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0-02-14马继媛王海波

吉林中医药 2020年9期
关键词:体征颈椎病针刺

马继媛,王 宇,王海波

(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阳 110032;2.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1)

颈椎病是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改变,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体。颈椎病的基本类型有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1]。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退变性骨科疾病,可以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较为多见的一种,主要表现为与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障碍及反射变化[2]。

颈椎病属于中医学“骨痹”“项强”“痹病”范畴。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由气血亏虚、肝肾不足、七情内伤、饮食失调等因素引起;《杂病广要》云:“若气滞血瘀,经络不行,臂痛不能举”。《灵枢·五邪》云:“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肩背颈项痛,时眩”。外因有风、寒、湿三邪侵袭,外伤,慢性劳损等。《素问·痹证》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太平圣惠方》云:“夫劳倦之人,表里多虚,气血衰弱,腠理疏泄,风邪易侵……随其所感,而众痹生焉”。中医学对于颈椎病以内因、外因合而发病,治疗以温补肝肾、活血祛瘀,佐以温经散寒、行痹止痛。CSR 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颈肩部的疼痛,因此缓解疼痛是治疗的首要任务[3]。

1 中医内治疗法

1.1 气滞血瘀型 吴贤孙等[4]选择78 例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8例,分别给予葛根舒颈方(组成:葛根20 g,白芍20 g,鸡内金20 g,桑寄生15 g,延胡索15 g,鸡血藤15 g,淫羊藿15 g,安痛藤15 g,伸筋草15 g,杜仲15 g,萆薢15 g,土鳖虫10 g,川芎10 g,乳香10 g,没药10 g,全蝎4 g,甘草6 g)及颈舒颗粒+甲钴胺分散片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的9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症状改善(包括手臂麻木、项臂疼痛、椎间孔挤压实验积分)亦优于对照组。葛根舒颈方以“久病入络、久病必瘀”为理论基础,以葛根汤加减组成,各药合用,共奏活血行气通络止痛之功。

1.2 风寒湿型 孙士飞[5]选择60 例风寒湿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 组并分别给予治疗组(口服葛根汤加减治疗)与对照组(颈痛颗粒口服),结果发现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如颈项疼痛不适、颈部活动不利、上肢疼痛与麻木、畏寒肢冷等症状均减轻;且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孙士飞的组方包括葛根20 g,桂枝、羌活、独活、防风、川芎、姜黄、赤芍各12 g,威灵仙、续断、桑寄生各15 g,天麻、甘草各 10 g。此方发挥葛根汤发汗解表、升津舒筋、止痛的功效,又以羌活、独活、桂枝三药共奏解肌发表、祛风散寒之效;以赤芍、桑寄生、川芎、防风发挥其祛风湿、止痹痛作用;酌加续断、天麻、威灵仙以祛风通络、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活血止痛。

1.3 痰湿阻络型 丁祥勇[6]选择40 例痰湿阻络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颈椎2 号方治疗)和对照组(颈痛颗粒治疗),结果发现2 组患者颈椎JOA功能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但治疗后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丁祥勇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同时颈项部又为督脉、足太阳经循行之部,故颈椎病的发生与膀胱经、督脉痰湿阻络有关。其组方包括:法半夏、制厚朴为君药,以燥湿化痰;青皮、川桂枝为臣,以温化痰饮、行气止痛;以黄芪、陈皮、僵蚕、白芥子、威灵仙、羌独活为佐药,共奏行气通络、散寒除湿之效;以葛根、延胡索、炙甘草为使药,共奏解肌舒筋、调和诸药。

1.4 其余证型 单纯中医内治疗法是指一种中医特色的内治疗法。张彦军等[7]记录了甘肃骨伤名家赵继荣应用颈痛Ⅰ号方治疗CSR 的相关临床经验,并通过1 例临床案例,患者口服汤药2 周后自述颈痛伴右上肢麻木症状较前有明显缓解,继续服用1 周,后随访患者病情消失。梁德等[8]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分为CSR 1 199 例、椎动脉型颈椎病971 例。患者均口服舒筋通络颗粒,疗程为4 周。治疗前、治疗2 周及治疗4 周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神经根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在2 周、4 周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4 周评分较治疗2 周亦明显下降(P<0.05)。治疗2 周时各临床症状和体征疗效有效率为40.64%~65.08%,中医证候各指标疗效有效率为34.08%~57.48%;治疗4 周时分别为71.03%~83.88%、63.98%~82.17%。舒筋通络颗粒能有效改善肝肾亏虚、气虚血瘀证神经根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 中医外治疗法

2.1 经筋针刺法 支世宝等[9]选取96 例CSR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筋针刺组48 例和常规针刺组48例,进行临床治疗后,经筋针刺组总疗效为100.0%,常规针刺组为79.2%,2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6,P<0.01)。经筋针刺法治疗CSR 具有显著的疗效。

2.2 辨证针刺法 苗玉新[10]选取的88 例CSR 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 例和对照组44 例;观察组为中医分经辨证针灸治疗,对照组为常规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68.18%(P<0.05),采用中医分经辨证针灸治疗CSR 效果显著。

