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西魏北周关陇集团八柱国格局的形成过程

2020-02-12赵厚德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期

赵厚德

摘要:北魏在六镇变乱后随即走向衰落与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以关陇地区为中心的西魏政权,后又分别演变为北周。在西魏政权中,把持朝政的是著名的關陇集团八柱国。

本文从八柱国的出身与起兵过程及宇文泰在关陇集团中领袖地位的形成过程两方面入手,研究西魏北周关陇集团八柱国格局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关陇集团;八柱国;贺拔岳;宇文泰

夹在北魏与隋唐之间、大多数时间屈居于西北一隅的西魏、北周政权,虽然其时间短暂,空间偏僻,却颇值得研究[1],[2],而且在这两个政权的时空范围内形成、发展并掌权的关陇集团,却进一步开创了隋、唐两个王朝,也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灿烂的一个时代。而关陇集团的创建者,便是宇文泰、李虎、独孤信等八位“柱国大将军”。他们大都出身寒族,来自北镇军人群体;在六镇变乱及随后的尔朱荣之乱中,他们联合起来,建立了西魏政权;同时,他们与当地士族合作,最终建立了稳定的统治,并走出函关、一统天下。为什么关陇集团能够在贫瘠的西北一隅建立统治并屹立不倒?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本文从关陇集团八柱国的早年经历与宇文泰在关陇集团中领袖地位的形成过程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八柱国的早年经历

八柱国,是由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等八人组成的。我们尝试从他们的出身与起兵过程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出身

从民族上来看,八柱国中宇文泰、元欣、独孤信、侯莫陈崇、于谨是鲜卑族,而李虎、李弼、赵贵是汉族。由此,八柱国的民族以鲜卑族居多。

从籍贯上来看,宇文泰、李虎、赵贵、独孤信、侯莫陈崇均祖籍或出生于代北武川镇,元欣、于谨籍贯洛阳,李弼籍贯辽东襄平。由此,八柱国的籍贯以代北武川镇居多。

从阶级上来看,宇文泰是武川镇的豪酋阶层。从《周书·文帝上》中我们可以看到,“天兴初,徙豪杰于代都,陵随例迁武川焉。”[3]宇文泰的先祖宇文陵是被迁徙到武川镇的“豪杰”中一员。同时,宇文泰的父亲宇文肱,在破六韩拔陵起义时纠合乡里杀死了他的部将卫可孤。[4]宇文肱能够组织镇民,并杀死一名将领,他可想而知是在当地有号召力的。后来他归降鲜于修礼后,鲜于修礼仪依旧让他统领自己的部属,也可以判定他拥有一些来自武川镇的队伍。笔者进一步推测,在这个群体中,只有宇文肱能够服众,因此鲜于修礼才做出了让他继续统率自己队伍的决定。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可以得出结论,宇文肱在武川镇是有一定声望的。

同时,宇文氏曾多次与当地其他豪酋或官僚家族联姻。宇文肱的夫人王氏出自官僚家族,其祖父担任黄门侍郎,其父王羆担任伏波将军。宇文肱长子宇文颢的夫人阎氏的父亲阎提担任持使节、车骑大将军、敦煌镇都大将。宇文肱次子宇文连娶贺拔氏女,宇文肱的女儿嫁到尉迟家族。而这些家族也为宇文氏提供了帮助,在宇文肱杀死卫可孤的过程中,阎氏的阎庆、贺拔氏的贺拔度拔父子、尉迟氏的尉迟真檀都有过参加。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宇文泰属于武川镇的豪酋阶层,同时在当地通过联姻等方式获得了较广的人际关系与群众基础。

属于豪酋阶层的柱国还有独孤信。他的祖先是一个部落首领,父亲是武川镇的领民酋长。他也参与了袭杀卫可孤的行动,后随宇文肱“避地中山,为葛荣所获。”[3]

赵贵是武川镇的镇民。他在六镇变乱后逃往中山,“贵率乡里避难南迁。属葛荣陷中山,遂被拘逼。”[3]

侯莫陈崇出身官僚家庭,他的父亲侯莫陈兴曾担任殿中将军、羽林监。

李虎出身僚吏家庭,他的父亲李天赐是武川镇的一名小幢主。

于谨、李弼皆出身官僚家庭,元欣出身北魏宗室。

由此可见,在出身武川镇的五位柱国中,宇文泰、独孤信、侯莫陈崇、李虎都是在当地有政治影响力的人,在早年就故交,并且存在着一定的合作,这加强了他们的团结性。

(二)起兵过程

(1)袭杀卫可孤事件

袭杀卫可孤事件,是出身武川镇的几位柱国以及贺拔氏父子的第一次合作。关于这一事件,《周书·文帝纪上》《宇文颢传》《独孤信传》《贺拔胜传》《阎庆传》等章节有详细的记述。

