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旴江医派志略(续九·明代上)*

2020-02-14谢强章德林谢萌徐光明黄冰林邓琤琤江西中医药大学旴江医学研究会南昌33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谢强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旴江医学研究组南昌330006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江西抚州344000抚州市中医院谢强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江西抚州3440003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有限公司南昌330038抚州市临川区东馆镇地方志馆江西抚州34424

江西中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金溪县医术名医

★ 谢强 章德林 谢萌 徐光明 黄冰林,2 邓琤琤,2(.江西中医药大学旴江医学研究会 南昌33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谢强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旴江医学研究组 南昌 330006;3.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 抚州 344000;4.抚州市中医院谢强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江西 抚州 3440003;5.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有限公司 南昌 330038;6.抚州市临川区东馆镇地方志馆 江西 抚州 34424)

(接《江西中医药》2020年第4期)

2.7 因政治中心南移而兴盛于明代明代,太祖朱元璋以南京为基地,政治中心南移,建都江南,经营江南。江西是第一个设立行省的地区,旴江流域受到政府的空前重视,江西不仅设有南昌府,并且首次设立了建昌府(治所在今南城县)、抚州府(治所在今临川县)、临江府(治所在今樟树市)[1]5,16。明太祖朱元璋将子孙封藩于此,流域内分布有诸多藩王和郡王,由此旴江流域成为江西的政治中心。政治的强大,促进了经济、文化及医药的兴盛,尤其是文化、戏曲、药业和印书业的发达以及诸藩王和郡王皆重视医学,故而加速了旴江医学流派的蓬勃发展。此时期,旴江流域翘楚辈出,有名医326人、医籍275种,学说纷呈,发明创新,特色鲜明,引领学术,名扬寰宇。由此,旴江医学流派进入繁盛时期[2-4]。

2.7.1 旴江流域内医家群体分布状况旴江医学流派,分布于江西旴江(抚河)流域。旴江的干、支流涉及16个县市,干流总长349公里,流域面积17186平方公里。

旴江,发源于抚州市广昌县驿前镇血木岭灵华峰东侧的里木庄山谷,源流出广昌县,沿途汇纳各级支流而形成浩荡干流。旴江出广昌县后,沿途汇纳来自南丰县的密港水、南城县的竺油水、黎川县的黎滩河、资溪县的桐埠水、金溪县的金溪水、乐安县的西宁水、宜黄县的宜黄水、崇仁县的崇仁水、临川县(抚州市)的临水、东乡县的东乡水、清江县(今樟树市)和丰城县(今丰城市)的清丰山溪,再流经进贤县、新建县、南昌县(南昌市)入赣江和鄱阳湖[5]。可见,旴江涉及16个县市,因此旴江医学流派即分布于旴江流域涉及的16个县市[5]。

随着我国政治中心的南移,旴江流域经济和文化更趋繁盛,地域医学群体更加蓬勃壮大,尤其以南昌、南城等王府所在地及临川、金溪、清江等经济和文化发达地更为突出,名医云集,著述丰富[6]。

2.7.1.1 广昌县有医家3人,医籍4种吴念虚(?―?),字思学。明代江西广昌县人。官八闽大中丞。少癖于医,仕而通医,四处求访名医,以有所得为快。曾为族弟吴文炳《医家赤帜益辨全书》作引[6]5。

揭暄(1613―1695年),字子宣,号韦纶,别名半斋。明清间江西广昌县旴江镇人。儒而通医。少时有奇才,为县学诸生时,即于诸子、诗赋、数术、天文、军事、岐黄等无所不究,因匡国无望故潜心治学。著述丰富,其中多有涉及方术、修身及却病。撰《道书》《周易得天解》[7]983。

罗棨(1628―1695年),字珂雪,号雪庵。明清间江西广昌县甘竹乡人。儒而通医。出生于儒门,自幼苦读。16岁中秀才。于六经诸子百家靡不贯究,熟谙岐黄。以育英才为己任,曾出任庐山白鹿洞书院山长[7]984。著述数十种,其中多有涉及方术、修身及却病,撰《耐耕堂集》《感应杂录》[8]268。

2.7.1.2 南丰县有医家14人,医籍7种李梴(?―?),字健斋。明代江西南丰县人。江西古代十大名医。出生望族。早年习儒,为邑庠生。负奇才,超然物外,行仁为要,博极群书为究竟。青年时因病习医,攻研数十年,用力精专。行医于赣闽间,其术大行[8]237。擅临床诸科,精针法,重灸疗,有“南丰李氏补泻针法”传世,擅“上补下泻”针法,李氏云:“上补下泻值千金”,此法颇宜于治疗五官上窍疾病。门生邓孔泗、卢大蔼、杨文辉等,传承其学[9]329。隆庆六年(1572年)撰《习医规格》一卷,万历三年(1575年)撰《医学入门》九卷(包括《习医规格》《本草》)[4]。

邓孔泗(?―?),明代人。生平里居未详,曾寓居江西南丰县。名医李梴门生。参与增订重刊其师《医学入门》[9]126。

卢大蔼(?―?),明代人。生平里居未详。名医李梴门生。曾参与刊刻其师《医学入门》[9]140。

李聪(?―?),字时思。明代江西南丰县人。名医李梴族侄。参校李梴《医学入门》[9]334。

谭浚(?―?),字久原,号勺泉。明代江西南丰县人。以儒通医。通经史,擅诗文,兼涉医学。隐于医,世无知者,惟新城(今江西黎川县)邓元锡与之友善。潜心著述,撰《医宗》[9]1165。

刘廷点(?―?),明代江西南丰县人。生平未详。撰《脉症约解》八卷[9]249。

李熙(?―?),明代江西南丰县人。生平未详。撰《瘢瘕集》[9]333。

黄淇园(?―?)明代江西南昌人,寓居南丰县。儒而通医。气概豪迈,博学强记,谈论间称述史鉴及古文辞,辄成诵。行医于南丰县,知名地方。邑有数诸生师之,俱未竞业,惟徐小明尽得其道,名噪一时[11]1005。

谢廷高(?―?),字东楼。明代江西南丰县人。精医术,曾游西湖,遇异人授以海上方,后悬壶于市。擅临床诸科,精骨伤,为人治病甚效,人称“接骨谢仙人”[12]453。

谢德选(?―?),明代江西南丰县人。名医谢廷高孙。传承家学,精医术,且工诗善书。士大夫咸敬礼之[12]453。

徐亮(?―?),字小明,号怡谷。明清间江西南丰县人。少习儒,屡试不售,因家贫从南昌人黄淇园学医。怡谷医虽有所受,而得之自悟为多,立方不甚循古,每为世医所诧,然辄获奇效,一时名噪甚。贫富贵贱,一以诚恪待之,而于孤穷无倚尤加意,躬亲铛鼎,问食饮殷勤不倦。仁爱而济以详慎,此所以能精究其学,异于术家者流。晚有志于道,构数椽良筹山,携妻子家焉。南丰名儒谢文洊与徐亮过从甚密[11]1005。

邓观(?―?),字我生。明清间江西南丰县人。庠生。科场久不利,崇祯十五年(1642年)试毕,遂绝意进取。于书无所不窥,尤贯通《易经》;于诸技莫不解,以医学为最精。善养生,年九十无疾而终。撰《济生易简》六十四卷。子邓兆汉,亦博学工医[9]125。

邓兆汉(?―?),明清间江西南丰县人。儒医邓观子。传承父学,博学多识,尤精医术,知名乡里[9]127。

杨文辉,明清间人。里居未详,曾寓居江西南丰县。名医李梴门生。参与校刻其师《医学入门》[9]388。

2.7.1.3 南城县(建昌府)有医家32人,医籍26种 赵瑄(?―?),字文英。明代江西南城县人。太医院御医。察脉断证皆应手,立方发药少疑滞,多奇中,负疴求诊者无虚日。治病不问贵贱贫富,竭力诊治,不计酬报[9]772。

周颠(?―?),佚名。明代江西建昌(今江西南城县)人。少时久乞于南昌城,长大后有异状,后遇朱元璋便随之往南京。洪武中,朱元璋患热症,几乎不治,周颠献丹药治之,当晚即愈。朱元璋感其恩,亲撰《周颠仙传》记其事。后疑周颠在庐山仙去,曾遣礼部官员往祭庐山,为周颠立碑。由于这段缘分,此后明朝历代皇帝都对庐山眷恋有加[1]360。

陈善道(?―?),明代江西南城县人,徙居福建将乐县。世代精医。少习举业,传承家学,精医术。性敦孝义,以技事亲[15]398。

程式(?―?),字心源,又字道承,号若水,又号建武居士。明代江西南城县人。精医术,深究《素问》《难经》《脉诀》及金元四大家之书。诊治多神效,名重于时[9]1084。撰《程氏医彀》十六卷(1589年刊行),还撰有《脉症约解》[8]87。

樊胡(?―?),字鹤龄。明代江西南城县人。益王府良医正。熟读岐黄书,方脉神异,四方竞迎。能急人之急,不避昏暮,人称儒医[10]82。

王杏林(?―?),明代江西南城县人。精医,有秘方传世。子王云泉、孙王文谟,皆工医术[9]70。

王云泉(?―?),明代江西南城县人。邑名医王杏林子。精医术。子王文谟,绍传先业[9]70。

王文谟(?―?),字继周。明代江西南城县人。邑名医王云泉子。世业医,传承家学[9]56。汇集家传方、己之效方及民间验方,撰《医学钩玄》《济世碎金方》《秘传神仙巧术各色奇方》《幽谷回春》[14]573。

王武烈(?―?),字仰周。明代江西人。里居不详,寓居江西南城县。名医王文谟之友,江湖名医。精医术,在南城一带行医。参与王文谟《济世碎金方》的编篡,书中收集了不少武烈的秘验方[14]574。

江朝仰(?―?),字惕吾。明代江西黎川县人,寓居南城县。名医王文谟之友,江湖名医。精医术,在南城一带行医。参与王文谟《济世碎金方》的编篡,书中收集了不少朝仰的秘验方[14]574。

