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层次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习机制研究
2020-02-14蒋海彬魏文刚袁静怡
蒋海彬,魏文刚,袁静怡
(1辽宁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2沈阳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86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程的学习与一般知识的学习不同的是,作为《思修》教学内容的人生态度、民族情怀、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需要长期学习、反复实践,才能贯彻一生,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1]因而,《思修》教学内容的学习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反复实践,并在实践中反复比较、反思,才能升华为长期贯彻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
一、需要层次理论与《思修》学习机制的生成逻辑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一般而言,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就会产生满足高一级层次需要的愿望和动力,但这时低级层次的需要依然存在,只是被高一层次需要所抑制,从而低级层次的需要产生行为的动力减小。[2]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属于基础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取决于外界环境的情况;而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其满足取决于主体主观努力和自身感觉。每个人每时每刻的行为都需要一种或几种需要的影响,但只有一种优势需要对行为起着主导作用。在人的头脑中,不同层级的需要共存、共融、相互交叉,高级层次的需要产生后,其产生行为的动力增强,但基础层次的需要依然存在,只是产生满足需要的行为动力减小,不同层次的需要就这样此消彼长地支配着人的行为。
2.《思修》学习机制的生成逻辑。大学生产生《思修》学习行为,要在感受、需要、判断、动机、动力等因素的作用下才能完成。处于《思修》教育环境中的受教育者首先要感受教育信息,这些信息引起情感、心理等感官反应,并产生认同、排斥、搁置等主观表象。那些被受教育者认同的教育信息会刺激其产生生存、发展等需要,这些需要在理性判断作用下分析其合理性及满足的可能性,从而产生修正需要、选择需要或舍弃需要等判断结果。经修正后被选择的需要成为优势需要,优势需要能产生行为动机,行为动机在动力的放大作用下产生稳定、持久的学习行为。
二、大学生需要的构成要素分析
《思修》课程满足大学生需要具有共性特征,这种需要是人生某一发展阶段上对生存、发展、社会、人生、道德、法治等基本问题的理性思考。[3]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都会产生对社会规范、人生规划、婚姻、道德等方面理解与认知需要,满足这些需要才能在社会中各安其位,维护社会有序运行,从而真正成为社会人。
1.大学生生理与安全的需要。这一需要是大学生进行正常学习的基础,是维持健康心理和情感的必要条件,表现为大学生经济需求的满足、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人际关系的正常维持等。调查表明,78.4%的大学生经济来源于家庭;除生活费外,用于形象、电子产品的消费占90%。[4]可见,当前大学生基本生活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且逐渐向精神化、高层次化发展。大学生安全需要体现在日常交往之中。大学生日常交往主要对象是学校同学,他们喜欢与自己性格、观点相似的同学交往,这样可以将自己的心理苦闷、情感纠葛、家庭矛盾等向同学倾诉,满足排解压力、舒缓情绪等情感需要。
2.大学生归属与爱的需要。这一要素是大学生顺利融入所在群体、成为群体中不可缺少的成员,并在群体中获得帮助和友谊的需要。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愿意并能够融入群体之中,在群体中,他们根据趣缘、地缘、性格标准重建自己的“交往圈”。经常化的“圈内交往”能使大学生产生深厚的友谊和信任感,全方位满足大学生归属和爱的需要。
3.大学生尊重的需要。大学生的尊重需要包括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内在尊重是指大学生的自尊,外在尊重是大学生凭借能力、威望,受到群体关注,从而得到他人的高度认可和正面评价。大学生通过努力满足自身的尊重需要,能使其对自身能力、水平、威信甚至形象充满自信,并进一步增强心理素质、精神支撑,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4.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一需要处于大学生需要层次的最高层级,是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知识,以实现个人理想的需要。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要求大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将自己的时间、精力、智力、能力用于实现个人目标之中,以实现能力提高、知识丰富、求职、发展等目标。自我实现需要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最强烈的强势需要。由于这一需要倾注了大学生时间和精力,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锻炼了韧性、耐心、意志力,目标实现能使其获得最大的满足和快乐。
