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巫医心理暗示治疗的有效性

2020-02-14赵常安

商情 2020年1期
关键词:心理暗示有效性

赵常安

【摘要】医学上有这样的说法:“医源于巫”,简单来说指的是:“医学起源于巫医。”在原始社会时期,医药刚开始萌芽,人们的对于疾病的本质认识有限,就把不能理解和无法解释的事,都归之于神。特别遇到疾病及重大灾难时,一般都会乞求于神灵的护佑。慢慢的医学与宗教、迷信、神学、巫术结合起来,时间长了,就逐渐产生了以祷祝为职业的巫医。巫医虽然是借助鬼神给人治病,但也掌握了一些民间的经验药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慢慢的在当时盛行起来。之后,随着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医学逐渐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从巫中逐渐分离出来。那么巫医所采用的心理暗示治疗是否有其合理性及有效性呢?

【关键词】巫医  心理暗示  有效性

一、心理暗示治疗的历史渊源

中医学心理暗示治疗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遠古时代的祝由术,《黄帝内经》记载到:“余闻古之治病, 惟其移精变气, 可祝由而已”。此外, 根据《五十二病方》“尤 (疣) 方”中有“祝尤”二字, 所以一部分学者认为这是“祝由”的最早提法。祝由术传说创自于苗父, 经夏、商、周、东汉、南北朝之后, 祝由术渐渐完成了从“巫”到“医”的转变, 而在隋唐时代, 流行于民间的祝由术得到了官方的承认而且已经成为历代医事制度规定的专科。在古代,由于认知的局限性,人们普遍具有迷信思想,再加上生病时十分容易幻想,对于健康的急迫心理,而巫医正是利用了这一心理,对其治疗的病人进行心理暗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现代心理暗示疗法的研究

现代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而心理学认为:暗示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活动,它可以通过自我的意念或他人的言语来调节人的情绪,心理暗示有积极的也有负面的在中国古代人们都知道的“杯弓蛇影”故事,就是因某种错觉疑神疑鬼而产生心理障碍,导致疾病。近些年来,心理咨询师及心理医生们通过正确运用心理暗示的积作用治疗了临床上许多心理疾病如:精神性的失语、癔症、顽固性的失眠等。期望定律告诉我们:当我们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期望的时候,我们所期望的事物就会出现。而正是因为其积极的心理暗示,使人产生一种正能量的情绪连锁反应,对于恢复疾病及战胜病魔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望梅止渴”故事,曹操就是利用心理暗示的力量,增强士兵战胜困难、不断进取的信心。其实心理暗示治疗,言辞的真假本身并不是十分重要,重要的是使患者相信是真的,在现代医学发展的今天,心理医生扮演着这样的角色。而在古代,尤其是对于那些相信神秘法术的人而言,巫医、占卜师、解梦师的话尤其有效。

三、巫医产生的客观条件及治病特点

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曾这样记载:“俚俗有病必召巫觋而祭鬼神,士夫咸笑其信巫不信医,愚谓此可悯恻而不可以笑也。夫民虽至愚,然孰不思趋利避害?况性命所系,晓然易见,若医者能愈人疾,彼何为不用?盖岭外良医甚鲜,药类尤乏,且山谷海屿之民,何从而得医药?所以不免信巫也,岂得已哉。一方面揭示出巫医的存在可能与当地缺医少药的客观环境有关,另一方面反映出巫医的存在也与民众的认知水平相关。

纵观巫医治病普遍会使用一些特定的语言或行为方式施用催眠、暗示、激发、隐喻等,使病人相信疾病是由鬼神所致,通过所谓的驱魔、祷祝,让病人生病的恐惧、忧郁、不安、焦虑等情感被释放出来,找到让病人信服的理由和自己的心理支撑点,最终接纳现实,战胜疾病,对于由情志所诱发的各种心理疾病往往效果很好。临床上可见癔症性性格的人或存在心理障碍的人越容易进行心理暗示,其治疗的关键点在于使病人相信,而巫医恰恰扮演了这样的角色。但是对于一些急危重症则效果甚微,由此也反映了巫医治病的局限性。

四、苗族的巫医文化

在少数民族医学中,其中的苗族医药受巫医的影响很大,苗族巫师是苗族文化的集大成者, 除了会基本医药学方面的知识, 还要掌握苗族各种历史传说和神话, 精通各种祷词和咒语, 会施行各种巫术技能并掌握各种鬼神的特点。苗族巫医治疗中所使用的符箓、咒语及操作方式具有明显的隐喻特征, 以此实现对患者的心理暗示, 其隐喻的内容则体现出苗族文化的核心特征。但是我们在传承的基础上,需要明白巫医文化的存在有其客观因素,特别是湘西苗族盛行的“蛊文化”及“水化疗法”十分神秘,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必须认识到其局限性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苗族医药在骨伤、消化系统、风湿疾病等方面都有其优势,但是巫医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苗族医药的发展,我们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应本着求真务实、科学合理的态度去服务大众,不可过度扩大其神秘色彩,才能更好的发挥苗族医药的魅力。

案语:癔症性失语本身发音结构没有问题,多因不当、过激的情志因素而发,治疗可据中医理论,开胸散滞,取上病下治之意,宣通上下气机,再适当配合积极地心理暗示治疗,从而找到合适的方案进行积极引导,加深对痛觉、肢体活动等的暗示,减少不良刺激,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结语: 巫医的心理暗示疗法在一定的时期有其自身发展的特色,对于某些心理障碍疾病取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其特定的治疗方式及神秘色彩很容易成为一些心术不正的人诱骗他人钱财的工具,严重者耽误了急危重的抢救时间,贻害他人性命。不可过度夸大及渲染其神秘色彩,应清楚的认识到其局限性,本着治病从简,治病求真的医学态度,才能不违背巫医之医者的身份。随着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及不断探索,现代心理暗示疗法也在巫医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通过吸收、兼容、摒弃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对于临床很多精神性疾病有其显著的治疗效果。巫医心理暗示疗法有其合理性,但是必须不断加以发展、使其更加科学性。医学的目的在于治病救人,心理暗示疗法更加重视心理健康,其有效性是明确的,对于临床遇到的各种疑难心身疾病,心理暗示疗法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但是必须正确运用,合理引导,才能达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张丽君.《五十二病方》祝由之研究[J].中华医史杂志,1997.

[2]佟欣,赵法政,左军,宋锐,迟梦雅,佟子林.中医心理暗示疗法的来源及医疗应用[N].中国医药导报.2015.

[3]詹鄞鑫.巫医治疗术“有效性”析论[N].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

[4]吴小勇,陈瑶.苗族巫医文化的心理学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

猜你喜欢

心理暗示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让优秀成为习惯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心理暗示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的心理暗示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