吴君聘(?―?),明代江西南城县人。儒而通医。名医王文谟门人。王文谟《济世碎金方》收载了吴氏的“去痣仙方”等[14]339。

张天用(?―?),明代江西南城县人。儒而通医。名医王文谟门人。参与王文谟《济世碎金方》的编篡,将“秘传继周打伤方”等整理收录书中[14]507。

王右屏(?―?),明代旴江(今江西南城县)人。通医。王文谟《济世碎金方》收载了王右屏的“治小儿疳积方”等[14]482。

朱祐槟(1479―1539年),谥号端王。明代安徽凤阳县人。宪宗皇帝朱见深四子。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七月受封益王,弘治八年(1495年)到封地建昌府(治所在今江西省南城县)。性俭约,好读书,儒而通医。“医寻岐黄,博究元妙。保身济物,无往不疗。”“辨医方,梓《玉机微义》。重视医学,在王府设医学(校),建“良医所”,聘良医正和医学教授[15]346。重视药物炮制,精制丸散,每给赐以活人。”重视医药管理,设惠民和剂局,征收药材,促进了建昌制药的规范及药材交易的兴隆,促进了建昌药帮的发展[15]465。

吴文炳(?―?),字绍轩,号光甫,又号沛泉。明代江西南城县人。世医,精医术,好著述。撰《新刻吴氏家传养生必要仙制药性全备食物本草》四卷、《明医校正参补难经脉诀合编》一卷、《医学赤帜益辨全书》十二卷、《家传心法活幼全书》《神医秘诀遵经奥旨针灸大成》四卷、《新刊军门秘传》四卷、《太医院纂急救仙方》一卷。还曾考订《新刻东垣李先生精著珍珠囊药性赋》二卷[9]422。

余绍宁(?―?),字义周。明代江西南城县人。少习儒,通医术。早年行医于本县,后旅居江西新城(今江西黎川县)。先儒后医,擅伤寒、男、妇、内、外、针灸及小儿诸方。诊治多奇中,对证发药不循旧方。赋性慈爱,抚恤贫民,尝制万病无忧丸、万应丸施布,赖全活者甚众。教授门人达20余人。撰《元宗司命》《道书全集》《金丹秘旨》《天时运气》[15]397。

张三锡(?―?),字叔承,号嗣泉。明代江西旴江(今江西南城县)人[16]1,寓居江苏南京。世业医,精医术,行医三十年。博采群书,著《医学六要》,包括《四诊法》《经络考》《病机部》《治法汇》《本草选》《运气略》六种。影响甚大,名医王肯堂赞张氏为“医圣”[9]553。

吴省斋(?―?),明代江西旴江(今江西南城县)人。以儒通医。曾赠名医李梴“彭祖固阳固蒂长生延寿丹”及“炼脐法”,收载于《医学入门》[17]240。

张寿明(?―?),一作寿朋,原名张振叶,字仲和,又字仲酥,号鲁叟,人称张西江。明代江西南城县人,南昌籍。万历十一年进士,官至刑部主事。儒而通医,曾为龚廷贤《济世全书》作序[18]1088。

潘上炫(?―?),明代旴都(今江西南城县)人。儒而通医,曾参与校勘龚廷贤《新刊医林状元济世全书》[13]1。

邓允液(?―?),明代旴江(今江西南城县)人。太医院吏目龚廷贤门生[20]1。曾参与校勘龚廷贤《云林医圣普渡慈航》。

黄道祉(?―?),明代旴江(今江西南城县)人。太医院吏目龚廷贤门生[20]1。曾参与校勘龚廷贤《云林医圣普渡慈航》。

邓光祖(?―?),明代旴江(今江西南城县)人。太医院吏目龚廷贤门生[20]1。曾参与校勘龚廷贤《云林医圣普渡慈航》。

黄道祖(?―?),明代旴江(今江西南城县)人。太医院吏目龚廷贤门生[9]1026。

张维藩(?―?),明清间江西旴江(今江西南城县)人,迁居江苏南京。名医张三锡孙,太医院医士。世业医,以儒通医。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参与补刻祖父张三锡《医学六要》[19]1。

张维翰(?―?),字述泉。明清间江西旴江(今江西南城县)人,迁居江苏南京。名医张三锡孙。世业医,以儒通医。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补刻祖父张三锡《医学六要》[19]1。

叶云龙(?―?),字以潜。明代江西南城县人。习举业,精医术。治病应手取效,有神医之称。撰《士林余业医学全书》六卷[9]155。

李登(?―?),字应魁。明代江西南城县人。名医叶云龙同门。儒而通医,曾为叶云龙《士林余业医学全书》撰《书士林余业后》[21]323。

余景汤(?―?),明清间江西南城县人。名医余绍宁长子。精医术。寓居江西新城(今江西黎川县)[15]397。

余景立(?―?),明清间江西南城县人。名医余绍宁仲子。精医术。寓居新城(今江西黎川县)[15]397。

聂医(?―?),明清间南城县人。精医术,擅药物炮制。游医南昌,常在南昌章江门外集市上摆摊售药,向临江樟树医生传授饮片制炒术[15]349。

姚本仁(?―?),名景七,字恒中。明清间江西南城人。自幼习儒业,嗜岐黄术。年轻时在南城开药铺,坐堂行医。明崇祯元年(1628年)进京会考,后寓居邺(今河南安阳市),以医为业。崇贞七年(1634年),授赵府医正。顺治三年(1646年),赐官太医院。顺治五年,请假归老于邺。八十八岁卒。本仁有精制万应膏,名布海内。子孙守其方,疗效弗绝。四方行旅过邺下,无远近争市之,谓敷贴辄有奇验。至今,仍远销东南亚、欧洲[22]。

2.7.1.4 黎川县(新城县)有医家17人,医籍5种 张复兴(?―?),一作福兴。明代江西新城县(今黎川县)人。精医术,擅幼科。成化年间(1465―1487年)荐入太医院,获殊宠,授奉议大夫、太医院使[23]662。致仕之日,大学士刘诩等赋诗以赠。四世孙张荣,承其业[9]594。

鲁论(?―?),字孔壁。明代江西新城县(今黎川县)人,生平未详。通医,著有《医约》若干卷[9]1106。

曲伸(?―?),字仁宇。明代江西新城县(今黎川县)人。性温和孝友,生平以济人利物为事,工岐黄术,活人甚多[10]84。

曲彥贞(?―?),字含章。明代江西新城县(今黎川县)人。名医曲伸子。擅医术[10]84。

于谦(?―?),字文河。明代江西新城县(今黎川县)人。诸生。深究医经,颇悟奥理,若有夙慧,久之以医鸣世。七十九岁卒[9]9。

王康(?―?),明代江西新城县(今黎川县)人。生平未详。辑有医方,樊如柏撰《简易验方》,曾选入若干首[9]39。

邓景仪(?―?),字云侣。明代江西新城县(今黎川县)人。曾整理江梅所授《医经会解》(又作《医经臆语》),刊于崇祯六年(1633年)[9]9。

方模(?―?),字廷瑞。明代江西新城县(今黎川县)人。世业医,精医术。诊病不分贵贱,不计利之有无,惟心于济人而已。卒以子贵,赠左副都御史[10]84。

刘文开(?―?),字际明。明代江西新城县(今黎川县)人。精专外科,治罔弗效,品行尤为医家所少[10]85。

刘嘉谟(?―?),号南川。明代江西新城县(今黎川县)人。精岐黄术,投剂无弗愈者。门生毕荩臣,官太医院吏目[10]85。

张荣(?―?),字继川。明代江西新城县(今黎川县)人。御医张福兴四世孙。绍承家学,官至奉议大夫、太医院院使[23]662。精于痘疹,望气色而知吉凶,踵门求治者无停晷,所活小儿无算。崇祯丙子(1636年)、壬午(1642年),出米赈饥,邓澄制“仁寿”匾额,表彰其义行。与本县灌湖名医上官榜齐名,八十岁卒[9]543。

邓元锡(1529―1593年),字汝极,号潜谷。明代江西新城县(今黎川县)南津人。理学家、文学家[23]635。儒而通医,与南丰县名医谭浚友善,曾校阅谭氏《医宗》,并为之序[9]1165。撰《方伎传》《物性志》八卷[24]62。

毕荩臣(1595―1642年),字致吾。明代江西新城县(今黎川县)人。少习儒,浑厚有古君子风。因家贫而习医,从游名医刘南川之门,久之名噪远近。官至太医院吏目[10]85。

上官榜(?―?),字念川。明代江西新城县(今黎川县)灌湖人。以儿科名世。少年时出游访师习医,遇良师授以儿科秘方,归而医道大行,名噪四方,有幼科巨擘之誉。每岁遇痘疹大作,足不停踵治之,自发苗至灌浆、收靥,诊视无昼夜,辄活人无算。七十余岁卒。子上官顺,世其业。同邑张继川,与上官榜齐名[9]13。

张允达(?―?),明末江西新城县(今黎川县)人。御医张福兴五世孙。绍承家学,精医药[25]437。

上官顺(?―?),明清间江西新城县(今黎川县)灌湖人。名医上官榜子。擅儿科[9]13。

张熺(?―?),明清间江西新城县(今黎川县)人。御医张福兴六世孙,张允达子。绍承家学,通医药[25]437。

2.7.1.5 资溪县(泸溪县)有医家1人孙奎(?―?),字启文,号曲涧。明代江西泸溪县(今资溪县)人。积学敦行,重孝义。辟馆舍,以延纳四方学者。喜吟咏,兼通堪舆、岐黄之术。著有医书若干卷[9]297。

2.7.1.6 金溪县有医家60人,医籍49种李原明(?―?),明代江西金溪县人。儒而通医,永乐甲午年官江西崇仁县医学训科[26]276。

丁族(?―?),明代江西金溪县人。生平未详。通晓医理。龚廷贤《寿世保元》收载了丁氏所创制“擦牙乌须方”[9]2。

严仁泉(?―?),明代江西金溪县人,嘉庆间(1522―1566年)在世。以医知名,擅儿科,谙彻脉理,诊病百无一失。弟严苏泉,亦精医术[9]313。

严苏泉(?―?),明代江西金溪县人。名医严仁泉弟。深精脉理,诊病谨慎无失,以医名地方[9]315。

释心斋(?―?),明代江西金溪县人。本县龙兴寺高僧。精疡科。宿瘤如杯,毒痈满背者,皆能治疗,人以扁鹊比之。其徒周僧、李僧及俗家弟子何心仁、冯遁斋、张东,皆得其真传[9]1154。

