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科教学的联系

2020-02-14汤中元

学周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

摘 要: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与繁重的课业压力,使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关注的重点话题,并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在实际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联系并不强,并未充分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价值。为此,文章探究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科教学之间的联系,从其关系入手有效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04-010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4.100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联系

良好的心理是小学生发展与成长的基础,其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与表达,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其行为上会做出正常人不能理解的行为,而且思想更加偏激,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更为激烈的举动,其无法按照正确的发展方向逐步完善自己的价值观,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因此,必然会对学生学科学习的效果与学习质量产生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分解细化融入到学科教学中,通过具体的课堂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与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舒缓内心,及时解决学生内心的困惑与迷茫,让学生始终能够坚定内心的初衷,以端正的态度面对学习,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1]。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策略

(一)在学科教学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从现阶段小学生各学科教材的内容来看,其中存在诸多可挖掘的地方,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也十分丰富,因此,在教学中各科教师应有意识的开发资源、利用资源,将学科教育作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例如,在语文、生活、社会等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十分明显,从这些中可以将健康教育目标细化,不知不觉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渗透给学生。

同时,在小学教学中,一些实践性较强科目的实践活动也是引导与教育学生心理的重要渠道。例如,在数学学科教学中,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与兴趣,让学生形成学科思维,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会采用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通过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空间,让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擅长的方法进行学习,锻炼学生的能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因不同的原因出现问题,导致最终的答案出现错误,或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解决,其内心都会产生一定的波动,或沮丧、或气馁[2]。面对这样的情况,数学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并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与教师交流,能够及时表达自己存在的困惑,通过教师合理的引导,帮助学生重拾自信,并教会学生缓解内心压力的方法。

除此之外,小学教学中应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让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避免过于强势的教学模式影响学生的自尊心。首先,要从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出发,教师要给予学生表达自我与表达个性的机会,并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在学习上以及自我的表达上获取自信;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将重点放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重视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以及学科素养的养成,培养学生的自信,从而激发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就感,从而也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二)合理利用外部环境,有意识地熏陶学生、感染学生

一方面,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教学评价是学科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点评、学生之间的互评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完善的教学评价价值,从客观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成长展开评价,让学生对自身的优点与缺点有客观的认知,从而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优点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并逐步改善自己的缺点[3]。

另一方面,在课堂秩序管理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课堂秩序的管理对提升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课堂秩序管理并不是保障课堂安静、学生不搞小动作,而是引导学生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而在这个过程中也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将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教师通过引导其完成学习任务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展开及时的引导,让学生能够从容地面对心中的负面情绪,掌控好自我。

综上所述,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发展形势,从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提升人才能力与综合素养都有着重要的帮助。因此,小学教师应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科学融合,实现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斌.新形势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35):270.

[2]陈铮.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实践的思考[J].文存阅刊,2018(23):134.

[3]肖秀玲.关于家校合作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探讨[J].学周刊,2018(31):156.

[责任编辑 万淑蕊]

作者简介: 汤中元(1978.11— ),男,汉族,甘肅武威人,小学二级,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以及心理健康研究。

课题项目: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1505。

猜你喜欢

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