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模式下养殖环境调控
2020-02-14丁章禄解勇刚
赵 硕,徐 蜜,丁章禄,解勇刚
(资阳市雁江区迎接镇畜牧兽医站 641300)
自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以来, 家庭农场的发展得到了各地方政府的重视。2015 年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的意见》,成为四川首个专门针对家庭农场发展的文件。2019 年四川发布全国首个省级家庭农场培育行动方案到2022 年全省培育家庭农场5000 户以上。 家庭农场的发展可以激发农村经济活力为农民增加收益, 提高农村闲置资源的利用效率。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前三季度猪肉价格上涨21.3%,涨幅比上半年扩大13.6 个百分点。 7~11 月份畜肉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见图1。
由上图可知7~11 月份居民畜肉类消费比上年同期均成增加状态,而且今年消费价格指数呈递增情形。 在当前畜肉价格连续同比上涨的情况下,增加家庭农场生猪养殖,可以稳定猪肉价格降低居民消费占比还能综合利用农村人力、物力资源。 因此,家庭农场在面对疫病传播时积极调控就显得十分重要。
1 改善家庭农场养殖环境
猪生产性能受遗传基因和生长环境共同作用。 好的环境有利于优良的遗传因子表达, 通过改善环境为生猪的生长发育提供保障,一方面可以提高料肉比降低养猪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疾病发生率使生猪产品安全和提高出栏率。
养殖环境直接影响猪群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在生产实践中除了厂址的选择、搭建应格外重视外,还应从养殖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密度考虑。 优化养殖环境为猪群提供舒适的生存条件,可以更好的使优良性状得到表达。 有研究表明,当畜禽处于良好的环境中,不但可以提高产奶量、肉质品质,还能对其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1]。
1.1 温、湿度
家庭农场受温、湿度影响较大,一方面生猪需要特定的温度范围维持体温,另一方面细菌和病毒只有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才能存活。 因此,做好家庭农场温、湿度的调整可以使生猪正常生长发育,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有害致病菌滋生。 猪在各阶段的体温存在差异,仔猪为38℃~40℃,由于仔猪消化、呼吸系统发育不全,体温调节机能不够完善容易发病,需要做好家庭农场的保温工作,农场空气温度应控制在28℃~32℃。 针对有一定抵抗能力的育肥猪自身温度在38℃~39.5℃之间, 一般春秋季节室温就可满足,在冬夏季节应将猪舍温度调试到15℃~23℃。
研究表明,温、湿度过低或者过高容易导致冷热应激,生猪福利受到抑制。 高温、高湿情况下,畜禽通过皮肤散热的能力差,导致体温升高引起热应激,畜禽容易患细菌、寄生虫类疾病,饲料容易发霉变质。 低温、高湿时,畜禽非蒸发散热增加,导致体温降低引起冷应激[2]。 生产中,高温环境易使繁殖母猪发情推迟甚至停止生长,高湿环境会造成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因此,在进行防暑的同时应该注意猪舍的相对湿度适宜范围在60%~80%之间。
温湿度对细菌、病毒、寄生虫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空气湿度较大有利于寄生虫、细菌的生长,导致猪球虫病传播[3]。 家庭农场通过对温湿度的调控对非洲猪瘟(ASF)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非洲猪瘟病毒特性表现为耐寒不耐热,在60℃条件下20min可以灭活,-20℃可存活数年,因此,农场做好冬季保温工作尤为重要,既可保证生猪的正常生长又对病毒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实际生产操作中, 冬季猪舍可以适当添加垫草有助于生猪维持体温平衡,同时能提高躺卧的舒适性。
1.2 密度
猪舍的饲养密度除了对行动、睡眠、采食有影响外,还能影响舍内的空气质量以及温、湿度等。 单间猪舍饲养密度较大,一方面会使猪群散发出的热量过多从而提高舍内的温、湿度,也导致有毒有害气体、细菌、病毒的加速流动传播。 有研究测定了饲养密度为1㎡、2㎡、3㎡/头的母猪血浆游离皮质醇水平,1㎡/头游离血浆皮质醇水平显著升高, 皮质醇作为衡量畜禽应激的主要指标,浓度越高越能说明家畜生长机能受抑制[4]。 密度小不利于管理,造成投资利用效率低下,因此,适宜的密度有助于猪群体的生长发育更好的发挥自身特性。 实际饲养中一般要求仔猪0.3~0.6㎡/头,育肥猪0.8~1.2㎡/头,后备公猪4~6㎡/头,为了保证精液质量使优良性状得到表达。 种用公猪所占空间相对要大些,在8~12㎡/头之间。
