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基层事业单位财务核算问题及建议

2020-02-14王立坤

财会学习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核算对策

王立坤

摘要:2019年1月1日,政府实行新会计制度,新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是制度中不能体现的,这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去解决。本文描绘我国现阶段政府会计制度发展过程进行描述,提出基层事业单位在实行新制度执行中遇到问题及对策,对新制度开展工作提出意见。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收付实现制;对策

一、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状况描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我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是政府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为财政部自2013年1月1日起执行,该制度是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原有会计制度已经实施近十年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账目已经不能如实反映经济事项发生的时间,及相关会计科目计算也不准确,这些因素促使我国政府会计核算需有更高层次的递进,能更好的满足政府管理及财务核算的需求,采用权责发生制虽核算变得较为复杂,账务处理也将有变化,但施行是必然。

《新政府会计制度》2019年1月1日正式实行,事业单位将根据新制度进行财务核算,并进行新财务报表编制。新制度规定,政府将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这次政府会计改革亮点多多,改革亮点也是改革的重点,也是衔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地方。

二、我国事业单位发展演变过程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过程中,一些科目与企业会计科目相同,运用的原理也有趋同之处,这就大大提高了事业单位新旧制度衔接工作的进程。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断演变,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需要,我国政府会计制度从借鉴他国经验到制定我国自主研发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现如今为进一步提高政府会计服务质量,制度建设不断地和国际接轨,制度的完善也在与世界各国之间趋同发展。在19世纪80年代,一些西方国家由于政府财政赤字、服务效率低下,促使政府经济与社会经济已经产生极大的矛盾,一些西方国家政府逐步开始实行权责发生制,并对政府的投入进行成本核算。政府会计核算成本,确认支出时遵守相关新的规定,这使政府与市场经济相融合,政府会计进入市场,进而提升政府会计职能效率,提高政府办事效率。这一过程已经成为国际流行趋势,现有各个国家已经在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实行全责发生制政府会计制度,我国在实行《新政府会计制度》过程中,结合我们国情加以具体化,有效实施新制度。在改革财务制度中有创新、有协调、有发展,全面立体化我国的新财务制度,提高政府部门财务工作效率。

三、实行新制度后相关实务问题理解及举例

《新政府会计制度》采用双分录模式,所谓双分录,是指一项业务即涉及财务会计核算又涉及预算会计核算,在双重模式下进行分录的核算,这样既实现预算会计的执行情况,又能按照权责发生制规则对账务进行全面的核算,可真实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清晰反映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情况。

(一)授权支付收到额度,账务举例

2019年1月15日,甲事业单位为公益性一类事业单位,收到某商业银行转来的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当月授权支付额度10万元。甲单位平行记账模式下账务处理如下:

财务会计账务处理: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00000

贷:财政拨款收入  100000

预算会计账务处理:

借: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00000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100000

预付账款,事项举例:

如在收付实现制会计制度下,一些业务提前拖后,这样造成资金核算不准确,不能如实(实时)反映资金使用情况,造成实际情况与决算不符、账表不符等现象,应在衔接初期进行账务调整。举例:

预付账款,按照新制度要求,实际少记了支出,顾在结转事业基金时就多记了。因事业基金应衔接新制度中的会计科目——非财政拨款结余,顾

借记:非财政拨款结余

贷记: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相关一些会计处理方法,笔者不一一列举。

(二)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不合理,实际情况和账面不符合

新制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进行了规范,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并应补提以往期间折旧费用,并调整2018年度财政拨款结余和其他资金结转结余并进行新制度下累计结余的结转。在这里需要注意,新制度设置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多个新会计科目,原制度下累计折旧属于这些会计科目在结转时,应当将原账累计折旧明细科目账面金额中属于对应科目金额分别转入新账科目。具体参见《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以前年度尚未计提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单位,计提折旧方法可采取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等,方法选择根据单位经济发生事项决定,方法一旦确定后,不得随意变更。

(三)财务报告变化及作用

实行新制度后,事业单位报表也由原来3张表变为新制度7张报表,报表不仅是数量的增加,现报表类型能够清晰反映单位经营、盈利状况,及预算资金使用情况。现阶段事业单位,报表编制说明变得越来越重要,财务信息作为基础,直接体现数据状况,非财务数据对单位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加以说明,能够给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意见。政府财务报告全面系统的描述财务信息,它的双重作用,一对事业单位运营进行管理,二对预算资金使用进行监督,全面系统的反映政府财务受托的责任报告。这从根本上提高论我国政府执政办公的公开透明度,提高社会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四)改革中对政策导向的分析

新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实行此制度的单位也不再执行其他会计制度,内容更加全面,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统一实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目标明确,也可见这次制度的完整性及完备性。2019年,受国际经济驱使,也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已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政府会计也将随着经济潮流順应时代发展,到改革中去。这次改革,事业单位中新制度核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可以借鉴以往企业会计制度核算方法进行处理。

四、事业单位核算制度改革的意义和创新

政府会计核算方法的变化也是发生经济事项过程的变化,事业会计已经从核算会计逐步转变为管理会计,不只是核算方法的改变,经济事项的业务流程也将改变,在该制度下,收付实现制下的抢前拖后将不再有,如实的反映经济事项,及时准确进行会计核算,资产管理,项目的实施,这些经济事项都将进行关联,实现向管理会计的发展。

这次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政府全面采用权责发生制对财务会计进行核算,预算会计仍然采用收付实现制。财政部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首次提出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时至今日,权责发生制的启用经历了实践与变迁,已经可以实际的运用在事业单位的实务工作中。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重点、难点的不断发展解决,以及权责发生制的灵活性、及时性、全面性可以在事业单位管理中得到诠释。2018年,党和国家全面抓机构改革工作,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也在其中,改革不仅是单位之间的合并,也涉及到财务部门及资金的合并。对机构合并当中出现的多个财务部门合并为一体,必定涉及诸多财务问题,会计制度改革将与之同步进行。

五、实际工作中的改革任务

新制度上线,财务人员素质也将面临挑战,经济事项将跟企业同步发展,这要求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首先,财务人员应充分学习《新政府会计制度》,领会制度本身的含义,灵活运用,将规则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其次,搞好诸如资产的清查整合,合同管理及账务的规范工作,做好2018年度到2019年度的财务数据对接工作。再次,2019年度,国内一些学术研讨部门相继开展关于政府新制度改革发展活动,成立研讨组等部门。各省市也相继举办新制度培训会议,利用本地区财会界高端技术人才,对新制度试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研究解决,并对本地区基层财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对于新制度的理解及运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永义.政府会计制度首次执行日的账款调整[J].财务与会计,2018 (17).

猜你喜欢

新政府会计制度核算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我国金融机构投融资业务碳核算研究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乡镇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挑战及对策
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创新
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创新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体系分析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