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2020-02-14李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开发实践

李芳

摘 要:现如今我国正在大力推广博物馆研学旅行,而研学旅行本身就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课程。博物馆作为研学旅行的重要基地,拥有着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目前,我国很多的学校已经逐渐开始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并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从而有效开展相关研学旅行的课程和活动。有些学校在研学实践过程中还将专题课程深入融合到学生博物馆研学课程里,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博物馆研学课程内在的含义和自身存在的价值。文章针对当前我国研学旅行教育在博物馆学习过程中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析。

关键词:研学旅行;博物馆课程;开发;实践

我国2016年颁布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中小学教学计划中应充分融入研学旅行。当前我国研学教育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博物馆,博物馆自身的作用也日益凸显。2017年我国教育部确定了部分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实践教育基地,其中就包含了51家博物馆,涵盖了科技馆、自然博物馆、陈列馆等,同时还有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博物馆和科普中心。由此可见,博物馆对于中小学而言是研学教育中主要的核心力量,并且其教育的功能和力量也會逐渐上升。博物馆将自身丰富的资源通过科学的整合,形成一种课程体系,是研学教育的主要环节,对于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博物馆研学旅行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现阶段要求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且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坚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重点,其中主要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在当前的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开展博物馆研学旅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开展研学旅行中,充分有效地开发并利用好博物馆课程是当前研学旅行教育的核心。在目前博物馆研学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或是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强化了学生的内心真实体验,这也是现阶段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在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中,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参观博物馆的藏品,展开深入的发掘和探析,从而有效理解人和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还能够加强学生对各种古老文化、文明、智慧形成一种敬畏之心与自豪之感,进而有效实现在研学旅行观展中逐渐增加学生知识量和探索新鲜知识的欲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产生良好的家国情怀和树立正确世界观。

2 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博物馆研学课程是以培养目标作为主要的依据,同时以参观展览和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为主要体现形式而开展的一种学习过程。博物馆研学课程主要包含了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四点基本要素。同时,博物馆研学课程通常情况下是作为中小学生校本课程出现的,是对学校课本的补充和有效延伸。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其发展成开发文化知识库的钥匙。”然而在当前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中,在某种程度上讲,博物馆本身就是一本活着的书,有着丰厚的教育教学资源。

3 科学设计课程开发、实践创新方法

3.1 以研学单为引导的任务驱动式参观

研学单也被广泛地称为“任务学习单”或者是“研学手册”,也是当前博物馆课程学习中主要的辅助资料。基本包含了研学课程主题、导言、发现与思考,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学生“观而不学”的现象。在实际博物馆研学课程中以研学单为引导,能够使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针对性,同时在参观结束后有利于学生整理出有条理性的认知体系。在研学手册的问题设计上,应当有所转变,也就是将以往博物馆研学课程中单向传播知识的形式逐渐过渡到学生自主探究。还要加强学生与博物馆展品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且有效地实现博物馆研学课程实践性。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学生对博物馆展品深入的思考,有效避开了走马观花形式的参观课程。

3.2 以动手操作视为导向实践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强调了学生参与到博物馆研学课程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很好地加强学生参与研学课程知识构建的积极性,亲历整个研学过程,并且让学生真实体验到博物馆研学的快乐。同时在研学课程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突破以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进而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充分领悟博物馆研学课程内在的知识和技能,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解。例如,在我馆开展的“认识魏碑”研学课程中,首先带领学生参观展厅里出土的北魏碑刻,之后我们还会组织学生进行魏碑拓片的制作。这样的实践教学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互相协作的精神和意识,也让他们更进一步了解了北魏碑刻以及书法的历史地位,还能够深入体会工匠精神。因此,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参与是当前博物馆研学课程中最主要的环节,而且在博物馆研学课程中开展对学生评价体制,也能有效促进学生兴趣和积极性。

4 博物馆研学课程开发的建议

就当前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和设计而言,通常分为明确的研学目标、选取合适的教育资源、课程的完整实施和评价。然而其中首要的条件就是研学教育资源的选择,只有选择合适的研学课程资源,才能够有效地依据博物馆具体的展览情况来明确研学课程内容和目标。在明确研学旅行课程目标的过程中,除了要求学校教师和馆内教育人员参与,更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并积极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从而促进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顺利有效实施。另外,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参观博物馆,并选取一两个展厅让学生自己来讲解,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博物馆研学课程的一项学习内容,这样也会增强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促进博物馆研学课程的有效开展。

4.1 校馆联合开发

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是各中小学生将现有的基本课程与博物馆展览充分结合的一门以实践为主的探究式学习课程,由学校教师和博物馆教育人员共同进行开发和设计,最大程度上利用博物馆的实物性、直观性等特点而研发的课程。学校和博物馆双方都应当秉承共同发展和共建共赢的核心思想,并积极主动地合作,从而加强博物馆研学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有效性。另外,在具体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学校教师和博物馆教育人员需要进行多次、深层次的磨合和沟通,在博物馆研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双师授课”和“双向授课”的教学模式,进而有效实现博物馆研学课程教育的价值。

4.2 师生共同参与

在设计博物馆研学课程主题的过程中,需要在博物馆中研究学习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和主题。同时在课程内容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研学课程的互动性、参与性和趣味性,避免研学课程呆板和缺乏创新。在课程设计阶段需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同时在博物馆研学课程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积极促进学生参与学习方式和方法的构建,并逐渐完善自身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度,引导学生带着全新的思考展开深层次的学习。

4.3 结合学校文化

校本课程本身就是学校在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基础上,充分根据学校办学的宗旨和学生基本发展需求而开发的一些课程。现在馆校合作更应该有效利用当地博物馆资源,并广泛结合学生课本内容来完善和丰富原有的校本课程,这样校本课程的内容会越来越多元化,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实施不仅仅是课程改革的亮点,同时也是学校办学的特色,在根本上推动了当代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博物馆研学正在蓬勃发展,但博物馆研学的良性发展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推进。从博物馆的角度来说,要主动加强与各领域的合作交流,开发面向不同群体、不同年龄段和有针对性的研学课程,并建立完整的课程评价体系,确保研学旅行的有效开展,并真正让博物馆研学旅行成为国家推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形式之一,从而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魅力,让学生研有所学、学有所得、满载而归。■

参考文献

[1]韦倩莹.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实践——以中国木雕博物馆“走进东阳木雕”课程为例[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48(1):142-143.

[2]刘世斌.开发博物馆课程,让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开展深度学习[J].中小学教师,2018(7):40-42.

[3]文军庆.以“博物馆”为支点,构建研学旅行活动课——以北京市海淀区前进小学博物馆课程为例[J]. 未来教育家,2019(1).

[4]于俊霞.小学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开发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

[5]梁爽.博物馆研学旅行探析[J].文化产业, 2018(5):28-30.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开发实践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