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时期后燕金铜佛探析
2020-02-14李建南
李建南
摘 要:文章主要对十六国时期后燕佛教造像样式进行考察分析。通过对定州静志塔地宫的地理位置、出土带有“修燕魏废塔”碑刻和“北魏永兴三年”铭文舍利函分析,认为地宫中出土的五胡风格金铜佛为后燕造像。以此件佛像作为后燕佛像标准,河北隆化出土的一件五胡造像与静志塔像形制相似,现隆化县在五胡时期属后燕且当时当地佛教风气浓厚,认为此像也为后燕造像。通过对上述两件造像考察,总结后燕金铜佛样式,为五胡时期金铜佛的分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后燕;南燕;佛教造像
公元384年,鲜卑慕容垂于荥阳复燕,史称后燕。次年迁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公元396年,北魏攻破后燕都城,后燕被迫退回龙城(今辽宁朝阳)。公元407年,后燕被北燕灭亡。根据《广弘明集》记载慕容宝有随军沙门支昙猛①,及《慕容熙载记》记载后燕光始七年(407)符氏死时慕容熙令沙门素服②,可知后燕佛教兴盛,但在考古材料中暂无明确为后燕佛像实物。1969年,后燕都城定州静志塔基地宫出土一件五胡风格的金铜佛,根据出土的石刻铭文可知静志塔基最早为后燕建立,其地宫出土的五胡风格金铜佛也应该为后燕时期的金铜佛像。
1 静志塔地基出土金铜佛年代分析
1969年5月,定州电力公司挖沟时发现一个方形洞口,同年7月进行了清理。根据出土石刻铭文,可知这是原静志塔的地宫,其内出土一件古式金铜佛(图1,以下简称静志塔像)③。佛像头顶有高大磨光肉髻,发绺磨光,面部偏窄呈倒三角形,细眼阔鼻,圆形衣领上刻有纹样,胸前有三道U字形衣纹,两条手臂纹呈三角形,手印模糊不清,衣角为平面有三道衣纹,结跏趺坐于佛座上。佛座两侧有双狮,中间有线刻纹样。背面有上、下两个榫,分别位于头后部和佛座上端(图2)④。佛像为典型的五胡风格金铜佛。
关于静志塔像的年代,由于造像上没有铭文,只能根据伴随出土文物进行判断。地宫内出土物件丰富,共发现9件北魏到宋的石刻铭文,为考察静志塔寺的年代提供了两个重要线索:一是隋大业二年(606)石志铭文⑤与唐大中十二年(858)石志铭文⑥,两块石刻中都有提到“修燕魏废塔”一词;二是出土物中有一件刻有“大代兴安二年岁次癸巳十一月□□朔五日癸□”铭文石舍利函(图3)⑦。这件舍利函流传有序,在同时出土的隋大业二年鎏金铜函⑧与唐大中十二年定州静志塔寺重藏真身记⑨石志中均有提及此件石函,说明舍利函曾在隋和唐有两次出现,石函应该是兴安二年(453)制作成之后直接埋入地基之中,证实了线索一所提到的“修燕魏废塔”一说法真实存在,所以推断静志塔的建造年代为北魏之前的燕国。
在北魏之前共有两个燕国存在,分别为前燕和后燕,笔者认为是后燕的可能性要大于前燕。首先,后燕于385年定都于定州,静志塔像出土地定州成为后燕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其次,后燕定州时期,君主慕容垂是一位佛教信仰者,唐代道宣《广弘明集》记载慕容垂曾与泰山名僧朗公互通书信,并“送官绢百疋,袈裟三领,绵五十斤”⑩作为供养,加之《陶斋藏石记五所》记载了一件慕容垂建立后燕第一年燕元年所造石佛k。最后,公元396年北魏攻占后燕首都定州,后燕其余势力逃亡龙城(今辽宁朝阳),定州成为北魏的管辖地,这种朝代更迭与石刻铭文所载的“燕魏”正好符合。结合上述三点分析,静志塔寺建立的时间大致为公元385年至396年后燕占领定州这12年间。故静志塔地宫出土的古式金铜佛也同为后燕定州时期(385—396)的作品。
2 河北隆化县三道营村拣选金铜佛
1975年,河北隆化县四道营乡三道村修275省道时在村东采石场粒缝中发现了数件金铜佛,其中有一件高7.3厘米的佛像(图4,以下简称隆化像)①与静志塔像极为相似,笔者认为这此件造像也为后燕时期的作品。分析如下:
①隆化像与静志塔像形制极为相似,高大磨光肉髻,面部偏窄类似于倒三角形,圆宽衣领且前面有小尖,肩膀偏窄瘦,手下衣纹以线刻表示,两侧双狮样态基本一致。两件造像高度为7~9厘米。笔者将静志塔像与隆化像的头部宽度、头部长度、肩膀宽度、底座宽度、身体长度、底座长度、单个狮子的长度做一个长度测量(表1)。由于两件佛像的总长度不同,各个部分的制作也不相同,为了观察两尊像各个部分的相似性,笔者采用比例的方式,将各个部分的长度和自身总长度做一个表格(表2),比例能说明两尊佛像的形制的相似度。
从两个表格可以看出,两件佛像各个部分的长宽百分比差距保持在3%以内,比例几乎相同,表格中两件佛像之间的相差有可能是测量误差或博物馆收集时进行了清理等原因导致。总的来说,两件佛像的形制一样。
②隆化像发现之地属后燕。隆化像出土地河北承德市隆化县四道营乡三道营村位于承德西北部,自公元385年慕容垂复燕至396年北魏攻占后燕都城中山,現隆化县全境归后燕管辖,后燕撤回龙城(辽宁朝阳)后,隆化归北魏,之后一直被北魏管辖。从以上历史发展中可知,隆化在385—396年曾被北燕占领。
③隆化像发现之地佛教信仰浓厚。《资治通鉴》卷一零七载,晋太元十五年(390),“九月,北平人吴柱聚众千余,立沙门长老法长为天子。破北平郡(河北遵化东),转寇广都(建昌县境内),入白狼城”④。法长这支队伍从河北遵化转战辽西,攻克白狼城,直逼后燕留都龙城,由此可知后燕时期僧俗信徒众多,佛教在民间相当流行,所以沙门才有这么大煽动力。隆化县就在这支僧人起义军行径(图5)的附近,以此可知隆化地区当时佛教信仰气息应该比较重。
综上,静志塔地基出土古式金铜佛根据地基出土铭文可明确为后燕时期的佛教造像。隆化像与静志塔像从形制上极为相似,发现之地都曾是后燕归属地,当地民众的佛教信仰也极为强烈,综合以上三点笔者认为隆化像也属于后燕时期的作品。
3 小结
综合以上2件作品,后燕佛像明显特征为面带微笑、肉髻高大、头部和肩部偏窄、衣领前部偏尖、从肩到腰部呈内掖型、佛座呈单层、两侧双狮简化、中间有线刻纹样。这种样式的佛像除上述2件,笔者还发现12件与此类似佛像,如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五胡风格金铜佛(图6)①与列举的2件后燕佛像形制基本相似,高大磨光发髻,头部和肩部偏窄,带有小尖的宽圆衣领,从肩到腰部呈内掖型,线刻双狮佛座,双狮构造样式基本一致,应该也同为后燕时期的造像。在此,笔者做一个大胆的设想,静志塔像、隆化像及辽宁博物馆馆藏像的样式特征是不是后燕的一种金铜佛像模式呢?从搜集的资料分析,非常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