卫可孤的攻击路线,由《周书·贺拔胜传》[3]“魏正光末,沃野镇人破六汗拔陵反……

卫可孤徒党尤盛,既围武川,又攻怀朔”及《阎庆传》[3]“卫可孤作乱,攻围盛乐”中可知,他从沃野镇出发,先进攻武川镇,后进攻怀朔镇,另外进攻过北魏的龙兴之地盛乐。也就是说,他先与宇文氏父子遭遇,又与贺拔氏父子遭遇。

在武川镇的遭遇中,宇文肱没能占到便宜。按照《周书·宇文颢传》的记载,宇文肱临阵坠马,在长子宇文颢的保护下才逃出重围,并最终失去了长子。

在怀朔镇的遭遇中,贺拔氏父子也没能占到便宜,他们被卫可孤俘虏。但后来他们与宇文肱合谋,并纠集乙弗库根、尉迟真檀等同样来自武川镇的豪杰,最终袭杀了卫可孤。

独孤信也在袭杀卫可孤的队伍中。“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由是知名。”[3]

通过他因袭杀卫可孤而“知名”,我们推断他扮演了比较重要的角色。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袭杀卫可孤事件有宇文泰、独孤信两位柱国参加,在八柱国集体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贺拔氏父子也有参加。同时,他们作为北镇地区的豪酋,其影响力有助于组建效忠于自己的队伍,最终保证了行动的成功。这是宇文泰、独孤信、贺拔岳三人的第一次合作。

(2)逃亡中山与被葛荣、尔朱荣俘获

在袭杀卫可孤后,宇文肱父子、独孤信、赵贵都有逃亡中山的经历。

《周书·文帝纪上》:“(宇文肱)后避地中山,遂陷于鲜于修礼。修礼令肱还统其部众。

后为定州军所破,殁于阵……(宇文泰)少随德皇帝在鲜于修礼军。及葛荣杀修礼,太祖时年十八,荣遂任以将帅。太祖知其无成,与诸兄谋欲逃避,计未行,会尔朱荣擒葛荣,定河北,太祖随例迁晋阳。”[3]

《周书·独孤信传》:“以北边丧乱,避地中山,为葛荣所获……及尔朱氏破葛荣,以信为别将。”[3]

《周书·赵贵传》:“魏孝昌中,天下兵起,贵率乡里避难南迁。属葛荣陷中山,遂被拘逼。荣败,尔朱荣以贵为别将。”[3]

由此可见,宇文泰、独孤信、赵贵均有先被葛荣俘获、后被尔朱荣俘获的经历。而尔朱荣在俘获三人后,也表现出了对他们的重视。尔朱荣畏惧宇文氏兄弟,想处死宇文泰,并且处死了他的三兄宇文洛生,说明此时宇文泰已经羽翼颇丰,可能对尔朱荣产生威胁;同时,尔朱荣又封投降的独孤信、赵贵为别将。

二、宇文泰在关陇集团中领袖地位的形成过程

前文提到出身武川镇的几位柱国,包括宇文泰、独孤信、赵贵等人,在尔朱荣处会合的历史事件;后来他们几人来到已投靠尔朱荣的贺拔岳麾下,进行了讨伐元颢与万俟丑奴的军事行动。

(1)讨伐元颢

对元颢的讨伐是宇文泰与贺拔岳在尔朱荣手下的第一次合作。据《周书·文帝纪》记载,“太祖与岳有旧,乃以别将从岳”[3],宇文泰和贺拔岳的乡里关系与姻亲关系与早年合作经历仍然在他们两人之间发挥着磨合的作用。此时,宇文泰只是辅助贺拔岳作战,地位相对低下,因此作者才用了“从”这个字来描述二人的关系。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賀拔岳手下有大量的部将都来自武川镇,包括赫连达、韩果、寇洛、若干惠、王德等数人。这体现了这一集团鲜明的地域性,也为宇文泰后来继承贺拔岳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平定万俟丑奴

后来,两人又会同尔朱天光,讨伐在西北高平镇起义的万俟丑奴。在一系列作战之后,贺拔岳消灭了万俟丑奴的势力,并初步奠定了自己在关中地区的统治基础。据《周书·贺拔岳传》记载,“三秦、河、渭、瓜、凉、鄯州咸来归款”[3],关陇地区悉数平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战后,据《周书·贺拔岳传》记载,贺拔岳本人飞黄腾达,他多次被授予官职和头衔,在军事上已经成为了整个关陇地区的最高长官;而尔朱天光入洛败亡,更巩固了贺拔岳在关陇地区的权力。

而宇文泰作为贺拔岳的手下,也积攒了深厚的声望。据《周书·文帝纪》记载,他安抚关中战乱区域的百姓,使他们“悦服”,愿意接受他的统治。同时,他深受贺拔岳信任,在贺拔岳成为关西大行台后,委任宇文泰为左丞,“事无巨细,皆委决焉。”[3]

同时,包括赵贵、独孤信、侯莫陈崇、李虎、李弼、于谨在内的六位柱国,也都参与了这两场军事行动中的至少一场。

赵贵随从贺拔岳征讨元颢、万俟丑奴,被授予燕乐县子、伏波将军、武贲中郎将的头衔。[3]

