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兴趣引导视角下《家禽生产学》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2020-02-13王稀珍刘三凤毛辉荣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家禽教学法知识点

王稀珍,刘三凤 ,陈 彪,毛辉荣

(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江西南昌 330045)

2018年,教育部提出了“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不仅为高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也为高校本科教学改革指引了方向。教学改革是当前高校一项重要任务,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载体等改革。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主体、客体、中介和评价机制。但受网络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之一,呈现出鲜明的网络思维、网络行为和网络语言等网络特征[1]。这些特质性引发了《家禽生产学》教与学的矛盾,抬头率低、互动性差、教学效果差等。教与学矛盾凸显的根源在于学生对课程兴趣下降、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两个方面。赫尔巴特主张教学要结合学生兴趣,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中安排回应学生好奇心的“燃点”,增强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2]。因此,《家禽生产学》的教学改革应基于兴趣视角,引入体验式、启发式和案例式教学法,构建学生、教师为双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验、实践、实训中激发专业兴趣。

1 《家禽生产学》课程课堂教学现状与困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家禽业的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更新速度加快,迫切需要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但高校培养的家禽生产人才与现代化家禽生产需求的人才有很大的差距。课程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关键要素,而《家禽生产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旨在让学生了解掌握家禽生产的关键技术。但现有《家禽生产学》的课程内容、实训内容和实践要求与当下现代化家禽生产的需求脱节,主要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脱离、课程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相对陈旧等问题。

1.1 与生产实际脱节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一直以来,教师都是根据教材来进行课程教学。然而,家禽生产行业发展迅速,饲养模式不断更新,家禽生产技术不断改进。这就要求高校《家禽生产学》的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受教材编写、审定和出版等因素影响,国内高校当前普遍使用的《家禽生产学》教材是2010年修订版。至今已10余年,随着国内外养禽大环境的变化,养禽相关理论得到更系统的完善,同时养殖技术在不断的革新,导致教材中无法及时吸收最新的养禽学相关理论和技术进展成果;教材中实践内容与当下养殖技术需求不吻合等问题。如家禽养殖场废弃物处理,随着国家新《环保法》的出台,对于家禽养殖场的废弃物采用资源化利用为主,同时禽粪也已禁止直接施用;在现有教材中,关于家禽的分子育种技术仍然停留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但随着近些年全基因组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组选择技术在家禽育种中已凸显出良好成效;水禽饲养方式中,尤其是蛋鸭的养殖,更环保的笼养方式已趋成熟并开始在各地推广使用等。

1.2 与学生互动少

当前以教材为本、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是高校的主流模式,“PPT+黑板板书”是主要授课模式。“满堂灌”教学模式在我国人才培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弊端越来越明显,教学活力不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下降、教学效果差等问题频发。与此同时,“PPT+黑板板书”的授课模式是“满堂灌”教学模式的主要载体,无法匹配当下网络特征鲜明的大学生需求,课堂互动性差,进而无法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3]。《家禽生产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长期的“满堂灌”或“填鸭式”的教学,导致学生倦怠听课、厌学和玩手机等现象发生,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5]。由于兴趣丢失,动力丧失,主动性自然丢失,教师在教学中自演自唱的“独角戏”[6~7]。笔者对江西农业大学2016~2018级动物生产类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受试大学生中87%的学生非第一志愿填报动物生产类专业;74.67%的大学生在学习动物生产类专业课程后,专业兴趣依旧不高;89.73%的大学生认为动物生产类专业课程授课老师讲授知识点没有新意,由此可知,兴趣不高是“悖农”现象的本质,是动物生产类课程教学效果差的根源。

1.3 理论与实际相脱节

《家禽生产学》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具有抽象、枯燥的特点,要改变教学方法让它们更加生动、具体起来。然而,一些教师在讲授《家禽生产学》时,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不联系生产实际,不回应学生对家禽生产方面的疑惑,不从学生的兴趣来授课,导致课程教学内容无法深入透彻分析、无法解答学生的问题,也就无法调动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导致大学生对《家禽生产学》课程渐渐失去兴趣,甚至排斥、讨厌,无法达到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目的。

2 教学方法探讨

大学生好奇心重、兴趣广泛,尤其对新奇、新鲜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而,基于兴趣引导视角下,《家禽生产学》教学应引入案例式、互动式、文献式、参与式和启发式教学法,把从传统注重“教什么”扭转到“怎么教”,让大学生兴趣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理论知识感兴趣到实践操作感兴趣,由个体到兴趣小组群体,提升教学成效。

