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中的“孤岛”空间
2020-02-14李玥融
内容摘要:张爱玲在中国文学转型時期,用笔塑造了一个封闭式、独立于主流之外的“孤岛”空间。一方面,“孤岛”空间是张爱玲日常生活题材的叙事空间,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人物关系和内心情感,展现出她对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照;另一方面,“孤岛”空间是张爱玲客观冷静的创作态度统领下的带有作者隐含话语的文学空间,体现她既都市又民间、既传统又现代的立场。这一立场奠定张爱玲在都市民间道路与传统和现代交融上的开拓意义,为她在海派文化和现代都市市民文学传统中寻找到其独特的定位。
关键词:《倾城之恋》 “孤岛”空间 隐含文本
一.“孤岛”空间
“孤岛”是指从1937年11月中国军队撤离上海到1941年12月租界全面沦陷这一时期的上海法租界与公共租界。唐文标用“上海孤岛”一词定位1943年至1945年的上海,彰显张爱玲身处沦陷区不得不规避政治题材的创作背景。可见“孤岛”一词已不仅仅是时空上的能指,更具有文学层面的涵义——“封闭的”、“独立于主流之外的”。
因此,笔者借用这一词形容张爱玲在都市现代化大空间中开拓出另一种文学空间:在时代交替之际,小市民封闭式的日常生活叙事空间。其显著特点是与现代化进程背离、与战争主观隔绝,在张爱玲笔下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公馆。
在《倾城之恋》中“孤岛”空间不仅只有白公馆,还有香港巴丙顿道的新家。张爱玲借用细节令我们感知空间特征,把握其中所附着的隐含所指。张爱玲善用的空间表征媒介是意象。本文以白公馆和香港新家均出现的“楼梯”意象为切入点,分析作者通过建构意象,呈现出“孤岛”空间的深刻内涵以及背后的隐含文本。
二.“楼梯”意象的深层意蕴
“楼梯”在张爱玲话语体系里,绝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楼梯的高度令人产生危机感,尽头的未知性又给人带来恐惧,《金锁记》中楼梯“一级一级上去,通入没有光的所在”①,令人毛骨悚然;而楼梯的延伸性造就了它的神秘感,《心经》中的“独白的楼梯”——因为楼梯长,“单独的上去或是下来,总喜欢自言自语”。可见,张爱玲在使用“楼梯”意象时往往赋予深层含义,在《倾城之恋》中有以下三种含义。
1.旧与守旧。“流苏只得扶着徐太太下楼,楼梯又旧,徐太太又胖,走得吱吱格格一片响。”②表面来看,楼梯很旧,走起来“吱吱格格”摇摇欲坠,但下一处“楼梯”的出场则使这一意象的深刻含义浮出水面。“流苏突然叫了一声,掩住自己的眼睛,跌跌冲冲往楼上爬,往楼上爬……”,流苏失了态地爬楼梯是因为她对这个“神仙的洞府”有一个彻悟的观察。“这里过了一千年,也同一天差不多,因为每天都是一样的单调与无聊……这里,青春是不希罕的……一年又一年的磨下来,眼睛钝了,人钝了。”白公馆可怕的不只是停滞的生活,更是这种枯燥与死寂埋葬了一代又一代的青春,压制甚至侵蚀了人性。可见,楼梯的旧同时暗示着白公馆的守旧,“吱吱格格”作响象征白公馆所代表的封建制度与思想岌岌可危,“孤岛”空间不仅封闭落后,与时代发展背离,而且带着传统的弊端:腐朽、淫靡。故而,即将坍塌的“楼梯”也暗示着白公馆消亡的必然性。
2.岌岌可危的人际关系。“她起初倒觉得不安,仿佛下楼梯的时候踏空了一级似的,心里异常怔忡”,这是白流苏与范柳原爱情博弈时的心理描写。可见,“楼梯”在白流苏心中是危险与不安的象征,也是张爱玲对人际关系的一种指射——自私冷漠、矛盾重重。“果然三爷三奶奶四奶奶一路嚷上楼来”,他们并非真的为流苏的未来考虑,而只是想借流苏前夫之死为由头撵她出去;连母亲也“一味的避重就轻”,让流苏不禁回想起十年前的雨,“隔着雨淋淋的车窗,隔着一层无形的玻璃罩——无数的陌生人。人人都关在他们自己的小世界里,她撞破了头也撞不进去。”通过时间的错位和情节跳跃性的发展,在片刻内空间地并置不同意象,让我们既看到白公馆这一“孤岛”空间,又通过“雨”这一意象的联想,深刻地描绘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人心的冷漠,令人窒息绝望。
