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莪术、三七、枯矾治疗子宫肌瘤经验
——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

2020-02-14罗金丽顾成娟朴春丽

吉林中医药 2020年9期
关键词:莪术小林气机

罗金丽,顾成娟,朴春丽*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006;2.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广东 深圳 518000)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育龄期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是由遗传、环境、社会因素导致细胞功能异常改变、产生器质性病变、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患病率达5.49%[1]。仝小林教授认为,子宫肌瘤属于“癥瘕”范畴,临床常以莪术、三七、枯矾三味小方治疗,莪术配伍三七,可化瘀消癥;配伍枯矾,消痰止血,是治疗子宫肌瘤的靶方,尤其是直径不超过3 cm 者;除此之外对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1 “郁”为核心,痰气瘀交结

女性情感细腻敏感,特别是育龄期妇女承担着多重社会责任,易忧思恼怒,导致气机失和,因而诱发多种疾病。《灵枢·百病始生》言:“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汗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七情内伤,气机失调是有形之邪积聚凝结的共同病因。“行则为液,聚则为痰”,气行则津布,气滞则津停,气机条畅,则津液得以运化,气机郁滞则津液不布化湿生痰。“女子以血为本”“血以活为用”“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若气血不和,则百病生焉。《金匮要略》言:“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指出气虚、寒凝、气滞可形成瘀血,故而女性多瘀。《丹溪心法》载:“凡人身上、中、下有块,多是痰,百病多兼痰者,世所不知也”。《景岳全书·妇人规》云:“瘀血流滞作癥,惟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恚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或积劳积弱,气弱而不行。”故子宫肌瘤以“郁”为病机核心,痰气瘀结于子宫而致病。

仝小林教授发现,女性各种结节、增生、肿块多积聚在甲状腺、乳腺、子宫,三者两两相连接近似菱形,故治疗时常将三病联系起来。他认为三者均由七情不节、脏腑功能失调、经络受邪引起,导致血瘀、痰凝、气滞,虚实夹杂,从而提出“诸结癖瘤,菱形发病,皆属于郁”作为新病机十九条之一[2]。

2 化瘀消痰为主要治法

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藏血,体阴而用阳,经孕胎产乳等生理变化常致肝血、肝阴不足,木失条达,情志不畅或环境刺激常会引发或加重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癥瘕的发生多因气血失和,痰、气、瘀留滞于局部。仝小林教授认为,子宫肌瘤多以瘀血为重,如《外科正宗》言:“似瘰、痰注、气痞、瘿瘤之属,治法不必发表攻里,只当养气血,调经脉,健脾和中、行痰开郁治之,法为最善”。淤、瘀、闭、结,是瘀血类疾病的发展过程。行血、活血、化瘀、破瘀、消癥,是根据血瘀的发展程度而定的治则[3]。故子宫肌瘤的治疗重在活血化瘀,消痰散结。临证除对症采用疏肝解郁、化痰、活血、软坚散结之法治疗以外,也要根据肿块性质及大小的不同采取侧重点不同的治疗大法。

3 莪术、三七、枯矾配伍意义

莪术味苦、辛,性温,归肝、脾经,《本草经疏》言其:“茂气香烈,能调气通窍,窍利则邪无所容而散”;《景岳全书》记载:“(莪术)在中焦攻饮食气滞不消,胃寒吐酸膨胀;在下焦攻奔豚痃癖,冷气积聚,气肿水肿”。仝小林教授认为,莪术乃消女性癥瘕的活血良药,《医学衷中参西录》称其“以治男子痃癖,女子癥瘕,月闭不通,性非猛烈而建功甚速”。所以仝小林教授选定其为治疗子宫肌瘤、乳癖的靶药,为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等疾病的“将军药”,重用能“斩关夺隘,直入敌巢”[4]。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莪术具有抗肿瘤、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调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组织纤维化、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降血糖、抗氧化等多种药理学作用[5]。未孕雌鼠实验研究发现,莪术挥发油可降低NOS 酶活性,减少NO 释放,抑制雌激素的扩血管效应,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6]。仝小林教授认为,莪术是活血破瘀散结的要药,用量多为15 g,最大可用至30 g。

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玉揪药解》言其:“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张锡纯认为三七能化瘀血而不伤新血,为理血妙品。《本草纲目拾遗》言:“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三七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血小板聚集和溶栓、提高免疫力和记忆力等作用[7]。此外,姜三七能够明显降低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Bcl-2,上调Bax 表达水平,缩小子宫肌瘤直径,减少激素抑制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8]。仝小林教授认为,三七为预防血管老化之要药,是血管的“清道夫”,能够有效清除血管中的有害物质,用量范围在6~15 g,常用9 g冲服,应用于多种系统疾病。莪术、三七相配,活血化瘀以消癥结,同时也起到未雨绸缪调“果”的作用,达到抑制肿块或结节的生长或恶变。