周僧(?―?),明代江西金溪县龙兴寺僧人。僧医释心斋徒。擅外科,善疗毒[9]1154。

李僧(?―?),明代江西金溪县龙兴寺僧人。僧医释心斋徒。擅外科,善疗毒[9]1154。

何心仁(?―?),明代江西金溪县人。得本县龙兴寺僧医释心斋之传,精外科术。与同邑冯遁斋、张东并以良医著称于时[9]458。

冯遁斋(?―?),一名遯斋。明代江西金溪县人。得本县龙兴寺僧医释心斋之传,精外科术。与同邑何心仁、张东并以良医著称于时[9]175。

张东(?―?),明代江西金溪县人。得本县龙兴寺僧医释心斋之传,精外科术。与同邑冯遁斋、何心仁并以良医著称于时[9]538。

曾于皋(?―?),明代江西金溪县人。正统初(1436年),徙居江苏江浦县。素习举业,工吟咏,尤精医术,全活甚众。门人石金得其传[9]1110。

胡朝凤(1521―1592年),字来仪。明代江西金溪县郵路村人。精针术。曾过武昌,值楚王患风痹,胡氏针之立愈。楚王大悦,爵以官及酬以金帛,胡氏辞不受,楚王乃书“医国神针”匾额以赠。又治益藩妃疾,针之立起。医名隆盛,求医者接踵。年逾七十卒[27]477。

龚信(?―?),字瑞芝,号西园。明代江西金溪县下澌里人。以医名世,曾任太医院医官。精医术,擅内、外、妇、儿、五官诸科[18]1412。子敏所、琯四、廷贤、廷器、云嵩、云来传其业[28]2。撰有《古今医鉴》十六卷,经其子龚廷贤续编,刊行于世,是书最早记载了“麻疹”病名[1]442。此外,还撰有《医学源流肯綮大成》十六卷[24]66,《图像本草药性赋定衡》一十三卷[24]73,《太医院补遗医学正传》十六卷[23]79,《云林医彀》[29]442。

龚廷贤(约1522―1619年),一作龚应贤,字子才,号云林,又号悟真子,别号云林山人。明代江西金溪县下澌里人。太医院医官,江西古代十大名医。太医院医官龚信子。少习儒,“缘数奇不第”,则绍承父业,济世行仁。龚氏博综诸家,用药易简,有“王道医”之称。医术精湛,擅内、外、妇、儿、五官诸科。龚氏有四子、四孙传其学[4]。

嘉靖三十三年甲寅(1554年),龚氏赴大梁(今河南开封),值疫疠肆行,连染闾巷,有阖门病卧者。时医因循旧法,治而不效。龚氏以己意立方,用“二圣救苦丸”救治,全活不可胜计,名噪中原。万历二十ー年(1593年)秋,值鲁王宠妃张氏患鼓胀疾,王府御医为之束手,病势垂危。迎聘龚氏治之,投药一二剂即效,调治数月而痊。鲁王赞谓:“天下医之魁首”,赠“医林状元”匾额[18]1408。

龚氏一生著述甚丰,撰《寿世保元》《药性歌括四百味》《万病回春》《济世全书》《云林医圣普渡慈航》《云林神彀》《医学准绳》《医学入门万病衡要》《本草炮制药性赋定衡》 《药性歌》 《种杏仙方》《鲁府禁方》 《小儿推拿秘旨》 《痘疹辨疑全幼录》《复明眼方外科神验全书》 《秘授眼科百效全书》《话婴秘旨推拿方脉》《诊断治要》《神彀金丹》《救急神方》《杂病赋注解》等。行医60余年,九十七岁卒[18]1405。

笔者曾于2013年赴龚廷贤故乡考察墓地时,发现龚廷贤墓碑中间镌刻“明太医院御医赐医林状元龚廷贤墓”一行铭文,左边是“天启四年岁次甲子季冬”,右边是“孝男宁国、守国、定国、安国,孙乾郎、福郎、复郎立”。可见,如果天启四年(1624年)立碑时间是龚廷贤逝世时间,那么龚廷贤享年是102岁(1522年出生);龚廷贤去世前有四子、三孙。此前蔡邦光教授亦曾有考察报告《名医不朽故址长留——纪念明代医学家龚廷贤》,记录了龚廷贤墓碑以上铭文[30]。

据孟庆云教授《医界状元》记载,龚廷贤兄敏所、琯四,弟廷器、云嵩、云来皆为名医,侄懋官、南塘皆从医[31]。

据郑金生教授“《内府秘传经验女科》校后记”一文记载,龚廷贤还有一孙名龚秉赤(龚定国子),于康熙甲辰年(1644年)整理刊行了其父《内府秘传经验女科》[32]672。

据同治《金溪县志》记载:龚廷贤子宁国、守国俱授太医院医官,侄懋官授周府医官[26]442。

据《中医人名大辞典》记载:龚廷贤门生吴济民、罗国望、黄卷、邓允液、黄道祉、黄道祖、戴曼公,皆得师传[9]1026。后来,龚氏门生戴曼公将龚氏《万病回春》等医籍传入日本,被日本汉方医后世派奉为经典,指定为必读医书[22]。

吴济民(?―?),明代江西金溪县人。太医院吏目龚廷贤门生。绍承师学,儒而通医。万历间(1573―1619年),与龚懋升同校其师《云林神彀》[9]436。

胡廷训(?―?),明代江西金溪县人。儒而通医,曾参与校勘龚廷贤《新刊医林状元济世全书》[13]1。

周亮登(?―?),字元龙。明代江西金溪县人。儒而通医,曾参与校勘龚廷贤《新刊医林状元寿世保元》[33]1。

龚敏所(?―?),明代江西金溪县下澌里人。太医院吏目龚廷贤兄[28]2。绍承家学,精医术[4]。

龚琯四(?―?),明代江西金溪县下澌里人。太医院吏目龚廷贤兄[28]2。绍承家学,精医术[4]。

龚廷器(?―?),明代江西金溪县下澌里人。太医院吏目龚廷贤弟[28]2。绍承家学,精医术,太医院医官[4]。

龚云嵩(?―?),明代江西金溪县下澌里人。太医院吏目龚廷贤弟[28]2。绍承家学,精医术[4]。

龚云来(?―?),明代江西金溪县下澌里人。太医院吏目龚廷贤弟[28]2。绍承家学,精医术[4]。

龚宁国(?―?),一名守宁,一名懋升。明代江西金溪县下澌里人。太医院吏目龚廷贤长子[30]。绍承父学,精医术,曾任太医院医官。万历间(1573―1619年)。

龚守国(?―?),明代江西金溪县下澌里人。太医院吏目龚廷贤之次子[30]。绍承父学,精医术,曾任太医院医官。参与校订父书[4]。

龚定国(?―?),明代江西金溪县下澌里人。太医院吏目龚廷贤三子[30]。绍承父学,精医术,“绩学邃养,深于理奥”,以医术名冠一时。参与校订父书。撰《云林女科秘书》三卷,包括《女科方脉主意》《杂录秘传女科妙方》《内府秘传经验女科》。此外,还续编其父《云林医圣普渡慈航》[32]672。

龚安国(?―?),明代江西金溪县下澌里人。太医院吏目龚廷贤四子[30]。绍承父学,精医术[4]。参与编次其父《云林医圣普渡慈航》[20]1。

龚懋升(?―?),明代江西金溪县人。太医院吏目龚廷贤侄,一说龚廷贤子。绍承家学,曾任太医院医官[10]22。万历间(1573―1619 年), 与吴济民同校龚廷贤《云林神彀》[10]22。

龚懋官(?―?),明代江西金溪县下澌里人。太医院吏目龚廷贤侄[28]2。绍承家学,亦以医名。曾任周府医官[9]1029。

龚南塘(?―?),明代江西金溪县下澌里人。太医院吏目龚廷贤侄。绍承家学,精医术[28]2。

龚乾郎(?―?),明代江西金溪县下澌里人。太医院吏目龚廷贤长孙[30]。绍承家学,精医术[4]。

龚福郎(?―?),明代江西金溪县下澌里人。太医院吏目龚廷贤次孙[30]。绍承家学,精医术[4]。

龚复郎(?―?),明代江西金溪县下澌里人。太医院吏目龚廷贤三孙[30]。绍承家学,精医术[4]。

龚秉赤(?―?),明清间江西金溪县下澌里人。太医院吏目龚廷贤四孙,龚定国子。绍承家学,精医术,将父亲龚定国的《内府秘传经验女科》(又名《云林女科秘方》)于康熙甲辰年(1644年)整理刊行[32]672。

王宣(?―?),字化卿,又字虚舟。明末江西金溪县人,随父侨寓桐城。以儒通医,年二十补博士弟子员。六十弃举业,专心研读诸子百家之书,熟谙岐黄。撰《张长沙伤寒论注》。八十四岁卒[9]36。

吴少垣(?―?),明代江西金溪县人。三世儿科。吴氏先祖自嘉靖间(1522―1566年) 以小儿医著称,传至吴少垣与弟吴继轩,皆医名于时[9]421。

吴继轩(?―?),明代江西金溪县人。名医吴少垣弟。擅儿科,以医名地方[9]437。

何其大(?―?),明代江西金溪县人。徙居湖北随州,遂家焉。通医理。撰《医学管见》。子何宗彦,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何其大以子贵,得朝廷封赠[9]465。