三、《思修》课程学习机制分析
《思修》课程学习机制,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吸纳进大学生的价值体系中来,成为大学生思想理念的组成部分,成为支配自身意识、心理、情感、行为的理性力量的过程。[5]
1.对教育信息的感受机制。受教育者在主动参与《思修》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感受各类教学信息,这些教学信息产生渠道包括阅读教材、教育者讲授、与其他受教育者讨论、实习实践体验等。一般而言,某一特定的受教育者除了感受固定的教育信息之外,还会感受千差万别的社会信息,这些信息对《思修》教育信息的理解和体会产生一定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受教育者感受《思修》教育信息之后,会在其心理、情感、思想中产生感性化的主观反映,这种反映是在受教育者已有的知识、素养、能力及对教学期望基础上产生的,具有表象性、浅层化的特点。感性思维在感受机制中发挥着主要作用,这就要求《思修》教育内容、形式、载体能适应感性化需要,能刺激青年大学生的视觉、知觉和感觉,满足他们好奇、情绪化、猎奇等心理。
2.对教育信息的需要机制。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大学生为实现人生理想、体现个人价值会产生集体归属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被社会认可等不同层次的需要。因此,《思修》教育信息只有与大学生的需要相契合,才能使他们对教育信息产生具体化的需要。“需要是由于社会中生产着需要的对象而形成的”,[6]受教育者的需要不仅受到社会基础和教育条件的制约,也受到内在主观因素的影响,思想理念的形成是外在条件和内在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7]外在条件和内在因素之间的作用不会自动生成,需要受教育者反复学习实践才能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产生理性化、抽象化的恒久思想体系。
3.对需要的判断机制。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分为从低到高三个层次: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及发展需要,高层次需要对低层次需要具有调控功能。[8]需要调控功能通过判断机制实现,受教育者经过判断机制选择和修正的需要成为优势需要。优势需要是合理的、客观的、有实现条件的需要,只有这种需要才能进一步产生行为动机。在《思修》教学中,受教育者会产生娱乐、消费、交流、学习等需要,限于时间和精力,不可能同时满足这些需要,这时通过判断机制来抑制不符合教学管理规定的需要,选择学习需要参与到《思修》教学中来。判断机制的重要作用在于判断需要的正当性、合理性,规划或选择实现需要的行为方式。教育者在受教育者判断机制生成过程中,要引导他们将高层次需要发展成优势需要,从而使受教育者的行为倾向指向《思修》教学内容的学习。
4.受教育者的动机选择。受教育者的优势需要并不能直接产生学习行为,只能产生行为动机,行为动机能产生行为,受教育者产生行为动机的过程就是动机选择机制。行为动机与学习行为具有一致性,选择什么样的行为动机就会产生相应的学习行为。受教育者的学习动机是一种心理过程而非心理活动结果。受教育者《思修》学习动机可以通过教学信息选择、教育任务完成、学习努力程度、课堂互动情况、遇到学习困难坚持程度等方面考察动机选择类型和程度。
5.动力选择机制。动力选择机制就是在动机的基础上产生的坚持精神和努力程度。“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学习过程是一个艰苦的劳动,需要受教育者保持旺盛斗志,以极大热情付出时间和精力。动机能够产生行为,但即使是正确、合理的动机也并不能产生坚持精神、长久耐力、战胜困难的决心和较高的热情,学习中的后劲不足、遇到困难退缩、付出精力不够是常有的事。动力机制的产生取决于目标的重要性和实现概率两方面。对受教育者来说,教育目标越重要、实现目标的概率越大,学习动力越强;相反,则动力越弱。在《思修》教学中,教育者要将教学内容与受教育者学习目标结合起来,将人生观教育与个人发展结合起来,将理想信念与人生目标追求结合起来,将法治观教育与个人利益维护结合起来,增强目标的重要程度,以提高学习动力。
6.行为生成机制。行为生成机制是在动力的强化作用下,支配受教育者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生成机制,主要包括产生行为、维持行为、指向目标三个过程。例如,在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需要下产生了学法、用法的思想动机,教育者采取发布经典法律案例、受教育者自身权益分析、大学生权益讨论等形式,增强他们学习法律的动力,从而产生学习《思修》法律章节的行为。学习者不能即学即会,需要学习行为恒久的维持,以铲除学习中的阻碍和困难。受教育者首先经过分析法律概念、学习法律体系,将教育信息与自己已有的法律知识和理念相比较、判断、筛选、过滤,接纳与自己思维相一致的教育信息,从而形成法治思维、依法行使权利并履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