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教学中初中物理与科技知识相结合的策略
2020-02-14黄维德
黄维德
摘 要: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人们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包括学生与教师无不为国家科技的发展而感到骄傲。初中物理教师通过将科技知识与学生所学的物理知识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有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即是从如何将初中物理教学与科技知识相结合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科学知识;结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物理的教学模式也发生着重大的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而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式已经得到大众的认可与青睐。本文所阐述的将科技知识与初中物理教学相结合的策略,即是在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策略基础上,在教学中融入当今科技信息元素,既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又能够贴合学生的认知理念,加深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一、科技导入教学
科技的进步不仅是国人的骄傲,同时也是帮助教师展开初中物理教学的兴趣点。在物理课程讲解之前或者过程之中,物理教师都可以将科学技术与物理知识点相衔接,为学生学习创设一定的科技情境,以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到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中来。
例如,在教学“液体的压强”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先从国家自主研发的潜水器科技谈起,设计以下教学过程——教师:“同学们,大家知道我国的蛟龙号潜水器吗?”学生:“知道。”教师:“那大家知道蛟龙号潜水器最深能达到水下多少米吗?”学生:“1000米”/“5000米”/“10000米。”教师:“准确地说,是7062米。这个深度已经是相当深的深度了,是我国在海底探索领域取得的重大科技突破”学生鼓掌。教师:“但是,海底有多深大家知道吗?”学生:“不知道。”教师:“据科学家探测,目前海底最深是菲律宾东北部的马里亚纳群岛附近,最深处在斐查兹海渊为11034米,是地球的最深点。同学们想一想,我国潜水器达到7062米就已经是相当深的深度,这和海底1万多米的深度依然有差距。为什么向下深潜会这般困难?”学生:“海底越深,压力越大。”教师:“是的,有些游泳时喜欢潜水的同学可能对此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向下潜水越深,自身感受到的压力就越大,这是因为液体对处于其中的物体具有压强,液体压强的特点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能够引起学生对学习液体压强的兴趣,主动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有利于教师有效开展教学。
二、科技引导教学
科技信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目的,教师还要在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思考。提出科技问题是促进学生思考的必要方式,因此教师在挖掘科技信息与物理知识的对应点时要再深入一步,将科技信息转变为和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以促进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产生思考。
此处依旧以“液体的压强”一课为例,在講述‘连通器原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是哪个水电站吗?”学生:“三峡水电站。”教师:“建设三峡水电站并不容易,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学生:“因为三峡的液体压强大。”教师:“这是一个方面,大家知道水流有上游和下游,一般二者差距并不是太大。但是三峡大坝的上下游之间落差达到一百多米。面对这么高的上下游落差,行驶船只应该要怎么实现通行呢?”学生:“架水桥”/“建设斜着的水流通道。”教师:“有没有成熟一些的办法呢?”学生:“连通器。”教师:“具体要怎么建呢?”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解决办法,最后在教师引导并充分讨论后想出办法,即将上游和下游之间做多次隔断,从而引入到连通器知识的学习探讨上来。
三、开展科技探究式的教学
科技前沿动态是最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知识导入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时时关注科技前沿信息,并将其与所学的物理知识相关联,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引导学生自身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到相关物理知识。
例如,“5G”时代即将来临,教师可以将其与电磁波和数字通讯部分物理内容相串联,引发学生探索“5G”信息通信技术的原理。在讲述“蛟龙号潜水器”时教师不仅可以根据其下潜深度介绍液体压力,同时还可以根据其‘高速传音技术挖掘“声现象”的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对‘高速传音技术的原理探索。在国家“大飞机”技术取得突破时,教师可以将其与“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内容相衔接,引导学生探索机翼的奥秘。
物理是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借助科技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研究自然,探索科技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既要立足于物理课本知识,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科技动态资源,将二者有机结合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鲁宁.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科技馆资源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8.
[2] 宁洪强.执科技利器,行现代教学之路——谈当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意见[J].华夏教师,2018(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