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剧写作十大难题
2020-02-13黄辅棠
文:黄辅棠
四幕歌剧《西施》,是本人一生两部代表性作品之一(另一部是《神雕侠侣交响乐》),写作时间从1986年开始,到2001年世界首演,前后约15年。剧本由本人委托刘明仪小姐完成。剧本曾经有过几次大修改,音乐的部分在全部完成后,又在1991年推翻重写。世界首演由台湾交响乐团陈澄雄团长策划、组织、指挥,王斯本导演,A组主角是陈丽婵(西施)、刘克清(夫差)、徐林强(范蠡)、刘月明(伍子胥)、刘海桃(旋波)等,共在台北、台中、台南等地连演了8场。著名作家兼电台音乐节目主持人罗兰女士的评论是:“非常好,出乎意料的好!我们早就盼望能有这样的中国歌剧出现。《西施》不但‘中国’,而且‘歌剧’,作曲家的功力令人佩服。”
《西施》的写作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解决难题的过程。这些难题,笔者把它们归纳为十点。以下分别试论之。
一、选材与剧本难
就像“不是任何一句旋律都适合作为赋格曲主题”一样,也不是任何题材都适合写成歌剧。看世界上被演出得最多的西方经典歌剧,几乎全是爱情悲剧故事,便知其中道理。当然,爱情悲剧之中,如能糅进一些社会、历史、政治等因素,作品的深度与广度会更加强些。
歌剧《西施》第二幕场景
OUTLINE / The four-act operaXi Shi
, written in 1986 and premiered in 2001, is one of playwright Huang Futang’s most representative works.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writing ofXi Shi
was a constantly evolving process of problem-solving, which he sums up in ten points.早在动笔写《西施》之前很久,我便萌生过“想写一部歌剧”的念头。但一来自知作曲功力不足,二来未遇强烈刺激,没有产生非写不可的冲动,此念头仅停留在“想”而没有行动。直到1986年,在我个人生命史上遇到一件极不想做却不能不做的无奈事,才把念头变成行动。这件事的大略是:1986年,我的长兄要我辞掉在台北艺术大学的教职,回纽约去帮他开创一家中国面粉类制品食品公司。其时恰巧在书店偶然读到南宫博先生的历史小说《西施》,大有共鸣,觉得自己当时的处境与心理,跟被逼去吴国当间谍的西施很相似。于是,我很自然地选了《西施》作为歌剧写作题材,而西施的故事刚好是一个交织了爱情悲剧与国家命运的历史故事,真是天助我也!
歌剧写作选错题材,就像女人嫁错郎,注定终生不幸福、不成功。慎之!慎之!
比选对题材更难的是选对剧本作者。并不是随便一位小说作家甚至戏剧作家或诗人,就能写歌剧剧本。理想的歌剧剧本作者,需要“四样皆通”。这“四样”是:1.文学;2.戏剧;3.历史;4.声韵。只要有其中一样不通,作品肯定就要大打折扣甚至立不住脚。
笔者十分幸运,朋友之中,刚好有一位刘明仪小姐是“四样皆通”的全才。文学,她写过《玉玲珑》《西风独自凉》《来如春梦去似云》等小说;戏剧,她从小喜欢听京剧,自己“票”过戏;历史,她的多部小说均是历史小说;声韵,她写过《梅花引》《月华清》等古词演译,古体诗词写得当代罕有人能及。我拜托她为《西施》写歌剧剧本,她很快就把初稿寄到我的邮箱。我向她要求写作时可根据音乐需要对歌词“先改后奏”,她也一口答应。如不是遇到这样一位理想合作者,肯定不会有阿镗版歌剧《西施》面世。
歌剧剧本之难写,私认为一难在要“有戏”,即戏剧性要强烈。笔者有位文学教授朋友,出口即成诗,他曾请我看过他写的两个歌剧剧本,我都建议他改为清唱剧。原因是剧中没有强烈戏剧冲突,只是平铺直叙地“讲故事”。
《西施》剧本的第一稿,也有这方面问题。第四幕的原稿并没有后来最有“戏”的两段,吴王兵败后马上就是夫差后悔误杀伍子胥而自责自刎(请参看《赏乐》一书108-109页,《西施》剧本第四幕原稿)。是声乐家好友任蓉教授,一眼就看出了问题,跟我们直说实话:“戏不够,不会成功!一定要加些有强烈戏剧冲突的情节进去。”
刘明仪小姐从善如流,把第四幕改成这样:
【开幕,越国兵将在范蠡率领下,追杀吴兵之舞蹈
【文种,夫差,伯嚭自不同方向上,夫差力竭被文种所困
文种:
胜利时刻已来到!誓将仇报,且看夫差何处逃?夫差:
眼睁睁灭国亡家!人困马乏,孤军浴血染黄沙。伯嚭:
左右逄源笑嘻嘻。浑水摸鱼,假意厮杀心暗喜。【伯嚭迎向文种。夫差见伯嚭大喜
夫差:
伯嚭太宰快救驾。伯嚭:
来不及啦。文种:
太可笑啦。伯嚭:
大王赶快投降吧!文种:
通敌仇寇当亲家。【文种:通敌仇寇当亲家。伯嚭:大王赶快投降吧!