独孤信“与颢党战于河北,破之。”[3]后来他在荆州成为贺拔岳兄胜部属,参加对南梁作战,在贺拔岳死后进入关陇地区与宇文泰会合。

侯莫陈崇也随从贺拔岳平定万俟丑奴,并亲自将其生擒。

李虎也随贺拔岳平定万俟丑奴。

而籍贯非武川镇的李弼、于谨,也在这两场军事行动中与贺拔岳、宇文泰产生了交集。李弼随从贺拔岳讨伐万俟丑奴及其部属万俟道洛、王庆云,屡战屡胜,于谨也随从尔朱天光平定万俟丑奴。

由此可见,在针对元颢、万俟丑奴的两次军事行动中,八柱国除北魏宗室元欣以外的七人都参与了进来,进行了紧密的合作。

(3)贺拔岳之死与宇文泰接班

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死,是关陇集团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史料记载,在贺拔岳死后“其士众散还平凉”“军中惶扰”[3],群龙无首的关陇集团处于日趋松散的危机之中。

诸将必须推举一个新的领袖,以代替贺拔岳。他们首先推举寇洛,唯一的理由是其年长,但寇洛不从,与赵贵一同推举宇文泰为领袖。《周书·文帝纪》如是记载:“于是赵贵言于众曰:‘……(宇文泰)英姿不世,雄谟冠时,远迩归心,士卒用命。加以法令齐肃,赏罚严明,真足恃也。今若告丧,必来赴难,因而奉之,则大事集矣。诸将皆称善。”[3]侯莫陈崇也主张推举宇文泰为领袖。

值得关注的是李弼。他在宇文泰接班时尚在侯莫陈悦麾下担任大都督,但也毅然投奔宇文泰。史料记载,他在宇文泰讨伐侯莫陈悦之时,进谏道“岳既无罪而公害之,又不能抚纳其众,使无所归。宇文夏州收而用之,得其死力,咸云为主将报雠,其意固不小也。今宜解兵谢之,不然,恐必受祸。”[3]可见他“身在曹营心在汉”,对侯莫陈悦杀死贺拔岳本身就有意见。之后,他与亲信商议,次日便投降宇文泰。

贺拔胜在得知贺拔岳死讯后,派遣独孤信去安抚贺拔岳余众。独孤信到达关中与宇文泰相见后,出于两人的故交,迅速承认了宇文泰的领袖地位。

于谨没有明确推举或拥护宇文泰的行为,但他向宇文泰提出过代魏自立的建议,也就是默许了宇文泰的领袖地位。

李虎一开始希望贺拔胜接管贺拔岳余部,但在贺拔胜“不能从”后,他也站到了宇文泰一方,与他共同讨伐侯莫陈悦。

至此,八柱国中除北魏宗室出身的元欣外,都已推举或承认宇文泰为关陇集团的领袖;宇文泰在关陇集团中的领袖地位基本形成。

(4)对宇文泰领袖地位形成原因的分析

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宇文泰形成了在关陇集团中的领袖地位呢?我们依据赵贵、李弼、独孤信的言行,可以窥知一二。

第一,宇文泰是贺拔岳的接班人,而贺拔岳本身就是关陇集团的领袖。前文提到贺拔岳连续多次被授予官职,在关陇地区有着很大的势力;而宇文泰正是继承了贺拔岳的政治遗产。

第二,宇文泰拥有出色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被包括八柱国在内的诸将所了解和肯定。赵贵、李弼都认为他“英姿不世,雄谟冠时”“才略冠世”。需要注意的是,赵贵、李弼等人与宇文泰的紧密合作,是他们肯定宇文泰能力的必要条件;否则,他们根本无从了解宇文泰,也就难以见其过人之处。

第三,宇文泰在关陇地区相当得人心。前文提到“太祖抚以恩信,民皆悦服”,可见他在当地人民中得人心;赵贵则说“远迩归心,士卒用命”,士卒愿意为宇文泰服务,说明宇文泰在军队中也得人心。

第四,宇文泰与包括部分柱国在内的重要人物有故交。他与贺拔岳相见的时候,史料明确记载他因为与贺拔岳有故交而成为其别将,并在后来深受他的信任;另外,独孤信在见到宇文泰后也“相见甚欢”,愿意承认宇文泰的领袖地位。

综上所述,宇文泰通过其继承贺拔岳的政治遗产、出色的能力、坚实的人心与同包括部分柱国在内的关键人物的故交关系,在关陇集团八柱国中树立了极高的威望与稳固的核心地位,使得包括其他柱国在内的勋贵能够服从于他并紧密团结在他身边,从而形成了关陇集团八柱国格局。

参考文献:

[1]苏小华著,《北镇势力与北朝政治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2]黄永年著,《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4.

[3](唐)令孤德棻著,《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6

[4](北宋)欧阳修著,《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