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母猪嵌顿性切口疝并发小肠外瘘病例报告
2020-02-13向邦全
向邦全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重庆万州 404155)
2019年12月笔者应邀到重庆开县某猪场,实施了一例母猪嵌顿性切口疝并发小肠外瘘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据猪场场主介绍,12月21日请基层兽医对13头母猪进行阉割,其中一头猪肠管多次漏出且有出血,兽医用小挑刀刀钩多次塞回,十多分钟才完成手术,没缝针。术后第4天发现有一头猪采食量明显减少,偶有呕吐,阉割处隆起一包块,且有黄色粪水流出。27日晚已不吃饲料。
检查发现基层兽医阉割母猪采用的是小挑花术。患猪约35~40 kg,偏瘦,体温39.7℃。精神尚可,弓背,提起两前肢发现切口周围隆起,包块状。切口流出黄色稀粪,周围皮肤潮红、糜烂,呈湿疹样。触诊切口周围3~5 cm发硬,微热,未摸到孔洞。听诊无肠音。诊断为嵌顿性切口疝并发小肠外瘘,必须进行手术治疗。
2 治疗方法
2.1 保定、消毒和麻醉
将猪倒立仰卧保定在一坡度为30~45度的长木凳上,一人固定两后肢,一人固定两前肢。术部选在距原切口3~4cm处环行一周,常规处理碘伏消毒,用0.25%盐酸利多卡因对术部作局部环形浸润麻醉。
2.2 术式
术部再次消毒后即施行手术。术者右手持手术刀,在距阉割切口3 cm左右作一纵向椭圆形皮肤切口,分离切口周围皮肤和增生的结缔组织,然后分离皮下组织至腹腔,术者左手用手术镊提起未粘连的腹膜,右手用剪刀小心将腹膜剪一小口。左手食指伸入小切口耐心细致钝性分离肠管与腹膜粘连处及切口周围增生的结缔组织,将形成瘘管的小肠及粘连的肠管一并引到切口外,周围用温生理盐水浸湿的毛巾隔离,防止肠管破口粪便流入污染腹腔。仔细剥离粘连的肠管,发现粘连肠管为空肠,呈暗红色,肠瘘口位于空肠肠管底壁,0.5 cm×1cm大小,肠侧壁与阉割切口周围组织紧密粘连,腹腔内未被粪便污染。
确定切除肠段,结扎切除肠段三角区内的血管,切除病变肠段与肠系膜。术者将拟吻合肠管断端游离出1.5 cm,对齐靠拢并用左手拇、食指紧张固定以便吻合,用温水(250 mL生理盐水加1 g氨苄青霉素钠)冲洗断端后,右手持缝衣针自两断端的后壁从肠腔内由肠系膜对侧向肠系膜侧作全层连续缝合。缝合至接近肠系膜侧时向前壁转针,将缝针从一侧肠腔黏膜向浆膜刺出,从另侧肠管前壁浆膜刺入,再从该肠腔内黏膜穿出,作康奈尔式全层缝合前壁,至肠系膜对侧后与后壁起始处的线尾于肠腔内打结。结节缝合肠系膜缺口。将5~8 mL温生理盐水与8万U硫酸庆大霉素混合注入吻合的肠腔内进行渗漏测试,若有渗漏则在渗漏处作1~2针伦伯特氏间断内翻缝合,确认无渗漏后将肠管用温生理盐水氨苄青霉素溶液冲洗后还纳回腹腔,往腹腔内注入温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200mL、硫酸庆大霉素24万U。修整切口周围组织,常规闭合腹壁切口,创缘用碘伏消毒。
3 术后管理
术后即静脉注射:(1)10%葡萄糖100 mL,加肌苷、ATP各4 mL,维生素C 6 mL;(2)生理盐水50 mL,加氨苄青霉素钠1.5 g、地塞米松15 mg。嘱畜主将病猪单圈喂养并保温,36~48 h内禁食,自由饮温水,水中加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红糖,以减轻肠管压力,防止吻合处渗漏而污染腹腔。36~48 h后少喂勤添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的代乳料15 d。每天上、下午用安痛定5mL稀释氨苄青霉素钠1g,肌肉注射,连续3~5 d。电话回访,第3天猪只即正常采食,精神良好,第5天伤口愈合良好,第8天畜主自行拆线,至今猪只长势良好。
4 讨论
小挑花术是我国基层兽医的传统技艺,技术性极强,从业者需勤实践,多总结,娴熟掌握细节要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细心、专注施术。术中若小肠频频冒出或用手指伸入腹腔探摸过卵巢子宫致腹膜切口超过1.5 cm左右时应进行缝合,以免腹腔内容物坠入皮下形成切口疝。
猪对空肠吻合术耐受性较强。笔者曾对多例类似患猪施行肠管吻合术,术中未使用肠钳夹持肠管断端,改用左手拇食指捏住断端,消除了因肠钳夹压而引起吻合口血液循环障碍,以减轻吻合口水肿,有利于吻合口愈合。右手用缝衣针线实施肠管缝合,避免吻合口环状狭窄,确保肠腔畅通。吻合时动作宜轻巧,减少翻动肠管,防止粘连。吻合时吻合口的粘膜应内翻,确保两侧吻合的均匀边距、针距整齐划一,减少吻合处缺血肿胀变脆,导致吻合失败。还纳肠管时切勿扭转肠管。术中注意隔离,减少切口及腹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