1.3 通风
炎热季节, 当猪体通过皮肤蒸发散热达不到降温效果时,常会发生热应激导致呼吸加速,通过依靠墙体来驱散多余热量。饲养过程中给予适宜的通风能加速猪体的散热, 对于提高其生产力具有良好的作用;冬季要防范舍内风速较大,尤其是穿堂风会降低猪群生产性能,特别要注意仔猪防护。
通风换气对调节猪舍环境十分重要,畜舍内通风有利于调节温湿度,降低有害气体硫化氢、氨气、二氧化碳浓度,还利于清除空气粉尘,多尘环境容易引发猪呼吸道疾病。 因此,猪舍通风有助于清理有毒、有害气体,并起到一定的应激防范作用。 目前,家庭农场以自然通风为主,加以辅助机械通风,前者作用范围大可以对整个场区产生影响,后者作用具有针对性、可控性,可以很好的调节空气流通,维持圈舍的温、湿度和空气质量,二者相互发生作用[5]。
1.4 光照
家庭农场猪舍若选址科学搭建时考虑到光照因素,一般不用补充光照就可以满足其采食以及正常活动的需要。 适宜的自然光照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加强猪群对钙的吸收。 猪对光照的敏感性不及肉羊和家禽,研究表明,光照除了可以影响到羊只的繁殖能力,还对羊绒影响也较为显著,当羊只受光照时间为16h,低光照情况下羊只的发情数上升,血浆中的褪黑素提高明显,差异显著(P<0.05)[6],在对鸡的影响实验中发现间歇性光照不但可以提高日增重还可以降低应激反应的发生。
1.5 粪污处理
农场猪舍产生的粪便除了用来生产沼气还可以收集起来作为肥料施撒进田, 由于家庭农场机械化程度不高并且缺少一定的管理手段,对粪污处理方法存在清理不及时和堆积现象。 如果舍内粪污不及时清理会产生硫化氢、胺等有害气体,这些物质一定程度上影响猪的生理机能导致母猪黏膜充血, 中枢神经调节能力下降,并间接危害人体的健康[7]。 长时间舍外堆积除了滋生细菌、病毒,还会对土壤、水体、空气产生污染,有研究表明,当污水渗入土层里氮、磷、钾等营养成分富集会给农田作物带来危害,土壤氮元素过多会产生超量亚硝酸盐,推迟农作物的成熟时间,严重时导致蔬菜中亚硝酸盐成份超标,被摄入人体的话致使细胞缺氧引发健康问题, 磷、 钾元素过量同样不利农作物的生长,发生蔬菜的叶片黄化,腐心病等对蔬菜质量起到负面影响,如果检测时不能及时发现处理会对食用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8]。 生产中粪污的长时间堆积对人畜健康都会产生一定的危害。
家庭农场粪污处理常采用人工清粪和水冲清粪。 人工清粪需要猪舍设计长条形排粪沟, 人工操作时让粪污流入排粪沟槽内以便收集到储粪场或者进入化粪池。 水冲清粪主要适用于小块状以及黏着性较小的粪污或使用漏风地板的圈舍利用水冲压力冲进粪池内。
2 农场环境消毒处理
农场卫生是保障家畜健康生长的基本条件。 通过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是养殖户常采用的手段。 有效的消毒制度可以避免疫病传播,为生猪营造安全的舍饲环境。 研究表明,猪舍的消毒措施不仅可以降低有害病原微生物的数量, 还能阻断有害病原微生物从外部传入, 显著降低了细菌性疾病及病毒疾病的发生率[9]。 因此,是否做好消毒工作将直接影响猪群的疾病发生概率,尤其是在非洲猪瘟多发的情况下,作为高接触性传播疫病,通过消毒阻断其病原体是较为科学的预防方法。 目前,常采用的消毒类型有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 物理消毒主要采用高温、煮沸、加热、紫外线照射等对特定器具消毒。 化学消毒是通过化学试剂进行杀灭病毒,市场购买渠道较多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广泛。
2.1 舍内消毒
猪舍消毒分为带猪消毒和空舍消毒,由于猪对消毒剂会产生反应因此需要根据农场养殖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剂。 除此之外,地面、墙壁、器具等还应注重消毒方法,研究发现,同种消毒试剂对地面和墙壁均匀喷洒前者消毒效果优于后者, 可能原因是墙壁不易清洁导致微生物寄存多于地面, 在实际圈舍消毒操作中尽量直接对着墙壁均匀喷洒[10]。
猪舍清空消毒, 首先对舍内粪污清理, 然后清洗地面、墙壁、器具等,喷洒试剂或者石灰粉消毒,清扫干净后可用甲醛和高锰酸钾(2:1 配置)熏蒸,2~3d 后打开门窗通风吹散舍内刺激性气味。 带猪消毒应先清理好圈舍,消毒时特别注意猪的反应避免造成应激。 《畜禽养殖场消毒技术规范》(DB31/T432)规定,舍内每周应带畜禽消毒2~4 次,有疫情发生时要每日进行消毒。 畜舍每天要进行清扫粪便、垫料、料槽、水槽等器具。
2.2 舍外消毒
农场大门入口处设置消毒池以及消毒垫,供车辆和行人消毒。 消毒方法一般采取交叉使用化学试剂,避免细菌、病毒产生耐药性。 消毒试剂2~3d 更换一次,在消毒剂量一定的情况下,浸泡时车辆缓慢匀速行驶,杀菌效果较好。 研究表明,车辆通过消毒池杀毒可阻止外来病原微生物进入农场内, 从而减少疫病的发生[11]。除此之外,应特别注意人员和环境的消毒防疫,由于饲养人员与猪群接触机会多,流动性大进出场区都应采取消毒处理,养成积极防疫的习惯。 场内、外环境尽量可控防止杂草、鼠、雀滋扰进入舍内。 虽然通过栽植植被可以改善环境,但过于临近猪舍则会影响光照和通风,吸引虫鸟不利猪舍的防疫[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