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庐陵某者

2022-04-15祁谷

检察风云 2022年6期
关键词:芝麻官劣迹庐陵

祁谷

本文题目中的庐陵,即今天的江西吉安;某者自然系指某人。署名云间颠公著《满清官场百怪录》一书,记载发生在这个庐陵人身上的故事时,开篇即说:“有庐陵某者,贫无聊赖。”一个人有此德行,被他人鄙视就不足为怪,所以作者敘事通篇不屑提及其姓名,只称呼“庐陵人”。

故事说,这个庐陵人有些文化,但不思进取,只想靠走旁门左道捞取好处。那年他突然想加入公职,恰好他有个亲戚在河南公干,便动身赴豫,寄望于亲戚帮他实现愿望。经过亲戚一番运作,庐陵人如愿以偿,在某县衙得到一份替上级起草文书、信函,俗称“书启”的差事。工作几年后,庐陵人有了些积蓄,又生新念,捐官跳槽,换了工作。

有钱好办事。不一日,庐陵人这一愿望又实现了,他谋到一份“分省听鼓”——到地方当候补顶职的杂职。利用这样的机会,他四处钻营、追名逐利,终于被保举当上知县,成为名副其实的七品芝麻官。

庐陵人这下可谓咸鱼翻身。不过,当个七品芝麻官很快就不能再让他满足,尤其是他在官场经过多年浸淫,举止做派与原先的利益价值认知,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如今则是“凡可以献媚者,无不为之”。

尽管为人不齿,效果却立竿见影——为他带来“故得历署大缺”的实惠,即那些重要职位凡遇官员一时出缺,就由庐陵人代理上位。几年历练下来,庐陵人对那套官场机制越加熟稔,运作起来也越加得心应手。不几年,果然又得以再次跃上新台阶……尽管故事没有详述他这次具体晋升什么职务,但其中一段惟妙惟肖的勾勒,足以让我们对这个庐陵人展开形而下的想象,并对之嗤之以鼻——“(庐陵人)得志后,趾高气扬,见平等戚友,两目棱棱,高插于顶;其待仆隶,非鞭即骂,呼咤之声,终日不绝于口”。再来看看,他在上司面前又是一副怎样的嘴脸——“惟进谒上台,则首为之偻,肩为之耸,咯咯作应声之虫”。你看,在上司面前,庐陵人像完全换了个人,变得头不敢抬起,腰不敢伸直,实足一副唯唯诺诺、俯首听命的奴才相。

但问题是,这一招还确实管用。这不,不久后,庐陵人又得到升迁,当上“道”一级的四品官员。这下更不得了了,庐陵人简直就像插上孔雀羽毛一样轻飘飘起来了:“每出入,撑杏黄盖,坐栏红舆,气概较为令时又大十倍。见之者咸侧目。”他乘坐的红顶轿子上有杏黄盖,那可真不是一般的招摇过市,难怪人们看到他这副德行,又惧又恨。而这时候的庐陵人,除了在上级面前尽现十足奴才相,其他哪怕是同级别官僚,也觉得“无一能高出其上者,盖骄盈实已极矣”。

可悲的是,这个庐陵人没有想到,在他运用非常手段升迁的过程中,也落下了他的种种劣迹,这就为他自以为豪横的人生,埋下了隐患。民谚云:月盈则亏。终于有一天,某御史再也忍受不了他的“种种劣迹,遂上疏(弹)劾之”。

处理结果很快出来了:对庐陵人“部议革职,并褫其花翎”,也就是撤销其一切职务。遭此结果,庐陵人顿时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原先他视一般众人的那种趾高气扬的气焰顿失,整个人看上去已是“遽衰”。民间因此有人讥讽他道:“是月也,上谕下,蓝顶摘,花翎拔。”遭到摘“蓝顶”、拔“花翎”的庐陵人,从此一蹶不振。

由此人结局,再联想到叙事者不道其姓名,只称“庐陵某者”,恍然觉得,这称呼中似乎暗含着某种隐喻。而这样的隐喻,也足以给今人某种警示,以引起足够的重视。

图:刘昌海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猜你喜欢

芝麻官劣迹庐陵
When Stars Collapse
WHEN STARS COLLAPSE
“堆花杯”庐陵诗词学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诗词大赛征稿启事
赞庐陵
只认衣裳不认人
刘娟:情系小巷的“芝麻官”
“七品芝麻官”
小小“芝麻官”扛起千斤担
中国大陆禁制所谓“劣迹”明星之现象评析
小区里洋妞“芝麻官”,爱你也爱你脚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