伯嚭、文种:
赶快投降吧!夫差:
投降?难道要我学那越王勾践,忍辱偷生来牧马?伯嚭:
牧马也强似脑袋搬家。夫差:
我牧马,你可学范蠡陪王陪驾?伯嚭:
(白)恕不奉陪。我于越有大功,何愁不拜相封侯,享受荣华富贵,何必陪你牧马,苦哈哈?
夫差:
你!你!你!原来你私通外敌,出卖孤家!伯嚭:
水向低流,人往高走。识时务者,谁不往上爬?【夫差举剑,欲砍伯嚭。伯嚭逃到文种身后
伯嚭:
文大夫,救命呀!我助越复国,吴王要杀我。【文种指挥兵将包围夫差。伯嚭逃出。揖谢文种,转向夫差
伯嚭:
夫差,你死到临头,拉人垫背。岂知我神通广大,自有越国兵将护卫咱。夫差:
(白)文种!小人心性反复,今日叛吴,难保明日不背越,遗祸越邦家!
文种:
夫差言不差!伯嚭:
不!不!不!吴王不仁不义,活该灭国亡家。我对越忠心耿耿,大夫明察。文种:
吴王虽无道,待你并不差。你为贪财肯叛他。(白)反复小人!
不可信呐!来人,押下去,给我杀!
夫差:
(白)哈!哈!哈!伯嚭:
越王许我,复国之后高官厚禄,你敢违王命将我杀?文种:
前车覆辙,越王早明察。收买人心,兵不厌诈。夫差!(白)我为你诛此卖主小人!
再决高下!
(白)押下去!
夫差:
(白)杀得好!杀得好!哈哈哈……杀得好!【吴越兵将对杀。文种,夫差杀出重围
第九景:馆娃宫
人物:夫差、西施、旋波
夫差:
悔当初,不听卿卿劝,误杀忠良,天怒人怨。悔当初,不听相父谏。他道越王乌喙长颈多阴险,虎视眈眈窥吴边。果然亡吴是勾践。社稷残,宗庙毁,我唯一死,以谢苍生与祖先。怕只怕九泉之下,羞见相父面。(白)西施,我死后……
七重巾帛覆我眼。
西施:
西施本是越溪女,奉君命,入吴苑,多蒙大王恩情厚,多蒙大王宠爱偏。几曾料,亡国祸水是红颜。夫差:
我残害忠良,自招天谴。你从未过问朝政,有何罪愆?形影不离,两情缱绻,双栖比翼,月下花前。今日永诀,依依复恋恋。夫差、西施:
形影不离,两情缱绻,双栖比翼,月下花前。今日永诀,依依复恋恋。夫差:
西施呀,怕只怕卿卿受牵连。我遗书越王,求他怜念。百罪我一身赎,将你保全。珍重呀,珍重。合唱:
珍重呀珍重。【夫差、西施:珍重呀珍重。
夫差:
愿上天垂怜。合唱:
你我来生再团圆【夫差、西施:你我来生再团圆。
夫差:
你我来生再团圆。【旋波上
旋波:
可笑夫差,你死到临头尚情牵。说什么越王怜念,我们本奉越王遣。为复国,忍辱事敌,十七年来,就等等这一天。夫差:
(白)你……你……,原来你是……旋波:
