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思想防治病毒性心肌炎探讨
2020-02-14尹倩蒋力生江西中医药大学208级硕士研究生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
★ 尹倩 蒋力生(.江西中医药大学208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
1 中医“治未病”思想内涵
“治未病”一词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其中提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东汉华佗创立五禽戏健身法为治未病奠定实践基础。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养生序》中提到”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1],强调疾病治疗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治未病在中医养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包括食疗、针灸、导引等不同方面,对于当下指导临床疾病的防护和治疗上有着较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未病先防,指疾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采取措施,消除病因,防止疾病的发生。二既病防变,疾病已经发生,及时准确的辨证用药,阻止疾病传变。三瘥后防复,疾病好转后,适当调理,防止疾病复发或产生后遗症。
2 病毒性心肌炎的流行病学概况及中医认识
病毒性心肌炎以柯萨奇病毒感染为主,而柯萨奇病毒以夏季最为流行,在柯萨奇病毒流行期间,感染人群中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可达12%-33%,婴儿中发病率可达50%。据统计显示,我国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较10年前增加10倍,已占同期心血管疾病的8.69%―20.8%[2],由于该病起病隐匿,部分患者由于工作忙碌疏忽治疗,以及预后不佳留下后遗症,日常生活中心悸、乏力、胸闷等症状长期持续,可造成心理焦虑,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负担。
中医无“病毒性心肌炎”病名,根据《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该病归属于“心瘅”[3],中医对心瘅记载可追溯于《山海经》,其中已有瘅病之名,《说文解字》提到“瘅,劳病也”,王冰注解中认为瘅与热有关,劳病内发为热。《外台秘要》卷四提到“心瘅,烦心,心中热。”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素体虚弱,又感受六淫病邪,邪气化热入里,侵袭心脏所致[4]。临床症状伴有心率加快,胸闷,心慌,全身乏力,心悸,恶心欲吐等。
3 治未病思想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作用
从中医治未病角度而言,从根本上杜绝疾病的发生,需要找准根源,即充分认识病因,做好针对性的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原因一是外邪侵袭肺脏,邪气入里,正邪相争,若正气亏虚,则外邪化热入里,由肺卫而入血脉,邪毒由血脉而内侵于心,导致心瘅的发生[5]。二是饮食不洁,湿热毒邪由口进入胃肠,《素问·经脉别论》中提到“食气入胃,浊气归心”,认为脾胃之气与心气相通,湿热毒邪可沿脾经之支脉注入心中,也可沿胃之大络,侵袭于心[6]。三是久病不愈或因创伤元气受损,导致心气亏虚,无法抵御外邪导致疾病发生。从病因入手,针对病情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思想采取防护措施对治疗该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未病先防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主要以儿童和40岁以下的成年人居多,这主要是因为幼儿脏腑娇嫩,尚未发育完全,卫外功能较差,而成年人主要是因为过度劳累,抵抗力下降无以御邪,导致发病机率增加,所采取的措施主要从运动、脏腑以及季节三个方面来顾护正气。
3.1.1 适度运动《素问·宣明五气论》指出“久卧伤气,久坐伤肉”长期不运动极易导致气血运行不通畅,气血瘀滞则衍生他病。历史记载“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说明了运动对保养身体的益处。这里讲的运动并不是用来健身的体能训练或是竞技运动,而是当人处于一种闲散舒适的心态之下,对精气神的一种调护,例如比较适合的运动方式有太极拳、五禽戏和八段锦等,“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认为运动要适量,达到“形劳而不倦”,保养身体肌肉关节不受损伤,以微微出汗为宜,大汗淋漓则易耗气,动静相合,刚柔相济,进而活动筋骨,调节气息,疏通经络,活跃气血,人体精气神充足,则自我免疫和修复功能增强,外邪难以入侵。