枯矾为白矾煅制之品,性寒,味酸涩,有毒,入肺、脾、胃、大肠经,功善消痰燥湿,煅枯入药后其燥湿化痰之力尤甚。《本草纲目》认为其能“吐下痰涎饮磷,燥湿解毒,追涎,止血定痛,蚀恶肉,生好肉,治痈疽疔肿,恶疮,癫痫,疸疾,通大小便,口齿眼目诸病,虎犬蛇蝎百虫伤。”《医林纂要》言枯矾能生肌却水。白矾为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而成的结晶,其化学成分为碱性硫酸铝钾。仝小林教授认为,子宫肌瘤乃肝气不舒,气机郁滞,血行不畅,津液运行不利,水停痰凝,稽留于子宫而成肌瘤,枯矾消痰散瘀之效恰合病机,临床常用1.5 g。

莪术、三七、枯矾三味小方经期亦可服用,但需注意经量变化,若患者月经量多,则需少用或不用;若患者郁滞明显,可加广郁金,增加开郁行滞之力;肾虚明显者,可加枸杞子补肾益精;若并见甲状腺结节者,可加浙贝母祛痰散结;并见乳腺增生者,加王不留行籽活血通经、散结消肿。

4 病案举例

刘某,女,37 岁。2019 年4 月29 日初诊。主诉:发现子宫肌瘤病史5 年。现病史:患者5 年前体检发现子宫肌瘤,患者拒绝服用西药,遂至仝小林院士门诊就诊。刻下症:疲劳乏力,时胸闷心慌,急躁易怒,双眼干涩,夜尿2~5 次,眠差(因起夜频繁影响睡眠),大便1~2 次/天。舌红,苔薄黄,舌底瘀,脉沉弦略数。既往史:桥本氏甲状腺炎。辅助检查:子宫B 超,数个子宫肌瘤,最大者28 mm×25 mm。乳腺B超,右乳外侧结节状增生。西医诊断:子宫肌瘤,乳腺增生。中医诊断:癥瘕,乳癖。中医辨证:气郁化火,痰瘀互结兼肾虚不固证。治法:开郁化痰,散结通络,益肾固精。方药组成:玄参30 g,浙贝母30 g,生牡蛎60 g(先煎),夏枯草45 g,莪术15 g,三七9 g,清半夏15 g,黄芩30 g,金樱子30 g,芡实30 g,炒枣仁30 g。服药1月后睡眠改善明显,夜尿次数减少。但仍有胸闷、心悸,苔黄略腐腻,舌质暗红,脉略弦滑数。子宫B 超:子宫肌瘤增大,最大者30 mm×25 mm。上方去芡实、金樱子、炒枣仁;莪术增加至30 g,并加枯矾1.5 g。服上方半年后查子宫B 超:数个子宫肌瘤,最大者25 mm×20 mm。处方:莪术减为15 g,最近一次查子宫B 超:数个子宫肌瘤,最大者22 mm×18 mm,继服上方治疗中。

按:患者为育龄期妇女,既往桥本甲状腺炎病史,平素情绪急躁易怒,气机不畅则血行受阻,气血津液循环不通,则使有形之邪积聚凝结;气郁日久化火,煎灼津液则炼液为痰,煎熬血液而化瘀生滞。痰瘀互结,痰气相搏,郁结不散,发于子宫、乳腺、颈部,结为癥瘕积瘤,发为“女性三联征”。气机郁滞则津液不布,不能上荣于目则双目干涩;癥瘕瘀结日久,血行不畅,耗伤正气,脾失健运,肾虚不固,则见胸闷心慌,夜尿频繁;结合舌脉可知为气郁化火,痰瘀互结证。《外科正宗》言“似瘰、痰注、气痞、瘿瘤之属,治法不必发表攻里,只当养气血,调经脉,健脾和中、行痰开郁治之,法为最善”,故治以消瘰丸合水陆二仙丹化裁。方中玄参、浙贝母、生牡蛎,咸寒滋阴,清热化痰,开郁散结,调节桥本甲状腺炎;清半夏、黄芩、夏枯草清肝经郁热,治疗乳腺增生;莪术、三七破血散结;芡实、金樱子健脾益肾、敛精固涩,炒枣仁养血宁心安神。二诊时患者睡眠及夜尿频明显减轻,故去芡实、金樱子、炒枣仁补虚之品,复查子宫B 超可见子宫肌瘤有进展趋势,故莪术增加至30 g,并加枯矾1.5 g 消痰结散,集中药力以增强清热散结、破癥消瘀之功。后期坚持服用原方加减治疗,复查子宫B 超可见子宫肌瘤逐渐减小。诊疗过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有的放矢,“三联”疾病同调,配伍莪术、三七、枯矾三味小方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莪术小林气机
我想跟小林一样——读《大林和小林》有感
为梦孤独
高考前与高考后
性格情绪对于气机的影响——C、D型性格
加工炮制过程对温莪术活血化瘀功效的影响
广西莪术乙酸乙酯部位的抗血栓作用
三棱-莪术有效组分配伍液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盆腔粘连的影响
别来无恙
UFLC-Q-TOF-MS法分析蓬莪术有效成分
便携电子打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