涂绅(?―?),字省吾。明代江西金溪县人。世医。精医学,通晓诸科,官至太医院医官。涂氏俎豆《内经》,法宗百家,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撰成《百代医宗》10卷,由太医院颁行。书分为原病赋、诊脉切要、诸证纲目论,载方二千余首,涉及临床诸科病症,有论有方,方论兼重,颇有条理,极富实用,风格独特,在明代被誉为“医学之指南,百代之宗主”。书中还记载了重要医史资料,医史学家范行准根据《百代医宗》中有关“嘉靖甲子(1564年),人多此疾,自脚麻至膝上者,不胜其数,死者千万矣”的记载,指出这是我国霍乱大流行的最早记载[22]。

龚祖(?―?),佚其名。明代江西金溪县城上龚家人。太医院院司龚居中祖父。业医。传有痔漏、发背外科证的诊治法及针方、灸方、药方等予龚居中,并且收载于龚居中《外科百效全书》

中[34]88, 105。

龚父(?―?),佚其名。明代江西金溪县城上龚家人。太医院院司龚居中父。世医,传承家学。曾传“治常贯喉痛如神”的“清咽丸”等方予龚居中,并且收载于龚居中《外科百效全书》中[34]53。

龚允皋(?―?),明代江西金溪县城上龚家人。太医院院司龚居中兄。世医,传承家学。曾传善治各种疮毒“万应膏”等方予龚居中,并且收载于龚居中《外科百效全书》中[34]16。

龚如虚(?―?),明代江西金溪县城上龚家人。太医院院司龚居中兄。世医,传承家学。曾传善治虚损体弱证“禄真膏”等方予龚居中,并且收载于龚居中《外科百效全书》中[34]18。

龚忆堂(?―?),明代江西金溪县城上龚家人。太医院院司龚居中兄。世医,传承家学。曾传“平常喉痛良方”等予龚居中,并且收载于龚居中《外科百效全书》中[34]53。

龚居中(?—1646年),字应圆,号如虚子,又号寿世主人。明末江西金溪县城上龚家人。江西古代十大名医,曾任太医院院司。世医。初习举业,善属文。髫年善病,弃儒习医,传承家学,兼究道学。久之术精,擅内、外、妇、儿、五官诸科[9]1028。重灸法、导引,擅治痨瘵。挟技游南京,往来建阳书林,声名藉藉,达官贵人皆礼致之。撰《福寿丹书》《经验百效内科全书》《万寿丹书》《万寿仙书》《养生两种》《易筋经》《经验良方寿世仙丹》《红炉点雪》《外科活人定本》《外科百效全书》《女科百效全书》《幼科百效全书》《小儿痘疹医镜》,补订明代管橓《保赤全书》等。代表作《红炉点雪》,对痰火虚损痨瘵诸症论述详尽,首载咽喉结核病,所附诸方多为龚氏临证效方,具有很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价值。《福寿丹书》,阐述安养、延龄、服食、玄修、清乐等内容,是研究中医养生学的重要参考文献[21]。门生傅世方、朱邦廉、郑之侨等皆得其传[35]2。

龚体圆(?―?),明代江西金溪县城上龚家人。太医院院司龚居中弟。世医,传承家学。曾传善治乳娥咽喉肿痛“吹喉散”等予龚居中,并且收载于龚居中《外科百效全书》中[34]217。

周懋文(?―?),字曲星,号客星居士。江西金溪县人。儒而通医。与龚居中同里,曾参订龚氏《福寿丹书》,并在《福寿丹书·脏腑》卷首撰“读脏腑纪事”[35]158。

郭之祥(?―?),江西金溪县人,一作江西吉水县人。儒而通医。与龚居中同里,曾为龚氏《福寿丹书》作序[35]5。

桂绍龙(?―?),字骧云,又字允虞。江西金溪县人。万历三五年(1607年)进士,迁礼部郎中。儒而通医,与龚居中同里,曾为龚氏《福寿丹书》作序[35]4。

龚廷献(?―?),字献夫,又字鉴猩。江西金溪县人。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迁监察御史。儒而通医。名医龚居中族人,曾为龚氏《福寿丹书》作序[35]6。

王尚果(?―?),号一贯子。明代江西金溪县人。太医院院司龚居中友人。儒而通医。曾阅讹订正龚居中《新镌五福万寿丹书》[35]135。

吴孔昭(?―?),号不疚子。明代江西金溪县人。太医院院司龚居中友人。儒而通医。曾参订龚居中《新镌五福万寿丹书》[35]163。

邹宗贤(?―?),号亘华子。明代江西金溪县人。太医院院司龚居中友人。儒而通医。曾参订龚居中《新镌五福万寿丹书》[35]186。

郑之侨(?―?),字惠雨,号广惠子。明代江西金溪县人。太医院院司龚居中门生,能医。曾参与编撰增补龚居中《新镌五福万寿丹书》[35]2。

江道源(?―?),明清间江西金溪县人。精医术。游武冈,崇祯间(1628―1644年)授武冈岷府良医,遂定居于此。著有《尊生世业》,人争传之[9]275。

吴煌(?―?),明清间江西金溪人。幼时勤学,后精医术,以医名地方[36]1232。

张继皋(?―?),明清间江西金溪县人。善用针灸治眼疾,效速,其技神异[36]1232。

危奂章(?―?),明清间江西金溪县人。以针灸闻名,能望色而决人生死[36]1232。

杨随(?―?),明清间江西金溪县人。通医药。早年曾在四川泸州开设药店[4]。

周亮工(1612―1672年)。明清间江西金溪县人。明崇祯十三年进士,曾官户部右侍郎[36]1352。儒而通医,曾与弟亮节同辑《瑞木纪》,其中辑录和校正唐代孙思邈《银海精微》二卷[37]191。

周亮节(?―?),字靖公。明清间江西金溪县人,一作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儒而通医。与兄周亮工同辑《瑞木纪》,其中辑录和校正唐代孙思邈《银海精微》二卷[37]191。曾为龚居中《外科活人定本》作序[38]1。

2.7.1.7 乐安县有医家6人康叔达(?―?),明代江西乐安县人。曾任南昌府仓。席弘医门十一世传人陈会门生。以儒通医,擅针灸[39]150。

董极(1506―?),号古南。明代江西乐安县人。儒而通医。曾宦游四川,得“异传医诀”。精医术,曾孙董奇中传其学[40]213。

董奇中(?―?),明代江西乐安县人。名医董极曾孙。传承家学,儒而通医。“因多次科场未售,逸居授徒,门多佳士。得曾祖古南公(董极)宦游四川异传医诀,活人者众,并不讨利”[40]213。

董君和(?―?),明代江西乐安县人。御医。精医术,嘉靖四十一年(1518年)恩例袭太医院籍,历任吏目、给事、光禄寺馐膳[40]244。

董师汝(?―?),明代江西乐安县人。精医术,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任太医院院士[40]245。

董祖奇(?―?),明代江西乐安县人。贡士,精医术,御医[41]506。

2.7.1.8 宜黄县有医家5人吴集仁(?―?),明代江西宜黄县棠阴人。太医院御医[27]135。罗宪顺(?―?),字文溪。明代江西宜黄县人。早年以医游新城(今江西黎川县),治病无不立效,新城人德之不让离去,遂家焉。居处与涂国鼎家相邻,后涂国鼎登第荐罗氏为太医院吏目。天启丙寅(1626年)冬,县令吴之屏以乡饮大宾礼之。年八十二岁卒[9]700。

欧阳开泰(?―?),明代江西宜黄县人。儒生。倜傥负奇,兼精岐黄之术。家藏治痢良方,为异僧所授,百试百效,秘而不传。天启丙寅(1626年),乡中痢疾大作,欧阳制药施济,全活者数以百计[9]688。

熊燮和(?―?),明代江西宜黄县崇贤乡人。儒而通医。嘉庆三年(1525年)官医学[42]167。

袁起芹(?―?),明代江西宜黄县邑西人。儒而通医。嘉庆二十四年(1545年)官医学[42]167。

2.7.1.9 崇仁县有医家21人吴与弼(1391―1469),字子傅,号康斋。明代江西崇仁县人。理学大家。出生儒门世家,绝仕途崇理学,传播程朱理学,开创理学崇仁学派。学问渊博,无所不通,儒而通医,主张静时涵养动时省察作为修养的基本功。平素多病,后与临川县精通医药方术的道士王九鼎交好,习养生之道,有云:“微躯偏幸得春多”。吴氏曾与之留宿惠民药局,有诗“江山随处倚高秋,一榻时从药局留……”纪之[44]182。

吴道南(1547―1620年),字会甫,号曙谷。明代江西崇仁人。官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儒而通医,曾为龚廷贤《云林医圣普渡慈航》作序[20]3。

吴日升(?―?),明代江西崇仁县人。儒而精医。同治崇仁县志467页

熊威(?―?),明代江西崇仁县北耆(今崇仁县巴山镇桥北)人。嘉靖中因原卫军授本卫医(军医)[26]338。

邓则名(?―?),明代江西崇仁县人。儒而通医,官医学训科[26]276。

吴阳初(?―?),明代江西崇仁县西耆人。儒而通医,官医学训科[26]276。

鄢成可(?―?),明代江西崇仁县二都人。儒而通医,官医学训科[26]276。

黄名善(?―?),明代江西崇仁县西耆人。儒而通医,官医学训科[26]276。

周伯恕(?―?),明代江西崇仁县西耆人。儒而通医,洪武甲子年官医学训科[26]276。

张希哲(?―?),明代江西崇仁县四十六都人。儒而通医,永乐癸未年官医学训科[26]276。

陈伯裕(?―?),明代江西崇仁县二十八都人。儒而通医,宣德丁未年官医学训科[26]276。

吴时泰(?―?),明代江西崇仁县四十四都人。儒而通医,正统丁卯年官医学训科[26]276。

吴衢(?―?),明代江西崇仁县四十四都人。儒而通医,官医学训科[26]276。

陈医学(?―?),逸其名。明代江西崇仁县二十八都人。儒而通医,官医学训科[26]276。

吴锡(?―?),明代江西崇仁县四十四都人。儒而通医,官医学训科[26]276。

吴玉旦(?―?),明代江西崇仁县东耆人。儒而通医,正德庚午年官医学训科[26]276。

詹仲和(?―?),明代江西崇仁县北耆人。儒而通医,嘉靖辛卯年官医学训科[26]276。

吴挺桂(?―?),明代江西崇仁县西耆人。儒而通医,嘉靖癸卯年官医学训科[26]276。

李珙(?―?),明代江西崇仁县北耆人。儒而通医,嘉靖己酉年官医学训科[26]276。

杨廷宪(?―?),明代江西崇仁县一都人。儒而通医,隆庆辛未年官医学训科[26]276。

谢国俊(?―?),明代江西崇仁县邑西人。儒而通医,万历壬辰年官医学训科[26]276。

2.7.1.10 临川(抚州府)有医家18人,医籍13种王九鼎(?―?),明代江西临川县人。道士。以道通医,擅医药方术,善炼丹。与理学大家崇仁吴与弼交好,常有诗赋往来,吴氏有诗赞之“……何由广借回生手,遍起群生远近疴”[44]182。

