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土鸡养殖技术实践分析
2020-02-14黄洁青
黄洁青
(广东省广宁县畜牧兽医局 526300)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参与到林下土鸡养殖行业中来,林下养殖业能为养殖人员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收益。 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方式,将林下土鸡养殖技术有效应用在实际养殖工作中,使其发挥自身最大价值,是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
1 林下土鸡养殖优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养殖人员依靠林下养殖技术摆脱了贫困。 由此可见,通过林下土鸡养殖,农户能够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 同时,林下土鸡养殖技术也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林区环境。 养殖人员将土鸡散养在林间,土鸡能够捕捉昆虫、杂草,并能饮用到干净的泉水,获得一定微量元素以及优质矿物质。 在这样的环境下生产的土鸡品质更高, 肉质相对传统养殖下生产出来的鸡肉更优质,从而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鸡蛋与鸡肉。 除此之外,林下养殖技术也能发挥一定的社会效益,能够为人们开辟创业、就业的新途径。 在林下土鸡养殖业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养殖技术人员参与其中,使养殖技术不断改进与完善,带动了养殖业的发展,有助于养殖人员养殖出高质量的土鸡,树立良好的行业口碑,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健康发展。
2 林下土鸡养殖技术实践要点
2.1 严格选址
选择养殖场地是开展林下土鸡养殖的首要步骤。 养殖人员要选择远离学校、村庄以及种植地的林区,并且确保周围交通便利,为土鸡的顺利运输销售打好基础。 同时,养殖人员也要确保选择的林地具有较适宜自然环境,坐北朝南,并有干净的水资源供应。若选择的林地有坡度,那要保障坡度在25°内,便于日后管理。 林区的树木密度最好控制在70%左右,为土鸡提供充足的光照。
2.2 搭建鸡舍
完成选址后,养殖人员开始鸡舍的搭建工作。 在进行鸡舍搭建时,养殖人员要严格依照简单、经济、实用的原则,像木条、遮阴布、 塑料膜这种便宜、 容易获取的材料都可以用于搭建鸡舍。 通常情况下,两层鸡舍较为普遍,搭建这种鸡舍也可以有效减少成本投入。 对于母鸡鸡舍来讲, 产蛋鸡窝是必不可少的设施,而对于刚出生不久的小鸡,活动板房是保障它们健康生长的重要基础。 同时,鸡舍与牧场之间要有足够的距离,从而保证牧场日后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1]。
2.3 合理品种
品种选购是林下土鸡养殖的关键环节。 养殖人员在进行选品时,要选择适应能力强、易存活的品种。 同时,在对鸡苗具体选购时,要严格把控好土鸡的外观形态,保证其能满足土鸡的基本特征。 养殖人员想要在土鸡市场树立良好的信誉,就必须保证养殖出来的土鸡品种较为纯正, 生产的土鸡蛋和土鸡满足市场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好口碑,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4 饲料喂养
饲料的好坏关乎着土鸡肉质的口感,因此,养殖人员在进行饲料喂养时, 要严格把控好饲料的质量。 养殖人员在投喂饲料时, 要针对土鸡的不同品种以及各个生长阶段等方面采用不同的饲料比例。 对于品质较高的土鸡,养殖人员在培育雏鸡的过程中,要选择营养充足、容易消化的全价饲料。 当土鸡处于1~22 日龄阶段,养殖人员可以投喂同肉鸡一样的鸡料投喂小肉鸡料,确保小鸡能够获取到充分的营养。 当土鸡处于22~44 日龄期间,养殖人员可以投喂中肉鸡饲料。 但进入散养阶段或土鸡生长要一定程度时,养殖人员就要将土杂粮与青饲料作为主要饲料,从而提升肉质,减少成本投入。 一般情况下,在土鸡晚归后,养殖人员可以混合饲料投喂。 当小鸡出栏的前2 周,可以结合每只小鸡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投喂方式,例如,外观较为瘦弱的小鸡可以选用营养丰富的鸡料,在严控放牧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手段,开展催肥工作,并且选用的饲料粗蛋白要在16%左右。 在土鸡养殖处于中后期时,养殖人员可以在饲料中加入适当茶末、桂皮以及橘皮粉等材料,起到改善土鸡肉色、提鲜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养殖人员不要在饲料中添加鱼粉、肉粉,这些食材容易使土鸡的肉质变差,同时对菜籽粕也要控制好投喂量,否则也会对土鸡造成一定影响。
2.5 加强防疫
养殖人员要做好土鸡疾病防控工作, 为土鸡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一般情况下,放养模式下饲养,可以有效提高土鸡的抵抗力, 土鸡生病的概率也较少。 但通过这种饲养方式,养殖人员要重视寄生虫对土鸡的影响,加强防疫,特别是寄生虫病和球虫病的预防。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对土鸡开展定期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后,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减少对土鸡的影响。 除此之外, 养殖人员想要减少人工合成药剂的使用, 在进行疾病防治时, 可以通过中药的方式开展生物防疫工作,从而减少残留在土鸡肉中的有害药物[2]。
3 结语
综上所述, 林下土鸡养殖下蕴藏着较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养殖人员想要做好林下土鸡养殖工作, 就要做到合理选址、选品,科学喂养,以及做好防疫工作,提高土鸡的质量,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从而推动养殖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