若非为离间,我岂肯腆颜事仇?如今你兵败如山倒,我心愿达成乐无边。我心愿达成……【夫差举剑挥去,旋波倒下
旋波:
(勉强站起)乐无边。(再次倒下)夫差:
(白)西施,你……,你也是……西施:
身不由己,事难两全。愿饮大王剑,西施我死在剑下,不怨大王,只怨天。【夫差持剑欲砍,西施闭目待死。夫差不忍,持剑抖瑟
夫差:
(白)相父!相父!我不听忠言,悔已晚。你不幸言中,亡国祸水是红颜。
【夫差回剑自刎
西施:
地裂天崩,钃镂剑下鲜血涌。十七年,形影相随,蜜爱专宠,恩情重!你只道,越女如花胜芙蓉,岂知浅笑深颦,袖内藏机锋。你为我,劳民伤财,建筑馆娃宫。你为我,荒废朝政,沉迷歌舞中。你为我,诛杀相父,把亡国祸因种。都是西施害你,今日兵败姑苏,终天饮恨,霸业成空。吴王恩,越国仇,纤纤弱质,怎负千钧重?负吴已不义,背越难言忠,天地苍苍何处容?大王呀,唯有一死谢君宠。(白)夫差!你等我!
黄泉路上永相从。
【幕后范蠡焦急地寻找、高呼
范蠡:
(白)西施!西施!【西施取出当年与范蠡定情的玉佩,凝视片刻,遗弃地上,举起宝剑……)
(幕急落)
新稿中的两段均为第一稿所无。文种诛杀伯嚭一段,为整出悲剧增加了一点诙谐与搞笑。最后夫差发现旋波和西施都是越王所派的间谍,杀了旋波,却对西施下不了杀手,转而自刎,是全剧最感人的高潮点。如果没有这个后来增加的高潮点,《西施》肯定没有后来的成功。
二、旋律好听难
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而歌剧作曲则须“旋律不美死不休”。好听旋律不是天生就有,而是追求、寻找、锤炼得来的。音乐,最神秘、最不可分析的是旋律。旋律不好听,再高明的和声、对位、配器技术,都于事无补。
《西施》的旋律,从头到尾都好听,尤其是西施的唱段,敢说每一曲,每一句都好听。
短唱段的歌词是:
我不是玉貌花容,我不要功名人称颂。
我情愿与范蠡,长相厮守,终老乡野中。
范蠡务农,西施浣纱,粗茶淡饭乐融融。
胜郄锦衣玉食在吴宫,胜却英雄美人,富贵荣华,到头来终难免好梦成空。
长唱段的歌词是:
十里荷风香满殿,望不尽,朱幢翠盖,亭亭田田。
忆当初,苎萝村,风光无限,轻舟小桨,争戏碧波,笑采红莲。
与范蠡,相逢邂逅在浣纱溪边,山盟海誓订姻缘。
都只为,复国仇,别故土,来吴苑。
承专宠,妒煞了,佳丽三千,吴娃越女,人人称羡。
歌剧《西施》第四幕场景,陈丽婵饰西施,刘克清饰夫差
谁知我,满怀愁绪,度日如年。
范蠡情深似海,吴王恩厚如天。
弱女子,怎担负,难排难解的吴越恩怨?
