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心辨治味觉障碍验案5则

2020-02-14

江苏中医药 2020年9期
关键词:通草次服生地

郁 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

味觉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感觉。味觉障碍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易见于消化系统疾病,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及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中也屡见不鲜,肿瘤晚期尤易伴发。中医典籍中未见此病名,只是将“口不知味”“食不知味”“舌不知味”作为一个症状散见于各著述中。临床常遵“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灵枢·脉度》)之旨,从脾胃辨治获效,但有些患者疗效不显。笔者根据“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的理论,从心论治,获得良好效果,兹介绍验案如下。

1 心络痹阻证

徐某,女,64岁。2006年4月14日初诊。

主诉:味觉丧失3年。3年多前曾患面神经麻痹,味觉丧失,甚感痛苦。曾多方延医,观他医从调理脾胃入手,未见效果。刻下:形体偏瘦,面色少荣,伸舌稍稍右歪,口眼歪斜不明显。语言尚利,纳谷虽可,食不知味,二便正常,睡眠不实,偶有心悸,平常不易汗出。舌苔薄白质稍红、舌尖稍暗紫,脉细左寸涩。辨证:心络痹阻,舌脉失养;治法:活血通络,养心复脉。处方:

生地黄15 g,丹参15 g,白附子4 g,赤芍10 g,通草3 g,郁金6 g,当归10 g,麦冬10 g,地龙10 g,茯神10 g,炒酸枣仁8 g,生麦芽15 g,甘草3 g。7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4月21日):睡眠改善,心悸未作,进食已能辨别酸味,舌象同前,左寸脉涩意稍减。酸入肝,木气得复,前方去炒酸枣仁、生麦芽,加川百合9 g、玄参6 g、远志6 g。7剂。

三诊(4月28日):称进食已能辨别咸味,大便偏稀,余诉同前。肾气上荣,当期培土生金,方可金生水丽。前方去郁金、甘草,加白茅根10 g、炒山药15 g、炙甘草4 g。7剂。

四诊(5月12日):称进食已能辨别辛辣,大便正常,舌尖暗紫色减。脾胃居于中焦,脾升胃降,升降之机,有赖中土斡旋。前方去茯神、白茅根、通草,加柴胡6 g、石斛10 g、川贝母6 g。7剂。

五诊(5月19日):称进食已能知道甜味,惟苦味仍难辨识,舌根苔白稍厚。舌根虽为肾之分野,但脾经络舌本。心主苦,火土相生,子能盗母气,亦可令母实。前方有滋腻稍过之嫌,故去玄参,加白附子量至6 g,另加石菖蒲6 g,7剂。后告知味觉已全部恢复。

按:《素问·脉度》曰:“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病者味觉障碍、甚至丧失,并发于面瘫之后,由于心络痹阻,舌脉不通而失养。治从活血通络、润养舌脉。本例患者,素体阴血亏虚,心主血,肝藏血,心华在面,心脉失养,肝藏不足,风阳易于上扰头面,导致面瘫;久病入络,心络痹阻,舌体失养,味觉丧失。方以丹参、郁金、赤芍、地龙活血通络;当归、生地、麦冬、百合、玄参、石斛养血滋阴;炒酸枣仁、茯神、远志宁心安神;贝母、石菖蒲化痰;通草轻清通络,白附子“主治心痛、血痹,面上百病,行药势”(《名医别录》),两药引经报使;甘草调和诸药。顽瘀去、新血生,则心络通、味觉复。

2 心血不足证

张某,女,37岁。2014年11月7日初诊。

主诉:味觉障碍1月。食如嚼蜡,口舌发木,心悸怔忡,面色苍白,夜寐不实易醒,恍惚健忘。舌淡嫩、苔薄白,脉细、左脉尤甚。有缺铁性贫血病史。辨证:心血不足,舌体失养;治法:补养心血;方从生地丹参汤及枕中丹化裁。处方:

生地15 g,丹参15 g,白薇15 g,炙龟甲12 g(先煎),太子参30 g,茯苓12 g,生龙骨30 g(先煎),远志6 g,红花3 g,炒酸枣仁8 g,合欢花10 g,炙甘草3 g。7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11月14日):味觉改善,口舌发麻好转,心悸怔忡大减,夜寐转实,恍惚显轻,舌脉同前。前方去红花,加麦冬30 g、阿胶12 g(烊化)、甘松3 g、山药15 g、白术6 g。14剂,煎服法同上。味觉恢复,诸症缓解。

按:“舌者,心之官也”(《灵枢》),“麻者气虚,木者血虚”《续名医类案》。本例患者,劳心过度,心血暗耗,舌体失养,导致舌木味障。方以生地之擅养心血为君;臣以丹参、白薇甘苦合化以复阴血;取龟甲,一以之别称神屋,合太子参、茯苓、龙骨、远志,成枕中丹以安神;二应“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之意;酸枣仁养心安神,并合“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之旨;红花少量以养血,兼制生地、白薇、丹参之凉,皆为佐药。子能令母实,脾为心之子,善后兼顾健脾醒胃以收功。