3.时代女性命运的缩影。在香港的新家又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空间,“一间又一间,呼喊着的空虚”,流苏在楼梯上有一段心里独白:从小时候“在屋子里剪个指甲也有人在窗户眼里看着”想到“现在她不过是范柳原的情妇”再到“怎样消磨这以后的岁月?找徐太太打牌去,看戏?然后渐渐的姘戏子,抽鸦片,往姨太太们的路子上走?……她管得住她自己不发疯么?”独特的楼梯意象与片段的时间交织网出了人物的内心与作者的潜台词,这刹那间的心理活动实际上是整个时代大多女性一生苦楚的微观缩影。楼梯这一空间意象打通了时间的过去与未来,无论是流苏的过去与现在,还是她对未来的设想,都看不见一点光明,只有无尽的空虚与苍凉。这也反映出新旧交替的大时代浪潮下女性的悲剧:身份危机与生命意义的缺失。
三.独特视角下的隐含文本
“楼梯”为代表意象建构的“孤岛”空间不仅是张爱玲日常生活题材的叙事空间,也是作者客观冷静的创作态度统领下的带有作者隐含话语的文学空间,体现她既民间又都市的立场和既反传统又反现代的思考。
1.都市民间:远离政治话语的世俗人情描绘
“都市民间”概念源自陈思和教授的论文《民间和现代都市文化》③,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强调民间,远离政治意识;另一方面强调都市,描摹世俗生活,展现积淀在市民记忆中的都市民间文化。张爱玲这一立场的形成不仅由于沦陷区对政治现实题材的规避,还源自张爱玲的人生感悟,“这是乱世……将来的平安,来的时候,已经不是我们的了,我们只能个人就近求得自己的平安”④。“孤岛”空间是战争的避风港,只有饮食男女的世俗人情描绘,通过这种书写,张爱玲真实再现了小市民在战乱时期的精神图景:比起对国家存亡的关注,更多的是三餐肚饱的思量。因而,“从腐旧的家庭里走出来的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⑤,她只是一个物质的、自私的小市民,所想的只有自己的一点点容身之处,但这恰恰是人生的永恒命题。张爱玲对“传奇”进行解构,通过平淡琐碎的日常题材展现“人生的素朴的底子”,透过平凡琐事发现永久的人性,她透过“孤岛”空间展现那些原来被遮蔽的、埋藏在小市民记忆中的都市民间文化,使文学转向对普通小市民都市日常生活的重新发现。
2.反传统的现代与反現代的传统
王富仁认为张爱玲“像鲁迅一样俯视着人类和人类文化,并悲哀着人类的愚昧,感受着人生的苍凉。”⑥因为张爱玲继承了鲁迅的批判精神,但又有个人坚持与思考。一方面,她是传统与现代的批判者。她用现代意识探索大家庭如何在新时代沉沦,人们如何厮混与垂死享受。她还揭示现代文明危机与人们生存困境:金钱物质对人心腐蚀,导致人情冷漠,白公馆因为金钱利益而纷争不休;以及在传统与现代碰撞下,个人身份危机与生命意义的无处可寻,白流苏即使挣脱出旧式婚姻的牢笼,却不被家族容纳,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只能以嫁人为职业,而不关乎爱地再跳入另一个“孤岛”空间中。张爱玲对传统与现代的批判体现在她对大家庭亲情关系的讽刺、传统爱情模式的解构和人生意义的窥视,她直视社会的种种弊端,揭示人自私、丑恶的一面,对现实人生具有启示意义。
另一方面,张爱玲是传统的接班人和现代的开拓者。陈子善说她是“骨子里渗透着浓厚的古典趣味,感受与表达上又具有深刻的‘现代性”⑦。在意识形态领域,张爱玲不盲目跟从五四激烈反传统的浪潮,《倾城之恋》中可见她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她借范柳原之口道出了“死生契阔,与子相悦”的人生感悟,由“孤岛”空间中的胡琴体现出她对民间传统戏曲的热爱。她对都市的描绘也透露出现代化的倾向,然而,区分作者和作品现代性的东西不仅仅是哲学或意识形态方面的观点,而首先是感知时间,尤其是感知现时的不同方式。⑧张爱玲在笔下的“孤岛”空间展现她很强的时间意识和开拓精神。第一,她通过取消时间印象的现实感将“孤岛”空间渗入“古老的记忆”中,“神仙洞府”般的白公馆具有长久的时间跨度,它是静止的,也是沉重的,带有中华文化传统的重量。