舒化(?―?),字继峰。明代江西临川县人。授刑部尚书。以儒通医。与龚廷贤交往甚密,万历十五年(1587年)龚廷贤曾向舒氏出示《古今医鉴》《种杏仙方》《万病回春》,舒氏为《万病回春》作序[18]214。

徐汝阳(?―?),明代江西临川县人。进士第亚中大夫。以儒通医。与龚廷贤交往甚密,万历十六年(1588年)为龚氏《万病回春》作《叙云林志行记》[18]464。

汤显祖(1550―1616年),字义乃,号海若,又号海苦士,自署清远道人,晚年自号茧翁,别号玉茗堂主人。明代江西临川县人。明代戏曲大师[1]388。深研岐黄,以儒通医。汤氏的系列名剧“临川四梦”中反映了其对医学的熟谙,如其《牡丹亭·诇药》中首次使用了“道地药材”一词,该词沿用至今[4]。

黄卷(?―?),明代江西临川县人。儒而通医,曾参与校勘龚廷贤《新刊医林状元济世全书》[13]1。

饶九州(?―?),明代江西临川县人。通医。传“拈痛散”等予王文谟,收入《济世碎金方》中[14]345。

朱均旺(?―?),明代江西临川县人。经商。明万历五年(1577年)在广州商旅中被倭寇掳至日本,为江西吉安人许仪后医生相救。其后随许氏抄写医书,而通晓医术。万历二十年(1592年)受许氏相托,冒死偷渡回国,将倭寇欲入侵朝鲜之情报交与政府,由此中朝有准备的战胜了此次倭寇入侵朝鲜的战争[45]151。

王文洁(?―?),字冰鉴,号无为子。明代江西抚东(今江西临川县)人。精医术,推崇古人方脉,尤泥于太素脉[9]56。撰《太素张神仙脉诀玄微纲领统宗》《王氏秘传图注八十一难经评林捷径统宗》《王氏秘传叔和图注释义脉诀评林》《合并脉诀难经太素评林》《太乙仙制本草药性大全》[4]。

易大艮(?―?),字思兰。明末江西临川县人。精医术,临床强调“治病贵先识病性”,每证必辨脉求因,审因论治,推究病因及其传变,治案层层设问以析病因病理变化及处方用药,治法以开郁为先,补益随后。撰《易思兰医案》[10]81。

刘钟运(?―1616年),明代江西临川县皇华桥人。精岐黄术[10]81。嘉靖间(1522―1566年)为益王府医官,与同时祝汝享齐名[45]166。

祝汝享(?―?),字龙溪。明代江西临川县南栋村人。以儒通医。精岐黄术,官益王府良医正,与同时刘钟运齐名[45]166。

傅白岑(?-?),明代江西临川县人[9]1101。以儒通医,精医术。撰《善读伤寒论》《善读丹溪书》[10]81。

陈朝璋(?―?),字所翼。明代江西抚州(今江西临川县)人。以贡生考授常州通判。著有《扶正堂医书》[9]654。

陈钟盛(?―?),字雅德,号怀我。明代江西临川县人。名医陈朝璋侄[4]。自幼习儒,万历四十七年已未(1619年)举进士,官至苏州知府。陈氏留心医药,辑有《奚囊便方》四卷[9]648。

陈朝阶(?―?),明代江西临川县人。生平未详。著有《奚囊便方》十卷。按,《临川县志》著录“陈钟盛《奚囊便方》四卷”,疑陈朝阶为陈钟盛后裔,待考[9]654。

饶鹏(?―?),字九万,号东溪。明代江西临川县人。精通医术,挟技游广东,知名于时。正德壬申(1512年),以医功授冠带。著有《节略医林正宗》八卷,黄玠为之作序[9]825。

席天章(?―?),明代江西临川县人。名医席肖轩次子,席弘医门十一世传人。擅针灸[39]150。

席伯珍(?―?),明代江西临川县人。名医席顺轩三孙,席弘医门十二世传人。擅针灸[39]150。

2.7.1.11 东乡县有医家4人,医籍1种吴率正(?―?),名浒。元明间江西东乡县吉源人。以儒通医,研《易经》,精医术。洪武二十四年(1371年),本县举为医学训科,并举为贤良方正,后官至太原知府[46]175。

王澍(?―?),明代江西东乡县二十一都人。儒而通医,官本县医学训科[46]32。

吴三极(?―?),明代江西东乡县人。习儒礼佛,崇道通医,究修身却病之术。撰《心法大要》[47]458。

彭光裕(1609―1694年),明清间江西临川县东乡艾桥人。幼习举业,及长,因父为时医误治,故弃儒习医,研读诸家著述,俱洽闻遍考,久之深明医理。后悬壶问世,屡起危疾,名噪于时。以活人为心,淡于名利,有儒医之称。康熙甲戌卒,享年八十六。长子彭九皋,品行端方;次子彭九万,为郡学生[9]1053。

2.7.1.12 清江县(临江府,治所在今樟树市)有医家26人,医籍36种王道渊(?―?),元明间清江县人。全真教道士。宗性命双修,以医弘道。撰《还真集》[4]。

王显达(1533―1612年),字仁溥。明代江西清江县人,祖籍江西泰和县。太医院医官[48]530。以医名世,传承至今有18代[4]。

李象,字汉仪,号石泉子。明代江西清江县人。嘉靖间(1522―1566年)诸生。曾遘重疾,时东阳名医卢和以医术鸣宁藩(今江西南昌),遂礼致在馆,未逾年疾瘳,而李象亦尽得卢氏之传。后复潜心于《素问》《难经》诸书,以良医知名。尝边游海内,至京师,公卿争以礼致之,然必以医往,于荣利漠无所干。撰《医略正误》[9]330。

敖英(?―?),明代江西清江县人。历官陕西、河南学政。儒而通医,曾为李象《医略正误》作序[49]140。

聂素贵(?―?),字原。明代江西清江县人。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贡生,任六合县教谕。儒而通医[50]135。精医术,下传 17 代[4]。

陈恩(?―?),明代江西清江县人。父良琢,年百岁。陈恩性谦谨,精于医理,诊疾辄效。每岁活人无算,谢绝病人馈赠,云:“吾非利此而为之也”[38]529。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上书为征云南军献除瘴方药,用之效,诏赐冠服,临江知府延为医学正科,均辞不就[51]99。

聂尚恒(1572―?年),字久吾,又字惟贞。明代江西清江县人。儒医聂素贵子。少习举业,从王龙溪、王荆石游[52]42。历官福建福州府教授、宁化县令。因体弱多疾,故兼嗜医学,传承父学,精儿、妇、喉科[50]136。撰《奇效医述》《八十一难经图解》《医学源流》《历代医学姓氏》《医学汇函》《导引》《本草总括分类》《运气》《痘科慈航》《活幼心法》《痘疹活幼心法附说》《痘疹惊悸合刻》《医术方旨》《医学源流》[4]。

聂杏园(?―?),明末江西清江县人。名医聂尚恒子。生平未详,著有《医学集义》《卫生一助》《疔疮论》《咽喉说》[48]530。《咽喉说》是我国第一部咽喉科专著[4]。

陈辐(?―?),字正武。明代江西石城人,江西临江府(治今江西清江县)训导。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岁贡。儒而通医,著有《灵素草》《药性赋》《脉诀钞》[8]213。

熊化(?―?),明代江西清江县人。进士,授一品服。儒而通医。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出使朝鲜[48]14。促进了中朝医药的交流,从此一些 “舶来”的药材开始进入江西樟树药市交易[4]。

张志(?―?),明清间江西清江县人。精医术,在本县樟树镇坐堂行医[48]506。

张明(?―?),明清间江西清江县人。名医张志子。精医术,在本县樟树镇坐堂行医[48]506。

徐山(?―?),明清间江西清江县人。擅医术,本县樟树镇有名草药郎中[48]506。

徐莲莲(?―?),明代江西清江县人。名医徐山女。擅医术,本县樟树镇有名草药郎中[48]506。

张致和(?―?),明末江西清江县人。业医药,在江西乐平县开创第一家药店——“张致和药店”[51]133。

金永鄘(?―?),明末江西清江县人。业医药,创办樟树药帮知名药材行——“金卫生堂咀片店”,常往还两广间交易药材[51]414。子孙承其业,皆为樟树医药名人。子金子为名声甚著[50]81。

彭毓宝(?―?), 明末江西清江县东乡观上中彭村人。业医药,在湖南临湘县聂市开创“彭大兴药店”[51]107。子彭如春承其业[53]128。

彭如春(?―?),明末江西清江县东乡观上中彭村人。业医药,随父亲彭大兴在湖南临湘县聂市开创彭如春药店(又名彭大成药店)[53]128。

方以智(1611―1671年),字密之,又字鹿起,号曼公,又号龙眠愚者。明清间安徽桐城县人,后寓居江西。自幼习儒,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授翰林院检讨。明亡,流寓岭表,隐姓埋名,卖药于市。清军入关,遂削发为僧,改名弘智,字无可,号药地。曾寓居江西金溪县碧溪佛寺和清江县閤皂山。在閤皂山开药圃,种药养花,明吏部侍郎熊化之子熊颐曾为方氏六十大寿献诗,其中有“乾坤留药地,阁皂有茅茨”[51]99。康熙十年(1671年)赴江西吉安拜文天祥墓,卒于途,享年六十一。方氏博学广识,于天文、地理、律术、音韵、医学莫不通览。因父病,二十六岁学医,精研历代医书,兼取西医。主张以西洋解剖学、生理学补充中医,为我国早期持中西医汇通思想之医家。长于著述,据钱超尘《中国医史人物考》记载:与医有关者有《通雅·脉考》《通雅·方药》《物理小识·人身》《物理小识·医要》《物理小识·医药》,还撰有《明堂图说》《内经经络》《删补本草》《古方解》《东西钧》。幼子方中履,亦通医理[9]116。

