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井冈山精神的文化渊源和主要特性

2020-02-13石劲松

关键词:庐陵井冈山共产党人

石劲松

(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

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井冈山时深情地说:“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1]新时代传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必须首先深刻认识和了解井冈山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井冈山精神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文化渊源,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渊源于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文化,渊源于湘赣本土文化。

一、井冈山精神的文化渊源

(一)渊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2]作为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蕴含着民族最根本的思想基因,深藏着民族最丰富的道德资源,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尤其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3]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井冈山精神形成发展的文化渊源。

井冈山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是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具体生动表现。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主题,一直鼓舞和鞭策着中华儿女为民族为国家的救亡图存和兴旺发展而努力奋斗,唤起民众的觉悟,反对各种剥削和压迫,保持民族的高风亮节,一次次的斗争中,彰显出了中华民族对自己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之情。

在井冈山斗争实践过程中,无处不体现出伟大的民族精神,把我们的古代先贤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尚节操和深刻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井冈山精神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几乎都可以在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中找到活水源头。

坚定信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崇尚立志高远,持之以恒,古人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P30),讲的是一个人处境越是艰难,就越是坚忍不拔,越是不丢失高远之志。立志之后,还要坚定地追求,体现出古人对人生志向的执着追求。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5](P5)“驽马十驾,功在不舍”[5](P7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5](P5)古人为了实现理想,可以如此执着和坚持。为了追求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统一,无数仁人志士,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气概,赴汤蹈火,前赴后继。面对各种利诱威逼,始终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面对生死抉择,毅然“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理想为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管历史经历诸多曲折,但是中华民族经历五千年而不衰,就是因为有了这些坚定理想信念的民族脊梁和民族魂。井冈山斗争时期先进的共产党人吸收了民族文化的精髓,时刻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必胜的信心,才取得最后的胜利。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从来就是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人民一直保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不畏艰险,越挫越勇,迎难而进;不惧穷困,克勤克俭,建功创业。“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是古代先哲总结出来的、也是其始终信奉的信念;“业精于勤,荒于嬉”,是古代先贤人生经验的凝练;“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古代奋斗者留给后代的警示;“愚公移山”的故事,正是古代中国人艰苦奋斗的生动写照。井冈山斗争时期的艰苦不言而喻,物质条件极为困苦,在接近死亡线的条件下,仍然坚持斗争,这正是艰苦奋斗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

中华民族素来重视实事求是。东汉班固所著《汉书.河间献王传》中讲到河间献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这是“实事求是”一词的来源。实事求是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在古代中国人身上就体现出崇实求真的精神品格。如孔子《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孟子曾劝梁惠王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6](P15)唐朝王勃也曾指出“征实则效存,循名则功浅。[7](P887)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苏轼也曾说过:“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等。这些名言佳句都充分地说明了中华民族有数千年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亲历亲为,不断实践,才能探究事情的真相,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井冈山的斗争,同样是汲取了实事求是的精髓,从革命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推动革命的向前发展。

“敢闯新路”是中华文明延续的本真要义。在古代千年的灿烂文明史,我们的祖先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四大发明”,就是中华民族给世界的重大贡献,就是勇于创新的表现。先人敢闯新路的思想也非常丰富。《序卦》认为:“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 ‘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8](P528-529)《杂卦》明确地说:“‘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8](P541)成语“革故鼎新”即由此而来,就充分体现了创新的思想。《礼记·大学》则提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9](P438)。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民族历史,就是一部革新求变的历史。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创新的思想,才使得我们的科学技术遥遥领先于世界,创造出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成为当时世界效仿和争相学习的榜样。井冈山斗争实践,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特殊的革命历史时期走出的一条特殊的革命道路,而这个道路的实践恰恰与苏联道路完全相反,这在当时来讲,是需要勇气和智慧去突破和创新的,这是共产党人对先人的敢闯新路思想的生动实践。

“依靠群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智慧总结。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了群众的力量和智慧,认为要以民为本,才能成就大业。历代君王深知成败均在能否得民心,得群众。《尚书》说:“民可近,不可下。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10](P71)。 教育家孔子从“仁爱得众”的思想出发,提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1](P347),告诫统治者要得民心,才是固本安邦之策。孟子也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2](P331)他将人民与国家和国君相比,认为,老百姓是最重要的,国家次之,国君再次之。荀子指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5](P122)充分地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既可以支持统治者,也可以推翻统治者。可见我们的先人对群众的认识是很深刻的。井冈山斗争时期同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真正地认识到了群众的力量,积极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最终获得群众支持,才使得革命取得胜利。