3.1.2 协调脏腑五脏六腑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由此古人创立了“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素问·五常政大论》)的理论,积极调控未受邪的脏腑,对于控制病情有着重要的作用[7],而心瘅的发病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生理位置上,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脉,肺主气,《医学集成》言“心系于肺,肺为华盖,统摄大内,肺气清则心安,肺气扰则心跳”。说明心肺之间相互依存,若肺气充足,则能抵御外邪,血行畅通,心神安定,若肺气不足,或因悲忧扰肺,则无力助心运行血液,以致心血瘀滞,产生他病。因此日常要保养肺脏,避免过忧,做好口鼻防护措施,避免邪气入侵,而且肺属阴,燥邪容易伤肺,要及时补充水分。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属土,乃心之子,脾主升清,主运化输布,《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言:“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脾胃运化功能正常,水谷之气才能源源不断充养元气,保证人体正气充足,抵御外邪。《灵枢·决气》中提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8]因此脾气充足,心血充盈,心脏生理功能得到增强,日常对脾的保养要避免过食生冷、肥甘厚腻,伤及脾阳及运化功能,可以通过按揉中脘,足三里,气海等穴,帮助脾的运化。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是元阴与元阳的根本,心与肾是相互促进和制约的关系,肾阳资助心阳,心阳充足,心脏鼓动有力,肾属水,心属火,水火相济,相互制约,朱丹溪《格致余论》中提到“心为火居上,肾为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矣。”肾水不能上升制火,则会导致阴阳失调,心阴不足引发心烦、心悸、怔忡以及失眠。日常对肾脏保养应控制欲望,节欲保精,穴位可选取涌泉、肾俞、太溪等。
3.1.3 四时防护《素问·藏气法时论》曰:“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曰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与夏气相同应,夏季阳气旺盛,天气炎热,汗出较多则耗气,且夏季情志畅达于外,过喜则心气散漫,心气虚则运血无力,应食酸性食物以收敛心气,例如小豆、李子、鸭肉、鱼肉等。夏至以后迎来长夏,《礼记·月令》记载“腐草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长夏气压低,气温高,湿度大,容易滋生各种细菌,湿邪夹杂毒邪侵袭脾胃和小肠[9],而心气与胃气相通,小肠与心互为表里,可见湿热邪毒可由小肠及脾胃影响心脏,因而长夏十分要注意饮食卫生,保证饮食清洁。
3.2 既病防变《素问·阴阳象大论》提到“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病毒性心肌炎的传变路径主要是通过卫气营血传变,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辨证用药,才能防止疾病向纵深发展。
3.2.1 病在卫分宜解表《素问·太阴阳明论》记载:“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为阳邪,易袭阳位,故先袭上焦,肺为华盖,在体合皮,在窍为鼻,通于喉,风邪可直接由皮毛和鼻窍侵袭肺脏,造成肺卫失和,肺失宣降,造成发热,微恶风寒,低热不退,头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症,宜解表清热,方用银翘散加减[10],可加用板蓝根,大青叶,贯众清热解毒,降低病毒对心脏的损伤,针灸可选取合谷,曲池,内关等穴,手法以平补平泻为主,每次30min。
3.2.2 病在气分宜清气若卫分不解,邪毒化热入里,则可表现出气分症状,邪正相争,气分热盛则表现为不恶寒反恶热,口渴欲饮、汗出、心烦、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状,宜清热解毒,方用清瘟败毒散加减,用以清热养心,热灼伤津可加天花粉、芦根生津止渴,针灸选用大椎、曲泽、委中穴,采用三棱针点刺放血疗法,用于热盛难消。
3.2.3 病在营分宜透热转气气分毒邪不解入营,或卫分证直中心包,而心包与心密切相关,二者生理上相互依存,并通过经脉相联结,《灵枢·经脉》提到手厥阴经脉“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认为二者病理上密不可分[11],心包受邪传至于心,邪伤营阴,则可导致气阴两虚,表现出心烦不寐,身热夜甚,心神受扰则坐卧不宁,斑疹隐隐,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治以清心凉营,方拟清营汤加减,急证神昏谵语,意识不清可选取水沟、涌泉等开窍要穴。
3.2.4 病在血分宜凉血散血由于此病正虚为本,故邪入血分时,多以血分虚证为主,久病劫夺肝肾之阴,肾水无以上延,用以黄连阿胶汤加减,血热不退者加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炒黑侧柏叶等药物;余毒未尽,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舌瘦而红,脉细弱而数,气阴两虚者生脉散加减;心阴不足耗损心阳,正气难复,表现为心悸气短,畏寒肢冷,乏力,脉结代或促,阴阳两虚证治以滋阴补阳宁心,方拟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初期禁用汗法及大寒之品,以免耗气伤津,不宜过用猛烈攻毒之品,耗伤正气,即叶天士《温热论》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由于个人体质不同,预后转归也不同,对待素体阳虚患者,治法不可过凉,应用到药量的十分之六七[12],避免大寒之品,顾护阳气,对于平素阴虚阳亢,用药以后热减身寒患者,不可立即给予补药,以免邪热卷土重来,应根据个人体质辨体施调,疾病才能尽早痊愈。
