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猪场疫病防控工作探讨
2020-02-14郭小燕
郭小燕
(灵台县畜牧兽医中心新开乡畜牧开发服务站 744000)
随着规模化养猪的快速发展,为疫病防控工作造成了严峻的工作形式,疫病类型的不断复杂、养殖密度过大等问题都直接影响到规模化养猪场中的疫病防控工作的实效性。 因此,养殖人员应当建立健全完善的饲养管理机制, 制定科学的疫病防控体制,提高猪群的整体免疫能力,明确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1 规模养猪场疫病防控的现状
1.1 防疫技术欠缺专业性
由于我国的规模化养猪场的发展时间较短,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在疫病防疫技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规模养猪场中的养殖人员的综合素养较低,欠缺较高的专业素养与技能,并未参与专业性的技术培训,不具备较高的疫病防控意识。 因此养殖过程中,普遍都是根据经验饲养猪群,疫病的防治中, 存在滥用药物的问题, 不仅影响到疫病的有效防控,还会让生猪出现药物中毒问题,严重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1]。
1.2 引种问题
规模化养猪场中需要定期引进品种优良的种猪以确保猪群的整体品质, 在引进种猪的时候, 应当在具备动物防疫合格证、 种畜禽经营许可证以及种畜禽生产合格证等证件齐全的场所选购种猪,确保种猪的优良品质。 就目前我国的规模化养猪场中的引种现状而言,由于部分养猪场为了能够降低成本的投入,便引进品质不过关的种猪,没有完善的检疫合格证书,进而为规模化养猪场造成了安全隐患问题。
2 规模养猪场的疫病防控措施
2.1 科学合理的选址与布局
环境因素直接关系到生猪的健康生长,为了能够提高规模养猪场的疫病防控效率与经济效益, 首先应当科学地选址以及布局。 应当在排水、通风、水电条件良好的位置建设规模化养殖场,猪舍的选址应当选择在背风向阳的地方。 其次,规模化养猪场应当远离居民生活区, 和高速公路与化工厂等设施应当保持科学合理的距离, 防止对猪群的活动与休息造成影响。 与此同时,针对规模养殖场内部的环境也应当合理的规划布局,对于生产区域、 生活区域以及管理区域或者是隔离区域等各个区域应当合理的建设,在养猪场的外围建设防疫屏障,确保疫病发生率的降低。
2.2 严格引种,自繁自养
根据相关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开展隔离检疫工作,引进的种猪应当进行30d 的隔离观察,明确没有异常的时候,且在完成猪瘟、 口蹄疫以及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疫苗免疫之后的一周之后转入到猪群中饲养。 规范引种流程,做好进入种猪的科学隔离与检疫工作,有效地预防疫病的发展与传播。 与此同时,规模化养猪场还应当坚持“自繁自养”,以此来避免外来疫病传入到养猪场中, 定期针对规模化养猪场内生猪的生长状况开展抗体的科学检测, 及时淘汰带有隐性病毒的生猪, 避免疫病进一步的传播。 利用自繁自养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避免由于引种不当进而使得疫病传到规模养猪场中[2]。
2.3 做好清洁与消毒工作
重视以及做好养猪场内环境与猪舍的清洁卫生与消毒工作能够有效的避免或者减少养殖场内环境与猪舍中病原微生物对于生猪造成的危害,将疾病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养殖人员应当重视规模化养猪场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与消毒工作, 定期针对养殖场内部的道路、 粪沟以及水沟等各个位置进行全面的清扫工作,彻底地进行科学的消毒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消毒工作当中应当注意到消毒药物的浓度与喷洒湿度等问题, 保证消毒的最佳效果。 此外,养殖人员还应当定期彻底地清扫圈舍的卫生以及消毒,及时清除圈舍内部的粪便与排泄物等,确保养殖圈舍始终处于清洁干燥的状态,每周定期进行生猪的消毒工作,在开展消毒工作之前应当彻底地清扫,消毒液应当现配现用,确保消毒液浓度的合理性。还应当建立健全生猪消毒档案。针对规模化养猪场内进出的车辆与人员进行彻底地消毒, 有效控制外来疫病的传入。
2.4 做好疫苗免疫工作
免疫接种是确保规模化养猪场内疫病防控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规模化养猪场内应当建立健全科学的疫苗免疫程序,充分地发挥出免疫接种的效用。 按照规模化养猪场内的疫病史、 发生规律以及疫病流行情况等各个方面的数据制定科学且行之有效的免疫程序, 确保免疫程序能够满足规模化养猪场内部的实际需求。 应当在正规兽医防疫站中选购疫苗,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储存疫苗,确保疫苗质量。 在免疫接种前,应当了解猪群的实际健康情况,接种疫苗的时候,需要科学地配比用量,进行注射器以及接种工具的彻底消毒。
3 结语
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行业的不断发展, 疫病防疫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因此相关养殖人员以及疫病防控的工作人员应当重视各个方面工作的有效性,最大程度上确保生猪的健康,将疫病控制在可控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