缚千愁,萦万恨,西施人似茧中蚕。
全剧音乐的“缩影”或全剧音乐旋律好听的证明,还可以参考大提琴独奏版的《西施组曲》。这部组曲的全部音乐素材,都来自歌剧《西施》。
三、戏剧性强难
剧本部分的戏剧性,已在“选材剧本难”一节论过,本节主要论音乐的戏剧性。
抒情性的音乐与戏剧性的音乐,相同点与不同点在哪里?相同点,是都要求好听,都要求与人物当时的感情相吻合。不同点,是抒情性的音乐只要够好听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戏剧性的音乐,一定要有张力,亦即“紧张度”。再好听的音乐,如果没有张力,没有紧张度,就没有所谓“戏剧性”,就不是理想的歌剧音乐。当然,并不需要从头到尾都是这样,但一部歌剧,如果从头到尾都是抒情而没有戏剧张力,恐怕不会太成功。
以第三幕伍子胥、夫差、伯嚭、旋波、西施的对唱为例:
【伍子胥上
子胥:
日夜辛劳,忧国勤王,斑斑两鬓尽秋霜。自越女入侍,大王对越多容让。怕只怕,养虎遗患,终被虎伤。(白)老臣伍子胥,拜见大王。
夫差:
(白)相父少礼。子胥:
宣召老臣入宫,有何国事商量?夫差:
齐兵恃强犯境,鲁国面临危亡。相父快调兵和将,济弱除强。子胥:
齐鲁争战,与吴横隔一长江。路远兵疲,纵使胜利,定多伤亡。徒耗国力,损兵折将。胜之无利,败则无光。更何况,越国君臣,虎视眈眈在南方。夫差:
你亲齐仇越,是何心肠?寄子入齐,莫非你起异心,要背叛吴邦?子胥:
老臣忠诚,可表上苍。先助你父登位,后辅你称王。我佐你,报父仇,虏勾践,把国威扬。你宠爱越女,把我功勋忘。救鲁伐齐,徒树强敌损兵将。吴国大仇,不是齐国是越邦。夫差:
会稽一战,越国已败亡,勾践称臣将我降。难道说,必要赶尽杀绝,才称你心肠?子胥:
越女狐媚,将大王蒙蔽,使大王理智丧。越王勾践,乌喙长颈非善良。今日吴存越,他日越兴吴必亡。夫差:
西施与你何仇?口口声声,越女狐媚惑君王。她是越国女,难道说,你是吴人非楚将?子胥:
入吴时,我正值年盛力强。如今呀,萧萧两鬓尽成霜。数十年,君臣恩义,吴国已是我家邦。伯嚭:
吴国既是你家邦,因何故,送子入齐,羁留他乡?夫差:
你道西施惑君王,你道越女坏朝纲。西施何曾问朝政?是你一手遮天,是你把吴国执掌。我要发兵救鲁,你不肯点兵将。我要与齐对抗,你寄子入齐邦。到底吴国你是君,还是我为王?旋波:
吴国境内,三岁孩童,也只知有相父,不知有大王。夫差:
一手掣出钃镂剑。西施:
(白)大王……大王呀,相父是吴国擎天一栋梁,安邦定国,良将良相。杀害忠良,恐致不祥。
旋波:
难道没有伍子胥,就没有吴邦?【夫差将钃镂剑抛在地下,背立,以示决心。
在写第一稿的音乐时,我对“戏剧音乐必须有戏剧性”这一点,并没有足够认识,所以用了民歌风的音乐来写这一段。经过几年接近闭关式的学习与思考,在重写时,我毅然决然把抒情性有余而戏剧性不足的民歌风音乐全部废掉,换成全新的戏剧性十足的音乐。如不重写,这段音乐肯定是大败笔。重写之后,则这段音乐有可能是神来之笔。
音乐的戏剧性,还可以有另一重意思,就是每个人物的音乐,都有要性格,让人一听到音乐,就会感受、联想到这个人物的性格与心理状态。这方面,我力求做到。但究竟做到多少分,则有待各位行家和乐评家给予客观一些的评断。这方面我说了不算,要他们说了才算。
