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稿荐和美食

2020-02-14苗连贵刘昌海

工友 2020年1期
关键词:酱肉烧肉叫花子

文_苗连贵 图_刘昌海

早年,稻草是穷家小户赖以过冬之宝。

入冬后,街上就有乡里人拖着板车,装满垛得小山似的稻草来卖。稻草便宜,一毛钱一大捆。买回家,往床板上一铺,一尺厚,压上垫絮,睡觉又软又暖和。稻草有股好闻的草腥味,悠悠地吸入鼻孔,一觉到天光。但稻草易板结,时间一久也就不再那么令人惬意,因此要勤晒,晒稻草占地,搂出搂进也麻烦。后来街上有草垫子卖,用草垫子就方便多了,睡十天半月,遇上大晴天,挂在树丫或用砖压在窗台上,爆晒一日,吸足了太阳,变得松松泡泡的,夜里睡上去那个热乎劲就莫提了。

草垫子,即稿荐。

何以叫稿荐?稿从禾,指谷类植物的茎;荐从草,本义即草垫,二字合用,即是以稻草或麦秸等编织的垫子。稿荐之名古已有之,而且是作为口头语广泛使用的。《水浒》第28回,武松发配到孟州牢营,众囚徒向他介绍牢狱里的惨无人道:“他到晚把干黄仓米饭和些臭鲞鱼来,与你吃了,趁饱带你到土牢里去,把索子捆翻着,一床干稿荐把你卷了,塞住你七窍,颠倒竖在壁边;不消半个更次,便结果了你性命——这个唤做盆吊。”只是后来大约人们觉得稿荐终不如草垫子直观或叫得顺嘴,于是其本名渐遭弃用——不过有些地区的方言至今仍作是称。

稿荐的称名北南通行,《水浒》说的是北方,江南则有“陆稿荐”的故事。“陆稿荐”,美味的金字招牌,好吃之徒恐怕无有不知。传说苏州有开酱肉店的陆姓夫妇,心地善良,施舍了门前一个冻馁的老叫花子。老叫花子临走时留下一床稿荐,瞩曰:以之烧火。某天,夫妻俩烧肉,柴火用尽,肉未见熟,便从稿荐上抽几缕稻草塞进灶膛,须臾肉熟,香气四溢。奇怪的是,这香气比平时浓烈十倍,香满一条街,顿时招得食客盈门。此后他们每次烧肉,只须往灶膛里投一根草,肉就香得不得了。二人知是异人相助,为感恩,便以“陆稿荐”作为招牌,遂名满天下。稿荐轻贱之物,与美食风马牛不相及,却有如此一段佳话。

做学生时,下乡参加劳动,曾亲见农民打稿荐。编织前,先将稻草浸湿,使之柔韧,然后一缕一缕搓成绳,这样就可以编了。两只粗糙的大手灵巧地将草绳穿进穿出,扭来扭去,不消半日,一床厚厚实实的稿荐便织就了。

我曾吃过鄂西土家风情的菜,满桌都是野味,野猪、野鸡、野兔,肉色黑里透红,肉质粗犷而坚实,特别有嚼劲,慢慢嚼,越嚼越香。这是山民先将其晒干,然后吊在火塘横梁上,日日以稻草烟火熏烤的结果。

如此说来,陆稿荐酱肉之所以味美,大约也是因为里面混有稻草香的缘故?

猜你喜欢

酱肉烧肉叫花子
一个叫花子的故事
红烧肉去哪了?
红烧肉去哪了?
红烧肉去哪了?
重生
老北京的羊肉床子和天福酱肉
木耳酱肉包
电熨斗烤肉派对
我是专家
我是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