邓苑(?―?),字博望。明清间江西清江县樟树程坊人。顺治八年(1651年)中举,选河西令。致仕后,杜门谢客,以搜罗古籍为务,旁涉岐黄诸书,精贯医理。年七十余卒。著有《一草亭目科全书》一卷[9]125。

熊颐(1620―?),明清间江西清江县人。明吏部侍郎熊化子,与方以智过往甚密[51]100。以儒通医,精医术[51]141。

聂松臣(?―?),明清间江西清江县人。名医聂尚恒后裔。精医药,是樟树药帮最早在湖南常德津市经营医药的药商[54]。

聂松园(?―?),明清间江西清江县东乡松湖村人。名医聂尚恒后裔[51]107。以医药享誉湖南常德津市,经营聂隆盛药店,并坐堂行医[53]126。

聂惠和(?―?),明清间江西清江县东乡松湖村人。精医药,在湖南常德津市经营药店[53]126。

陈伟臣(?―?),明清间江西清江县黄龙潭村人。精医药,在湖南常德津市经营药店[53]126。

聂松恒(?―?),明清间江西清江县人。名医聂尚恒后裔。精医药,在湖南常德津市开创聂隆盛药店[54]。

2.7.1.13 丰城县(富洲县,今丰城市)有医家9人,医籍11种涂谦(?―?),字衡让。明代江西丰城县化鹏巷人。监察御史。儒而通医。正统十年进士(1445年)。曾任山东副使,值东昌诸郡大饥荒,涂氏赈灾,而且“饲之病,给药饵”“所活者弥多”。后“以劳疾卒”,年三十有九[55]1732。

万育玹(?―?),明代江西丰城县人。弘治年间(1488―1505年)任太医院御医。医术高明,处方投剂辄效,人称“万一帖”,流传18代[56]384。

杨孜(?―?),明代江西丰城县人。精医术。撰《证治类方》[9]381。

杨廉(1452―1525年),字方震,一作方正,号畏轩,别号月湖。明代江西丰城县人。儒而通医。成化末年(1487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凡八疏请归,居家三年卒,年七十四岁。赠太子少保,谥“文恪”。留心医学,著有《太极图纂要》《先天后天图学考证》《医学举要》《名医录》[8]150。

蔡四兰(?―?),号虚所山人。明代江西丰城县人。浙江江浦名医丁凤门生。万历壬年(1582),为丁氏《痘科玉函》作序[9]1145。

喻化鹏(?―?),字图南。明代江西丰城县人。能文词,尤精医术,曾悬壶于湖南宝庆。深悟切脉、望色、听声、察形之妙,用药谨慎如临大敌,善用贵重之药,故所治多奇效。曾行医于湖南邵阳。撰《医经翼》《医余诗草》[9]1082。

陈会(?―?),字善同,号宏纲。元明间江西丰城县人。席弘医门十世传人席肖轩徒。精针术。授徒刘瑾、刘瑜等24人,门徒遍及国内多地[39]150。撰《广爱书》十卷,又取其切用者缩略名《广爱书括》,后经门人刘瑾校补易名《神应经》[4],还撰有《全身百穴歌》一卷[24]38。

李舒芳(?―?),明代江西丰城县人。以儒通医,精医术。撰《医方摘要》《治胎须知》[57]233。

刘良臣(?―?),明代江西丰城县小港乡艾冈人。得四川成都灵隐寺妙法和尚的喉科秘传,专业喉科。医术精湛,配制有吹、漱、擦、敷、腐等药剂,擅以刀、针、火、烙等法治疗咽喉、口舌及鼻部疾病,名重方圆数百里。下传10余代。其后裔刘孔书以喉科名地方[56]386。

2.7.1.14 进贤县有医家17人江满(?―?),字谦之,号日湖。明代江西进贤东隅人。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儒而通医。曾任柳州知府,时瑶僮洞长负固纵姿不法,一日闻其患眼病急症,乃藉医术之能,“伪为医者往治,戒以静摄屏左右,坐幽室中,遂手刃之,置其首于药笥以归。群瑶骇服”[55]221。

支乔望(?―?),字兰嵎。明代江西进贤县人。以医著名。曾县举乡饮[9]102。

支乔楚(?―?),字寰冲。明代江西进贤县人。精通医术,名著于时。天启年间(1621―1627)授太医院吏目[9]102。

车国瑞(?―?),明代江西进贤县人[4]。精医术,以医术选入太医院,任吏目[9]104。

李应龙(?―?),明代江西进贤县人。字熙寰。明代江西进贤县人。性洒脱,待人诚恳。曾任太医院吏目,以医术驰名舒庐间[9]353。

饶士守(?―?),字述泉。明代江西进贤县三十八都人。精医术。早年悬壶于南丰县,历四十年,声名大噪。年六十岁归乡,远近赖以全活者不可胜数。为人孝友勤慎,性淳笃,乡闾称之。八十八岁卒[9]825。

章益振(?―?),字九河。明代江西进贤县人。以医驰名皖桐间,卿大夫悉敬礼之[10]69。

雷时震(?―?),字普奉。明代江西进贤县人。知名于时。早年选授太医院吏目,升御医,封光禄寺丞。为人缜密谦谨,历事神、光、熹、思四朝。子雷应运,世袭其职[9]1131。

雷应远(?―?),明代江西进贤县人。太医院御医雷时震子。承父业,亦精医术,世袭父职[9]1131。

姜扆(?―?),明代江西进贤县人,寓居江西高安县。精医术。万历戊子至己丑年间(1588-1589年),高安县连年灾荒,疫病流行,扆施药济困,所活良多,人咸德之[9]833。

熊元会(?―?),明代江西进贤县人。精医术,知名于时,县尹聂公赠以“回春妙手”匾额[9]1168。

杨中行(?―?),明代江西进贤县八都人。儒而通医,官医学训科[58]449。

傅敏善(?―?),明代江西进贤县一都人。儒而通医,官医学训科[58]449。

傅文郁(?―?),明代江西进贤县一都人。傅敏善侄。儒而通医,官医学训科[58]449。

傅椿(?―?),明代江西进贤县一都人。傅文郁子。儒而通医,官医学训科[58]449。

杨悦甫(?―?),明代江西进贤县正隅人。儒而通医,官医学训科[58]449。

杨师正(?―?),明代江西进贤县正隅人。杨悦甫子。儒而通医,官医学训科[58]449。

2.7.1.15 南昌县(市)有医家78人,医籍92种 胡俨(1361―1443年),字若思,号顺庵。明初江西南昌县人。文学家、教育家,拜国子监祭酒掌管国学。自少嗜学,于天文、地理、律历、医学无不究览。以儒通医。享年八十三岁[9]791。

刘一诚(?―?),明代江西南昌人,寓居山东沾化。精医,擅脉诊,洞人生死,用药多所活,知名于时[9]239。

张琳(1438―1506年),字天瑞。明代浙江余姚县人,江西参政。自幼习儒,登成化二年(1466年)进士。博闻多艺,射、弈、书、绘、兵法、地理、占候、方药诸学,无不涉猎。辑有《医说妙方》十卷[9]547。

李材(?―?),明代江西南昌府人。生平未详。著有《博济良方》一卷[9]322。

熊谦夫(?―?),明代江西南昌人。嗜方术,喜交方士,好读《素问》《参同契》,以善医闻里中。精脉诊,用药多奇中。九十岁卒[9]27。

王大国(?―?),字邑郊。明代江西南昌人。尝患痰疾,王大国遇异人治之而愈,遂师事之,殚心研习,医道日精,治痈疽尤多神效,所活无算。王氏仁心神术,以济人利物为志。子开,传其学[9]48。

王开(?―?),明代江西南昌人。名医王大国子。承父学,亦业医[9]27。

王绍南(?―?),字绣谷。明代江西南昌县人。生平未详。通医理。曾与太医院医官王大德合著《百病回春要紧真方》七卷,刊刻于世[9]81。

符观(?―?),明代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通医药。撰《医家篡要》[4]。

喻政(?―?),字正之。明代江西南昌县人。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进士,授福州知府[8]512。儒而通医。撰有《虺后方》一卷[9]1082,还撰有《茶书全集》二十六种[59]512。

钟大延(?―?),明代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后迁至鄞县(今宁波)。治病不持恒方,能自出新意,常奏良效[4]。

朱权(1378―1448年),号臞仙,又号涵虚子、丹丘先生、大明奇士,世称宁献王。明代安徽凤阳县人。明太祖朱元璋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宁王,永乐元年(1403年)改封南昌。朱权好学博古,旁通释老岐黄,重养生,明医理。著有养生及医学书籍《活人心法》《寿域神方》《乾坤生意》《乾坤生意秘韫》《续洞天清录》《运化玄枢》《臞仙神隐》《臞仙修身秘诀》《庚辛玉册》《救命索》《内丹节要》《长生久视书》等[60]3。