由此,可以看出,井冈山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创造性的传承,把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敢想敢干的开拓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进一步转化为革命实践过程中的精神动力,井冈山精神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历史升华。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实践,就是把传统的民族图存上升为民族自立、自新和自强的高度,从而突破了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把马克思主义与民族精神进行了融合,产生了新的时代精神,实现了对民族精神的创新性发展。

(二)渊源于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构建的文化,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革命”为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它是革命实践的伟大创造,是中国革命事业的精神遗产,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优良传统和品格风范的集中体现,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它起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丰富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13]

革命文化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革命实践的过程,是党领导革命群众在拯救民族危亡的历史进程中凝聚和发展而来的,反映了革命时代社会政治经济的尖锐斗争,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中国革命文化的本质内涵在客观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政治观、革命观、价值观与群众观在观念文化中的凝聚。中国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培育创造的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并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文化成果,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文化支撑和强大精神动力。[14]革命文化推动了革命实践的前进,在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又不断丰富和发展着革命文化。中国革命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指引和规定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1.革命文化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初心

在中国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始终保持革命初心。中国共产党在成立的时候,就坚定地以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的理论指导,以解放民族和解救民众为己任,不断探索革命成功的道路。在中共二大的时候,党就制定了革命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党的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最高纲领是: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初心就是要推翻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为民众得解放,为民族得复兴而努力。因此,革命文化生动地反映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那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功实践,也深刻地反映了共产党人的革命初心,尽管早期共产党人革命经验不足,遭受了严重挫折,但是,勇敢的共产党人仍然没有被白色恐怖吓到,而是揭竿而起,发动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等,顽强地把革命坚持到底,生动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秋收起义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继承和坚持了共产党人的革命初心和使命,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无数革命先烈为了践行革命的初心和使命,牺牲在井冈山。共产党人早期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在井冈山斗争实践中得到生动的体现和发扬,促成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的形成。

2.革命文化体现了共产党人敢闯敢拼的精神品格

中国革命的艰辛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比拟的,中国共产党在它成立之初就意识到了,革命必须闯出一条新路,才有可能成功。在极其恶劣的革命环境中,共产党人敢闯敢拼,体现了他们历史担当精神。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党疯狂地屠杀共产党人,一年不到的时间,共产党员从六万减少到不足一万人,革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事业还能不能继续下去?还敢不敢拿起武器继续战斗?革命还有没有出路?有人开始动摇、灰心,甚至叛变。但是,绝大多数共产党人选择了坚持杀出一条血路。八一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势不两立的态度,表明了革命到底的决心。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带领着仅剩的革命火种来到了井冈山,开始摆脱“以城市为中心”的苏俄革命模式,逐步闯出了一条 “以农村包围城市”,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成为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的伟大尝试,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石。在革命道路探索的过程中,早期革命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助推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形成。

3.革命文化彰显了共产党人依靠群众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在其成立之初,就树立了为劳苦大众革命的宗旨目标,在革命实践过程中,无时不体现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泽东反复强调,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体”,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只有始终依靠人民群众,把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15](P13)只有真正体现了为人民服务,革命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形成革命的伟力。

农民是革命的主体,中国革命问题的核心就是农民的问题。只有真正解决了农民的问题,才能号召最广大的农民参加革命。毛泽东指出,要打倒土豪劣绅,一切权力归农会。“农民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旁及各种宗法思想和制度,城里的贪官污吏,乡村的恶劣习惯。”“真正办到一切权力归农会。连两公婆吵架的小事,也要到农会去解决。 ”[15](P14)真正体现出共产党人革命就是为实现人民利益,帮助人民解决细小的问题,最终赢得农民的信任和支持。共产党人早期革命文化中关于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体现,为确立人民战争的思想奠定了基础。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群众的支持是共产党人能够坚持革命的物质保证和力量之源,只有真正地满足群众的需求,得到群众的拥护,才能够一次次打败敌人的进攻。革命所到之处,知民苦,解民忧,打土豪,分田地,群众积极参军,真心革命,形成的军民鱼水情,是井冈山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井冈山精神形成的重要来源。

井冈山精神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革命文化的滋养而生。同时,井冈山精神是早期革命文化在井冈山的革命实践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发展。