无论是音乐的戏剧性与音乐的人物性格,我个人从瓦格纳的音乐中得到最大启示。瓦格纳的音乐,哪怕歌词平淡无奇,也充满戏剧张力。他的“主导动机”写作法,让人很容易就能辨认出每个人物“谁是谁”。如不是“拜”了瓦格纳为师,“学”了他一些高招,《西施》的音乐不会是现在的样子。
四、时空感对难
主角是古人,音乐不能太现代;发生在吴越之地的故事,音乐不能是云南或新疆味,更不能是俄国或德国味。
影响音乐“时空感”最重的因素是什么?私意以为是调式。大调一出,就有现代感。和声小调一出,就有欧洲味。《西施》是两三千年前的越国吴国人,要时空感对,要尽量避开大、小调。多用徵调、商调。我这里说的徵调、商调,不是指五声音阶,而是指主音变成So或Re。我个人比较喜欢用的是七声,甚至是八声、九声的徵调和商调。大、小调并非绝不可用,也不可能绝对不用,但是要用得很小心,最好是在大、小调之中,掺和一点其他调式的元素在其中。
以西施的主导动机为例:
就这三个音,它的调式并不明确。唱成So Do Re Do,它是宫调。唱成Re So La So,它是徵调。
当它变得比较“充实”时,很明显就是个徵调式:
用徵调式写的音乐,它自然就不会“洋味”重,也不会“现代感”重。
五、色彩多变难
一首好歌,可以没有明显色彩变化。一部歌剧,如缺少足够色彩变化,肯定不会成功。色彩变化主要靠转调,既要转换调性,也要转换调式。调性调式转换了,和声自然也就跟着转。转调要转得自然,甚至让人察觉不到,最妙,也最难。
以第三幕的“与君共舞”主题为例。这是歌舞升平的欢乐时光,音乐是在色彩偏明亮的徵调上:
到了第四幕吴王兵败而悔恨交加时,同样的旋律骨架,却变成了色彩凄凉的“变徵”与“乙反”混合调式:
又如西施的主题。它在西施心情矛盾时,因弦乐器的碎音奏法而产生动荡不安之感:
到了悲愤时,就完全在小调上,同时因不协和和弦而产生很大张力:
类似例子太多,无法一一列举。
六、丰富耐听难
旋律加伴奏,即使再漂亮也不够丰富、耐听。丰富全靠对位与多线条,若是没有在对位上下够功夫,不宜急着写歌剧。
对位功夫是否足够,只要看是否能写得出合格的赋格曲。陈澄雄先生说:“作曲家而写不出赋格曲,恐怕难成大器。”此话虽然有点得罪人,但内含至理,值得重视。
随手举两个《西施》中的复调例子。
第一个是“吴王兵败”管弦乐段中的一段“卡农”。其调式是粤乐的中的哭腔“乙反调”,但写作技法却是巴赫常用的二声部模仿对位:
第二个是西施最后一个唱段“天地苍苍何处容”的中段。这是吴王夫差兵败自刎后,西施自责自怨,为夫差痛哭的一段唱。在主旋律最下方,有一条独立的低音线条,中间声部是后半拍进入的纯和声伴奏:
篇幅关系,仅举此两例。
七、字声相配难
《西施》第一稿写完五年之后,整个废掉重写,最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字声相配。
我在写第一稿时,尚未注意到“字声需要严格相配”这个问题。后来听了黄安伦的合唱曲《诗篇一百五十篇》,大受刺激与启示。此曲每个音都与歌词的国语四声严格相配,是我学习模仿的最佳样板。
为了训练自己对字声相配的敏感度与掌控能力,我用粤语为古诗词谱了一批曲,又在第二阶段的当代诗词艺术歌曲谱曲过程中,特别重视字声相配。几年之后,我品位大有提升,便不能接受《西施》第一稿中的大量字声不相配之处,只有一个选择:重写!