2.1 案例式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教师提供的家禽生产行业发生的情况和事件展开分析、评判和讨论,进而得出系统性的结论或方案,深化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8]。自20世纪,案例式教学法被引入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式教学本质在于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锻炼自身的思维逻辑,深化理论应用的能力。动物生产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有其特殊性,承担着为现代化畜牧行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通过将案例式教学法引入动物生产类课程,尤其在《家禽生产学》的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家禽生产学》的绪论讲授中,通过引入案例式教学法,挖掘《家禽生产学》课程案例,让学生对一个失败的家禽生产工厂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进而引申出家禽的饲养环境控制、饲养设备管理和家禽生产管理的问题和改进方案,激发学生对《家禽生产学》课程的兴趣,深化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又如,通过“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案例分析,从家喻户晓的哲学论辩的故事引入,调动学生听课的欲望,增强学生探索家禽生产的兴趣。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讲故事的方法把一系列的基本内容,如家禽品种、家禽主要性状、育种原理等知识点讲授清楚。讲故事是课程教学的引子,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育种原理知识点讲授为例,若采用常规“灌输”式讲解,学生通常因为冗长的理论和错综复杂的计算统计公式而陷入被动学习,提不起兴趣,自然学习效果不佳;若改为讲述达尔文记录物种起源的案例为切入点,引入物种形成和品种形成在本质上的联系和区别,即都是基于性状的变异和遗传,但区别在于前者主要受到自然选择作用形成,而后者则是人工选择为主的效果,进而引出育种的实质即是选留和选配的结合,直观展示了解现代育种的原理。以案例式的教学法,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索知识,既增强了本学科知识的学习,也拓宽了管理学知识的学习。此外,通过大量收集家禽起源进化考古学和分子生物学证据及地方家禽品种形成的历史和案例,为讲好家禽品种这一章节的知识点夯实基础。

2.2 文献式教学法

文献式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把当前行业前沿的研究热点和文献资料引入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是加深、拓宽教学知识点[9]。《家禽生产学》课程是一门与行业实践、基础研究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且分为理论与实验两个部分。文献式教学法在《家禽生产学》的应用,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2.2.1 教师主讲、学生探讨的文献讲解。在教学中,教师在上一次课结束后将与课程有关文献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文献探讨并做好相应的读书笔记,并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开展讨论,老师对各组文献学习情况进行总评。教师选取的文献应与授课章节知识点联系紧密且属于最新研究成果,通常文献源自行业知名学术期刊和专业性强,业内评价高的期刊,如 Nature、Science、CELL和PoultryScience及Animal Genetics等。通过课后文献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深层次养禽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拓展。例如,在“家禽分子育种技术”知识点授课中,教师通过对分子育种技术研究动态进行讲解后,要求学生进一步通过文献阅读深入学习最新的分子育种技术——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的原理、流程及最新应用效果的研究进展,结合现代国际育种企业发布的基于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培育的配套系或商业品种遗传进展,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基因组学的全基因组选择技术与基于个别性状位点的传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分子育种本质上和效果上的巨大区别。在此基础上,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基础科学研究进步对于家禽实践生产技术革新的重要性,有效提升学生求学欲望和专业知识探索的兴趣。

2.2.2 教师布置主题,学生分组收集、整理文献并进行PPT汇报。为激发学生对家禽生产学课程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性能力,教师选取了与课程相关的几个候选主题,比如“不同家禽饲养方式的优势和不足、养禽投资规划预算以及黄羽优质肉鸡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师发布的主题开展全方位的文献收集、整理和制作PPT并进行全班汇报,每个小组汇报后开展全班问题式的讨论,形成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性的翻转课堂教学,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学生讲解结束后,对其讲解内容和讲解形式进行点评,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严谨科研思维的养成。