刘瑜(?―?),字永佩。明代江西南昌人。名医陈会门生,医士刘瑾兄。从陈会习针术。擅针

灸[39]150。

刘瑾(?―?),字永怀,号恒庵。明代江西南昌人。宁王府医士,名医陈会门生。从陈会习针术。精针灸,遵朱权之旨重校陈会《广爱书》,易名《神应经》[39]150。

曾思明(?―?),明代江西人,里居不详,曾寓居江西陈会处。从陈会习针术,精针灸[39]150。

吴复谦(?―?),明代江西人,里居不详,曾寓居江西陈会处。从陈会习针术,精针灸[39]150。

林唯固(?―?),明代江西人,里居不详,曾寓居江西陈会处。从陈会习针术,精针灸[39]150。

姜彦思(?―?),明代江西人,里居不详,曾寓居江西陈会处。从陈会习针术,精针灸[39]150。

邹尚友(?―?),明代江西人,里居不详,曾寓居江西陈会处。从陈会习针术,精针灸[39]150。

胡思文(?―?),明代江西人,里居不详,曾寓居江西陈会处。从陈会习针术,精针灸[39]150。

傅永哲(?―?),明代江西人,里居不详,曾寓居江西陈会处。从陈会习针术,精针灸[39]150。

王济方(?―?),明代江西人,里居不详,曾寓居江西陈会处。从陈会习针术,精针灸[39]150。

夏国宝(?―?),明代江西人,里居不详,曾寓居江西陈会处。从陈会习针术,精针灸[39]150。

尹思正(?―?),明代江西人,里居不详,曾寓居江西陈会处。从陈会习针术,精针灸[39]150。

袁绍安(?―?),明代江西人,里居不详,曾寓居江西陈会处。从陈会习针术,精针灸[39]150。

王玉庆(?―?),明代江西人,里居不详,曾寓居江西陈会处。从陈会习针术,精针灸[39]150。

徐洪(?―?),明代江西人,里居不详,曾寓居江西陈会处。从陈会习针术,精针灸[39]150。

徐恭(?―?),明代江西人,里居不详,曾寓居江西陈会处。从陈会习针术,精针灸[39]150。

郑宗和(?―?),明代江西人,里居不详,曾寓居江西陈会处。从陈会习针术,精针灸[39]150。

邹用霖(?―?),明代江西人,里居不详,曾寓居江西陈会处。从陈会习针术,精针灸[39]150。

陈德华(?―?)明代广州人,里居不详,曾寓居江西陈会处。从陈会习针术,精针灸[39]150。

卢庭芳(?―?),明代辰州人,里居不详,曾寓居江西陈会处。从陈会习针术,精针灸[39]150。

董仕珉(?―?),明代扬州人,里居不详,曾寓居江西陈会处。从陈会习针术,精针灸[39]150。

董谊(?―?),明代江西人,里居不详,曾寓居江西陈会处。从陈会习针术,精针灸[39]150。

雷善(?―?),明代太平人,里居不详,曾寓居江西陈会处。从陈会习针术,精针灸[39]150。

陈一升(?―?),明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精医术,崇祯间(1628―1644年) 官广东澄迈县医学训科[4]。

马秉元(?―?),明代江西南昌人。精医术,擅治伤寒[9]23。

徐凤(?―?),字廷瑞。明代江西弋阳县人。生平未详。曾游豫章得《席弘赋》,将赋收入其所撰《徐氏针灸大全》中[22]。

鲍山(?―?),字元则。明代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通医药。撰《野菜博录》[61]1。

万杏坡(?―?),明代江西南昌人。著名万氏幼科一世。精医术,尤擅幼科,善治痘疹。成化十六年(1480年)游湖南罗田,医术大行,名著当时。子万匡,孙万全,皆为名医[9]13。

万筐(?―?),字恭叔,号菊轩。明代江西南昌人。著名万氏幼科二世。绍承父业,精痘科,医术大行。成化十六年(1480年)随父客居湖北罗田县[4]。撰《痘科世医心法》十二卷。子万全,医名益盛[9]11。

万全(1499―1582年),字密斋。明代江西南昌人。名医万筐子,万氏幼科三世。成化庚子(1480)随祖、父徙居罗田。少习儒,后为诸生。早年居家授徒,兼习家学。父亡,尽弃举业,专力医道,通晓各科,尤擅治小儿诸病,为明代著名儿科医家。长子万邦忠、次子万邦孝、四子万邦治、八子万邦靖,传承家学[9]11。撰《素问浅解》《养生四要》《本草拾珠》《伤寒蠡测》《保命歌括》《脉诀约旨》《医门摘锦》《保婴家秘》《痘疹心要》《痘疹格致要论》《痘疹启微》《育婴家秘》《育婴秘诀》《片玉心书》《广嗣纪要》《痘疹世医心法》《片玉痘疹》《万氏家传伤寒摘锦》《万氏家传点点经》《万氏秘传外科心法》《万氏家传妇女科》《幼科发挥》《万氏家传幼科指南心法》《痘疹碎金赋》约二十四种[4]。

万邦忠(?―?),明代湖北罗田县人,祖籍江西南昌。名医万全长子。通医术,著有《医案》[9]12。

万邦孝(?―?),明代湖北罗田县人,祖籍江西南昌。名医万全次子。通医术,著有《医案》。子万祖善,事迹未详[9]12。

万邦治(?―?),明代湖北罗田县人,祖籍江西南昌。名医万全四子。通医术,著有《医案》[9]12。

万邦靖(?―?),明代湖北罗田县人,祖籍江西南昌。名医万全八子。通医术,著有《医案》[9]12。

卢和(?―?),字廉夫,号易庵,一作螜庵。明代浙江东阳县人,曾寓居江西南昌。精通医术。挟技游江西,以医术鸣于宁藩(今南昌)。曾治愈清江儒士李象重疾,并授其医术,后李象以医术知名。撰《丹溪纂要》《食物本草》《儒门本草》[9]139。

万显(?―?),明代江西南昌人,迁江苏徐州。世业医,得异人术,奇病应手瘥,贫者资以药。子崇德传其学[55]70。

朱鼎臣(?―?),字冲怀。明代江西南昌人。以儒通医。万历间校正龚廷贤《复明眼方外科神验全书》,并于万历辛卯年(1591年)刊印[28]1。

万崇德(?―?),字元彦,号惺新。明代江西南昌人,迁江苏徐州。世业医,名医万显子。少习儒,儒而通医。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授临海知县[55]70。

王三才(?―?),字学参。明代浙江萧山县人。江西提刑按察司按察使。万历二十九年 (1601)进士。喜读医书,曾获沈与龄《医便》二卷,喜其简约实用,遂与浙江按察使饶景曜、休宁知县张汝懋重校,刊刻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9]47。

万禀初(?―?),明代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儒而通医,曾参与校勘龚廷贤《新刊医林状元济世全书》[12]1。

刘思岐(?―?),明代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儒而通医,曾参与校勘龚廷贤《新刊医林状元济世全书》[12]1。

龚警韦(?―?),明代江西南昌人。儒而通医,曾参与校勘龚廷贤《新刊医林状元济世全书》[12]1。

余世用(?―?),字化民。明代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幼习儒。余父以医学名世,后得父传,从医。曾在四川行医,活人颇多。因罪幽絷燕都,步昔周文王狱中演《易》,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在狱中撰成《医源经旨》[62]579。

黄霁明(?―?),字承志。明清间江西南昌人。精医术。明末避乱游武昌,遂家焉。凡以病延请立往救治,治愈多不取值,人皆德之[9]1002。

罗享平(?―?),字岚。明代江西南昌人。岁贡。精于中西算术、天象及医学。著有《医学探精》等[8]239。

胡映日,字心仲。明代江西南昌人。博学多识,所著天文、地理、医学等书甚富。主要有《易象图说》,以及图说《河图》、图说《会通参同契》[8]239。

李莳(?―?),字德春。自号少溪。明代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徙居应城。世医,精脉法,冥思暗解,出授受之外。未尝预问患者病,先号脉,手指一著腕上,形神忽往,久之指离于腕,徐以一二语发病者隐结,无不汗下吐服,少焉投药,犹掇之耳[11]1001。

朱谋玮(?―?),字郁仪。明代江西南昌县人。宁献王朱权七世孙。封镇国中尉。性渊静,无异寒士。朱氏天资颖敏,贯串群籍,自经史至星纬、历数、农圃、医学、河洛诸学,皆穷其微妙。以儒通医。著述甚富,其医学著作有《岐黄钩玄》《医诠》[9]209。

阴有澜(?―?),号九峰。明代浙江太平县人,曾寓居江西南昌。精医术,官太医院吏目。尝问学于豫章(即江西南昌)胡、郭、邹诸名儒。年八十八岁犹往来讲学,是年殁,祀于阳明书院。临证以五行生克为本,治病奇验,远近求治者踵相接,皆计日取效。善治痘疹,所治不知几千百。撰《痘疹一览》《医贯奇方》《稀痘方》[9]294。

傅天镇(?―?),字继屏。明代江西南昌人,随父于嘉靖间(1522―1566年)徙居桐梓。性颖悟,贯通经史,因当地禁学,遂不应举。专意于医,有一匕活人之妙,名满滇黔秦蜀间,安车之迎不暇。年近百岁而殁。著有《増补金镜录》《手制验方》各若干卷,四川巡抚刘公,锓木行世[9]1101。

何继高(?―?),字泰宁。明代浙江山阴县人。江西临江府(今江西樟树市)知府,后官江西参政。万历癸丑(1613年)进士,博学强识,旁及医学。撰《轩岐新意》二卷[9]473。

彭子惠(?―?),一作之惠,字学祖。明清间江西南昌人。精通医术。顺治(1644―1661年)初,游历山东,定居潍县,与益都名医翟良相友善。临证洞见症结,每治病于未发之前。撰《内经详注》《叔和脉经解》《伤寒论辨》。子孙传承其学,后行医于胶州。弟彭子岁,亦以医名[9]1052。

彭子岁(?―?),明清间江西南昌人。名医彭子惠弟。顺治(1644―1661年)初,寓居山东潍县。精医理,治病多良效,以医知名。撰《灵素阐义》《针灸图记》[9]1052。

释海淳(?―?),俗姓吴。明代浙江处州人,修行于江西南昌广福堂。年少从师习佛经,父母殁,杖笠入终南山修行。遇一僧授以眼科秘方,依方治病辄效,遂精医术。后云游至南昌,相国张洪阳建广福堂使居之,徒众日聚,士大夫皆礼敬之[9]1159。

李秋(?―?),字思杏。明末江西南昌人。熟读朱权《庚申玉册》和李时珍《本草纲目》,以医名世,艺高而谦卑。曾两荐乡饮,知府赠其“笃行善士”匾额。九十岁卒[9]326。