(三)渊源于湘赣本土文化

井冈山精神的形成,也源自于湘赣本土文化的滋养,湘赣两省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品格,为井冈山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湖湘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毛泽东的影响很大,这种文化铸就了毛泽东的革命品性。湖湘文化“从广义讲,是指自古以来生活在湖南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社会意识、思想观念、科学文化、民风民俗等。从狭义上来讲,就是指自古以来湖南的原住民,移民以及流寓者所共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精神文化。”[16]湖湘文化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内涵:“崇尚实学,倡导力行;注重民生疾苦,专心经邦治国之道;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以天下为已任,百折不挠,敢为人先。 ”[17](P13)湖湘文化启迪了青年毛泽东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对青年毛泽东影响最深刻的杨昌济先生,他常教导学生:“毒蛇鳌手,壮士断腕,非去腕不足以全一身也。彼仁人者,以天下万世为身,而以其一身一家为腕,惟其爱天下万世之诚也,是以不敢爱其身家,身虽死,天下万世固生,仁人之心安矣。”[18](P74)这种强烈的救民爱国之心,深深地影响了毛泽东。井冈山的革命斗争,正是毛泽东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伟大实践,全面地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

湖湘文化表现出刻苦自励,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陈独秀曾经说过:“二百几十年前底王船山先生,是何等艰苦奋斗的学者!几十年前底曾国藩、罗泽南等一班人,是何等的‘扎硬寨、‘打死战’的书生!我们欢迎湖南人的精神,是欢迎他们的奋斗精神,欢迎他们奋斗造桥的精神。 ”[19](P480-481)这种奋斗的精神,在毛泽东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正是他胸怀国家和民族,解救这个国家和民族于水火之中,所以才如此的坚持奋斗。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实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湖南人的奋斗精神发扬到了极致,不管革命多么艰难,都奋斗到底。井冈山精神的形成,深受湖湘文明的影响。

毛泽东作为湖南人的一份子,身上具备了湖湘文化的优点,并且在井冈山革命斗争实践过程中,把这种优良的本土文化运用发展到高潮。正是满满的家国情怀,才使得毛泽东弃小家顾大家;正是百折不挠的精神,才让毛泽东在井冈山的艰苦斗争中一次次地不妥协,斗争到底;正是敢为人先的精神,才使毛泽东在井冈山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

江西吉安庐陵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同样给予了井冈山精神丰富的养分。“庐陵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古庐陵郡地域辽阔,包括了现在吉安市的所有县、区,甚至还包括了今抚州、赣州、萍乡三市的一部分地方。”[20]庐陵文化是以古庐陵郡治为中心的区域文化,是古代庐陵人共同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是赣文化的主要分支和中心支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庐陵文化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注重民族气节,忠贞爱国的信念是这种文化的精髓。地处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区域,有一批深受忠贞爱国思想影响的先进分子,他们把庐陵文化中的匡时救弊、齐家治国的元素,与解放普天下穷苦工农的共产主义目标结合起来,对井冈山军民百折不挠的革命勇气与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的产生起到了精神上的濡染和转化作用。井冈山精神的形成,受到了渊源流长的庐陵文化的深刻影响。也就是说,光辉灿烂的庐陵文化,在井冈山精神的形成过程中,带来了深刻的思想浸润,促使着这种思想得到升华与创新。忠贞爱国的信念是庐陵文化的灵魂。自古以来,庐陵的志士仁人特别讲究忠义,讲究“精忠报国”。爱国家、爱民族、爱家乡、爱人民,是庐陵人的最宝贵传统,是庐陵文化的最显著特色。[20](P13)

庐陵先贤们这种忠贞爱国信念对大革命时期的庐陵先进分子和来到井冈山革命的红军将士无疑具有积极的影响。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大批庐陵儿女自觉地汲取庐陵文化之精髓,同时把无产阶级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生的坐标,成为大革命时代革命的先锋力量,他们有永新的欧阳洛、刘真,宁冈的龙超清、刘辉霄,莲花的朱亦岳、朱绳武,茶陵的杨孔万、谭民觉等。[21]

古代庐陵,民本思想根深蒂固,在庐陵文化熏陶下成长的一代代志士仁人,如胡铨、文天祥、周必大,明代重臣吉水人周忱,北宋远相水新人刘杭等人,他们继承“民本思想”的优良传统,主张民为邦本,安民爱民,所以,敢于为民请命,深受人民的爱戴。这种民本思想深深影响着大革命时期庐陵的先进分子。如永新的王怀、刘作述,宁冈的刘克犹;莲花的陈竞进,遂川的陈正人等人,他们在南昌、吉安、长沙、北京等地求学时,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深深认识到,要搞革命就必须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所以在他们求学回来后,在边界各县掀起了群众性的革命高潮。[22]正是这些庐陵学子,他们继承了庐陵先贤崇尚民族气节,忠贞爱国的信念和以民为本的思想精髓,在井冈山斗争时期,能够始终保持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实现民族解放的时代担当,体现一心为民的革命宗旨。在井冈山的艰苦斗争实践中,我们的党员干部和革命群众之所以能够永葆旺盛的革命斗志,克服万难的意志决心,为民请命的革命自觉,庐陵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二、井冈山精神的主要特性

