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体双方的问题分析
(1)共建研究生的管理协调机制
随着共建的深入,参与学科共建(以下简称“共建”)的研究生逐渐进入开题阶段或中期考核阶段。这些阶段涉及到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多个管理部门进行管理,且系统性和政策性强,同时,在培养方案和课程学习方面,也要根据学科共建的特色,联合制定学科共建适用的培养方案。此外,由于研究生是由双方共同培养,则其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籍注册、奖助学金评定等日常管理工作也应由双方组成的专属部门进行科学管理。
(2)保密原则和知识产权归属
共建的研究生将有机会参与共建导师(非本导师)的课题研究,其中也可能会了解到一些未发表的成果。这样,面对未发表的成果,没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共建的研究生要遵循保密原则。同时,对于共建成果的署名问题,目前已经制定了相关的协议进行约束和管理,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会面临许多问题。
(3)参与共建的研究生归属感培养
共建的研究生将在双导师的指导下分别进入两个课题组参与课题研究,因为课题组的不固定,有些共建的研究生甚至跨地区、跨学院参与课题研究,学习呈现分散的特点,个体身份在不同的群体中转换,导致共建的研究生不认可自己作为某个群体的成员感,从而不能明确自己在群体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以及所承担和履行的责任、义务和权力,不利于研究生的专业和身心的和谐发展。
3.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体双方的应对策略
(1)建设适应需求的学科专业群
结合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政策,根据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对医疗服务产业需求,学校要动态调整计划,确保研究型学科规模与高技能型学科规模相当,同时通过学科共建建设一批专业特色明显的学科专业,提升学科专业群满足人们的医疗服务需求的能力,实现无缝对接。
(2)优化生源渠道和招生方式
建立“互联网+长效引导、突出优势”的招生宣传机制,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坚持长期宣传引导,突出基础和临床学科联合培养的优势,让本科生树立对学科共建的正确认识和深入了解,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同时,为了让具有较强科研逻辑思维、较强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研究生提前进入课题组,也可以优化招生方式,实行普通招考与直博、硕博连读、申请-审核制等招生方式相结合。
(3)完善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
为了培养“临床视野”和“科研素质”兼具的医学人才,让研究生通过所掌握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敏锐发现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共建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应该进一步完善。比如,根据共建的要求,增加新的培养目标,同时适时进一步完善新模式下的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方面,除了公共课程外,其他课程由共建导师组根据学生自身情况、课题研究方向、培养目标和方案等情况进行个性化培养,适时增加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整合的课程。
(4)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相对稳定的导师队伍是保证学科共建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所在。学科共建的中心就是导师队伍的建设,要在基础和临床中逐渐组建一批分工明确、联合培养研究生、优势互补的实践经验丰富和学术水平较高的“双师型”团队[4]。同时,建立师资培养基地,为学科共建提供必要和重要的科研、教学和培养的人才。
(5)构建协同育人和协同管理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构建协同育人和协同管理是解决高端医学人才供给不足问题的办法。学校要打破学院或医院、学科、专业壁垒,加大投入学科共建的资源,建立“双导师制”,依托学科、教学和科研平台,高起点高标准加强协同育人和协同管理平台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
(6)引质量评价机制
共建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是对学科共建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的客观评价,对学科共建的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共建质量具有重要的引导、判断和激励作用。因此,必须将质量评估机制贯穿于共建的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做到监督进展、发现问题、提供信息、及时反馈。同时,建立科学的分流机制,使研究生都能以最佳的方式完成学业。
基础与临床学科共建下的研究生培养是一种创新的模式。我们认为这种创新模式推动了高素质基础和临床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发展。同时,也鼓励基础与临床学科共建的广度更广,深度更深,从而更好地为医学科学的进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