2.3 针刀治疗 陈培芳等[11]选取60 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30 例与针刺组30 例,针刀组采用定点旋转位小针刀疗法,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对2 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5、10、15 d 后及随访3 个月后的症状体征评分及疼痛评分进行比较。2 组治疗5、10、15 d 后及3 个月后随访时症状体征评分、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针刺组治疗5、10 d 后及3 个月后随访时临床症状体征评分、VAS 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治疗15 d 后2 组症状体征评分、VAS 评分相当。针刀组总有效率为96.67%,针刺组为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点旋转位小针刀治疗CSR 疗效显著且长期疗效稳定,操作方便、省时、廉价。李绵莎等[12]将60 例CSR 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 例,试验组采用小针刀治疗;对照组选取电针治疗。疗程结束后分别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进行评分,比较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差异。试验组总有效率为 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症状积分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针刀松解夹脊穴治疗CSR 疗效优于电针治疗,能更好地改善CSR 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2.4 定点牵伸疗法 楚云杰等[13]选择90 例门诊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定点牵伸法治疗组、颈椎牵引对照组、常规推拿对照组各30 例,分别治疗2 个疗程(每6 次为1 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分析结果发现3 种治疗方法均有效(P<0.05),但定点牵伸法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自评分(包括自觉症状、临床检查、生活动作、满意度、VAS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定点牵伸法是将传统推拿手法与牵引相结合,发挥推拿手法松解、调整的优点,避免普通机械牵引治疗力量掌控不佳等安全性隐患。

3 中医综合疗法

综合疗法定义为临床上各种疗法中的2 种或2 种以上的方法同时相间或相继用于同一患者称为综合疗法[14]。

3.1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 王嫦娥[15]选取112 例CS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 例与结合组56 例,对照组接受单纯牵引治疗,结合组接受电针结合推拿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Mc Gill 疼痛问卷评分、颈部残障指数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SF-36 健康量表评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治疗前,结合组和对照组的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结合组的MPQ 评分、NDI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评分、SF-36 健康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电针结合推拿的方法对CSR 患者进行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治疗效果。耿昊等[16]将120 例CSR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 例和对照组60 例,对照组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比较2 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6 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方剂治疗CSR 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体征,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3.2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 孙培[17]将72 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36 例和西药组36 例。针药组给予电针及桂枝加葛根汤化裁方治疗,西药组先给予甘露醇静滴,后给予甘油果糖静滴。针药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西药组的 80.56%(P<0.05),针药组在躯体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角色、活力及社会功能等维度评分的改善优于西药组(P<0.05)。针药并用治疗CSR 急性期(风寒阻络证)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能缓解患者的症状、体征,降低负面情绪,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3.3 针灸结合牵引治疗 奥沛源等[18]将60 例中老年CSR 随机分为对照组30 例和治疗组30 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牵引治疗,观察2 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治疗组的复发率3.33%低于对照组23.33%,治疗组的瘫痪率低于对照组13.33%,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结合牵引在中老年CSR 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陈江华[19]将确诊54 例CSR 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27 例(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和观察组2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肾活血方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补肾活血方治疗CSR 患者效果显著。于杰等[20]将480 例CSR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周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2 周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愈显率、有效率分别为53.61%和96.17%;对照组愈显率、有效率分别为12.93%和79.31%。治疗结束后1、3、6 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分别为3.85%,6.92%和8.46%,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6.90%,20.69%和22.41%。中医综合疗法治疗CSR疗效显著,复发率较低,仍有患者需后续治疗,接受手术治疗比例相对较低。蔡玲玲[21]选取84 例CSR 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与研究组4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颈椎牵引治疗,研究组采用颈椎牵引、温针灸夹脊穴、中药热敷、中药内服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综合疗法CSR 的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疼痛,值得推荐并应用。中医骨伤治疗CSR 患者临床疗效显著[22-24]。

4 小结

治疗CSR 方法混杂、多样,没有统一的治疗标准。临床上治疗CSR 的方法主要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非手术治疗方法种类多样,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2种或2种以上方法的综合治疗,且效果显著[25]。通过采用多种方法治疗CSR 在临床中广泛运用,其中,中医治疗CSR 具有简单、方便、安全的优点,单一的中医疗法在治疗当中运用较少,而与之相对应中医综合疗法在治疗CSR 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应用,但是仍需要探索各种疗法合理配合以达到最佳临床疗效。

临床上需要发挥中医的辨证论治理论优势,取其长处,根据不同的证型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在挑选各种治疗方法时,要以措施简单、收效快、安全的方法为首选,探索各种疗法相互配合以达到最佳疗效,但需要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关于治疗CSR无明确统一疗效评价标准,大多是主观指标,客观指标少,无法进行量化、客观化,使之具有科学性。同时要发挥中医的“治未病”理论,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防病于未然是治病的最高境界;既病之后防其传变;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中医综合疗法在规范化、系统化方面,仍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和完善。

猜你喜欢

体征颈椎病针刺
游泳 赶走颈椎病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