3.3 瘥后防复疾病初愈,正气未复,邪气未尽,或者病情稍有缓解,但病根仍未消除,疾病容易再次复发,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包括饮食、起居、情志和针灸几个方面。
3.3.1 饮食调节《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益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脾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化生气血,故饮食与养心息息相关。病后由于邪气未尽,阴虚邪恋,耗气伤津,故饮食宜清淡可口,同时加强维生素的补充,不宜吃辛辣油腻的食物[13]。适合补心阴的药物有麦冬、玉竹、百合、生地、丹参,补心气的药物有人参、太子参、西洋参、黄芪等,补心血可用龙眼、五味子、生地、柏子仁、夜交藤、淮小麦等,此外将药物与其他食材搭配做药膳有着较好的效果,便于食用味道鲜美,例如百合生地枣仁汤,黄芪乌鸡汤等。
3.3.2 起居养护劳累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一大诱因,身体超负荷劳作,加重心脏负担,急性期应该卧床休息至少3~4周,急性期之后仍应休息一段时间直至症状消失。心主血脉,长期劳累消耗精气,心气不足,心神不稳,范缜在《神灭论》提到“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表明形与神密不可分,形为神之载体,过度劳形则伤神耗气,强调养形对于养神的重要性,病后应该避免劳累,按时休息,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嘈杂,减轻心神的耗散,顾护正气,心藏神,夜卧则神栖于心,保证充足的睡眠,睡前宜调摄精神,心绪安宁睡眠质量则佳,对于睡眠不佳患者可以采取足浴和按摩的方式,促进经脉气血运行,穴位可选取涌泉、神门、内关、安眠、照海、四神聪等穴,交通心肾,引阳入阴。
3.3.3 情志调理心肌炎恢复期患者或预后不良的患者较为明显的症状是心悸、乏力,日常生活中情绪波动较大;或是疲劳时,心悸症状和乏力感会加重,而七情与心悸有着密切的联系。肝主藏血,主疏泄,肝属木,心属火,肝为心之母,肝气疏泄正常,气血调达,则血脉充盈,若长期抑郁,肝气不得抒发,日久化热,肝火扰心,或大怒气血上逆,致心火亢盛,耗损心阴,扰乱心神,导致心神不宁,容易诱发心悸[14]。因此病后应戒急戒躁,保持心境平和。此外病后应减少忧思,《素问·举痛论》云:“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脾在志为思,忧虑过度,伤及脾脏,脾伤则化赤为血功能减退,心血生化乏源,心神失养,则心悸、乏力症状加重,病后应养心安神,不可勉力支撑,耗散心气,以致病情复发。
3.3.4 疏通经络病毒性心肌炎主要因为正气不足,复感外邪或劳伤引起,因此恢复期多以气血之虚证为主,而经络主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对于心神不宁,心烦失眠,可取心之原穴神门,安心除烦,调节自律神经。心悸和胸闷不舒,除取心经络穴通里以外,再加上心包经的内关穴,《灵枢·经脉》提到“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针刺内关可疏导三焦气血,缓解心悸,改善心肌收缩功能,且对心率调整有双向作用。心气亏虚,选取膻中、气海,膻中为气机聚集之处,气海与膻中上下相交,二者相配达到补气行气之效。对于久病气血瘀滞可配以血海、膈俞,用以活血补血[15]。对于心阴不足,舌红,脉细数者,则可选择心经之俞募配穴疗法,即阴阳相配。张景岳《新方八略引》提到“……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中医认为背部属阳,腹部属阴,选取心经的背俞穴心俞与募穴巨阙,二者相配以求滋阴补阳的作用。从时间上来讲,心经于午时气血最旺,因此在11~13时,按揉心经的神门、通里、劳宫等穴,起到较好的养护作用。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养生这一认识正在逐步增加,对于健康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对于病毒性心肌炎这一疾病,在西医目前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下,我们应该及早做好防护和治疗,而中医治未病思想正与这一观点不谋而合,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去研究养生方法,帮助人们改善生活方式,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对于提升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周期性发作有着较好的作用,同时也与养生的目的相统一,符合当下人们保养生命,延年益寿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