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高中物理衔接探析

2020-02-14田振雄

学周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衔接新课程改革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物理越来越受重视,可是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却让人担忧,尤其是高一新生物理素养低下,学习兴趣不高,这种现象成为困扰高中物理教学的一种常见问题,也是高中物理教师最头疼的一个问题。这种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如何有效转变这种情况?这些问题值得初高中所有物理教师深思。对此,笔者从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问题出发,提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希望能促进我们的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高中物理;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04-002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4.022

物理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被大部分学生公认为难学科目之一。尤其是上了高中之后,随着难度的增加,就算初中时成绩优异的学生都普遍觉得学习压力很大,学习效率不高,往往“事倍功半”,学习成绩不能让自己满意,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严重受到打击。如何摆脱这种困境,值得所有物理教学人员深思。笔者从初高中物理衔接的必要性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来一些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措施,希望能有效地转变我们面临的这种情况。

一、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必要性

(一)初中物理是高中物理的地基

初中物理看似简单易学,学生学习成绩也普遍理想,但是初中物理却是物理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初中物理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以后学习物理的情况。初中物理就是物理学科的一个入门,初中物理就是高中物理的地基。在入门阶段,能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物理素养的高低。物理素养的高低又决定着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物理学习的进展。

(二)初中时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中物理学习的起点

无论是初中物理学习,还是高中物理学习,都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物理学习端正的学习态度。俗话说,“良好的学习态度是成功的一半”。为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能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能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高中物理的学习。另外,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是学生提高成绩的法宝。所以说,初中物理教学与高中物理教学具有连续性,不能独立进行,而应该有所衔接。

二、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措施

(一)温故知新,做好知识的迁移

有的学生在初中时学习成绩还算不错,对自己也有信心,但是进入高中以后,之前的那种优越感和自信心就会逐渐被消耗掉。为此,在高中物理教学时,教师在备课环节一定要把握好分寸,一定要循序渐进,由学生熟知的初中物理知识引入高中物理知识,方便学生从熟知的知识开始,给学生一种“久违的熟悉感和亲近感”。这样,学生至少在心理上不会排斥,学生的激情也就会被调动起来,他们也就会跟随教师的思维前行,并在教师提出问题时进行自主思考。

(二)继续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学法指导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对于学习物理至关重要,但是好多学生上高中之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没有及时调整,学习效果不佳。为此,高中物理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思维、学习方法,并在必要时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引导学生弄清楚物理規律的来龙去脉,搞清楚物理概念的内涵,建立物理模型,掌握物理模型所遵循的相关物理规律,从而形成物理知识体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要有了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学生就会慢慢形成自己的物理思维能力。另外,在解题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应用数学语言、数学工具、数学表达式把物理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实现难度跨越。

(三)加强实验教学,为高中物理知识学习奠基

物理教学,是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组成的,二者互相补充,缺一不可。为此,初中物理教师在讲授理论的同时,应该注重物理实验,将物理实验和理论教学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之上,不要有偏重。好多物理定律、物理规律的得出都是通过物理实验取得的,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让学生感受整个实验的全过程。教师如果只注重物理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激情,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对物理学习的信心。重视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高中物理复杂规律的理解。

(四)加强初高中合作,为物理教师沟通开辟渠道

物理教学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初高中物理教学一直是独立的,各自为阵,没有做到有效衔接。这种情况会导致物理教学失去可持续性与科学性,甚至导致学生对一些物理概念产生错误认知。另外,高中物理教师没有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物理基础,无法准确定位,只能凭借经验开展教学。对此现象,我觉得应该加强校际合作,促使初高中教师多沟通、多交流、多走动。我们可以通过教学研讨会、听课、评课等方式让初高中物理教师互动,让初高中物理教学不再留有空白,使得初高中物理有效衔接起来。

参考文献:

[1]高渊.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探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4).

[2]张飞飞.初高中物理衔接问题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5(23).

[责任编辑 杜建立]

作者简介: 田振雄(1982.10— ),男,汉族,甘肃通渭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学。

猜你喜欢

衔接新课程改革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