第二,张爱玲通过改造时间对空间进行建构。张爱玲是从中国的生活形态去观察时间,把时间写入‘参差的空间的。⑨在她笔下,时间具有可塑性,白流苏在香港新家楼梯上的“时空旅行”,时间转变与场景跳跃均为了凸显空间的“空虚”来体现一个女性乃至大多数时代女性的悲剧命运,并更进一步审视人生意义。第三,伊夫·瓦岱在《文学与现代性》一书中划分的一种时间类型“空洞的现时”可以用来形容张爱玲“孤岛”空间的人物:一方面,他们很难脱离传统的生活方式,而另一方面,他们却又难以接受当代的社会价值。”这种空洞的“现时”,令人们困惑、失落,反映出新旧时代夹缝中人们的生存困境。叙述者的时空、小说故事的时空和作者的创作时空相互穿插,构成“孤岛”空间的叙述时空,展现张爱玲对传统与现代的批判和接受,并通过时空交融的现代性叙述手法,描绘小说人物的生存状态,体现作者对时代社会的现实反思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蕴含着张爱玲苍凉的人生感悟与审美意识。
四.结语
张爱玲小说叙述常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但并不意味着作品抹杀了一切主观因素痕迹,“孤岛”空间正是一个展现小说人物的性格命运又体现建构者张爱玲隐含文本的双重视阈,张爱玲通过这样的独特视角,凸显她对小市民世俗化题材的关注与世态人情的人生彻悟,以及对传统与现代的批判和接受,展现张爱玲既民间又都市、既传统又现代的独特立场。正是这种特殊立场奠定了张爱玲的文学地位:精英文学与通俗文学的打通者。她的创作主张和实践,对“五四”以来精英文学的负面影响是一种匡正,对“五四”以来精英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交汇交融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能,从而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改写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进程。⑩张爱玲在都市民间道路与传统和现代交融上的开拓意义,为她在海派文化和现代都市市民文学传统中寻找到其独特的定位。
参考文献
①张爱玲.《金锁记》载《倾城之恋》,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第259页。
②张爱玲.《倾城之恋》,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第166页。(本文有关该小说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③陈思和:《民间和现代都市文化》,上海:《上海文学》,1995年第10期,第62页。
④张爱玲.《流言》.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⑤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⑥王富仁.《中国现代短篇小说发展的历史轨迹(下)》.《鲁迅研究月刊》,1999(10).
⑦陈子善.《说不尽的张爱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⑧伊夫·瓦岱.田庆生.《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0页。
⑨孟悦.《中国文学“现代性”与张爱玲》,《回望张爱玲镜像缤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138。
⑩东方辍煉:《张爱玲的风气》,上海:《(太太万岁)演出特刊》,一九四七十二月,第7页。
(作者介绍:李玥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16级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