伍守阳(1565―1644),原名阳,字端阳,号冲虚子。明代江西南昌辟邪里人。著名道教内丹家。医道相通。撰《天仙直论长生度世内炼金丹诀心法》《金丹要诀》《丹道九篇》《天仙正理》《仙佛合宗》《崔公入药镜注解》[63]1。

伍守虚(?―?),明代江西南昌辟邪里人。伍守阳堂弟。道医相通。曾协助其堂兄伍守阳增注《天仙正理直论》[67]1。

伍达行(?―?),明代江西南昌辟邪里人。伍守阳堂侄。著名道教内丹家。道医相通。曾撰文于《天仙正理》(康熙八年涂叔朴刻本)篇首[61]1。

魏元曠(?―?),明代江西南昌人。道医相通。曾为增注《天仙正理》(康熙八年涂叔朴刻本)作跋[61]81。

喻龙德(?―?),字明时,别字实实子,号达用生。明代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太医院院司龚居中友人。儒而通医。曾鉴定龚居中《新镌五福万寿丹书》[35]186。

邓志谟(?―?),豫章(今江西南昌)人,一作江西安仁(今江西余江)人。儒而通医。名医龚居中通家弟,曾为龚居中《外科百效全书》作引[34]1。

聂宠(?―?),字荣之。明代江西南昌县人。随父游学安徽六安州,遂家焉。自少学医,得太素脉真诠,驰名州郡。遇贫病倾心救治,不僻寒暑,不取报酬,全活甚众。府州屡加旌奖,世称高义[9]868。

闵钺(?―?),字昔公。明清间江西奉新县人,曾寓居江西南昌。少颖异,傲岸自负,后与南昌郭日燧、新建张泰来诸文士相往还,其学精进。顺治间(1644―1661年)应试,中举人。此后,杜门著述,聚书万余卷,足不出户者十余年,晚年旁及医道,熟谙岐黄。辑有《本草详节》十二卷、《脉几经脉发挥》五卷。《南昌府志》记其事[9]492。

张遂辰(1589―1668年),字卿子,号相期,又号西农。明清间江西南昌人。随父迁浙江杭州。少羸弱多病,久医不效,乃自检方书,自疗获愈。精伤寒[10]89。早年以国子生游金陵(今南京),时名大起。明末隐居杭州里巷,业医自给,有起死回生之誉,人争迎致之。撰《张卿子伤寒论》《集注伤寒论》《仲景全书》《心远堂要点》《杂证篡要》《医易合参》《张卿子经验方》《简验良方集要》《金匮要略方论》《秘方急验》[4]。

李大成(?―?),字集菴,别号如林。明清间真州人,迁居江西南昌。初习儒,后以为天下将乱,医术最优,抗衡良相,遂习岐黄,神而明之,声称甚赫。曾治愈左将金虎符滨危奇疾。金虎符乃礼致大成,后随金虎符入江西,终至南昌蓼洲行医。日阅数十人,所治疾应手愈,声再赫[11]1106。

胡小范(?―?),明清间江西南昌人。世家子,儒而通医。曾游南丰县,与名医徐亮甚密。徐氏与之谈,知其学有本源,遂为之主,赠之甚厚[11]1005。

2.7.1.16 新建县有医家15人,医籍31种刘渊然(1351―1432年),号体玄子。明初江西赣县人,江西新建县西山净明道旌阳公(许逊)六世传人。曾师承赵宜真,洪武年间建江西新建西山道院,修真传道,医道相通,以医弘道[4]。仁宗赐号“冲虚至道玄妙无为光范衍教庄静普济长春真人”,给二品印诰,领天下一切道教事,其地位与龙虎山张天师同等。撰《济急仙方》一卷。第四十一代天师张宇初曾从之习道术[9]262。

张位(?―?),字明成,号洪阳。明代江西新建县人。文渊阁大学士。儒而通医。与龚廷贤交往甚密,万历间为龚氏《寿世保元》作序[22]469。撰《周易参同契注解》《明心宝~》《悟真篇注解》[64]98。

张储(?―?),字曼胥。明代江西新建县人。大学士张位弟。多才艺,儒而通医。医卜星象堪舆之术,无不通晓[65]224。

张粲(?―?),字宗礼。明代江西新建县人,祖籍汴京[66]30。元末名医张正孙。为人治病急人所急,不计报酬,遇疫病流行便施药周济,遇贫病则派家童送药上门。宁献王朱权将张粲之医术医德上奏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年)授予“宁府良医”称号。张粲之子张升,承父业,勤奋德馨。孙元春、元相、元龙承其学[64]95。

张升(?―?),明代江西新建县人。名医张粲子。承家业,精医术,品德尤佳[64]95。

张元春(?―?),明代江西新建县人。名医张升子。传承家业,通医[64]95。

张元相(?―?),明代江西新建县人。名医张升子。传承家业,通医[64]95。

张元龙(?―?),明代江西新建县人。名医张升子。传承家业,通医[64]95。

邵以正(?―1462年),号通妙真人。明代江西宁都县人。早年学道于长春真人刘渊然,医道相通。渊然老,荐之于朝,迁左正一,领京师道教事。辑有医学丛书《青囊杂纂》,包括《仙传济阴方》《徐氏胎产方》《仙传外科集验方》《小儿痘疹证治》《秘传外科方》《济急仙方》《上清紫庭追痨仙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秘传经验方》[9]664。

邹文才(?―?),明代江西新建县人。早年游三湘七泽间,遇异人传授,遂精医术。过澧州,当地士绅皆尊之,遂定居。子邹易道承其业[9]487。

邹易道(1554―1614年),字仲仁,号性宇。明代江西新建县人。名医邹文才子,随父定居湖南澧州。少习儒,屡试不利,遂弃儒业医。临证投药辄起,有青出于蓝之誉。中丞袁洪溪赏其术,遂携之入京,于是名噪京师,授御医,延诊者无虚日[9]489。

杨季蘅(?―?),明末江西新建县人。以医为业,知名于时。曾为左良玉(1599―1645年)幕客,为一时名士。曾荐授武昌守,后辞官归,仍操故业[9]396。

喻昌(1585―1664年),字嘉言,晚号西昌老人。明清间江西新建县人。明末清初三大名医之一(《清代名医医话精华》)[1]445。出生医药世家,喻氏始祖为西汉南昌名医谕兆徴,施医济困,医德高尚[67]38,有子谕钟祥、孙谕周桢、曾孙谕猛(后改姓为喻)[68]103。

少小,喻昌随祖父喻尧荣和父亲喻玉读儒书[69]2;父亲喻玉是药房先生,问症发药间,喻昌受之影响而医学启蒙[66]203;又“少遇异人授以秘方”(《牧斋遗事》)[70]4;喻昌《寓意草·自序》云:“昌于此道无他长,自少至老,耳目所及之病,无不静气微心,呼吸与会,始化我身为病身……倘病多委折,治少精详,蚤已内照。他病未痊,我身先瘁”,可知喻氏年少时已经为人省病诊疾,且医德高尚[71]711。

及壮,喻昌挟医游南昌、新建、清江、安义、永修、靖安一带,“治疗多奇中”。悉心体察病患,谨慎议病用药,“自少至老,耳目所及之病……既化我心为病心……然求诚一念,多于生死轮上,寂寂披回。”积累治验医案,以备撰写《寓意草》[71]711。

不惑,喻昌由仕隐医,明崇祯三年(1630年)以副榜贡生入都,上书欲有所为,不见纳,遂归里,居靖安县姐家,以医为业,“户外之履常满焉”,整理医案,于崇祯十六年(1643年)撰成《寓意草》[22]。

花甲,喻昌由医隐禅,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入南昌,避诏征,遂削发进南昌城南百福寺为僧[22]。

皓首,喻昌复蓄发出禅,以医为业。顺治十年(1653年)始离乡[58]402,挟医游三吴两淮间(《喻嘉言先生医书全集》),侨居常熟,结庐虞山之麓,行医且教授生徒,医名震江南[22]。

喻昌在江南,会讲温病,门徒云集,江南诸地听讲者众,“大举温症,以建当世赤帜”,竭力弘扬仲景学说,广为传播温病辨治之法,力求拯救疾苦中的生民,亦极大地推动了当时温病学术的发展,名震江南。清代著名温病学家王孟英赞嘉言“识超千古”(《温热经纬》),伤寒学家林北海誉喻嘉言“高出千古”(《温热经纬》转引),朴学大师阎若璩将喻嘉言列为清代十四位圣人之一(《潜邱劄记》),江右民众敬喻嘉言“立祠祀之”(《乾隆《南昌府志》),礼部侍郎钱谦益以佛龛供奉喻嘉言遗体颂其为“圣医”(《清代七百名人传》)。喻氏一生著述甚丰,著有《寓意草》《尚论篇》《尚论篇后篇》《医门法律》《(痘疹)生民切要》《喻氏古方试验》《伤寒尚论篇次仲景原文》《伤寒诀疑》《伤寒问答》《温症朗照》《会讲温症语录》《伤寒杂论十二则》《伤寒脉证歌》《温热燥论治》《伤寒后论》《张机伤寒分经注》《瘟疫明辨》等[22]。

万翱(?―?),字九皋,明清间新建县人。崇祯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进士。儒而通医。入清朝以后,官温州兵备道时,值当地流行瘟疫,万翱立即施药,治人无数[64]6。

丁以忠(1499―1573年),字崇义。明代江西新建县人。嘉靖十七年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家近西山许逊道庭,故素好方术,晚年尤甚,潜心参悟修身养性之术,颇有心得,撰《世美堂集》[66]37。

猜你喜欢

金溪县医术名医
金溪县:“金融活水”赋能乡村振兴
浅谈基层中医服务工作的开展
中国古老的神奇医术
便秘应该怎么吃?名医这样告诉我们
论医术与医德的“轻重”
让名医们上线
金溪县气候条件下早稻育秧注意事项
数字影像博物馆建设的可行性考证
特色产业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研究
古代凤毛麟角的女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