井冈山精神的主要特性,是指作为一种革命精神文化形态自身所具有的品性和特点。它既源于中华民族伟大的斗争精神,又对当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产生影响,其主要特性表现为: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源头来讲,井冈山精神体现出了原创性;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体系上来看,井冈山精神体现了一脉相承的发展性。

(一)原创性

1.井冈山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井冈山精神源于中华民族的伟大斗争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斗争的优良传统。历史上任何时期,面对外来侵略和民族分裂的危机时刻,无数的爱国志士都敢于斗争,不惧压迫和欺凌,始终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才使得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从未断裂的文明形态。

井冈山精神是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精神精髓的继承和发展。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沉热爱之情,对剥削压迫的坚决斗争精神,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和责任所在,井冈山精神表达了共产党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创造精神,视死如归的奋斗精神,排除万难,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和敢于实现革命理想的伟大梦想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23]这一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涵括了“四种伟大精神”,即“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和“伟大的梦想精神”。[24]井冈山精神形成,正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2.井冈山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对井冈山革命斗争实践创造性的总结和提升的结果。

井冈山精神形成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井冈山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实践过程,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讲,具有原创性。井冈山精神的原创性表明,中国革命的特殊实际,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别的国家的革命模式,必须汲取中国革命历史上有过的惨痛教训。井冈山斗争的历史实践,就是在探寻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失败后,开始逐渐意识到“以俄为师”的错误,果断抛弃城市中心论的革命斗争指导思想,闯出一条完全不同的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井冈山的斗争实践,开创了我党独立自主探索革命道路的先河,毛泽东开始在这里尝试解决 “在中国这样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半封建的落后大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共产党人的精气神,是井冈山精神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来源。井冈山斗争所表现出来的敢闯新路的精神,求实奋斗的精神,是井冈山精神原创性意义的生动体现。

(二)发展性

1.井冈山精神是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源头,又对后续革命精神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活水源头,后来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西柏坡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创业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特区精神等等都是井冈山革命精神的继承与发展、丰富与创新。这些精神都包含了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依靠群众的民主精神、敢于胜利的实践品格,是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对原创性井冈山精神的直接继承与丰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没有井冈山精神,就没有后来的各种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诞生于井冈山斗争时期,通过长征这一 “播种机和宣传队”把井冈山精神进一步传播和扩散到全国,革命进而到了延安,形成了延安精神,包括后面的西柏坡精神等,在不同的革命历史时期,井冈山精神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容,形成不同形态的革命精神。

从井冈山精神生发出来的各种革命精神,虽然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不同,各具特色,但是,其基本内涵与井冈山精神是一脉相承,前后一致的,总能从井冈山精神中找到原初的核心内涵。“在中国现代史上雄伟壮丽的革命精神长河中,井冈山精神以其源远流长的革命传统,丰富深刻的底蕴和内涵,光辉卓绝的道德人格典范,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构成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之源头及伟大象征,至今永放光芒,成为维系中国过去和现在、历史和未来的精神血脉。”[25]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系列革命精神的源头,井冈山精神之后的各种革命精神,是它派生和发展出来的,体现了井冈山精神与各革命精神的不断发展性特点。

2.井冈山精神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提供了滋养。

井冈山精神是跨越时空的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不仅支撑着共产党人在井冈山的斗争实践,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指引。井冈山精神的发展性还表现在这种革命精神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井冈山精神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我们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井冈山精神,继承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以及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旗帜,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进一步培育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坚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时代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从井冈山精神中汲取养分,把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先辈的敢闯新路的精神,实事求是的品格,艰苦奋斗作风和依靠群众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新时代要求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定文化自信。以井冈山精神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丰厚的滋养。井冈山精神第一次实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有机融合和统一,体现了中国现代史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显示出当代中国革命精神的特质以及它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内在统一性。这一特性为以后的革命精神所传承,成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重大特色。[25]

猜你喜欢

庐陵井冈山共产党人
美丽庐陵
庐陵某者
共产党人的感情
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堆花杯”庐陵诗词学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诗词大赛征稿启事
赞庐陵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下)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上)
星火燎原的井冈山记忆
井冈山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