新稿在这个方面有大幅度进步,基本上做到每一个字所用的音,都严格与国语四声相配,“倒字”的情形大大减少了。
以全剧最后一段西施独场唱戏“天地苍苍何处容”的其中一句为例:
“吴王恩”三字,音调分别是二、二、一声。“吴”字配低音,“王”字配由低至稍高的音,“恩”字配高音。
“越国仇”三字,“越”字配高音,“国”字配由高到稍低的音,“仇”字配低音。
如此,就算没有看到字幕,单凭听,一般人也能基本上听得清歌词在唱什么。
重写一部歌剧,工作量当然非常大,但现在回过头来看,非常值得。如不是当初“破釜沉舟”,整个废掉重写,《西施》不可能有现在的经得起多听几次与行家批评。
八、奇而不怪难
任何艺术创作,都重创新、重“唯一性”,这就要求新、奇。要新要奇不难,难在新奇而不怪异,外俗而内雅。这里头的奥秘,我的体会是要善于学、善于“偷”,但是一定要同时善于“变”,善于“化”。搞怪容易,奇而不怪难。这里牵涉到的不单是技术,还有人格、人品。
在歌剧《西施》中,奇而不怪的例子,可举吴王夫差的音乐。
夫差的原始动机非常简单,就是这样几个音:
如用首调唱,这几个音是:Si Do Re Fa,Fa So(低音)。熟悉广东音乐的朋友一听到这几个音,就知道这是个悲、苦的主题。因为这是出名的“乙反调”,只要是悲、苦的内容,十之八九,广东音乐与粤剧一定会出现这种调式,如“双声恨”,《昭君出塞》的开头等。夫差是个悲剧人物,所以我用乙反调来设计他的主导动机。
下面是吴王兵败,匆忙逃命时的配乐。它是个快速的乙反调,让人很自然就联想到夫差的悲剧命运与匆忙逃命时的慌乱:
夫差走投无路,拔剑自刎时的配乐强烈、急促,充满悲愤与无奈:
西施哭吴王时大悲大痛,夫差的主题忽强忽弱:
这样的音乐设计,完全没有刻意求新奇,但却既新又奇,有相当的艺术表现力。
九、中西融合难
时至今日,中国歌剧作品,绝无可能全中,也绝不应该全西,它应是“中”中有“西”,西中有中,是中与西的融合、化合、混合。而要做到中西融合,前提条件是中西皆通。
“中通”,私意认为主要是熟悉中国的地方戏曲。个人有个偏见:中华音乐的最精华在戏曲之中。无论是京剧、越剧、豫剧、粤剧,里面都有太多宝藏值得挖掘。“西通”,私意认为主要是通对位法。对位法包含了和声,包含了发展变化,包含了结构。
《西施》的音乐,用我的作曲业师卢炎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中国戏曲加巴赫”。我非常认同卢老师给我的评论。
下面的谱例,是第四幕西施的独场咏叹调《天地苍苍何处容》中的最后一段:
其主旋律显然是从粤剧的流水二黄中借来节奏,其伴奏的高音声部从京剧中借来紧拉慢唱法,伴奏的低音声部则从巴赫处借来功能和声。
再举一例:
这是吴王兵败,悔恨交加的配乐,是个三声部赋格加上功能和声的写法,其主旋律却是从中国戏曲中借用过来的一半“变角”,一半“乙反”调式。如非中西皆通,绝无可能写得出这样一段音乐。
十、结构统一难
结构何所指? 素材之间的关系是也。
在《音乐之美》一文的第36段,笔者试论结构:“结构严密者,全曲的素材之间,首尾关照,前后呼应,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秩序井然,理路清楚,逻辑性强。恰如善弈者,每下一子,必然全局在胸;善兵者行军布阵,必知己知彼;善医者头疼可能医脚,脚痛可能治腰,腰痛可能补肾,肾亏可能强气。”
《西施》全剧的音乐,靠什么东西来做到所谓的“结构严密”?
最重因素,应是两点:
第一是几位主要人物都有一贯穿始终的“主导动机”。这是从瓦格纳处学来的招式。以上列举了西施与夫差两人的主导动机及少量发展变化。另外还有范蠡和伍子胥,亦有贯穿始终的个人专属导动机。只要是这个人物一出场,这个主导动机就会一直伴随着他。
第二是这几个人物的主导动机,有时会互相交织在一起。仍以曾局部引用的例子来说明:
这个谱例,是西施哭吴王的唱段,它在“吴王恩”之后,伴奏马上出现夫差主题,在“越国仇”之后,马上出现范蠡主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适例。
当然,还有一些全局的起、承、转、合和局部的抑、扬、顿、挫与对比,也是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比较起以上两点来,这方面的技术难度要小一些,就不举例细论。
“从西洋音乐史上看,歌剧的发展,直接影响和带动了其他各种音乐形式的发展。可以说,没有歌剧在前,就没有交响乐、室内乐在后。以振兴中国音乐为己任者,不可不特别关心,直接或间接投身于中国歌剧的创作和演出活动。盖因这是带动中国音乐全面发展繁华的关键所在;是滔滔音乐长河的重要源头所在。”这段写在1987年的旧话(见《赏乐》一书51页,台北大吕出版社,1990年初版),至今似仍未过时。就用它来结束本文并祝福中国歌剧不断出现真正优秀的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