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防控期间现场排查方法与建议
2020-02-14李易秦
李易秦
(广西田林县农业农村局 533300)
非洲猪瘟简称ASF。 一旦生猪感染此病毒, 死亡率可达到100%。 本文所介绍的是我们一次排查ASF 猪过程的一次事例。
1 排查背景
2019 年7 月16 日旧州镇杨森养殖场业主报告称, 本场的猪只出现批量死亡,由于期间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导致养殖场业主极其敏感,同时也在该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消除这些不良影响,我们成立了排查小组到养殖场开展排查工作。
2 现场排查流程
2.1 出发前准备
我们首先召集前往养殖场排查的所有工作人员,按照要求做好生物安全防护材料、血液和组织采样所需材料的准备。 为了确保我们此次排查工作人员的安全, 我们所使用的生物安全防护材料尽量使用一次性, 并且携带消毒剂 (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然后按照1∶800 的比例将其稀释成消毒水备用。除此之外我们对车辆也使用1∶2500 稀释的消毒水进行了消毒, 并且在车内和后尾箱都采用一次性塑料桌布做铺垫。
2.2 抵达养殖场
我们将车辆停在养殖场外,每个工作人员都穿戴好必要的防护设备,对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进行消毒,仅允许携带与本次排查相关的工具材料。 该养殖场距离村屯比较远且靠近水源,有两个出口分别位于养殖场的南方和西南方向, 西南方向的出入口是生产区猪只进出使用的通道。 在南门位置有一个消毒池,进入养殖场的工作人员穿着水鞋需要趟过消毒池然后步行200m 左右的路程,到达办公区。
2.3 现场查看
养殖场的构造以及卫生完全符合标准,养殖场有一定的规模,用围墙将养殖场与外界隔离,办公区域符合卫生标准,除了生猪以外,养殖场内没有养殖其他动物。 饲料加工与存放的区域符合标准,饲料被防水布盖着,通风良好。 最后养殖生产区与尸体堆放区都不在视线范围内。 除了查看养殖场的整体布局以外,我们还翻查了养殖场所有有关的证件以及养殖档案和防疫制度,确定该养殖场符合所需要达到的标准。 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对于生猪养殖的各项信息的记录也比较完善, 并且也是按照每日登记的频率进行的。
2.4 养殖场内猪只健康检查
在饲养员的带领之下,我们进入生猪生产区进行巡查。 利用一次性透明密封袋将手机装入其中, 其目的是为了方便我们进行拍摄工作。 经过严密的巡查以及调查养殖场内的养殖信息我们发现养殖场内的猪饲养管理水平为中等, 肉猪饲养密度为1m2/头,母猪的饲养密度为1.6m2/头,除了由于打架造成伤痕的猪以外,其余都外观皮毛红亮,少量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症状。 还有一部分哺乳仔猪呈拉稀的现象。 该场以半草半料的方式饲养生猪。 我们对10 头猪进行体温测量, 有3 头呼吸困难的猪体温41℃,其他7 头平均体温为38.3℃。
对病死猪进行采样检查,并对死猪进行解剖检查。其中死猪有8 头是小猪,2 头是大猪,总共10 头猪被摆放在养殖基地的混凝土地面上。 饲养场的工作人员称他们已经对这批死猪的表面进行了消毒工作并用防水布将其遮盖, 并且这一批死猪前后死亡共持续了2d 的时间。
2.5 实验室诊断
2.5.1 病料采集:用灭菌棉拭子采取鼻液,无菌采取血液,供病原培养、抗体检测和血液检查之用,淋巴结及内脏组织在病死猪尸体解剖后立即采取,将肺脏、淋巴结、、脾等有病变的部位各采取1~2cm3的小方块,分别置于灭菌容器中,并尽可能采取有病变及病变交界处的部位。 把这些病料有冰块的冷藏箱,以使病料不腐败。 为避免散播病原,盛有冷藏箱盖紧,用胶布封好,并用消毒液充分擦拭容器的表面。 瓶上加贴标签,注明样品来源、种类、保存方法、采集时间等。
2.5.2 采集的病死猪脾脏、淋巴结、血液等组织进行实验室检测,非洲猪瘟PCR 检测显示阴性。
2.6 排查结果
据现有资料显示。 ASF 猪主典型症状为高热、食欲废绝、皮肤和内脏器官出血、呕吐、腹泻或便秘。 部分ASF 猪会出现便血、虚弱、难以站立等现象,不同的体表位置皮肤呈红色、紫色或者蓝色,部分ASF 猪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剖检脾出血性肿大3~6 倍,淋巴结出血、呈大理石状,肾脏皮质出血;膀胱、心内膜、肠道出血。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我们可以初步诊断,这批死亡的猪不是ASF 猪,是由呼吸道疾病导致的死亡。
对于此次的排查结果, 我们及时对各界关注此次事件的人士做了公布,以避免随着时间的发酵,此事件会进一步恶化,造成不必要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