3 心肾不交证

王某,女,42岁。2015年3月11日初诊。

主诉:味觉障碍3月余。食易觉苦,偶觉发咸,伴舌尖麻烫感,心烦不寐,腰酸腿软。舌尖红质娇嫩,脉寸部稍洪,尺部弱。有甲状腺结节病史。辨证:心肾不交,水火失济;治法:清上温下,交通心肾;拟方交泰丸加味。处方:

炒黄连6 g,肉桂2 g(后下),生地15 g,淡竹叶8 g,制附片6 g,黄芪15 g,麦冬18 g,赤芍8 g,炒枳壳8 g,甘草3 g。7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3月18日):口苦显轻,舌尖麻烫感好转,仍偶觉咸,伴有腰酸腿软,心烦减轻,睡眠略有改善,脉寸部洪意减,尺部仍较弱。前方去生黄芪,麦冬加量至30 g,加西洋参6 g、熟地30 g、砂仁3 g(后下)、怀牛膝6 g,半夏10 g,茯神12 g,7剂。黄秫米100 g煎汤代水,早饭后、晚睡前口服。

三诊(3月25日):口苦偶有,口咸未复,睡眠转佳,腰酸腿软好转,再加丹参15 g、石斛10 g以善后。

按:明代周之干《慎斋遗书·阴阳脏腑》曰:“心肾,水火也……夫肾属水,水性润下,如何而升?盖水中有真阳,故水亦随阳而升至于心,则生心中之火。心属火,火性炎上,如何而降?盖因火中有真阴,故火亦随阴而降至于肾,则生肾中之水。”心肾不交,火水未济,故上见心烦舌烫火炎,下显腰酸腿软肾亏之象。方取交泰丸之炒黄连,苦寒清降心火,肉桂辛热,温肾上达为君,以交通心肾;臣以生地、竹叶佐黄连凉降;制附片、黄芪辅肉桂温升,恐苦燥伤阴,佐麦冬之甘凉;防辛热动血,配赤芍以制约。二诊合半夏秫米汤以助睡眠,同时加强益气养阴、引药下行之力。三诊添健步丸以善后。

4 心虚痰阻证

何某,女,53岁。2015年3月11日初诊。

主诉:味觉障碍1周。食而无味,口淡且黏,舌尖麻木,咽中痰黏,胸闷心悸。舌苔白腻,脉弦细。有风湿性关节炎病史。辨证:心之气血两虚,浊痰阻滞舌络;治法:益气养血,化痰宁心,通络开窍;方选地黄人参合涤痰汤变通。处方:

太子参30 g,生地12 g,胆南星6 g,法半夏8 g,生黄芪15 g,丹参30 g,苍术6 g,佩兰10 g,白术8 g,炙远志6 g,茯苓20 g,厚朴花8 g,生甘草3 g。14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3月18日):口淡缓解,口黏已失,咽痰显轻,胸闷大减,心悸偶有,舌苔转薄。前方加丹皮8 g、旋覆花8 g(包煎)、竹茹8 g以巩固疗效。

按:“一切怪病,此皆痰实盛也”(朱丹溪《寿世保元》)。浊痰阻滞舌络,实则多见舌强语謇,而味觉障碍多由虚实夹杂。故方以太子参、生地、黄芪、丹参益气养血;胆南星、半夏一动一静燥湿化痰;远志、茯苓化痰宁心;脾为生痰之源,取苍白术燥湿健脾、佩兰芳香醒脾;厚朴健胃消食、下气宽中、燥湿消痰,取其花者,一以轻清不入中下二焦;二又不至苦燥太过耗气伤阴。二诊参入《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小补心汤,以竹茹代替竹叶以加强化痰之力。

5 心移热于小肠证

王某,男,56岁。2016年6月15日初诊。

主诉:味觉障碍5 d。食易觉苦,舌尖糜烂疼痛,小溲黄赤,心烦不寐。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小数。有复发性口疮病史。辨证:心移热于小肠;治法:清利小肠,导热下行;方选导赤散加味。处方:

生地15 g,淡竹叶10 g,通草3 g,莲子心6 g,车前子6 g(包),生甘草梢3 g。7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6月22日):舌尖糜烂疼痛明显好转,心烦大减,寐也改善,小溲稍黄,脉数意减。前方加川百合10 g、麦冬20 g、玄参6 g,调理14剂而安。

按:心移热于小肠,首载于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其云:“心主于血,与小肠合,若心中有热,结于小肠,故小便血也。”舌尖为心之分野,糜烂疼痛及心烦为心火炽盛之象,小溲黄赤则为心火移热于小肠之兆。导赤散中生地甘寒,凉血滋阴降火;木通苦寒,现代药理研究有肾毒性,故改通草利水通淋,导小肠之热下行;竹叶甘淡,清心除烦、淡渗利窍,引心火下行;生甘草梢清热解毒,尚可直达茎中而止痛,并能调和诸药,还可防竹叶、生地之寒凉伤胃;莲子心助清心除烦,车前子增导热下行。二诊合增液汤,加麦冬、玄参,水足则火自平。

猜你喜欢

通草次服生地
生地价格仍有上扬空间
熟地是生地炒熟的吗
猜谜游戏谜底
治神经衰弱
通草画:穗版《清明上河图》
“海丝非遗”通草画的传承教育
治神经衰弱
孩子鼻出血, 不妨试试生地汤
生地价格走势分析
尿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