2.3 思维导图教学方法

思维导图是一种通过色彩、文字、图像、线条等方式,从多维的视角反映、组织和表达相关领域的网络结构图,是人类大脑放射性思维的表现。因此,思维导图教学法是一种借助思维导图多彩方式来展现教学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图文并茂、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捷[10]。动物生产类课程是一个延续性非常强的课程,章节与章节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因而在《家禽生产学》理论教学中,通过引入思维导图,可让学生单纯记忆转化为多元记忆,进而形成丰富、多元的图像记忆,整体把握家禽生产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实现思维和动手观察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此外,通过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操作的循环往复,进行理论回溯和深化,使学生对养禽相关的理论知识点理解更透彻,记忆更深刻。每次实验教学开始前,以5~6人为一小组,教师先对实验的总体理论框架进行介绍,同时对实验新技术进行讲解和操作示范,然后再让学生开展实践操作。由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将讲授知识点进行复盘、推演,构建知识体系。而实验和实践课过程中,重在考核学生对实验技术操作的规范性、小组分工合理性和配合完整性等,实验结束后重点关注学生对各组实验结果的分析、解读和溯源探讨。这种教学方法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增强对实验原理、准备和操作的重视。以家禽的饲养管理知识点为例,理论部分强调同学们在家禽饲养期间要做到细心观察、认真记录、细节分析和定期总结等主线环节;随后通过实践课程让同学们参与到雏禽、育成和产蛋家禽的喂水、喂料和管理当中,实验周期为一周,最后各组同学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饲喂管理行为等进行小组讨论和总结,再回到课堂进行交流讨论,从而深入的对家禽各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进行掌握。理论实验穿插法通过将知识源于理论、直观于实践并再次回归理论,把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紧密相结合,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2.4 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激发学生查找资料的兴趣的一种方法[11]。启发式教学法的关键环节在于设置问题,需要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建构“跳一跳能摘桃子”的模式。启发式教学方式引入《家禽生产学》,可激发学生对家禽的兴趣和思考。如家禽生产当中关于蛋禽雏鸡饲养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对雏禽的外观和行为进行观察,从而让学生总结出家禽动物会有哪些表现或生理特点,进而由生理特点联想雏禽正常生长发育需提供的饲养管理措施,有效掌握雏禽饲养管理这个知识点。与此同时。启发式教学方法要在问题设置上注意逻辑关系,把问题的逻辑性和思维性体现出来。如在鸡蛋形成机理的问题上,让学生先从最熟悉的蛋的构造入手,大家基本上很容易参与进来,然后把鸡蛋比作成一件完美的工艺品,而成年母鸡则比作成一个鸡蛋的加工厂,其生殖器官(卵巢和输卵管)就是“流水生产线”上的各类设备,一步一步,按照鸡蛋由内及外的构造,由母鸡生殖器官各部位负责蛋的不同构造的生产组装,通过这一系列由浅到深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自然就对蛋的形成过程有了熟悉的印象,同时又结合学生生活中观察到的异常鸡蛋表型,联想鸡蛋“流水生产线”,激活学生对这些异常蛋形成过程中更高层次的思考自觉性,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剖析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2.5 互动式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法的内涵是通过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设置,让师生在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实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师、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性的教学方法。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多媒体可以将虚拟展示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来,增强师生的互动。利用图片、视频以及动画等形式将家禽生产学的组成成分和标准生动地展现出来,让理论讲解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破解“解释—宣读—重复”的循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12~13]。《家禽生产学》中将多媒体互动式教学法引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中,把与学生沟通摆在首要位置,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实践。例如,综合理解“养禽场的投资规划”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在平时学习之余的时间对现代家禽养殖场的建设规划、品种的选择、饲养成本控制和生产赢收等方面的相关资料进行搜索,以小组团队协作的方式制作PPT并进行全班演示和讲解,让学生带入教师角色,通过翻转形式,进而让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还通过QQ群、微信群等方式布置家禽生活习性等作业、收集学生疑问,并及时回应学生存在的疑问。

2.6 参与式教学方法

在传统授课中,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学生没有参与进来,导致课堂“抬头率”偏低。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时,要抓住学生好动的特性,经常走下讲台或邀请学生来讲台分享自己的观点,让学生体验授课的魅力,让他们分享自己与课程有关的见闻[14]。针对家禽内脏构造时,通过让学生亲手解剖,观察家禽内脏构造,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探究的成就感。实验课程考核结果反馈,学生亲手参与的教学内容,掌握效果比较好。还通过兴趣小组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喂养家禽、检查家禽等操作,对家禽的养、疾病防治有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实践对比,参与饲养、疾病防治的学生的分数比未参与的学生普遍要高。《家禽生产学》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涉及家禽选育,又涉及家禽生产,还涉及家禽管理。在兴趣引导视角下,通过案例式、文献式、思维导图式、启发式、互动式和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引入,既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加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把学习的过程转化成为一种兴趣和爱好。此外,教学方法的改进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也提升了对专业的兴趣,提升学生对自身专业的兴趣和自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焕发专业课特有的课堂活力[15~16]。以专业导论的方式展开专业教育,通过互动式、案例式教学,通过德高望重的院士和学科带头人来开展专业介绍和专业导论讲解等,让学生在大学第一堂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对专业重要性和专业课程内容有了解,激发学生对专业和专业课程内容的深入了解。此外,通过参与式教学方法,以专业兴趣小组、第二课堂和双导师制为立足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对课程和专业的兴趣。

3 结语

一堂高质量的课程教学,不仅要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还要有教学评价,就是学生的反馈,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强化教学内容引导。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是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通道。《家禽生产学》课程是一门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课程,需要统筹将理论产生、生活经验、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各类兴趣相结合,不断引导学生,激活其兴趣,打破传统“一人主讲”授课模式,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相融合。因而,基于兴趣引导视角下的《家禽生产学》课程改革,引入案例式、文献式、思维导图式、启发式、互动式和参与式教学方法,推动了教学内容深化,教学形式的创新,充分调动了教学氛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学生的双向交流增强,学生自学、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家禽教学法知识点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夏季散养家禽缓解热应激的喂养策略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家禽病快速确诊要领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秋季谨防家禽蠕虫病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